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西铜业(600362)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3-27 18:52
审计相关 - 审计对象为江西铜业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2] - 公司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和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3] -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4] 内部控制情况 - 内部控制有固有局限性,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5]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6]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王丰)
2025-03-27 18:50
会议情况 - 2024年召开10次董事会、3次股东大会等多类会议[4] - 2024年3月27日审议通过聘用2024年度审计机构议案[12] 独立董事 - 独立董事王丰出席多类会议,未出席股东大会[4] - 独立董事审核关联交易,认为公允合理[10][11] - 2025年将加强对公司重点事项关注[15] 公司支持 - 组织培训提升独立董事履职能力[8] - 为独立董事履职提供支持和条件[8]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刘淑英)
2025-03-27 18:50
人事变动 - 2024年6月6日刘淑英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 - 2024年6月7日提名喻旻昕为董事候选人及聘任为财务总监[10] 会议情况 - 2024年公司召开5次董事会等各类会议[4] - 刘淑英出席全部相关会议[4] 未来展望 - 2025年刘淑英将加强学习法规促公司发展[13]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
2025-03-27 18:50
市值管理 - 董事会是市值管理领导机构,董秘室牵头执行[4] - 董事会据业绩和战略定投资价值长期目标[5] 提升价值策略 - 并购重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9] - 适时开展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9] 股东回报与管理 - 制定中长期股东回报规划,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9] - 符合规定时适时开展股份回购[9] 投资者关系与信息披露 - 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保障合法权益[10]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披露信息[11] 监测与应对 - 监测预警市值等关键指标及行业平均水平[13] - 股价短期异常下跌采取相应措施[14]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赖丹)
2025-03-27 18:50
人员变动 - 2024年6月6日起赖丹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 会议情况 - 2024年公司召开5次董事会等多类会议[4] - 赖丹出席相关会议并对议案均投赞成票[4][5] 公司规范 - 报告期内公司控制担保风险,无资金占用[12][13] - 2024年度公司规范信息披露[14] 未来展望 - 2025年赖丹将履行职责维护中小股东权益[15]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对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评估报告
2025-03-27 18:47
人员与机构 - 截至2024年末安永华明有合伙人251人,执业注册会计师逾1700人,超1500人有证券相关业务服务经验[1][3] - 安永华明拥有分所23家,2023年度综合评价百家排名第一[2] 业绩数据 - 2023年度业务总收入59.55亿元,审计业务收入55.85亿元,证券业务收入24.38亿元[3] - 2023年度A股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客户137家,收费总额9.05亿元[3] 执业情况 - 项目合伙人等近三年签署/复核上市公司年报/内控审计项目数量:项目合伙人3家,质量控制复核人3家,签字注册会计师1家[3][4] - 安永华明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刑事处罚0次、行政处罚0次、监督管理措施3次等[6] - 13名从业人员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刑事处罚0次、行政处罚1次等[6] - 2名从业人员近三年因个人行为各受1次行政监管措施,不涉审计项目执业质量[6] 质量与管理 - 安永华明近一年监控未识别出质量管理缺陷[9] - 近一年审计中就发现问题与公司沟通解决并提供管理建议[18] - 公司在聘任合同中明确安永华明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义务[19] - 安永华明制定系统性信息安全控制制度并有效执行[19] 风险保障 - 安永华明已计提职业风险基金和购买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超2亿元[21] - 安永华明近三年无因执业行为相关民事诉讼需承担民事责任情况[21] 审计工作 - 安永华明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及内控有效性进行审计[22] - 审计中就多方面与公司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22] - 安永华明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2]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涉及财务公司关联交易的专项说明
2025-03-27 18:47
财务审计 - 公司2024年度财报审计报告于2025年3月27日出具,为无保留意见[2] 江铜财务公司业务数据 - 存放存款年初5968722552元,本年增减后年末10061504722元,支付71972462元[6] - 取得贷款年初2289980000元,本年增减后年末3339670693元,收取83615890元[6] - 票据贴现年初78988000元,本年增减后年末40000000元,收取1824122元[6] - 未使用授信年初3050020000元,本年增减后年末2890854100元[6]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说明
2025-03-27 18:47
财务审计 - 安永华明对江西铜业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编号为安永华明(2025)审字第70013329_B01号[3] 往来资金 - 江铜(广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为 - 93403万元,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为 - 32662万元,期末往来资金余额为60741万元[7] - 江西铜业集团铜板带有限公司2024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为17644万元,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为133300万元,偿还累计发生金额为135515万元,期末往来资金余额为15429万元[7] 应收账款 - 江西江铜银珠山矿业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为4144,较之前减少4125,减少比例为58%[9] - 江西铜业集团(德兴)实业有限公司应收账款为805,较之前减少783,减少比例为50%[9] 应收款项融资 - 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为267和1558[11] - 江铜(广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为17000[11] 预付款项 - First Quantum Minerals Ltd.预付款项为155015[11] - 江西铜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预付款项为243和2036,变化后为1480和799[12] 其他应收款 - 与金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期货交易其他应收款为155,712[13] - 向佳鑫国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提供服务其他应收款为1,304[13] 其他流动资产 - 与江西金德铅业股份有限公司贷款本金其他流动资产为42,000[14] - 与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贷款本金其他流动资产为11,000[14] 其他非流动资产 - 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一年内到期的其他非流动资产为35,000[15] - 江西江铜银珠山矿业有限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期初为32,828,期末为2,168[15] 总计数据 - 总计其他应收款为982,779[17] - 总计某数据为3,669,557[17]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5-03-27 18:47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共计提减值125,528万元[1] - 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归母净利润约75,321万元[7] 减值明细 - 2024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65,850万元[2]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26,488万元[2] -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1,494万元[2] -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计提557万元[2] - 商誉减值准备计提1,719万元[2] -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29,420万元[2] 决策情况 - 董事会独立审核委员会同意提交审议[8] - 董事会和监事会均同意本次计提[10][11]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5-03-27 18:47
内部控制情况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4][5] - 自评价基准日至发出日未发生影响评价结论的因素[7] -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公司评价结论一致[8] 纳入范围数据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报表资产总额之比为94.54%[10]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报表营收总额之比为99.81%[10] 缺陷标准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为错报金额大于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净利润的10%[16] - 业务能力等重大缺陷有投入超预算20%等标准[18] - 造成资产损失重大缺陷为大于等于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净利润的8%[18] - 法律法规遵循重大缺陷有严重违法等标准[18] - 安全影响重大缺陷为一次事故造成3人以上死亡[18]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员工影响为核心人员5%以上流失[20]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员工影响为核心人员1%以内流失[20] 缺陷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各类内部控制重大、重要、一般缺陷[22][23] - 评价基准日公司未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重大、重要缺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