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望软件(688083)

搜索文档
中望软件: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公告
2024-09-19 17:17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情况 - 2023年末合伙人225人,注册会计师1364人,签过证券服务审计报告的454人[2] - 2023年度未经审计收入270337.32万元,审计业务收入220459.50万元,证券业务收入50183.34万元[4] - 2023年服务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客户257家,收费35481.21万元;年报挂牌公司客户163家,收费3529.17万元;同行业上市公司审计客户28家[4] - 累计赔偿限额9亿元,2023年末职业风险基金815.09万元[4] - 近三年受监督管理措施10次、自律监管措施4次、纪律处分1次;30名从业人员受相同次数处罚[4] 签字人员情况 - 拟签字项目合伙人余文佑近三年签上市公司审计报告4份[5] - 拟签字注册会计师邵嘉碧近三年签2份[5] - 拟安排质量控制复核人员马沁近三年复核15份[5] 公司相关决策 - 2024年9月19日公司会议通过续聘致同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2][7] - 本期审计费用95万元(含税),其中财报审计80万元,内控审计15万元[6]
中望软件:股权激励目标凸显3D产品加速信心
广发证券· 2024-09-13 18:41
股权激励目标凸显 3D 产品加速信心 1. 股权激励目标彰显公司营收高增长信心。根据本次激励计划业绩考核要求制定的公司营收目标值来测算,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3亿元、12.9亿元和16.2亿元,对应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4.9%、25.1%和24.9%。该激励计划定下的业绩考核目标反映了公司对未来营收高增长的信心,这种信心基于其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及下游客户认可度的稳步增长。[6][7] 2. 3D产品营收目标增速高于公司整体。根据本次激励计划业绩考核要求制定的对于3D产品营收目标值来测算,2024-2026年,公司3D产品营收分别为2.4亿元、3.2亿元和4.1亿元,对应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9.8%、29.9%和30.0%,高于其定下的公司整体营收增速目标。[6][7] 3. 生态伙伴大会上多家行业客户展示其对公司产品力的认可。根据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2024年9月5日-6日,公司举办了ZWorld2024中望全球生态大会。公司不仅展示其在CAx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以及应用实践,还邀请了超过600名行业客户、生态合作伙伴一同探讨在各领域落地的相关经验。我们认为,下游客户对于公司CAx产品的认可,是此次公司制定整体营收以及3D产品营收高增长目标的基础。[7][10]
中望软件:股权激励落地,3DCAD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民生证券· 2024-09-13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股权激励目标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实现收入10.34亿元、13.03亿元和16.5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1.39亿元和1.9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7元、1.15元、1.61元 [3] - 公司股权激励目标隐含未来三年营收复合增速超25%,3D CAD产品复合增速约30%,体现出公司对未来发展的良好信心 [2] 公司由产品视角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 公司正在由产品视角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未来或通过生态合作保证激励目标顺利完成 [2] - 公司将携手生态伙伴共同打造All-in-One CAx解决方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2] - 公司将持续夯实CAx根技术,以全新的三维建模架构支撑All-in-One CAx体系,同时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重构UIUE,打造多赢的产业生态 [2] 3D CAD业务发展前景良好 - 3D CAD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公司业务的重要抓手和增长点 [2] - 中望3D CAD产品在通用机械、高科技电子、模具设计、家电等领域的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并开始逐步拓展至汽车、汽车零配件以及船舶等高端制造业 [2]
中望软件:事件点评:股权激励落地,3D CAD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民生证券· 2024-09-13 15: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股权激励目标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 公司层面的考核指标为"公司累计营业收入额"、"3D CAD 产品累计营业收入额"两项,激励按二者完成度更高的计算 [2] - 激励目标隐含营收未来三年复合增速超 25% [2] - 激励目标首次提及 3D CAD 产品,隐含未来三年复合增速约 30% [2] 公司正在由产品视角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 公司将携手生态伙伴共同打造All-in-One CAx解决方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2] - 公司将持续夯实CAx根技术,以全新的三维建模架构支撑All-in-One CAx体系,同时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重构UIUE,打造一个多赢的产业生态 [2] 公司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收入10.34亿元、13.03亿元和16.5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1.39亿元和1.9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7元、1.15元、1.61元 [3]
中望软件:股权激励目标显信心,3D或持续突破
华泰证券· 2024-09-13 10: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88.53元人民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望软件发布股权激励计划,以2024年为起点,至2024 - 2026年3D CAD产品累计营业收入额目标值分别为10.34/23.28/39.44亿元,若按目标值推算,2024/2025/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目标值分别为10.34/12.94/16.16亿元,期间复合增速为25%,股权激励目标彰显公司持续增长信心,看好3D产品持续突破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3D CAD业务 - 据公司股权激励目标,以2024年为起点,至2024 - 2026年3D CAD产品累计营业收入额目标值分别为2.44/5.61/9.73亿元,若按目标值推算,2024/2025/2026年3D产品收入目标值分别为2.44/3.17/4.12亿元,期间复合增速为30%,24H1 3D CAD收入0.89亿元,同增30.2%,截至24H1末,公司来自3D CAD的在手订单金额超0.29亿元,同增超40%,公司不断迭代3D CAD产品,有望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 [2] 组织架构调整 - 2024年公司将原有的各产品研发部门与行业KA事业部进行合并,重组为AEC和MFG事业群,加深了公司研发团队对于客户实际使用场景的理解,24H1来自KA客户的业务增长速度高于公司的平均水平,架构调整或有助于加快KA用户相关产品的迭代,3D CAD产品在多领域竞争力持续增强并开始向高端制造业拓展 [3] 设计仿真一体化软件平台 - 中望软件自2018年布局仿真到2023年全资收购英国CHAM拓展商业流体仿真领域,现已涵盖了五大仿真产品,具备多学科、多物理场的解决方案,CAE产品持续迭代,发布中望流体仿真2025版旨在提升产品热管理性能,随着公司持续打造设计仿真一体化软件平台,产品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 给出了2022 - 2026年的经营预测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EPS、ROE、PE、PB、EV EBITDA等指标的具体数值及变化率 [5] 可比公司估值 - 列出了柏楚电子、金山办公、索辰科技、宝信软件、浩辰软件等可比公司的股价、市值、2023 - 2026年的收入以及PS倍数等估值信息,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10.6xPS,给予中望软件2024年10.6xPS,目标价88.53元 [8] 财务状况 - 详细列出了中望软件2022 - 2026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的各项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营业成本、营业利润等众多项目 [11]
中望软件:公司点评:2024年股票激励计划发布,明确3D CAD战略发展目标
国海证券· 2024-09-12 22: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中望软件(688083)公司"买入"评级(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024年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发布,明确了3D CAD战略发展目标。2024年、2024-2025年、2024-2026年累计营收目标值分别为10.34/23.28/39.44亿元,3D CAD产品累计营收分别为2.44/5.61/9.73亿元。[2] 2) 2024年激励营收目标值同比+25%,2024-2026年CAGR约25%。预计2024年3D CAD营收目标值同比增长30%+,2024-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30%。3D CAD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方向,是公司业务的重要抓手和增长点。[3] 3) 公司积极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包括引入工业软件巨擎傅天雄博士加盟,负责3D产品研发工作。各产品线持续突破,如三维CAD、二维CAD、CAE、信创等。[4][6] 4) 公司海外业务表现亮眼,营销体系升级与渠道网络建设助力下,海外市场营收同比+29.91%。公司自2004年开始首开中国工业软件海外出口先河,正版用户突破140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工程建设领域。[7][8] 5)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42/13.00/16.24亿元,同比增长26%/25%/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1.66/2.48亿元,同比增长68%/62%/49%。维持"买入"评级。[9]
中望软件:发布2024股票激励计划,坚定3D CAD增长牵引
国金证券· 2024-09-12 16: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预测 - 调整公司24~26年营业收入预测为9.97/12.38/15.37亿元 [4] - 调整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0.92/1.58/2.20亿元 [4] - 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S估值为8.1/6.5/5.3倍 [4] 公司发布2024年股票激励计划 - 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首期股票规模不超过10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88% [3] - 业绩考核目标-触发值:24~26年营业总收入及3D CAD产品收入复合增速20% [3] - 业绩考核目标-目标值:24~26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速25%,3D CAD产品收入复合增速30% [3]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拥有自主可控3D几何建模内核,保持CAD国产市占率第一地位不动摇 [3] - 公司系列软件产品已经畅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版用户突破140万 [3] 其他内容总结 - 公司目前市值对应25年约6.5X PS,位于上市以来估值底部 [3] - 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预计24/25/26年分别为20.46%/24.23%/24.08% [6] - 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率预计24/25/26年分别为49.03%/72.29%/39.68% [6]
中望软件: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9-11 18:24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通知于2024年9月10日送达,9月11日召开,7位董事均出席[2] 激励计划 - 公司拟授予106.9537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次98.9537万股,预留8.00万股[4] 议案表决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等4项议案同意票数均占100%[4][5][9][10]
中望软件: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2024-09-11 18:24
证券代码:688083 证券简称:中望软件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草案) 二〇二四年九月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声明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本公司所有激励对象承诺,公司因信息披露文件中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导致不符合授予权益或权益归属安排的,激励对象应当自相 关信息披露文件被确认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后,将由本激 励计划所获得的全部利益返还公司。 2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四、根据激励对象的不同类别特点,将激励对象分为两类,分别设置了不 同的首次授予价格。其中,第一类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 41.44 元/ 股,第二类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 51.15 元/股。预留授予部分的授 予价格参考首次授予。 特别提示 一、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望软件"、"公司" 或"本公司")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中望软件:北京市中伦(广州)律师事务所关于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法律意见书
2024-09-11 18:24
公司基本信息 - 2006年11月30日由广州中望龙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16] - 2021年3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083[16] - 注册资本为12130.3799万元[16] - 营业期限从1998年8月24日至无固定期限[16] 激励计划情况 - 2024年9月11日相关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8][43][44][53]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共计162人[23] - 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06.9537万股,约占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0.88%[26] - 首次授予98.9537万股,约占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0.82%,占拟授予数量总额的92.52%[26] - 预留授予8万股,约占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0.07%,占拟授予总数的7.48%[26] - TIM FU获授限制性股票10.2848万股,占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9.62%,占公告日股本总额的0.085%[29] - 骨干员工(149人)获授73.6184万股,占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68.83%,占公告日股本总额的0.607%[29] 激励计划流程 - 股东大会需以现场和网络投票方式审议,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47] - 激励对象公示期不少于10天,股东大会审议前5日披露监事会审核及公示情况说明[52] 其他要点 - 公司承诺不为激励对象获取限制性股票提供财务资助[54] - 审议激励计划相关议案时,关联董事已回避表决[57] - 激励计划尚需提交股东大会以特别决议方式审议通过[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