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600848)
搜索文档
码头探访记!
金融时报· 2025-09-17 11:35
上海汽车出口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上海外高桥及临港南港码头合计出口汽车超166万辆 同比增长26.6% [1] - 上海口岸汽车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份额近40% [1] - 2025年1-8月外高桥港区海关监管出口96.27万辆 同比增长19.35% [2] 港口运营与基础设施创新 - 海通物流"两港三地"2024年吞吐量达363万辆 首次成为世界第一 [1] - 自动化立体仓库面积1.46万平方米 容车量6160辆 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堆场1/6 [2] - 自动化仓库投用后完成超44万辆次吞吐 平均库存率80% 服务48个汽车品牌 [2] 通关模式与政策创新 - 建立"关企联络员"机制 实现从车辆进港到放行的全流程无缝衔接 [1] - "水水联运"模式2025年1-8月完成33.9万辆出口 占总出口量35.2% [2] - 临港新片区实施"一箱制"政策 解决新能源汽车多式联运换箱痛点 [3] 区域协同与效率提升 - 长江沿线港口通过"水水联运"与外高桥港联通 实现属地报关、直达出口 [2] - "数字综保区"优化通关流程 使运输模式从"船等车"转变为"车等船" [3] - 洋山特殊综保区2025年1-7月进出口额达2110亿元 同比增长32% [3] 多港口协同发展 - 临港南港码头2025年1-7月实现进口38,573辆(+18%) 出口315,640辆(+30%) [3] - 外高桥与南港码头共同形成覆盖全球的航线网络 [4]
“零租金”的风吹到多个大城市,一场新的竞赛悄然展开
第一财经· 2025-09-16 17:04
核心观点 - 多个核心城市推出"零租金"政策吸引科创企业入驻 体现地方政府从传统收租模式向产业生态构建和风险投资模式转变 [2][6][8] 政策覆盖范围 - 深圳国资委统筹10万平方米国企产业园区资源 提供最长2年免租优惠 [3] - 杭州钱塘智慧城提供2万平方米机器人产业园 免三年租金且单个企业最高可享1000平方米空间 [4] - 苏州高铁新城推出"环秀湖青年启航计划" 调配10万平方米空间提供两年零租金支持 [4] - 广州黄埔区遴选13个"零租金"试点产业空间共计15万平方米 提供2-3年免租期 [4] - 上海临港集团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 提供办公免费租和公寓免费住的双重优惠 [5] 行业定向要求 - 广州重点面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生物医药与健康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 人工智能 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7] - 苏州高铁新城需求集中在智能网联汽车 先进材料 数字金融 量子科技 低空经济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领域 [7] - 上海临港聚焦硬核科技 数据加工 跨境直播 跨境医疗 短剧基地 游戏创客 代码外包 小众赛事等8类创新业态 [8] 配套支持措施 - 苏州高铁新城提供最高300万元融资额度支持 [8] - 上海临港提供最高8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50万元无偿资助 50万元"流量券" 50万元"算力券" 50万元"运力券" 10万元"网络券"等资源 [8] - 广州黄埔区探索"租金+股权"模式 推行"补改投""租金作价入股"等创新机制 [9] 政策实施效果 - 杭州某仿生视觉技术公司20天内获得免租审批 每年节省租金16.4万元 [4] - 政策推动国资企业从"收租管理"转向"产业链攒局" 深度参与城市产业升级 [6][7] - 通过构建产业生态获取长期收益 包括未来税收要求或租金入股等潜在回报方式 [8][9]
上海临港(600848)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9-14 16:15
股东大会信息 - 上海临港控股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时间为9月19日13:30,地点在上海市松江区莘砖公路668号G60科创大厦2楼松江厅[5] - 会议表决方式为现场加网络投票表决[5] - 会议审议4项议案,包括修改《公司章程》并取消监事会、修改《股东会规则》、修改《董事会议事规则》、选举公司董事[4][5] 公司章程修订 - 公司拟取消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新《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监事会议事规则》等监事会相关制度同步废止[8] - 《公司章程》修订后于2025年8月29日刊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8] - 修改《公司章程》议案需经出席本次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9] 股份相关规定 - 公司为他人取得本公司或者其母公司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12] - 董事会为他人取得本公司或者其母公司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的决议,应当经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2] - 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后,不同情形有不同的注销或转让时间及数量限制[13] 股东权益与责任 - 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在三十日内执行收回收益,董事会未在期限内执行,股东有权为公司利益以自己名义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15] - 股东可自股东会、董事会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法院撤销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法或决议内容违反章程的决议[16]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在董事等给公司造成损失时可书面请求相关方诉讼[17] 交易与担保 - 交易涉及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50%以上等多种情况需股东会审议[21] - 公司一年内“购买或者出售资产”交易涉及资产总额或成交金额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应提交股东会审议并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22]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超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后提供的任何担保需关注[23] 董事与董事会 - 董事会由9至11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不少于三分之一[42] - 董事会设董事长1人,可设副董事长1至2人,由全体董事过半数选举产生[42]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会议召开10日前书面通知全体董事[44] 审计委员会 - 审计委员会成员为3名,其中独立董事2名[46] - 审计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46] - 审计委员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可举行[47] 人员变动 - 公司董事杨菁、刘铭因工作调整不再担任董事职务,刘德宏、顾伦不再担任副董事长仍任董事[64] - 公司将增补2名董事,提名谢维青、王春辉为第十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65]
融合文体旅,上海临港新片区又一重大工程进展顺利
中国经济网· 2025-09-09 15:15
项目概况 - 临港星海汇项目由上海港城集团开发建设 中建八局一公司总承包施工 预计2026年底竣工[1] - 项目总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 集文化 体育 商业 酒店 办公等多功能业态于一体[1] - 定位为临港引领性运动休闲中心 助力临港"城市会客厅"建设[1] 建筑特色 - 采用"科幻星环"造型 钢结构总用钢量达3.8万吨 由1.1万个钢构件组成巨型钢框架桁架结构体系[2] - 包含大量弧形 大跨度 大悬挑 曲面等异形结构 最大弧跨68米 最大悬挑26米 单体空间结构规模居上海首位[2] 核心技术 - 拥有国内地上最高室内亚克力深潜池 采用直径16米全透明亚克力有机玻璃打造[1] - 研发亚克力超厚板材料无缝拼接等多项关键技术 申报专利8项[1] - 项目团队联合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攻克结构承压技术难题[1]
上海临港国际数据产业研究院与巴基斯坦软件出口委员会达成深度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9-07 13:03
会议概况 - 第二届巴基斯坦—中国B2B投资会议在京举办 吸引超过700家中巴企业参与 [1] - 会议目标为加强中巴产业链和技术合作 提升巴基斯坦综合经济发展实力并促进两国商业投资合作 [1] 公司合作 - 上海临港国际数据产业研究院与巴基斯坦软件出口委员会深入探讨合作机会 [1] - 双方在中巴数字规则对接 数字人才培养 数字场景建设方面达成务实合作并签订合作意向书 [1]
上海临港国际数据产业研究院与巴基斯坦软件出口委员会达成合作
新浪财经· 2025-09-07 12:45
国际合作与数字产业发展 - 上海临港国际数据产业研究院与巴基斯坦软件出口委员会在第二届巴基斯坦—中国B2B投资会议上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合作意向书 [1] - 双方合作聚焦中巴数字规则对接、数字人才培养及数字场景建设三大领域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巴在数字产业领域的务实合作进入新阶段 [1]
28个产业园入驻企业营收近2万亿元,上海临港给投资、给空间、给应用场景
中国青年报· 2025-09-05 11:5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临港集团在沪28个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营收近2万亿元 工业产值超5700亿元 占上海市工业产值近14% [1] 战略定位与使命 - 公司核心使命为构建园区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大中小企业共同成长 上下游产业相互赋能 [3] - 通过提供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投资支持 空间供给和应用场景培育创新项目 [3] 生态合作与投资布局 - 与上海颠覆性中心 临港国家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香港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共建国家战略力量产业生态 [3] - 布局47支基金形成近1800亿元基金规模 投资培育臻格生物 云汉芯城 天数智芯 智元机器人 华大半导体等明星项目 [3] - 漕河泾国际孵化中心单栋楼培育10家上市公司 [3] 重大合作进展 - 上海国投与临港集团合资成立上海国赋临港科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聚焦企业服务 技术生态链接 产业集群打造和重大项目落地 [3]
一栋楼走出10家上市公司!临港集团大动作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08:37
核心观点 -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共建产业生态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 [2][3][27] 产业园区经济规模 - 临港集团在沪布局28个产业园区 入驻企业营收近2万亿元 工业产值超5700亿元 占上海市工业产值近14% [2] 孵化体系与成果 - 集团拥有4家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 数量占全市1/3 漕河泾国际孵化中心单栋楼培育10家上市公司 [5] - 新增司南半导体孵化器、人形机器人孵化器等4家高质量孵化器 入驻6家新企业包括泊维胜科技、纭算科技等 [5] - 专业孵化器与易和联航、豁苒生物等6家企业达成合作签约 [7] - 纭算科技获得孵化器提供的算力支持 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7] 投资布局与基金规模 - 集团布局47只基金 总规模近1800亿元 投资臻格生物、智元机器人、华大半导体等明星项目 [8] - 临创蓝湾基金、临创数科基金与强华实业、橙帆医药等十余家创新企业签约 [8] - 临创资本与国投先导、孚腾资本等机构共建基金投资联盟 [8] 链主企业生态建设 - 围绕中国航发商发、特斯拉、君实生物等链主企业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13] - 发布《临港集团服务手册》提供全方位企业服务 [13] - 覆盖先进制造、科创产业、开放型经济三大领域及十大赛道 [3] 金融服务与生态协同 - 推出《临港集团金融服务手册》构建银行-投资-保险三位一体金融生态 [15] - 与15家主流金融机构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签约强化全链条服务能力 [15] - 国际汽车跨境数据平台启动 首批合作方包括中汽数据跨境、保时捷MHP等 [18] 战略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与上海国投组建合资公司上海国赋临港科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引导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23] - 与上海市投促中心成立联合招商中心加强产业协同 [25] - 联合上海科学院等机构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 [20] 创新发展模式 - 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支持个人或小团队IP驱动的创业模式 [3] - 通过"五个坚持"战略实现从房东到股东转变 包括链主配套、场景服务、基金基地、平台转化、园区政策五大方向 [27]
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扩募项目上市
新华财经· 2025-09-02 07:58
核心观点 - 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扩募份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该项目是首单上海市属国企公募REITs扩募项目 也是已发行产业园区REITs中扩募发行规模最大的项目 充分体现市场投资者对REIT价值的认可 [1][2] 项目运营表现 - 自2022年10月13日挂牌上市以来 各报告期时点出租率始终保持在94%以上 [1] - 累计分红达7284万元 二级市场表现始终位于同类产品前列 [1] - 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为漕河泾科技绿洲康桥园区 近三年及一期平均出租率达到95%及以上 租约结构健康稳定 [1] 扩募规模与市场反应 - 发售基金份额约3.89亿份 募集资金总额约17.23亿元 [2] - 吸引了众多市场投资者踊跃认购 [2] 资产战略与产业布局 - 采取"上市公司+公募REITs"双轮驱动战略 注入成熟研发类资产 [2] - 康桥园区形成以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产业布局 [1] - 公募REITs能有效优化资产结构 盘活存量资产 为企业转型发展和持续稳健经营提供支撑 [2] 金融功能与战略意义 - 项目系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积极实践 服务城市更新 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 [3] - 通过盘活优质存量资产 拓宽企业权益融资渠道 为实体经济引入长期稳定资本 [3] - 促进REITs市场规模扩大和流动性提升 [2]
上海临港(600848):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营收下降利润增长,园区企业营收规模保持增长
开源证券· 2025-09-01 14:1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作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 园区业务稳中有进 产投联动高效运行[1][5] 核心观点 - 营收同比下降但归母净利润保持增长 2025上半年总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8.13%) 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比+8.42%)[5][6] - 业绩表现稳健 运营服务成为长期业绩支撑点 园区企业营收规模达5035.63亿元(同比+9.05%)[5][7] -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1/12.8/13.7亿元(原预测15.3/17.2/18.3亿元) 对应PE为21.2/18.5/17.3倍[5] 财务表现 - 收入结构变化明显 房产销售结转收入同比-12.8% 但租金收入达14.7亿元 园区运营服务收入2.2亿元[6][7] - 毛利率承压 整体毛利率56.02%(同比-9.23pct) 其中房产租赁毛利率67.59%(同比-2.46pct) 销售毛利率45.30%(同比-21.54pct)[6] - 现金流改善 经营性净现金流-23.57亿元 同比大幅改善 在手货币资金43.95亿元[6] 业务运营 - 园区规模持续扩大 总在租面积286.62万平方米 上半年实现销售金额21.7亿元 销售面积9.2万平方米[7] - 投资布局深化 参与投资上海先导基金人工智能母基金 认缴金额8亿元[7] - 园区经济活力强劲 下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7.94亿元[7] 财务预测 - 收入稳步增长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19.56/127.26/133.62亿元 同比增速7.7%/6.4%/5.0%[8] - 盈利能力逐步恢复 预计净利率16.3%/16.7%/17.0% ROE维持在5.5%-5.8%水平[8] - 估值具有吸引力 当前股价对应PE倍数逐年下降 P/B倍数维持在1.1-1.2倍[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