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鼎股份(600105)
icon
搜索文档
A股CPO概念股集体下跌,新易盛跌超4%
格隆汇APP· 2025-11-10 10:29
CPO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CPO概念股出现集体下跌,仕佳光子跌幅最大超过6% [1] - 德科立和景旺电子跌幅均超过5% [1] - 新易盛、可川科技、中际旭创等7只股票跌幅超过4% [1] 个股跌幅详情 - 仕佳光子(688313)下跌6.18%,总市值318亿元 [2] - 德科立(688205)下跌5.49%,总市值140亿元 [2] - 景旺电子(603228)下跌5.18%,总市值686亿元 [2] - 新易盛(300502)下跌4.94%,总市值3305亿元 [2] - 可川科技(603052)下跌4.92%,总市值67.55亿元 [2] 其他相关个股表现 - 中际旭创(300308)下跌4.48%,总市值5201亿元 [2] - 中富电路(300814)下跌4.29%,总市值132亿元 [2] - 太辰光(300570)下跌4.16%,总市值217亿元 [2] - 汇绿生态(001267)和联特科技(301205)均下跌4.09%,总市值分别为153亿元和143亿元 [2]
通信设备板块11月7日跌0.41%,富士达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0.4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7 16:41
板块整体表现 - 11月7日通信设备板块整体下跌0.41%,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25%,深证成指下跌0.36% [1] - 板块内资金流向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出10.48亿元,而游资资金净流入1.3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9.11亿元 [3] 领涨个股表现 - 天孚通信领涨板块,收盘价175.00元,单日涨幅达12.67%,成交量为78.94万手,成交额为134.25亿元 [1] - 意华股份涨停,收盘价52.60元,涨幅10.00%,成交量为12.03万手,成交额为6.24亿元 [1] - 通宇通讯涨幅5.28%,收盘价20.32元,成交量为45.38万手,成交额为9.03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富士达领跌板块,收盘价34.90元,单日跌幅5.16%,成交量为12.94万手,成交额为4.58亿元 [3] - 广和通跌幅4.16%,收盘价25.82元,成交量为21.94万手,成交额为5.74亿元 [3] - 永鼎股份跌幅4.09%,收盘价14.31元,成交量为91.22万手,成交额为13.14亿元 [3] 个股资金流向 - 天孚通信主力资金净流入22.32亿元,主力净占比达16.62%,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12.26亿元和10.06亿元 [4] - 意华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2.00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31.98% [4] - 太辰光主力资金净流入1.13亿元,主力净占比为8.58% [4] 相关ETF表现 - 中证500质量成长ETF(代码560500)近五日上涨0.50%,当前市盈率为17.79倍 [6] - 该ETF最新份额为4.1亿份,减少5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28.3万元 [6]
利润大增470%,可控核聚变巨人,暗藏玄机!
新浪财经· 2025-11-04 17:39
核能技术突破 - 我国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成功完成钍铀核燃料的首次转换,成为全球唯一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 [1] - 研究所利用纯化技术突破了可控核聚变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 [1] - 两项突破分别解决核裂变燃料短缺与核聚变超导技术难题,共同加速我国核能产业化发展 [2] 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6.3亿元,同比增长22.13%,实现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4.3% [2] - 净利润增长主要靠投资收益,前三季度权益法确认的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高达3.17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96.35% [5] - 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9.35% [6] 核心业务分析 - 公司核心业务为汽车线束与电力工程,2025年上半年这两大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33.75%、29.96% [6] - 电力工程是拖累公司利润的主因,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仅9.55%,同比下滑12.39个百分点 [8] - 汽车线束业务受新项目执行初期成本高影响,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2.87个百分点 [8] 高温超导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控股东部超导卡位可控核聚变核心环节高温超导材料 [9] - 高温超导材料下游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磁体(49.2%),而磁体主要用于可控核聚变(38%) [9] - 东部超导采用国内独有IBAD+MOCVD技术路线,是国内唯一掌握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企业 [12] - 2025年上半年东部超导亏损0.22亿元,业务尚处于投入期,成本高,未能大规模贡献利润 [12][16] - 行业预测到2030年全球可控核聚变用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约49亿元,2024-2030年年均复合增速约59% [18] 光通信业务布局 - 公司已打通光通信上中下产业链,形成上游光棒、光纤、光缆,中游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以及下游大数据与集成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 [20] - 光芯片已布局AWG、Filter两大类核心产品,光模块覆盖从10G到800G的全线需求 [20] - 光芯片、光器件合计占光模块成本的56%,公司通过自研攻克了这两大价值高地 [20] - 公司光通信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13.34%提高至2025年上半年的19.50% [22] - 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80亿美元增至2028年的220亿美元,2025年800G光模块需求量预计达1800万支 [23] 总结与展望 - 公司短期面临传统业务承压、盈利结构偏弱的现实,但已站上变革起跑线 [23] - 当科研成果开始兑现、超导与光通信业务逐渐加速,公司或将迎来价值重估 [24]
可控核聚变行业深度报告:核聚变产业化提速,聚焦链主及核心供应公司
招商证券· 2025-11-04 13:3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2][6] 核心观点 - 可控核聚变产业化进程正加速从实验验证迈向工程示范,材料性能突破是技术路线可行性的核心瓶颈[2] - 核聚变关键设备整体国产化率超96%,核心部件如钨基偏滤器、高温超导带材等实现高度自主化[2] - 行业步入“多路线竞速+资本共振”新阶段,BEST装置计划2027年进行发电演示(Q>1),EAST刷新长脉冲纪录[2][6] - 建议聚焦链主及已实现国产替代的材料与核心部件供应商[2][6] 行业规模与表现 - 行业覆盖股票家数118只,占比2.3%,总市值2114.6十亿元,占比2.0%,流通市值1755.9十亿元,占比1.8%[3] - 行业指数近1个月绝对表现3.2%,相对表现-0.5%;近6个月绝对表现27.0%,相对表现2.4%;近12个月绝对表现26.1%,相对表现6.9%[5] 技术全景与产业化进程 - 可控核聚变是终极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实现氘-氚聚变需等离子体温度达1亿度、粒子数密度达10²⁰粒子/m³、能量约束时间超3秒[13][15] - 主流技术路线包括磁约束托卡马克(主导产业化)、惯性约束及聚变-裂变混合路线,托卡马克装置如ITER、EAST技术成熟度最高[19][20][33] - 国际投资活跃,全球私营聚变企业近60家,近五年累计融资超百亿美元,美国目标2035年并网,英国目标2040年商用[34][38] - 中国政策支持力度大,BEST装置2027年目标发电演示,EAST实现1亿℃稳态运行1066秒,供应链国产化率持续提升[46][47][49][52] 前沿材料创新 - 第一壁/偏滤器材料需抵抗>20 MW/m²稳态热流,钨铜梯度结构将耐热性能提升至≥25 MW/m²,热应力降低40%[57][60][63] - 超导材料从低温超导(NbTi/Nb₃Sn)向高温超导(REBCO)升级,临界电流密度超500A/cm²,磁场强度提升至20T以上[64][67] - 抗辐射结构材料如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DS钢)硬度在压下率50%时从200HV提升至280HV,降低韧脆转变温度[71] - 氚增殖包层材料实现燃料闭环循环,钛酸锂包覆铍球方案使产氚效率提升20%,阻氚渗透率降至10⁻¹³g/(m²·s)[73][76] 产业链与公司分析 - 产业链多环节迎增量市场,能源装备龙头、新材料企业、精密制造企业及军工企业均积极布局[6][80][86] - 超导材料企业如西部超导(低温超导线材市占率超95%)、联创光电(REBCO集束缆线稳态电流超1.5kA)技术领先[6][86] - 第一壁/偏滤器企业如安泰科技(累计供应超5000件钨铜零件)、国光电气(偏滤器交付量同比增长220%)实现国产替代[6][87][92] - 精密制造企业如合锻智能(8万吨级真空等温锻造设备)、派克新材(电力锻件)具备高精度配套能力[6][91]
超导新材料问世!相关概念股出炉(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09:01
瑞尔特股价异动 - 11月3日,瑞尔特(002790)开盘涨停后6分钟内股价直线跳水触及跌停,上演“天地板”走势,收盘下跌8.9% [2] - 此前4个交易日,该股连续收获涨停板 [2] -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3.63亿元,同比下滑20.26%,净利润0.62亿元,同比下滑51.26% [2] - 业绩下滑主要因家居卫浴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需求端整体偏弱,产品单价略有下滑 [2] 新型超导材料技术突破 - 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纳米技术》发表论文,宣布制备出具有超导性的锗材料,能够在零电阻状态下导电 [4] - 该材料通过分子束外延技术将镓原子精确嵌入锗晶格中实现高浓度掺杂,在约3.5开尔文(约-269.7℃)时展现出超导性 [4] - 此项突破为在现有成熟半导体工艺基础上开发可扩展量子器件开辟了新路径,有望提升计算机芯片和太阳能电池的运行速度与能源效率 [4] - 新材料推广应用后,智能终端运行速度将跨越式提升且不易发热,电网和新能源系统将实现更高效的零损耗传输 [4] 超导行业前景与重要性 - 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宏观量子效应,是国际公认可能引发产业变革的重大颠覆性技术方向 [5] - 超导强电应用技术可实现超强磁场、大容量输电储能等颠覆性应用,在能源、信息、医疗、环保、交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5]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再度将全球目光聚焦超导领域 [5] - 华泰证券研报看好高温超导因更高临界温度、电流、磁场的优势拓展应用空间,核聚变需求加速释放有望推动高温超导经济性提升,打开百亿元市场空间 [5] A股超导概念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涉及超导的概念股有27只,截至11月3日收盘合计A股市值6191亿元 [6] - 今年以来这些概念股平均上涨57.75%,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永鼎股份、中钨高新、中孚实业、东方钽业4股累计涨幅翻倍 [6] - 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的超导概念股有17只,永鼎股份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474.3%,高澜股份、广大特材、宝胜股份、海泰发展净利润增速靠前 [6][7] 机构关注度分析 - 今年以来超导概念股均获得至少1次机构调研,冰轮环境、东方钽业、国盾量子、联创光电、中钨高新等机构调研频次靠前 [8] - 冰轮环境年内累计获得机构调研65次,为机构调研频次最高的股票 [9] - 公司旗下顿汉布什公司和冰轮换热技术公司为数据中心及液冷系统提供冷却装备,并拥有全系列磁悬浮压缩机产品矩阵 [8]
新型超导材料获突破 概念股年内表现亮眼
证券时报· 2025-11-04 01:37
科技突破 - 国际研究团队制备出具有超导性的锗材料 能够在零电阻状态下无损耗导电 [1] - 在成熟半导体工艺的锗中实现超导 为开发可扩展量子器件开辟新路径 [1] - 新材料推广应用后 智能终端运行速度将跨越式提升且不易发热 电网和新能源系统将实现更高效零损耗传输 [1] - 超导材料是国际公认的重大颠覆性技术 在能源、信息、医疗、环保、交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1] 行业现状与市场表现 - 高温超导因更高临界温度、电流、磁场优势 相比低温超导应用空间更广 核聚变需求有望推动其经济性提升并打开百亿元市场空间 [2] - A股市场涉及超导的概念股有27只 截至11月3日A股市值合计6191亿元 [2] - 今年以来超导概念股平均上涨57.75% 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 其中4股累计涨幅翻倍 [2] - 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的超导概念股有17只 永鼎股份净利润3.29亿元 同比增长474.3% [2] 公司动态 - 永鼎股份前三季度对联营企业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达到3.17亿元 [2] - 冰轮环境年内累计获得机构调研65次 为机构调研频次最高的超导概念股 [2][3] - 冰轮环境旗下公司为数据中心及液冷系统提供冷却装备 并拥有全系列磁悬浮压缩机产品矩阵 [3] - 今年以来所有超导概念股均获得至少1次机构调研 冰轮环境、东方钽业、国盾量子等机构调研频次靠前 [2]
永鼎股份涨2.28%,成交额11.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83.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3 11:40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3日盘中股价上涨2.28%至15.27元/股,成交额达11.32亿元,换手率为5.14%,总市值为223.2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83.21万元,特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6450.88万元和6315.39万元,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2.37亿元和2.50亿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13.23%,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66%、23.59%和68.08% [1] - 今年以来公司8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0月13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8353.90万元,买入和卖出总额分别为5.96亿元和5.12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与主营业务 - 公司成立于1994年6月30日,于1997年9月29日上市,主营业务包括通信产品及软件研发销售、海外电力工程总承包、汽车线束以及超导材料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汽车线束34.63%,电力工程29.96%,光通信18.93%,超导及铜导体15.91%,大数据应用0.58%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线缆及配套,概念板块包括超导概念、核聚变、磁悬浮、一带一路、QFII持股等 [2] 财务业绩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30亿元,同比增长22.13%,归母净利润为3.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4.30% [2]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85万户,较上期增加12.32%,人均流通股为9221股,较上期减少10.97%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10.4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4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477.66万股,较上期增加1643.58万股 [3] - 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515880)新进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704.76万股 [3] - 长安成长优选混合A(012688)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450.00万股,较上期减少100.00万股 [3]
永鼎股份(600105) - 永鼎股份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会议资料
2025-10-31 16:03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资产总额965328.77万元,2025年1 - 6月为1052448.14万元[13] - 2024年度负债总额725532.97万元,2025年1 - 6月为794010.69万元[13] - 2024年度资产净额239795.80万元,2025年1 - 6月为258437.45万元[13] - 2024年度营业收入346443.02万元,2025年1 - 6月为612646.14万元[14] - 2024年度净利润26530.16万元,2025年1 - 6月为898.40万元[14] 担保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21日,控股股东担保总额379,740.09万元,实际担保余额323,532.28万元[9] - 公司拟为控股股东永鼎集团担保36,800万元[9] - 与多家银行新增及调整担保金额,总体减少1700万元[9][10][11][16] -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302976.60万元,占比97.80%[17] - 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等关联人担保金额98170.00万元,占比31.69%[18] 股权结构 - 永鼎集团持有公司25.171%的股份,本次担保构成关联交易[11] - 莫林弟持有永鼎集团89.725%股权,莫思铭持有10.275%股权[13] 反担保资产 - 截至2025年10月20日,反担保方主要资产价值约508036.04万元,扣除抵押及质押后为212567.13万元[15]
永鼎股份跌2.04%,成交额10.0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1:3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31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14.92元/股,成交额10.02亿元,换手率4.52%,总市值218.1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9亿元,特大单与大单合计呈现净卖出态势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06.05%,近60日上涨65.50%,近20日上涨16.79%,近5个交易日上涨3.40% [1] - 今年以来已8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在10月13日,龙虎榜净买入8353.90万元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汽车线束(占比34.63%)、电力工程(占比29.96%)、光通信(占比18.93%)、超导及铜导体(占比15.91%)和大数据应用(占比0.58%)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6.30亿元,同比增长22.13%,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474.3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4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4亿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线缆及配套,概念板块包括超导概念、核聚变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5.85万户,较上期增加12.32%,人均流通股9221股,较上期减少10.9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477.66万股,较上期增加1643.58万股 [3] - 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新进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704.76万股 [3] - 长安成长优选混合A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450.00万股,较上期减少100.00万股 [3]
永鼎股份的前世今生:莫思铭掌舵打造多元业务格局,超导及光芯片业务成增长新引擎,高成长预期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10-31 07:43
公司概况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1994年6月30日,于1997年9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通信线缆及超导材料领域的重要企业 [1] - 主营业务涵盖通信产品和软件研发销售、海外电力工程总承包、汽车整车线束及新能源高低压线束设计制造销售、超导材料产业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设备中的通信线缆及配套,涉及超导概念、核聚变、磁悬浮核聚变、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6.3亿元,在行业12家公司中排名第4,行业第一名亨通光电营收为496.21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22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4,行业第一名亨通光电净利润为25.37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汽车线束营收7.82亿元占比34.63%,电力工程营收6.77亿元占比29.96%,光通信营收4.28亿元占比18.93%,超导及铜导体营收3.6亿元占比15.91%,大数据应用营收1303.08万元占比0.58% [2]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3.86%,低于行业平均的24.18%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61.66%,高于行业平均的44.07% [3] 股东结构与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5.85万,较上期增加12.32%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9221.09股,较上期减少10.97%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477.6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643.58万股 [5] - 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515880)为新进股东,持股704.76万股 [5] - 长安成长优选混合A(012688)持股450.0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00.00万股 [5] 管理层信息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莫思铭、莫林弟 [4] - 董事长莫思铭2024年薪酬为74.05万元,较2023年的104.67万元减少30.62万元 [4] - 总经理路庆海2024年薪酬为50万元,较2023年的74.11万元减少24.11万元 [4] 业务亮点与增长预期 - 2019至20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68% [6] - 铜导体业务预计2024至2027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20%,高温超导技术突破,超导带材产能预计扩产至5000公里 [6] - 光通信业务预计2024至2027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7%,光芯片业务取得关键突破,受益于AI算力建设及国产替代 [6] - 汽车线束业务预计2024至2027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3%,客户为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头部车企,并拓展至飞行汽车领域 [6]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1.9、2.3亿元,2024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