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元医药(688131)
搜索文档
医疗服务板块9月16日涨0.29%,诚达药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2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16:46
板块表现 - 医疗服务板块当日上涨0.29% 领涨个股为诚达药业(301201)涨幅15.25% [1] - 上证指数报3861.87点上涨0.04% 深证成指报13063.97点上涨0.45% [1] 个股涨幅 - 诚达药业收盘价33.32元 成交量15.71万手 成交额5.08亿元 [1] - 皓宸医疗(002622)涨停10.10% 收盘价4.25元 成交量99.32万手 成交额4.09亿元 [1] - 澳洋健康(002172)涨停10.00% 收盘价4.73元 成交量8.75万手 成交额4139.70万元 [1] - 毕得医药(688073)涨6.48% 收盘价74.73元 成交量2.60万手 成交额1.92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28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1.68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5964.42万元 [3] - 皓元医药(688131)成交额6.13亿元 三博脑科(301293)成交额9.19亿元 [1] - 南模生物(688265)成交额9129.15万元 益诺思(688710)成交额1.73亿元 [1]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行业企稳向好,回暖曙光已现
太平洋证券· 2025-09-15 23: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Ⅱ行业评级为中性 [2] - 其他医药医疗行业评级为中性 [2] - 化学制药和中药生产无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CXO行业企稳向好 回暖趋势明确 2025年上半年CXO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70.96亿元 同比增长13.25% 实现归母净利117.43亿元 同比增长61.19% [3] - 2025年第二季度CXO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47.50亿元 同比增长13.95% 实现归母净利66.74亿元 同比增长52.26% [3] - 行业需求企稳订单回升 2025年上半年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为75.49亿元 同比增长3.71% [4] - 人均效率显著提升 2025年上半年人均创收41.11万元 同比增长12.62% 人均创利11.40万元 同比增长52.41% [4] - 产能建设稳步推进 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472.74亿元 同比增长5.81% 在建工程158.10亿元 同比增长7.69% [4]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 流动性逐步宽裕 2025年9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0% [5] - A+H股创新药企市值大幅提升 有望带动本土投融资好转 [5] 2025H1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2025年上半年CXO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70.96亿元 同比增长13.25% [12] - 利润端同比快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117.43亿元 同比增长61.19% [12] - 盈利能力明显修复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0.06% 净利率24.94% 较2024年明显提升 [17] - 费用结构优化 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用率8.96% 较去年同期减少1.19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2.84% 减少0.07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4.76% 减少1.24个百分点 [21][23] 运营效率分析 - 人效同比显著提升 2025年上半年人均创收41.11万元 同比增长12.62% 人均创利11.40万元 同比增长52.41% [25] - 固定资产周转率小幅增长 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周转率1.00次 同比增长7.03% [25] - 员工总数略有增加 2025年上半年员工总数94,606人 同比增加2.50% [36] 资金面与流动性 - 美联储降息预期强烈 2025年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90% 10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概率71.6% [42] - 全球医药投融资额275亿美元 同比下降10% 中国医药投融资额35亿美元 同比下降35% [45] - CXO指数表现优异 截至2025年9月11日CXO指数收于2179.33 年初至今上涨58.32% [54] 投资建议与公司推荐 - 建议关注临床CRO企业 包括阳光诺和(688621) 诺思格(301333) [6][61] - 建议关注生命科学上游企业 包括皓元医药(688131) 毕得医药(688073) [6][61] - 建议关注减肥药 阿尔茨海默症 ADC及AI等概念公司 如泓博医药(301230) [6][61] - 建议关注新签订单超预期公司 如普蕊斯(301257) [6][61] 重点公司分析 - 泓博医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3亿元 同比增长32.73% 归母净利0.25亿元 同比增长54.99% [65] - 皓元医药:前端业务收入9.04亿元 同比增长29.2% 毛利率63.0% 后端业务收入3.99亿元 同比增长13.6% [68][69] - 毕得医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8亿元 同比增长17.91% 归母净利0.73亿元 同比增长41.60% [74] - 阳光诺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0亿元 同比增长4.87% 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收入2.79亿元 同比增长29.05% [79][80] - 诺思格: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0亿元 同比增长0.18% SMO业务收入1.29亿元 同比增长31.23% [85][86] - 普蕊斯: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6.00亿元 同比增长40.12% 在手订单19.98亿元 同比增长9.45% [89][90]
皓元医药股价涨5.1%,中欧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611.85万股浮盈赚取2196.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5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2日股价上涨5.1%至74.00元/股 成交额达3.65亿元 换手率2.44% 总市值156.95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小分子药物发现领域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研发 以及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工艺开发 [1] - 收入构成: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占比68.97%(其中产品销售63.42%) 原料药和中间体及制剂占比30.46%(其中技术服务5.55%) 其他业务占比0.57% [1] 机构持股情况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基金二季度减持277.76万股 当前持股611.85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2.97%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2196.53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基金规模156.38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1.02% 近一年收益47.65% 成立以来收益126.12% [2] - 基金经理葛兰管理规模399.08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26.12% 最差回报-35.13% [3] - 基金经理赵磊管理规模308.01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7.59% 最差回报17.42% [3]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优化,创新药ETF天弘(517380)午后持续走强,已连续4日获资金净流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4:2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持续震荡 创新药概念午后回升[1]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上午走势呈现W型反转 午后持续走强 截至发稿现涨1.50% 成交额超5800万元[1] - 成分股诺诚健华-U涨超14% 昭衍新药涨停 皓元医药 康龙化成 博腾股份等涨幅居前[1] - 生物医药ETF(159859)涨0.88% 成交额超9000万元[1] - 成分股君实生物-U 百利天恒 药明康德等涨幅居前[1] 资金流向 - 截至9月11日收盘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连续4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7900万元[1] - 生物医药ETF(159859)连续3日获资金净流入 吸金超2.2亿元[1] 产品特征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横跨沪深港三地创新药ETF 唯一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 覆盖A股+港股 创新药+CXO[1] - 生物医药ETF(159859)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399441.SZ) 布局均衡 覆盖A股创新药 CXO 疫苗 血制品多个方向 为同标的规模最大 流动性最好的产品[1] 政策支持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受理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1] -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30日通道支持国家重点研发品种 鼓励全球早期同步研发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服务临床急需和国家医药产业发展[1] 行业观点 - 中国Biotech凭借持续创新突破 盈利能力改善以及全球BD合作加速 仍具备较高投资价值[2] - 港股创新药板块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 利润首次扭亏为盈[2] - 创新药产业步入以盈利驱动为主的新周期 基本面明确出现拐点[2] - 头部企业在商业化产品推广中实现盈利 海外授权及全球临床突破加速研发价值转化[2] - 差异化产品叠加优异商业化能力的企业大有可为 创新药出海有望成为企业寻求估值溢价的关键破局路径[2]
皓元医药(688131) - 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会议资料
2025-09-08 18:15
股本与注册资本变动 - 截至2025年8月27日,“皓元转债”累计转股10,479股,注册资本增加10,479元[17] - 2025年7月8日,648,570股归属股票上市流通,注册资本增加648,570元[17] - 2025年7月4日,注销47,725股补偿股份,总股本和注册资本减少[18] - 2025年8月6日,527,660股股票上市流通,注册资本增加527,660元[19] - 公司总股本、注册资本、股份总数变更[20][1] 会议与公告 - 2025年9月16日14时30分召开第五次临时股东会[12] - 会议投票采用现场和网络结合,有相应投票时间[12] - 议案于2025年8月27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22] - 相关公告于2025年8月29日在交易所网站披露[22]
135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8:02
机构评级总体情况 - 今日共发布140条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 涉及135只个股 [1] - 中联重科和云南白药关注度最高 均获得2次机构买入型评级 [1] - 有17条评级记录为机构首次关注 涉及海目星和恒立液压等个股 [1] 目标价与上涨空间 - 29条评级记录给出未来目标价 其中13只个股上涨空间超过20% [1] - 中航光电上涨空间最高达61.62% 国泰海通给出63.21元目标价 [1] - 诺力股份和联影医疗上涨空间分别为48.46%和37.22% [1] 个股市场表现 - 机构买入型评级个股今日平均上涨3.27% 表现强于沪指 [1] - 119只个股股价上涨 华洋赛车 厦钨新能和大金重工出现涨停 [1] - 诺力股份下跌3.23% 农业银行下跌2.93% 首创环保下跌1.26% [1] 行业分布情况 - 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行业最受青睐 各有17只个股获得买入评级 [2] - 医药生物行业有15只个股上榜 通信行业有6只个股获得评级 [2] - 汽车行业有多只个股入选 包括比亚迪 科博达和华洋赛车等 [2][3][4] 重点个股评级详情 - 中航光电动态市盈率28.83倍 今日上涨0.57% [2] - 云南白药动态市盈率14.56倍 今日上涨1.06% [2] - 比亚迪动态市盈率31.52倍 今日上涨3.13% [3] - 恒瑞医药动态市盈率54.04倍 今日上涨5.56% [5] - 通威股份今日上涨6.18% 未披露市盈率数据 [5]
医疗服务板块9月4日跌4.28%,毕得医药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0.0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4 16:48
板块整体表现 - 医疗服务板块当日下跌4.28% [1] - 上证指数下跌1.25%至3765.88点,深证成指下跌2.83%至12118.7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02亿元,游资净流入6.43亿元,散户净流入3.59亿元 [2] 领跌个股表现 - 毕得医药领跌板块,跌幅达9.44%,收盘价62.65元,成交额1.42亿元 [2] - 药明康德下跌8.06%至101.94元,成交额107.22亿元 [2] - 昭衍新药下跌7.48%至30.92元,成交额12.77亿元 [2] - 博腾股份下跌7.41%至24.73元,成交额11.49亿元 [2] - 凯莱英和康龙化成均下跌6.94%,收盘价分别为101.72元和29.65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创新医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6亿元,占比4.65% [3] - 睿智医药主力净流入7900.71万元,占比9.55% [3] - 美年健康主力净流入6469.10万元,占比11.70% [3] - 百花医药主力净流入6283.14万元,占比4.30% [3] - 爱尔眼科主力净流入4347.50万元,占比2.15% [3] 个股成交活跃度 - 药明康德成交量达102.86万手,为板块最高 [2] - 康龙化成成交量60.05万手,成交额18.29亿元 [2] - 创新医疗成交量118.23万手,成交额29.34亿元 [1] - 百花医药成交量137.25万手,成交额14.63亿元 [1]
皓元医药十年狂飙:从1亿元到22亿元的增长神话,为何难掩现金流“失血” 与转型迷局?
华夏时报· 2025-09-04 08: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但经营性现金流由正转负 盈利质量与规模扩张失衡问题凸显 [1]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和存货双高压力 存货跌价准备占比超20% 存货周转效率低于行业主要竞争对手 [2][3][4] - 前端业务保持高增长和高毛利率 后端业务受集采冲击毛利率下滑至17.8% 业务结构分化加剧盈利风险 [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3.56% 研发费用率降至8.9%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战略定位存在模糊性 [7][12] - 行业集采常态化和技术迭代带来替代威胁 公司在ADC等高端领域竞争力不足 产能利用率问题导致错失大额订单 [11][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1亿元 同比增长24.20% 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115.55%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043.09万元 同比锐减113% 由正转负 [1][2] - 应收账款余额6.10亿元 同比增长16.89% 其中1年以上账期占比升至18.7% [1][2] - 存货余额13.09亿元 同比增长12.54% 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243天 远超药明康德152天和康龙化成168天 [2]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32亿元 占存货账面余额20.24% 其中安徽工厂因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部分原料药中间体滞销 [3][4] 业务结构 - 前端生命科学试剂业务收入9.04亿元 同比增长29.2% 毛利率63.0% 贡献69.4%营收 [5] - 后端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3.99亿元 同比增长13.6% 毛利率17.8% 较2024年20.05%出现下滑 [5] - 后端业务受集采冲击 重点布局的替雷利珠单抗、阿达木单抗等仿制药中间体被纳入集采范围 [11] - 安徽基地产能利用率不足 未能承接单笔超5000万元的集采订单 [11] 研发与竞争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17亿元 同比增长4.23% 但研发费用率从9.0%降至8.9% [12] - 研发费用率低于药明康德12.3%和康龙化成11.8% 也低于生物制品行业12.74%的平均水平 [12] - 在ADC领域仅完成1个商业化项目 而同行迈百瑞完成300余批ADC制剂生产 药明生物ADC业务收入超20亿元 [11] - 在重组技术、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布局不足 面临植物源重组白蛋白等技术替代威胁 [13] 费用与战略 - 销售费用达1.30亿元 同比增长33.56% 销售费用率从9.25%升至9.9% [7] - 近三年净利润波动显著 2022年归母净利润1.93亿元 2023年骤降至1.27亿元 2024年反弹至2.01亿元 [9][10] - 管理层换届后战略定位模糊 未形成清晰聚焦路径 在前端试剂保增长与后端制造扩产能间摇摆 [12] - 行业面临从规模红利向创新红利转型 需通过工艺优化或将后端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5%以上或攻坚高端领域 [13]
皓元医药: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00:19
财务表现 - CDMO业务收入7709.98单位[1] - 财务指标出现113.53%的负向变动[1] - 特定业务板块录得1043.09单位的负值[1] 业务结构 - 公司布局GMP、IND、NDA&ANDA及MAH全产业链资质[1] - 涉及XDC(抗体偶联药物)和PROTAC(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前沿技术领域[1] - 业务覆盖CDMO与CRO双轨模式[1] 监管备案 - 持有[2024]1289号备案文件[1] - 具备[2024]200Z0069号监管批文[1]
皓元医药十年狂飙:从1 亿元到22 亿元的增长神话,为何难掩现金流“失血” 与转型迷局?
华夏时报· 2025-09-03 20: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1亿元 同比增长24.20% 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115.55%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转负至-1043.09万元 同比锐减113% [2][4] - 存货余额13.09亿元 同比增长12.54% 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243天 远超同行药明康德152天和康龙化成168天 [4] - 应收账款余额6.10亿元 同比增长16.89% 其中1年以上账期占比升至18.7% 较2024年末提高5.2个百分点 [2][4] 存货与资产质量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32亿元 占存货账面余额20.24% [2][5] - 库存商品跌价准备计提比例达28.77% 原材料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从4.42%升至6.09% [6] - 安徽皓元工厂因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原料药中间体滞销 直接拖累当期利润 [5] 业务结构分析 - 前端生命科学试剂业务收入9.04亿元 同比增长29.2% 毛利率63.0% 贡献69.4%营收 [7] - 后端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3.99亿元 同比增长13.6% 毛利率17.8% 较2024年20.05%下滑 [7] - 前端高增长掩盖后端业务竞争力不足 业务结构"剪刀差"加剧盈利风险 [7] 费用与效率指标 - 销售费用1.30亿元 同比增长33.56% 销售费用率从9.25%升至9.9% [9] - 研发费用1.17亿元 同比增长4.23% 但研发费用率从9.0%降至8.9% [14] - 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药明康德12.3%和康龙化成11.8% 更低于生物制品行业12.74%平均水平 [14] 行业竞争与战略挑战 - 错失单笔超5000万元集采订单 因安徽基地产能利用率不足无法满足"三个月内交付"要求 [13] - ADC领域仅完成1个商业化项目 而同行迈百瑞完成300余批生产 药明生物相关业务收入超20亿元 [13] - 面临合成生物学技术替代威胁 植物源重组白蛋白成本降至10元/克以下 较传统产品价格腰斩 [15] 历史业绩波动 - 2022年归母净利润1.93亿元 2023年骤降至1.27亿元同比下滑34.18% 2024年反弹至2.01亿元同比增长58.17% [10] - 净利润波动率显著高于凯莱英、药明康德等同行15%-20%的稳定区间 [10] 战略定位问题 - 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9.5%降至2025年上半年8.9% 与"创新驱动"战略定位不符 [14] - 在"前端试剂保增长"与"后端制造扩产能"之间战略摇摆 资源分散 [14] - 未形成清晰战略路径 既未聚焦创新药CDMO 也未能实现规模化成本优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