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号(688009)

搜索文档
中国通号(688009)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
2025-03-28 20:59
业绩总结 - 2024 - 2022年度净利润分别为34.95亿、34.77亿、36.34亿元[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为35.35亿元[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营业收入为1096.78亿元[5] 分红情况 - 拟每10股派现1.70元(含税),派现总额18.00亿元,占2024年净利润51.51%[2][4] - 2024 - 202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均为18.00亿元[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54.01亿元[5] 研发投入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59.50亿元,占累计营收5.43%[5][6] 其他 - 2025年3月28日审议通过《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21.92亿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05.90亿股[4]
中国通号(688009)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核查意见
2025-03-28 20:54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8.00亿股,募集资金总额105.3亿元,净额为103.54亿元[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利息(含理财收益)共计9.1028亿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8.4586亿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存储账户活期余额为27.1876亿元[2] - 2024年7月31日,同意使用不超27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管理合计余额27亿元,利息139万元[10] - 2024年度无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11] 项目投入情况 - 先进及智能技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26.9331亿元,投入进度58.55%[15] - 先进及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累计投入0.2535亿元,投入进度1.01%[15] - 信息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3126亿元,投入进度43.75%[15] - 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29.9593亿元,投入进度100%[15] 其他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2024个,其中发明专利3091个[16] - 先进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投入204788万元[16] - 实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含初始承诺及活期利息共299593万元[17]
中国通号(688009)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控审计报告
2025-03-28 20:54
财务报告内控 - 审计公司对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2] - 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和评价内控有效性[3] - 注册会计师负责发表审计意见并披露非财务内控重大缺陷[4] - 内控有固有局限性,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5]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控[6]
中国通号(688009)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
2025-03-28 20:54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计1178.91亿元,较上年末略有下降[16]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为269.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91%[16] - 2024年末合同资产为324.7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4.96%[16] - 2024年末负债合计674.55亿元,较上年末有所下降[18]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504.36亿元,较上年末有所增长[18]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为231.981359604亿美元,上期为369.90750096亿美元[26] - 本期净利润为201.498558682亿美元,上期为238.02927743亿美元[26]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3612873031亿元,上期为20.5803386299亿元[28] 审计相关 - 审计涵盖2024年12月31日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等报表[3] - 审计认为财务报表按准则编制,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等[3] - 关键审计事项包括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减值[6] 公司运营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有21家子公司[49]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未来12个月内无重大持续经营风险[52] 会计政策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按公允价值计量[58][59] - 金融资产和负债有不同初始分类和计量方式[72][73]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92] - 公司按投入法确定建造合同履约进度并确认收入[142][196] -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情况处理[160] 上市情况 - 2015年7 - 9月在港交所上市发行H股,筹资约11,275,859,700港币[46] - 2019年7月16日前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普通股,筹资10,530,000,000元[47]
中国通号(688009) - 关于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公告
2025-03-28 20:51
新策略 - 2025年3月28日公司审议通过制定《市值管理制度》[1] - 制定目的是规范市值管理、提升投资价值、维护投资者权益[1] - 公告于2025年3月29日发布[3]
中国通号(688009) - 2024年度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履职情况报告
2025-03-28 20:35
2024年情况 - 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1] - 审议通过14项议案[2] - 成员傅俊元、姚祖辉出席率100%[2] - 审议多项财务报告议案[3] - 提出多方面建议并作指导[4] 2025年展望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将继续履行职责[5]
中国通号(688009)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2025-03-28 20:35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2019年7月16日首次公开发行18.00亿股,募集资金总额105.3亿元,净额103.54亿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利息(含理财收益)9.1028亿元[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8.4586亿元[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存储账户活期余额27.1876亿元[10] - 2024年7月31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27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七天通知存款和大额存单余额34545万元[20] 项目投入情况 - 先进及智能技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26.9331亿元[10] - 先进及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累计投入0.2535亿元,投入进度为58.55%[10][19] - KE应急基地项目累计投入247465万元,投入进度为1.01%[19] - 信息化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3126亿元,投入进度为43.75%[10][1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投入29.9593亿元,含利息4159万元[10][19][21] - 先进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累计投入204788万元[20] - 轨道交通智能综合运维系统及技术研究累计投入17487万元[20] 其他情况 - 截至2024年末拥有授权专利5248个,其中发明专利3091个[20] - 2024年启动司库体系建设,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和“业、财、税、金、票”一体化系统建设[20] - 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编制合规[7]
中国通号(68800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8 20: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324.73亿元,较2023年减少12.24%[2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95亿元,较2023年增长0.50%[2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36亿元,较2023年增长154.42%[2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80.2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59%[28] - 2024年总资产1178.91亿元,较2023年减少0.92%[2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32元/股,与2023年持平[2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34%,较2023年减少0.2个百分点[29]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6.28%,较2023年增加0.77个百分点[29]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42,198,751.70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19,165,283.24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4,626,471.42元,债务重组损益2,347,193.67元,其他营业外收支41,308,656.73元[33] - 2024年所得税影响额45,499,788.83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37,796,659.18元,合计226,349,908.75元[3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36,128,730.31元,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为2,863,121,898.20元,剔除后为2,373,006,832.1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59%[35][36] - 2024年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972,719,326.28元,期末余额775,835,849.40元,当期变动-196,883,476.88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1,223,290,285.94元,期末余额1,212,543,806.03元,当期变动-10,746,479.91元[38] - 2024年度公司剔除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59%[47]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9.12亿元,较上年度的18.62亿元增长2.69%[94]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1.26亿元,较上年度的1.76亿元下降28.35%[94] - 研发投入合计为20.38亿元,较上年度的20.38亿元增长0.02%[9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8%,较上年度增加0.77个百分点[94]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6.17%,较上年度减少2.45个百分点[9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73亿元,同比下降12.24%,净利润34.95亿元,同比上升0.5%,扣非净利润32.68亿元,同比上升0.07%[132]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178.91亿元,较年初下降0.92%,所有者权益480.25亿元,较年初增长2.59%[132] - 公司营业成本229.85亿元,同比下降16.48%,销售费用8.52亿元,同比上升0.90%,管理费用23.89亿元,同比上升2.27%[133] - 公司财务费用 -2.36亿元,研发费用19.12亿元,同比上升2.69%[133][134]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2.36亿元,同比上升154.42%[134]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5.8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42.60亿元[13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但收入结构优化,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3.60个百分点[136] - 2024年营业成本229.85亿元,较上年减少16.48%,高于营业收入降幅4.24个百分点[14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58.7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8.87%,无关联方销售额[14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2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57%,无关联方采购额[143] - 销售费用本年8.52亿元,较上年增加0.90%;管理费用本年23.89亿元,较上年增加2.27%;财务收益本年2.3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64亿元[144] - 研发费用本年19.12亿元,较上年增加2.69%[146]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入52.36亿元,较上年增加31.7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出5.87亿元,上年为净流出18.23亿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出42.60亿元,上年为净流出14.62亿元[147]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269.73亿元,占总资产22.88%,较上期期末增加17.91%;合同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24.70亿元,占总资产27.54%,较上期期末减少15.06%[148]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49亿元,占总资产0.13%,较上期期末增加135.79%;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8.09亿元,占总资产0.69%,较上期期末增加102.20%[148]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1.43亿元,占总资产0.12%,较上期期末减少94.15%;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427.36亿元,占总资产36.25%,较上期期末减少13.96%[148]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102.61亿元,占总资产8.70%,较上期期末增加31.12%;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本期期末数为30.01亿元,占总资产2.55%,较上期期末增加2074.09%[148] - 报告期投资额为30.19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7.55亿元,变动幅度为9.57%[15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2.23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1.07亿元,期末数为12.13亿元[156] - H股募集资金约91.04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使用85.36亿元,剩余5.68亿元尚未使用[15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总额500.69亿元,同比下降31.53%,其中铁路领域256.37亿元,同比增长2.09%;城轨领域100.06亿元,同比下降24.09%;海外领域59.19亿元,同比增长58.27%;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85.08亿元,同比下降72.63%[4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1228.9亿元[42] - 铁路市场相继承揽10余个重点高铁弱电系统集成项目及多个重点项目,400T车载等新产品成功推广[43] - 城轨市场相继承揽10余个城轨信号系统集成项目,智能运控等数智业务增长超30%,运维业务增长超80%[44] - 海外市场承揽多个重大工程,保持连续增长良好态势[44] - 工程总承包及其他市场加速退出市政房建业务,锁定低空经济先发市场,商业合同订单实现突破[45]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营业收入295.52亿元,毛利率30.49%,较上年增加0.90个百分点[135] - 设备制造业务收入66.03亿元,较上年增加8.02%,成本41.62亿元,较上年增加4.48%[135][139] - 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26.89亿元,较上年减少64.96%,成本23.67亿元,较上年减少65.69%[135][140] - 海外业务收入24.41亿元,较上年增加64.20%,主要因确认匈塞铁路匈牙利段项目收入[135][136] - 轨道电路设备生产量42,744套,较上年增加222.82%,销售量27,735套,较上年增加102.80%[137] - 中国地区营业收入300.32亿元,毛利率29.59%,较上年增加3.67个百分点[135]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核心业务为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及其衍生业务,包括设计集成、设备制造、系统交付[48][49] - 报告期内公司调整战略,聚焦轨道交通和低空经济“双赛道”,构建低空经济“三业一态”产业格局[49] - 公司自主研发的低空空域管控系统(ID - Space)在南安落地应用[50] - 公司与院士专家团队合作构建“1 + 4”联合创新体系,成功申报“低空空域智能管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0] - 公司参与完成《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2024版)》白皮书编制,负责应用系统层内容[50] - 公司携手中信集团等打造多个低空场景示范项目[50] - 公司实施“12335”战略,聚焦轨道交通和低空经济“双赛道”[161] - 2025年公司围绕打造智能控制领域“大国重器”目标,聚焦两条主赛道开展经营[16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铁路总投资额将从2020年的3820亿美元增长到2040年的56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8%[54] - 2024年国内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创下8506亿元的历史最高点,“十四五”时期总投资额有望超3.8万亿元[55] - 2020 - 2040年欧洲铁路投资累计规模将达23850亿美元,亚洲(除中国外)达16020亿美元[54][55] - “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4000公里,期末有望达5000公里以上,2025年末预计达1.3万公里以上,信号控制系统设备市场规模预计每年100亿元左右[56] - 到2030年,低空经济预计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公司推出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58] - “十四五”期间,全球(除中国外)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里程预计在8000 - 10000公里,亚洲(除中国外)新增里程占比半数左右[56] - 高铁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生命周期一般在10 - 15年左右,部分室外设备系统更新周期更短[57]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自主研发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和服务系统并完成现场示范应用[62] - 公司开展多制式控制系统融合研究,完成兼容型车载设备研制,完成市域铁路CTCS2 + ATO系统3分钟自动折返、20秒自动换端功能现场试验[64] -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提出53项重点任务,公司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机制改革[65] - 公司自主研发铁路货运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并完成现场开通应用[66] - 公司以中国高铁控制和自动驾驶技术为基础,自主研发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66] - 公司开展面向更高速度列控系统的研究,目标市场为新建时速400km以上高速铁路和既有条件良好高铁线路的提速改造[68] - 公司在中国拥有授权专利524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091项[69] - 公司拥有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69] - 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攻克列车动态控制曲线模型等重大技术难题,广泛应用于高铁、城际铁路等领域[69] - 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攻克列车运行期望速度曲线计算等难题,提高列车运行准点率等多项指标[69] - 货运铁路综合自动化技术攻克货运车流智能推算等难题,在全路多个编组站和路局调度中心广泛运用[69] - 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攻克列车追踪等技术难题,应用于高铁、城际铁路等领域[69]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技术借助大数据和云服务,促进检测运维向数字化等方向发展[69] - 列控系统集成技术提高软件集成质量,建立标准化集成流程,适用于不同线路和设备[6] - 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攻克多项核心技术难题,通过国际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7] - 移频键控信号安全调制解调技术构建故障 - 安全轨道电路系统,实现多项安全核心功能[8] - 道岔转换技术攻克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创建国际领先的高速道岔转换系统技术体系[9] - 轨道交通仿真测试技术为系统全生命周期测试验证提供技术支撑,提高被测系统缺陷纠正率和质量可信度[10]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建立误差在0.5%以内的高精度仿真分析平台,完成约万种典型配置轨道电路传输特性精准分析[11] - 轨道交通安全产品制造技术从全过程对产品制造风险进行管控,保障产品安全性及可靠性[12] - 宽带无线通信行业应用技术可实现多种业务数据传输和融合,满足铁路运营业务无线宽带化等需求[13] - 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技术攻克高清视频码流分转发等技术难题,引领行业发展[14] -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与服务技术突破复合路网客流精细化预测等技术,提升区域运输能力[15] - 轻型轨道交通智能运输与控制技术实现融合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等功能,适用于多种轻型轨道交通系统[16] - 列车自主运行技术实现列车自主资源管理和主动间隔防护,提高轨旁资源利用率[17] - 基于北斗定位的列车自主运行控制技术实现列车运行高效化、轨旁设备简约化,缩短列车追踪间隔[18] -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达SIL4级,具有占地空间小等特点[19] - CTCS2 + ATO自动折返技术攻克列车首尾安全通信等难题,实现3分钟内站后折返[20] - 面向更高速度的列控系统技术支持450km/h高速运行[25] - 高速磁浮列控系统技术支撑时速600km及以上超高速磁浮线路列车运行[26] -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工厂化”施工成套技术可减少现场作业工作量、用工、施工技术难度和风险隐患,提高工程质量[30] - 高速铁路隧道内视频分析技术适应隧道特殊条件,形成多种视频分析算法,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保障[31] - 视联网融合算法仓库技术可集中管理AI算法模型,实现多厂家多版本算法快速集成,提升产品智能分析能力[32] - 多制式信号系统融合技术攻克多项融合技术,实现一套车载、两种制式、无感贯通,满足线路互联互通与网络化运营需求[33] - 高安全弹性可靠的全自动运行控制技术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开发多种特色全自动功能,实现安全运行等[34] - 智轨全轴转向控制技术研发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全轴转向控制系统,实现电子
中国通号(688009) - 2024年度独立董事履职情况报告
2025-03-28 20:33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独立董事履职情况报告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独立 董事管理办法》、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 7号 -- 年度报告相关事项》和《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 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等规定和要求,本 人在2024年勤勉尽责地履行了独立董事的职责和义务,公正 客观地发表意见,维护了公司整体利益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 益。 现就本人2024年度履行独立董事职责情况汇报如下: 一、独立董事基本情况 本人自2022年2月起,担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 2021年11月起,担任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自2023年3月起,担任洲际船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 行董事。自2018年8月至2021年9月,担任中国保利集团有限 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自199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中 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历任多个职位,包括自2005年12月 至2006年8月担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时党委委 员、总会计师,自2006年8月至2006年11月担任中国交通建 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时党委委员、董事,自2006年9月至2018 年8月担任 ...
中国通号(688009) - 2024年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3-28 20:33
证券代码:688009 证券简称:中国通号 公告编号:2025-010 公司、保荐机构分别与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华夏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北京西客站支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丽泽支行、中国光大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园支行于 2019 年 7 月 16 日签署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 管协议》,与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朝内支行于 2022 年 12 月 16 日签 署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募集资金 存放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 的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通号"、"本公司"或"公 司")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 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 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的规定,编制了2024年年度关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