京东健康(开曼)(06618)

搜索文档
独家对话辛利军:转型野生投资人,一年看200家企业,对医疗AI不上头
第一财经· 2025-08-06 09:37
辛利军职业现状 - 从京东零售集团CEO离任后转为京东集团顾问 不再参与具体事务 但仍保留人事关系并领取薪酬 [1][4] - 目前主要活动包括个人投资、初创企业顾问、陪伴家人及每周2-3次高尔夫球 [1][5][6] - 以个人投资者身份深度介入医疗健康行业上下游 过去一年半调研200多家企业 [2][6]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察 - 投资聚焦生物制药和互联网医疗服务领域 已通过LP方式参与行业头部投资机构 [6] - 区别于机构投资者 提供实操经营建议 从企业战略路径到具体问题处理方案 [7] - 摆脱京东视角后建立全行业观察 重点关注新药研发临床风险与同类最佳概率 [7] 互联网医疗行业判断 - 京东健康年销售额超600亿元 供应链目标基本实现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10] - 医保控费与支付改革推动非标服务外溢 未来3-5年互联网医疗服务将实现盈利 [3][13] - 大公司与创业公司将形成互补格局 前者擅长平台型服务 后者精耕医院关联业务 [14] 医疗AI发展评估 - 严肃医疗领域AI应用受监管限制 主要作为影像识别/科研辅助等决策支持工具 [16][17] - 健康管理领域AI应用广泛但变现困难 C端健康咨询类服务缺乏商业模式 [18][21] - 新药研发和诊后管理是AI较具商业化潜力的细分方向 [16][18] 行业趋势变化 - 五年前认为互联网医疗无法靠服务盈利的观点已被医保改革和院内服务外溢颠覆 [3][13] - 医疗健康商业化路径需5-10年 企业需明确核心业务方向以应对长期发展 [10] - 第三方平台正承接医院DRG/DIP改革后的自费项目服务需求并实现盈利 [13]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8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6 08:44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618点,1日涨0.96%,5日涨4.18%,1月涨0.22% [1] - 深证综指收盘2209点,1日涨0.77%,5日涨6.44%,1月跌0.57% [1] - 风格指数表现:大盘指数近6个月涨8.26%,中盘指数涨8.64%,小盘指数涨15.36% [1] - 涨幅居前行业:地面兵装Ⅱ近6个月涨86.68%,游戏Ⅱ涨35.4%,小家电Ⅱ涨19.99% [1] - 跌幅居前行业:元件Ⅱ近6个月跌45.38%,玻璃玻纤跌29.65%,中药Ⅱ跌8.17% [1] 京东健康(06618)核心分析 - 业务模式:从医药电商拓展为综合医疗健康服务商,涵盖健康商品销售、医疗健康服务、企业健康解决方案等 [2][11] - 营收结构:24年自营医药健康产品营收488亿(yoy+6.9%),占比84%;平台服务营收94亿(yoy+19%),接入10万第三方商家及3000+医保定点药房 [11] - 行业趋势:药品线上渗透率约13%,处方药院外流动+线上医保覆盖加速渗透;非药品类中医疗器械线上零售处渗透前中期 [11] - 竞争壁垒:供应链优势+医检诊药闭环+AI技术(京医千询大模型),2025年预计营收636.5亿,目标市值1807亿元(40xPE) [11] 长久物流(603569)深度研究 - 行业政策:2025年治超行动启动,历史数据显示治超政策使运价提升27%(2018 vs 2015),毛利润增长36% [2][11] - 成本优化:2017-2018年采购的2456辆运输车折旧到期,叠加合规运力稀缺,自有运输车盈利弹性提升 [11] - 业务布局:覆盖整车运输、国际物流(3艘滚装船)、新能源服务(储能、电池回收),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88亿(yoy+10.84%) [14] - 技术革新:自动驾驶优化干线物流成本与效率,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 [12] 信用债市场展望 - 阶段特征:5-7月信用利差压缩,中长端成分券表现优于非成分券;近期调整中收益率波动10BP,但利差走阔不足5BP [14] - 短期展望:1个月内利差或继续压缩,受益于票息优势及增值税政策利好普信债 [14] - 中期风险:8-10月利差压缩阻力增大,资金面宽松难度上升+增量资金有限+交易结构脆弱(超长信用债久期高位) [14] - 策略建议:降久期,关注1-3年AA+银行间债券及城投债;二永债建议减仓,TLAC非资本债券具防御性 [14] 其他公司及行业动态 - 思维列控(603508):25H1归母净利润3.04亿(yoy+59.76%),高铁监测业务收入同比增153.19%,中期分红8亿(占净利润263.77%) [18][20] - 公募REITs:保租房业绩稳健(Q2可供分配金额环比增),仓储物流"以价换量"(出租率超88%),FOF持仓聚焦园区及交通 [19]
京东健康(06618.HK):医药电商增长稳健 供应链+服务生态+AI构筑壁垒
格隆汇· 2025-08-05 10:53
公司业务与业绩 - 公司为京东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核心子公司 从医药电商拓展为涵盖健康商品销售和营销 医疗健康服务 企业健康解决方案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等的综合服务商 [1] - 公司1P自营业务为核心驱动 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488亿元 同比增长6.9% 营收占比84% 品类包括健康及保健品 医疗器械 处方药 非处方药 [1] - 平台和数字化营销收入94亿元 同比增长19% 营收占比16% 包括三方商家佣金 平台使用费 O2O即时零售 数字营销服务费 在线医疗健康服务费 [1] - 平台第三方商家数超10万家 O2O接入国内3000+医保定点药房 互联网医院日均在线咨询量超49万 [1] 行业趋势与竞争 - 非药品类营养保健和家用医疗器械适合线上零售 营养保健处线上渗透中期且2-3年稳定提升 医疗器械处线上零售前中期 两类产品线上零售利润率相对更高 [1] - 药品市场线上零售渗透率约13% 处方药向院外流动趋势叠加线上医保覆盖率提升 OTC和处方药线上化渗透或将加速 [1] - B2C电商在药品市场兼顾品类丰富度和时效性要求 有望在药品线上化趋势中取得竞争优势 [1] - 2021年起互联网医疗竞争激烈 美团买药O2O和抖音快手直播电商带来格局变化 至2025年竞争或趋于平缓 [2] - 公司除供应链优势外 已形成医检诊药闭环服务生态 发布京医千询大模型并开源 构建用户 医生 医院端产品矩阵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36.5亿元 696.5亿元 765.5亿元 [2]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亿元 50.4亿元 57.9亿元 [2] - 给予公司2025年40倍PE 目标市值1807亿元 [2]
京东健康亮出医疗AI底牌:早布局、深落地、远谋划
第一财经· 2025-08-04 18:18
公司荣誉与行业认可 - 京东健康入选《2025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推荐榜》 表彰其在医药大健康领域推动可持续创新的杰出表现[1] - 推荐榜由第一财经 健闻咨询和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医疗服务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 国内外30多家知名医健企业入选[3] - 上榜理由为"领先的AI大模型能力 为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驱动普惠医疗加速落地"[3] AI技术架构与研发进展 - 公司推出医疗行业首个全面开源垂类大模型"京医千询" 并基于此发布"AI京医" "京东卓医" "康康"等系列AI医疗产品[3] - 采用"三引擎+四模型"技术架构:三引擎为循证数据引擎 临床病例引擎和医患交互仿真引擎 四模型包括全科医生模型 专科医生模型 健康Agent和影像大模型[10] - "京医千询2.0"整合临床多源信息 构建贴近真实场景的决策支持系统 在恶性肿瘤 心脑血管病等复杂专病领域展现突破性价值[8] 数据优势与技术突破 - 大模型融合京东平台数智供应链原生数据 每日处理互联网医院数十万次问诊数据 形成核心训练数据闭环[7] - 2024年7月和2025年2月 "京医千询"在MedBench中文医疗大语言模型评测中两次登顶榜首[7] - 医学深度推理模型具备读文献和分析报告能力 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影像 文本 基因等多组学数据处理[10] 应用场景与规模化落地 - AI产品覆盖toC toB toD toH场景 贯穿院内院外 看病买药 健康管理全流程[3] - 健康智能体"康康"上线半年累计服务用户超3000万人次 实现问诊 医院查找 体检报告解读和医药服务链接[11] - "AI京医"累计服务用户超5000万 上线超500个专家医生智能体 构建AI健康全专业服务矩阵[11] 行业影响与效率提升 - AI成为互联网健康服务新入口 降低用户获取在线诊疗服务门槛 提供免费初步诊疗建议[12] - 数字分身技术使南方医科大学专家每日多接诊3-5个疑难病例 诊疗效率提升50%[12] - "京东卓医"向医院场景延伸 链接线下医疗服务资源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13]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公司坚持医药零售和医疗健康服务双轮驱动战略 AI成为提升服务效率的核心抓手[3] - 计划2025年底完成"AI千医计划" 扩大专科医生智能体覆盖范围[11] - 持续推动医疗人工智能从全科服务向复杂专病领域纵深拓展[4]
里昂:升京东健康目标价至56港元 营收稳健增长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8-04 15:48
财务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将2025年及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5%及6% [1] - 目标价从45港元上调至56港元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业绩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3%至348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 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6% [1] - 618购物节表现突出 营养保健品与医疗器械品类销售增长显著 [1] - 原研药从医院渠道持续外流支撑药品需求 [1] 盈利能力优化 - 经调整息税前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7%至25亿元人民币 [1] - 毛利率提升改善盈利水平 [1] - 对即时需求投资的严格管控助力利润增长 [1]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京东集团大力投资APP用户增长策略的主要受益者 [1] - 成本控制措施成效显著 [1]
里昂:升京东健康(06618)目标价至56港元 营收稳健增长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8-04 15:45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3%达到348亿元人民币 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0% 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6% [1] - 经调整息税前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7%达到25亿元人民币 [1]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上调5% [1] - 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上调6% [1] 业务驱动因素 - 618购物节表现突出 营养保健品与医疗器械品类销售增长显著 [1] - 原研药从医院渠道持续外流支撑药品需求 [1] - 毛利率提升及对即时需求投资的严格管控推动利润增长 [1] 评级与目标价 - 目标价从45港元上调至56港元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战略优势 - 公司是京东集团大力投资APP用户增长策略的主要受益者 [1] - 成本控制措施效果优于预期 [1]
大行评级|里昂:上调京东健康目标价至56港元 预期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格隆汇APP· 2025-08-04 13:36
业绩预期 - 京东健康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预计按年增长23%达348亿元,其中第二季增长20%,第一季增长26% [1] - 618购物节表现突出,营养保健品与医疗器械品类销售增长显著 [1] - 经调整息税前利润预计按年增长57%达25亿元,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提升及投资管控 [1]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上调5%,2026年预测上调6%,反映成本控制优化 [1] - 目标价从45港元上调至56港元 [1] 行业趋势 - 原研药从医院渠道持续外流,支撑药品需求增长 [1] - 公司是京东APP用户增长策略的主要受益者 [1]
京东健康(06618):医药电商增长稳健,供应链+服务生态+AI构筑壁垒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3 19:39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市值1807亿元,基于2025年40倍PE估值 [7]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36.5/696.5/76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50.4/57.9亿元 [7][8] 核心业务分析 - 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是核心业务,2024年营收488亿元(占比84%),同比增长6.9% [17][19] - 线上平台和数字化营销业务增长较快,2024年营收94亿元(占比16%),同比增长19% [17][19] - 1P自营业务稳健增长,3P和O2O业务完善布局,第三方商家超10万家,O2O接入3000+医保定点药房 [17][21] 行业趋势 - 医药电商线上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药品线上渗透率约13%,营养保健品约50% [39][40] - 处方药外流趋势和线上医保覆盖提升将加速药品线上化进程 [39] - 互联网医疗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从合法性确认到支付破冰再到强监管规范 [33][34] 竞争优势 - 供应链优势显著,拥有22个药品仓库和500+非药品仓库,药品自营冷链覆盖300+城市 [27][48] - 形成医检诊药闭环生态,互联网医院日均问诊量超49万次 [17][48] - AI技术布局领先,发布京医干询大模型并开源,构建用户/医生/医院端产品矩阵 [51][5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581.6亿元,归母净利润41.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8.2% [27][29]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保持稳定,分别为5.24%/2.44%/2.29% [60] - 2023-2024年AAU(年度活跃用户)从302.9百万增至316.8百万 [23][24]
申万宏源首次覆盖京东健康,给予 “买入” 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8-03 18:56
公司评级与财报 - 申万宏源首次覆盖京东健康国际有限公司并给予"买入"评级 [1] - 公司下一次财报发布日期为8月14日 [1]

礼来穆峰达多剂量预装笔京东健康首发
证券日报· 2025-08-01 16:09
产品创新与上市 - 礼来制药旗下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多剂量预装笔)在京东健康线上首发,该产品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和长期体重管理的GIP/GLP-1受体激动剂 [1] - 新型注射装置采用创新的"4剂集成"设计,每支笔包含四个固定剂量,每周使用一个剂量即可满足患者一个月的治疗需求 [1] - 首次使用后可在不超过30℃的室温下保存30天,大大提升了携带和使用的便利性 [1] 用户体验与设计 - 操作流程简化,患者只需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装针、排气、转剂量和按压注射即可完成用药 [2] - 配备细针头设计,注射时疼痛感轻,提升了用药舒适度 [2] - 多剂量预装笔解决了频繁更换笔芯的麻烦,通过固定周期给药提高了剂量依从性 [1] 渠道合作与市场推广 - 2024年12月穆峰达®在京东健康首发上线,依托其全渠道优势帮助患者完成血糖和体重双重管理 [1] - 改进剂型将在京东买药秒送独家首发,并同步在京东买药上线 [2] - 京东健康表示未来将继续与全球药企合作推动新特药普及和可及性 [2] 市场潜力与影响 - 产品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和显著疗效已赢得广大患者信赖与好评 [1] - 预计更多2型糖尿病和肥胖患者将从新剂型中受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