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600848)

搜索文档
临港新片区打造科创城 到2030年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21:04
科技创新之城发展目标 - 2030年建成投用不少于10个国际一流高能级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1] - 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1] - 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0万名以上 [1] 五大协同推进体系 -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脑机接口 创新药物 卫星研制等领域技术转移和人才溢出 [1] - 强化前沿产业引领 聚焦未来产业赛道 建立潜力科创企业培育库 [1] - 强化创新创业人才集聚 实施蓝鲸计划吸引领军型 创新型 创业型青年英才 [1] - 构建低成本创新创业载体 打造5个临港科创社区 覆盖环湖总部湾 国际创新协同区 现代服务业开放区 [1] - 强化资本加速赋能 设立首期规模6亿元临港启航系列基金 五年投入3亿元拨改投专项资金 [1] 国际合作伙伴生态 - 首批合作伙伴包括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院有机所 临港实验室等科研机构 [2] - 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参与包括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腾讯云计算 亚马逊云科技 [2] 超级个体288行动方案 - 推出创业空间零租金 居住空间零租金两项核心举措 [2] - 聚焦8类创新业态:硬核科技 数据加工 跨境直播 跨境医疗 短剧基地 游戏创客 代码外包 小众赛事 [2] - 提供8项配套政策:流量 网络 融资 展业 落户 物流 出海 推介 [2] 零界魔方创新创业载体 - 提供零门槛 零成本 零起点创新创业服务 [2] - 首批12个入驻项目涵盖数字经济 慕课达人 数据加工等创新业态 [2] - 入驻团队包括迷你谷 智能光疗仪 光翼等创业团队 [2]
临港新片区举办上海“临港科创城”建设推进大会
中证网· 2025-08-21 18:41
临港科创城建设规划 - 上海临港新片区推出"临港科创城"建设体系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前沿产业引领和人才集聚 [2] - 目标5年内建成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核心承载地 2030年投用不少于10个国际一流高能级实验室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2] - 规划培育若干个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0万名以上 [2] 合作伙伴生态构建 - 首批合作伙伴涵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 包括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中科院有机所等科研单位 [2] - 引入腾讯云计算、亚马逊云科技、思佰益投资等科技企业 以及沪农商行、上海银行等金融机构 [2] - 联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青年企业家协会等机构构建产业生态 [2] 创新创业支持政策 - 临港集团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 提供创业空间零租金和居住空间零租金两项核心举措 [3] - 聚焦硬核科技、数据加工、跨境直播等8类创新业态 配套流量、融资、落户等8项政策支持 [3] - 发布"零界魔方"品牌 提供零门槛、零成本、零起点的创新创业载体 [3]
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数字综保区”,追赶新加坡等国际标杆
新浪财经· 2025-08-20 22:11
数字综保区建设 - 临港新片区于2025年8月20日正式发布"数字综保区" 建设数智通关、数智赋能、数智监管和数智服务四大功能模块 [1] - 数智通关模块显著提升上海南港汽车进出口通关效率 实现从"船等车"到"车等船"的转变 [1] - 数智赋能模块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不同部门数据壁垒 支持创新业态突破发展 [2] - 数智服务模块为企业提供报关备案、出口监管仓审批、物流通关可视化查询及智能预归类等综合服务 [2] 企业应用与效率提升 - 采埃孚通过电子账册和电子标签实现无纸化作业 客户可实时查看产品状态 提升交付预期明确性 [2] - 采埃孚依托数字综保区拓展"两头在外"业务 加强以上海为中心覆盖亚太的售后服务布局 [2] - 企业反馈显示"三单融合"质押融资试点使资金周转率提升超80% 单证流转效率提升超30% [4] - 山能智慧(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完成首票"三单融合"测试业务 [4] 技术创新与流程变革 - "三单融合"实现电子提单、电子提货单和电子仓单无缝衔接 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货物安全交付及信用对接 [3] - 数字船舶加注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流程打通 将服务从"事后响应"转为"事前预判" [5] - 平台可提前42小时识别船舶燃油加注需求 调度作业船舶使供油船空驶率降低30% [5] - 全流程电子化单证实现船供订单"一键申报"和加注作业"一口受理" [6] 行业影响与目标 - 数字综保区通过区块链和数据联通技术重塑行业操作模式 助力中国企业对接国际业务 [2] - 电子提单质押获航运企业和银行认可 认可度与纸质单证等同 [4] - 燃油加注平台整合流量计数据与船舶轨迹 形成闭环证据链确保加注真实可追溯 [5] - 临港新片区目标在船舶加注领域赶超新加坡 形成国际竞争力 [6]
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 临港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第三极”
证券时报· 2025-08-20 06:20
制度创新 - 首创海关监管新体系 实现一线径予放行、二线单侧申报、区内不设海关账册 大幅提升通关效率[2] - 汽车滚装船通关时间节省约1.5天 带动汽车进出口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2] - 创建DEPA合作先行区 发布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 涵盖3个领域11个场景[3] - 推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和操作指引 实现字段级精细化管理 替代逐案安全评估缩短数据流动耗时[3] 产业发展 - 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聚焦核心芯片、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4] - 伦茨集团实现伺服驱动等核心部件本地化研发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80%[6] - 攀时公司高性能材料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 新投资项目专注于服务半导体行业 预计2024年底投产[6] 金融开放 - 滴水湖金融湾纳入上海"一城一带一湾"金融新格局 聚焦跨境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业态[7] - 已吸引超过600家企业落地 目标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第三极"[7] - 离岸贸易金融服务试点实现"秒级"资金划转 将2-3个工作日的结算流程压缩至秒级 对标香港、新加坡等离岸中心[7] - 建议探索所得税减免 增加自由兑换币种 试点非自由兑换货币直连结算[8]
总投资额超400亿元 一批重大科技产业项目落地上海临港
新浪财经· 2025-08-19 18:56
项目投资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集中签约六个重大科技产业项目 涵盖集成电路 高端装备 汽车软件 人工智能等方向 [1] - 项目总投资额超400亿元 包括三维芯片集成 重型燃气轮机 脑机接口验证平台 水下机器人等项目 [1] 招商引资 - 临港新片区上半年签约前沿产业项目投资额达850亿元 主导产业集中度超过90% [1] - 通过走出去招商签约56个项目 投资额612亿元 存量企业再投资29个项目 投资额239亿元 [1]
总投资额超400亿元 上海临港加快打造临港科创城
新华财经· 2025-08-19 16:35
项目投资规模 - 上海临港新片区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400亿元 [1] - 上半年签约前沿产业项目投资额达850亿元 [1] - 通过走出去招商签约项目投资额612亿元 存量企业再投资项目投资额239亿元 [1] 产业方向与项目内容 - 签约项目涵盖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等关键方向 [1] - 具体包括盛合晶微三维芯片集成、中国重燃重型燃气轮机、脑机接口验证平台、水下机器人、鲁汶仪器集成电路设备研发生产基地等六个项目 [1] 招商发展态势 - 上半年主导产业集中度超过90% [1] - 走出去招商签约项目56个 存量企业再投资项目29个 [1] 区域发展战略 - 临港新片区加快打造临港科创城品牌 发挥低成本创新创业优势 [1] - 通过拨改投、360创业政策、搭建临港天使会机制推动科研机构技术孵化 [1]
上海临港发布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建设方案
中国经济网· 2025-08-18 21:33
政策发布与建设启动 - 《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建设方案》正式发布 临港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建设同步启动 [1] - 方案从5个维度提出15条举措 包括深化国际数据规则对接与产业合作 健全创新管理体系 培育多元国际数据服务业态 夯实基础设施底座 打造高质量发展生态 [1] - 方案为临港新片区建设国际数据加工枢纽搭建整体框架并明确发展路径 [1] 服务基地与设施建设 - 上海市数字出海服务基地正式揭牌 由上海市数据局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设立 [1] - 基地依托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 为数字企业海外业务拓展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1] - 临港新片区搭建国际数据中心基础架构 包含核心节点 边缘节点 业务专区 [2] - 对4家国际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关键设施代表企业授牌 举行首批12家国际数据创新业务试点企业入驻边缘节点测试区签约仪式 [2] 产业发展方向与目标 - 着力发展来数加工 数字文化出海 数字化服务能力出海 跨境直播电商等重点产业方向 [2] - 携手打造国际数据经济产业集群 推动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建设上新台阶 [2] - 目标建设成为国际数据互联互通与数字贸易首选地 国家服务数字企业出海核心枢纽 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合作前沿阵地 [2]
2025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临港闭幕
新浪财经· 2025-08-18 20:36
行业活动与人才培养 -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以"智造未来 AI赋能新工业"为主题 聚焦智能装备与产线开发及智能运维两大核心方向[1] - 大赛旨在激发高校学子创新活力 强化智能制造领域科研攻关与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 - 赛事吸引全国310所高校6610名选手参赛 最终128所学校244支队伍1128名选手进入决赛 517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1] 赛事影响力与发展历程 - 该赛事为2018年创办的国家级学科竞赛 每年举办一届 目前已成功举办八届[1] - 大赛在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13个赛项中获评优秀赛项[1] - 行业代表强调智能制造未来属于年轻一代 鼓励学子通过赛事平台深化前沿知识学习 成为行业发展生力军[2]
上海临港首批无人驾驶出租车开放运营
证券日报网· 2025-08-18 20:18
上海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展 - 上海临港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式启动运营 覆盖58个点位 每日8时至20时运营 5公里内起步价16元 超过5公里按4元/公里计费 [1][2] - 上海7月26日发放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推动L4级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2] - 计划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 L2/L3功能新车占比超90% 建成全球领先自动驾驶引领区 [2] 产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将吸引更多企业投身领域 推动中国模式成熟 提升全球智能交通领域话语权 [3] - 上海抢占Robotaxi先机可增强对高新企业和高水平人才吸引力 通过辐射效应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复制范本 [3] - 构建从技术研究到实际应用再到产业集中的完整生态 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清晰发展方向 [4] 产业链发展机遇 - 自动驾驶法律法规完善推动产业链加快技术研发和产品投放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受益 [4] - Robotaxi大规模落地需技术降本与硬件可靠性提升 政策法规完善与路权开放 更多玩家参与跑通商业模式 [4] - 万马科技成立RoboX综合解决方案团队 聚焦无人出租车/低速无人物流车/无人清扫车场景 已为吉利提供车辆出海联网服务 在全球部署六大数据中心 并在欧洲/阿联酋/沙特/巴西等地设立子公司 [5] 技术发展与挑战 - 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赋能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落地 中国市场商业化进程尤为突出 [5] - 实现规模化发展仍需法规与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为产业创新提供更坚实保障 [5]
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出榜:万通发展等6股净流出资金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6:5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18日上涨0.85% [1] - 申万行业中有29个行业上涨 通信行业涨幅4.46%居首 综合行业涨幅3.43%次之 [1] - 房地产行业下跌0.46% 石油石化行业下跌0.10% 房地产为当日跌幅最大行业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60.57亿元 [1] - 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50.40亿元且上涨2.48% 通信行业净流入49.04亿元且上涨4.46% [1]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70.87亿元居首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50.90亿元次之 医药生物、基础化工、房地产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房地产行业个股表现 - 房地产行业100只个股中40只上涨 45只下跌 1只涨停 1只跌停 [2]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20.04亿元 [2] - 45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10只净流入超千万元 西藏城投净流入5556.54万元居首 天保基建净流入3357.39万元 荣盛发展净流入2280.53万元 [2]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6只超5000万元 万通发展净流出7.58亿元居首 衢州发展净流出5.81亿元 保利发展净流出1.80亿元 [2][3] 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入明细 - 西藏城投上涨4.63% 换手率4.20% 主力资金流入5556.54万元 [2] - 天保基建上涨1.12% 换手率5.66% 主力资金流入3357.39万元 [2] - 荣盛发展上涨0.70% 换手率3.50% 主力资金流入2280.53万元 [2] - 栖霞建设下跌0.71% 换手率5.58% 主力资金流入2000.36万元 [2] - 光大嘉宝上涨1.32% 换手率6.04% 主力资金流入1947.89万元 [2] 房地产行业资金流出明细 - 万通发展下跌9.96% 换手率21.48% 主力资金流出75766.99万元 [3] - 衢州发展下跌2.55% 换手率10.69% 主力资金流出58141.42万元 [3] - 保利发展下跌1.47% 换手率1.87% 主力资金流出17950.08万元 [3] - 张江高科上涨0.03% 换手率5.67% 主力资金流出16700.83万元 [3] - 招商蛇口下跌1.31% 换手率0.88% 主力资金流出8542.24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