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601988)

搜索文档
抓住低碳市场机遇,丰富相关产品和服务——绿色金融正扬帆
新华网· 2025-08-12 14:25
ESG披露进展 - 国有大型银行ESG报告披露更为全面规范 6家国有大型银行均已发布2021年度社会责任(ESG)报告 [1] - 中国银行连续15年发布ESG报告 披露146项国际ESG评价指标(较上年新增54项) 并对港交所ESG指引指标进行全面披露 [2] - 建设银行连续16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农业银行发布首期绿色金融专题报告并设立董事会级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2][3] - 工商银行实施"三新一高"信贷布局 境内分行环境友好和环保合格类贷款余额占比达99.3% [3] - 多家城商行、农商行及网商银行、百信银行、微众银行首次发布ESG报告 [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中国银行累计推出15个领域40余项绿色金融产品 包括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和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 [5] - 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以确权应收未收补贴资金确定贷款额度 建设银行中山分行落地2500万元该类贷款 [6] - 农业银行成为首家对接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商业银行 "农银碳服"系统正式上线 [6] - 中信银行推出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 民生银行发布"民生碳e贷" 平安银行上线银行业首个全卡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 [6] - 工商银行发行境内首单商业银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券 北京银行发行9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7] - 广发银行承销国开行2022年首期绿色金融债 浦发银行承销转型中期票据用于降碳项目 [7] 绿色金融市场数据 -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 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8.07万亿元(同比增长38.6%) 其中66.5%投向碳减排效益项目 [7] - 截至2022年6月末 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2.19万亿元 存量规模1.34万亿元 2021年上半年发行规模4087.71亿元 [8] 转型金融发展 - 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交通成为最受境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绿色债券类别 [9] - 转型金融聚焦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 欧盟和中国正加速推进转型金融政策及标准体系建设 [10][11] - 转型债券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被视为高碳行业转型的关键融资工具 [11] - 2021年《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推动建立统一分类标准 仍需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11]
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供应链金融行稳致远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政策导向与行业背景 - 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发布通知 要求金融机构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提供针对性金融工具支持实体经济 具体措施包括提升信用贷款比例和推广随借随还贷款模式 [1] 银行供应链金融实践 - 中信银行前5个月为2万家企业提供4950亿元供应链融资 客户数和融资量同比分别增长53%和46% [2] - 中国银行前5个月为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超1.8万亿元流动性支持 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超9600亿元贸易融资和票据融资 [3] - 浙商银行为合肥京东方视讯科技核定1.2亿元平台管控额度 为上游供应商提供1000万至3000万元专项授信 [3] - 中信银行"信e链"产品累计为三一集团10家子公司和64家供应商提供350余笔 共计3.1亿元保理融资 [4] - 农业银行围绕407家涉农核心企业 向4805家上下游企业提供50698笔融资 总金额308亿元 [5] - 天津农商银行一季度向303户产业链企业放款26.5亿元 其中新材料产业链12.8亿元 高端装备产业链3.9亿元 [6] - 浙商银行截至6月末为670余家产业链核心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计划今年新增投放300亿元 [6] - 民生银行供应链融资项目将放款时间从2个月缩短至2小时 为上下游企业提供500万元以下纯信用融资 [7] 行业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金融机构通过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 加强与智能制造业合作 提升金融供需对接效率 [8] - 供应链金融发展需推动从核心企业主体信用向数据信用转变 并建立跨地区跨银行协作机制 [10] - 银行需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满足中小企业需求 并鼓励保险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增信 [11] 重点行业应用 - 农业供应链金融通过"应收e贷"和"订单e贷"等产品 解决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信不足问题 [5] - 金融机构聚焦钢铁有色 电力能源 建筑施工 工程机械 数字安防 食品饮料 现代纺织 石油化工 仓储物流等细分领域 [6]
二季度公募基金销售升温 银行仍是销售主力
新华网· 2025-08-12 14:19
二季度A股市场及基金销售回暖 - A股市场逐步回暖带动基金销售市场升温 银行代销活跃度提升[1] - 部分基金因业绩表现亮眼成为投资者申购的抢手货[1] - 银行推出基金申购费率一折优惠活动吸引大量投资者参与[1] 银行基金销售策略与客户行为 - 建设银行推出2022年6月17日至12月31日手机银行和个人网银定投部分代销基金费率1折优惠[2] - 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市场回暖使基金发行和代销市场复苏 强调长期配置可获得可观收益[2] - 投资者因近两个月市场行情好转 通过定投方式加仓基金产品以降低持仓成本[2] 公募基金规模与银行代销业务表现 - 2022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达26.66万亿元 较上季度环比上涨6.71%[3] - 债券型基金环比上涨9.89% 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分别上涨8.41%和3.69%[3] - 银行基金代销业务贡献可观非息收入 工行和招行2021年基金销量均超6000亿元 农行销量3444.48亿元同比增长233.65亿元[3] 银行在基金代销渠道的主导地位 - 2022年二季度银行渠道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34745亿元 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42058亿元 分别环比增长7.01%和9.39%[4] - 招商银行以8597亿元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和7095亿元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位列第一[4] - 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超千亿元的银行有11家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前十中银行占据6席[4] 市场回暖与银行渠道优势 - 二季度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增长与市场整体回暖相关 市场情绪好转带动保有量提升[5] - 银行在基金代销领域拥有稳定份额和良好信誉 线下网点渠道提供传统流量优势[5] 未来基金代销市场格局变化 - 券商在基金代销领域话语权上升[6] - 拥有线上入口的金融机构通过流量导入增强代销业务 部分机构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嵌入方式增加销量[6]
产品创新提速 使用场景拓宽 数字人民币试点扩面增量
新华网· 2025-08-12 14:19
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展 - 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达2.64亿笔 金额达830亿元人民币 支持商户门店456.7万个[3] - 兴业银行成为第10家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并上线数字人民币钱包[3] 产品创新与硬件钱包 - 中国银行联合美团发布首款面向大众流通的数字人民币低碳卡硬件钱包 支持线上线下"衣食住行"消费场景及美团骑车、点餐、买菜等免密支付[1] - 工商银行推出物联网智能燃气表 内置硬件钱包实现数字人民币购气 解决传统购气流程复杂问题[2] - 工商银行展出标准IC卡、智能手表、数字工牌等10余款硬件钱包产品 支持"碰一碰"支付及门禁、电子围栏等多场景应用[2] 智能合约技术应用 -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应用于政府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 具备防范资金挪用、监测支付用途、自动化分账等功能[4][5] - 智能合约在预付费消费领域实现透明管理 在财政补贴领域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在资金结算领域提高准确性与自动化水平[4][5] - 智能合约在消费红包领域降低实施成本 在贸易领域提供"签约+履约"闭环解决方案[5] 生态建设与发展规划 - 中国人民银行将搭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服务平台 完善底层平台和制度安排[3][4] - 数字人民币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性 根据商定条件自动支付交易[4] - 央行将与市场机构合作建设智能合约生态 完善业务规范、标准体系及合规审核机制[5]
解码六大行中报三大关键词
新华网· 2025-08-12 14:19
数字化转型 - 多家大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 交行指出竞争已从单一产品服务转向场景和生态竞争[2] - 工商银行推出"数字工行(D-ICBC)"品牌 重点发力三方面:打造拳头产品平台 强化技术创新 深化组织架构改革[2] - 农业银行掌银日活用户达2800万户 相当于2.2万个网点每日各服务1200人次[3] - 交行个人手机银行上线160余项非金融场景 信用卡"买单吧"APP绑卡用户同比增长7.6% 月活用户同比增长9.0%[3] - 交行金融科技投入28.05亿元 同比增长14.5% 建行工行等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4] 保交楼风险 - 工行停工项目按揭不良贷款余额6.37亿元 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0.01%[5] - 农行涉及风险楼盘1112个 逾期按揭贷款12.3亿元 占个人住房贷款余额0.023%[5] - 建行停贷断供涉及逾期金额11.42亿元 占按揭贷款余额0.018% 不良余额5亿元占0.0077%[5] - 交行存在风险项目逾期贷款4.67亿元 占全部按揭贷款余额0.03%[6] - 邮储银行停工项目逾期贷款1.27亿元 房地产开发贷款规模1091亿元 占全行贷款余额1.59%[6] - 六大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合计增加4155亿元 较2021年全年24843亿元增幅明显下降[6] 养老金融 - 建行提出养老金融"1314"发展策略 涵盖三大支柱和四大服务体系[8] - 农银理财在10个试点城市推出首期养老理财产品 第二支产品筹备中[9] - 建信理财养老理财产品规模超170亿元 在银行系子公司中排名靠前[9] - 四家大型银行自2022年11月20日起在五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9] - 交行养老服务业授信客户数量较上年末增长42.42%[10] - 中行将养老保障纳入"十四五"规划 工行积极推进养老储蓄项目研发和产品上线[9][10]
贷款大单频落地 银行业促进民企发展壮大
新华网· 2025-08-12 14:16
核心观点 - 银行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通过银团贷款和创新金融产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1][2][4] 银团贷款案例 - 八大银行组成银团向复星高科提供120亿元人民币贷款 为年内最大民营企业贷款项目 [1][2] -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担任联合牵头行 民生银行 进出口银行 浦发银行参与贷款 [1][2] 政策背景与行业数据 -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 [2] - 2022年前三季度新增企业贷款超50%投向民营企业 [2] - 截至2022年11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2万亿元 同比增长23.7% [4] 创新金融产品 - 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对接伊利上游牧场11个项目 授信24亿元 用信6亿元 [3] - 创新推出"奶牛活体抵押贷款" 累计投放4.4亿元 [3] 银行具体举措 - 工商银行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 截至2022年11月末普惠贷款余额1.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35% 客户净增20万户 [4] - 建设银行2022年对公结算业务手续费减费让利16.58亿元 [4] - 农业银行通过集团一体化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5] - 中国银行制定跨境金融服务方案 覆盖国际结算 货币兑换 贸易融资等八大领域 [6] 监管导向 - 银保监会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 鼓励发放首贷户贷款和信用贷款 [6] - 促进金融服务与产业政策 科技政策 社会政策深度结合 [6]
中国银行“山河有新声”之幸福家园:愿幸福 如您所愿
新华网· 2025-08-12 14:13
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通过普惠金融和专项贷款业务支持小微企业和民生发展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 [2][17][19][22] 普惠金融业务 - 截至2024年6月末为超60万户个体工商户提供经营性贷款超3200亿元 [17]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 贷款户数突破130万户 [22] - 2023年以来累计为超7万家人社清单客户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超4700亿元 [19] 服务定位 - 通过实体网点("幸福"银行)贴近社区服务 [15] - 持续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经营发展 [17][22] - 通过专项贷款兜牢民生底线并支持稳岗扩岗 [19]
中国银行“山河有新声”之人民公园:人民公园的小事,皆是美好故事!
新华网· 2025-08-12 14:12
中国银行养老金融服务举措 - 制定敬老服务模范网点标准并推动全辖1万余家网点落地实施 提供老年人便利设施和无障碍通行服务保障 [7] - 择优建成养老服务示范点1千余家 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便民服务体系 [7] - 开发"银发地图"在线平台 提供全国优质养老服务机构查询服务 [10] 老年教育数字化建设 - 打造"中银老年大学"线上学习平台 提供1000余门免费课程 支持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17] - 通过数字化手段帮助老年群体掌握手机使用等新技能 避免与时代脱节 [9][14] 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 开展2024年9月"金融教育宣传月"专项活动 加强老年群体金融权益保护和知识普及 [20] -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老年群体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10][17]
中国银行“山河有新声”之母亲河:愿流淌在我们心中的河 一直都在
新华网· 2025-08-12 14:11
中国银行绿色金融战略实施 - 公司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的绿色金融领域 持续支持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31] - 通过绿色信贷支持滇中引水工程等生态型基础设施建设 助力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13] - 加强绿色普惠信贷投放 推动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绿色转型发展 [15]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供应链金融工具"中银智链·绿色链" 构建开放性绿色供应链金融生态 [20] - 创新推出工业碳惠贷产品 赋能工业领域碳减排和碳中和目标实现 [22] - 成功发行全球首笔美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债券及亚太首笔同类债券 [28] - 完成全球首笔钢铁转型金融债券和SGS债券发行 保持绿色债券业务国际领先地位 [28]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全球合作 - 作为金融合作伙伴参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会议 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17][18] - 通过发行"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债券 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24][25] - 依托全球服务网络 从中国到全球推动可持续发展金融实践 [27] 能源体系转型支持 - 聚焦国家"双碳"重点项目 加大对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授信支持 [20] - 支持传统能源清洁生产及高效利用 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 [20] - 通过金融手段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推动在海洋风电、江河水电及戈壁光伏等领域发展 [20] 品牌建设与风险管理 - 持续打造"中银绿色+"全球品牌 优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 [31] - 提升ESG风险管理能力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金融力量 [31] - 通过创新扩绿行动 助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29][31]
上市公司积极行动 回购增持不停歇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A股上市公司回购概况 - 多家上市公司近期积极实施股份回购计划 形成市场回购潮 [1] - 亿纬锂能仅耗时一个月完成1.5亿元回购 祥生医疗在4个交易日内完成1009万元回购 [1] - 三峡水利 新诺威 平煤股份在国庆节后实施首次回购 [1] - 宇瞳光学和精工科技回购股份数量均已超过总股本1% [1] 祥生医疗回购详情 - 公司在4个交易日内快速完成回购计划 从首次实施到完成仅用4个交易日 [2] - 9月28日首次回购12.11万股(占总股本0.108%) 耗资509.71万元 达回购计划下限1000万元的50% [2] - 累计回购24.98万股(占总股本0.22%) 回购金额1009.47万元 达到计划下限 [2] - 回购价格区间为41.48元/股至42.58元/股 低于62.05元/股的最高限价 [2] 亿纬锂能回购详情 - 一个月内完成回购计划 累计回购318.96万股(占总股本0.16%) 金额达1.5亿元 [2][3] - 9月12日首次回购201.62万股(占总股本0.10%) 成交金额9714.8万元 [3] - 回购价格区间为44.4元/股至48.65元/股 低于85.31元/股的最高限价 [3] - 自2022年以来已完成三轮回购计划 累计斥资5亿元(2022年2月完成2亿元 2022年11月完成1.5亿元) [3] 其他公司回购进展 - 轻纺城近一年累计回购1.08亿股(占总股本7.36%) 耗资4.81亿元 [3] - 三峡水利10月11日首次回购203.06万股(占总股本0.11%) 支付金额1559.52万元 超回购计划下限1亿元的15% [4] - 新诺威截至10月10日回购20.5万股(占总股本0.02%) 金额386.35万元 回购价格18.68元/股至18.91元/股 [5] - 平煤股份10月11日首次回购299.99万股(占总股本0.13%) 成交金额3003.11万元 [5] 加速回购公司情况 - 宇瞳光学截至10月10日回购346.39万股(占总股本1.03%) 累计金额4999.44万元 接近5000万元回购计划下限 [6] - 节后两个交易日内回购金额超3700万元 达9月份回购金额的3倍 [6] - 精工科技截至10月11日回购475.67万股(占总股本1.05%) 成交总金额8074.52万元 [6] - 近3个交易日回购金额超2000万元 显示加速回购态势 [6] 重要股东增持动态 -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获控股股东中央汇金增持约0.01%股份 [7] - 中央汇金计划未来6个月内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