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元医药(688131)
搜索文档
皓元医药股价涨5.04%,恒生前海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46万股浮盈赚取9.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1:02
股价表现 - 9月22日股价上涨5.04%至77.51元/股 成交额2.92亿元 换手率1.80% 总市值164.40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小分子药物发现领域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研发 以及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工艺开发 [1] - 收入构成: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占比68.97%(其中产品销售63.42%) 原料药和中间体及制剂占比30.46%(其中技术服务5.55%) 其他业务0.57% [1] 机构持仓情况 - 恒生前海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基金(004332)二季度持有2.46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1%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9.15万元 最新规模5668.48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恒生前海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35.12%(同类排名2202/8244) 近一年收益52.37%(同类排名2906/8066) 成立以来收益39.94% [2] - 基金经理邢程管理规模2.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81.15% 最差回报-29.15% [3]
英矽智能、迈威生物(688062.SH)、皓元医药(688131.SH)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高效推进ADC药物的创新和开发
智通财经· 2025-09-22 09:37
战略合作概况 - 英矽智能 迈威生物(688062 SH) 皓元医药(688131 SH)于2025年9月17日达成三方战略合作协议[1] - 合作理念为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协同创新 互利共赢[1] - 目标包括打造覆盖数百靶点的新型ADC化合物库 筛选下一代ADC候选分子 加速创新ADC药物产业化[1] 合作方技术分工 - 迈威生物开放数百个针对不同靶点的单抗及多抗组合和自主研发的ADC技术平台[1] - 英矽智能运用Pharma AI平台设计结构新颖 选择性强的创新payload-linker[2] - 皓元医药提供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资源库支持linker payload合成[2] 技术协同价值 - 形成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完整创新体系[1] - AI技术与传统药物研发深度融合 开创ADC药物开发全新模式[2] - 实现AI设计 抗体开发 Payload-linker化学合成到临床开发的全产业链协同[2] - 分子优化过程大幅缩短 显著提升研发效率[2] 行业影响 - 合作被誉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ADC药物领域的创新突破[2] - 构建ADC药物开发完整价值链闭环[2] - 开创抗体偶联药物研发的ABC新模式(AI赋能 Biotech/Biopharma驱动 CRO/CDMO落地)[3] - 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2][3]
英矽智能、迈威生物、皓元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高效推进ADC药物的创新和开发
格隆汇· 2025-09-22 09:33
合作概况 - 英矽智能 迈威生物(688062 SH) 皓元医药(688131 SH)于2025年9月17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三方将打造覆盖数百靶点的新型ADC化合物库并推进下一代ADC候选分子[1] - 合作基于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协同创新 互利共赢理念 旨在加速创新ADC药物的产业化落地[1] - 合作开创ADC药物研发的ABC新模式 即AI赋能 Biotech/Biopharma驱动与CRO/CDMO落地的全链路深度协同[3] 合作方角色与技术优势 - 迈威生物作为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 拥有国际领先且经过临床验证的ADC药物开发平台 将开放数百个针对不同靶点的单抗及多抗组合 覆盖肿瘤和自身免疫等领域[1] - 英矽智能运用Pharma AI平台设计结构新颖 选择性强的创新payload-linker 该平台已在全球首款AI设计药物开发中得到验证[2] - 皓元医药提供丰富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资源库 为ADC药物的linker payload合成提供技术支撑[2] 合作模式与行业影响 - 合作汇聚ADC药物开发产业链核心力量 形成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完整创新体系 实现从AI设计 抗体开发 Payload-linker化学合成到临床开发的全产业链协同[2] - AI技术与传统药物研发深度融合 能在分子设计阶段预测药物的成药性和安全性 将传统需数年时间的分子优化过程大幅缩短[2] - 三方构建ADC药物开发的完整价值链闭环 这种协同模式将最大化发挥各方优势 高效高质推动ADC创新和发展[2] 战略目标与行业意义 - 合作目标为打造覆盖广泛靶点的新型payload化合物库 加速研发临床疗效优异的ADC创新药 为全球癌症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3] - 此次合作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ADC药物领域的创新突破 展现了行业开放共赢的理念和推动行业进步的决心[2][3] - 通过创新模式有望持续加速ADC药物研发进程 推动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尽早惠及全球患者[3]
英矽智能、迈威生物、皓元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高效推进ADC药物的创新和开发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9:28
战略合作概况 - 英矽智能 迈威生物 皓元医药于2025年9月17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三方将打造覆盖数百靶点的新型ADC化合物库 推进下一代ADC候选分子并加速产业化落地[1] - 合作基于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协同创新 互利共赢理念 形成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完整创新体系[1] 合作方技术优势 - 迈威生物拥有国际领先的ADC药物开发平台 开放数百个针对不同靶点的单抗及多抗组合 覆盖肿瘤和自身免疫等领域[1] - 英矽智能运用Pharma.AI平台设计结构新颖 选择性强的创新payload-linker 该平台已在全球首款AI设计药物开发中得到验证[2] - 皓元医药提供丰富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资源库 为ADC药物的linker payload合成提供技术支撑[2] 合作模式创新 - 开创ADC研发的ABC新模式 即AI赋能 Biotech/Biopharma驱动与CRO/CDMO落地的全链路深度协同[3] - 将AI技术与传统药物研发深度融合 在分子设计阶段预测成药性和安全性 大幅缩短传统需数年时间的分子优化过程[2] - 实现从AI设计 抗体开发 Payload-linker化学合成到临床开发的全产业链协同 构建完整价值链闭环[2] 行业影响与目标 - 合作被视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ADC药物领域的创新突破 开创ADC药物开发全新模式[2] - 目标是通过高效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 加速研发临床疗效优异的ADC创新药 为全球癌症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3] - 三方协同模式将最大化发挥各方优势 高效高质推动ADC创新和发展[2]
迈威生物、英矽智能、皓元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8:35
战略合作 - 迈威生物 英矽智能 皓元医药三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1] - 合作将覆盖数百靶点的新型ADC化合物库[1] - 合作内容包括筛选并推进下一代ADC候选分子[1] - 合作旨在加速创新ADC药物的产业化落地[1]
“硬科硬客”2025年会闭门研讨之三 中国创新药远征:从“出海”潮到全球竞争力重构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06:43
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现状 - 中国创新药已具备从"1到10"的全球竞争力 在ADC、双抗等工程化领域国际领先 全球60%—70%的新ADC项目集中在中国[1][5] - 美迪西公布588件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反映国内研发效率远超海外 相同靶点开发速度领先美国[5] - 产业链完整度显著提升 上海地区实现全环节覆盖 从十余年前"找不到养细胞的人"到如今生态体系基本形成[4] 行业核心优势分析 - 快速迭代验证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甲方乙方协作能以低成本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提高研发成功率[3] - 工程化技术领域表现突出 ADC和双抗等非原始创新领域 中国对美国保持领先地位[1][5] - 成本优势显著 海外企业5000万美元预算仅能做1-2个靶点 同样预算在中国可完成2个项目并剩余50%利润[4] 出海挑战与应对策略 - 质量与国际认证是出海前提 特瑞普利单抗作为首款FDA批准的中国自研PD-1 已在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2] - 监管合规要求严苛 需应对FDA对临床和生产端的严格审评 满足国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2] - 动物实验数据曾受国际质疑 经100%验证通过后 中国实验数据可靠性获认可[3] 原始创新领域短板 - 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靶点发现和疾病机制认知环节薄弱 科学发现向临床转化能力待提升[1][6] - 基础研究存在原创性短板 药物作用机制理解能力强但源头创新难度大[6] - 全球生态链布局能力不足 美国拥有大量小而美的专业化公司 上下游协同和资本结合度更高[5] 政策与资本支持需求 - 国内价格天花板限制发展 企业被迫出海寻求市场 巴基斯坦等地区药价和报销比例优于国内[7] - 呼吁改革上市标准 单纯以盈利为门槛对创新药企不友好 科创板第五套指导意见推动一级市场活跃[7] - 全球临床开发需资本支持 出海定价受国内价格牵制 期待政策形成"造血"循环[9] 技术发展方向 - 小核酸领域适合中国布局 针对确认靶点可实现降维打击 如降血脂药物从每日服药改善至年度注射[10] - 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小分子、抗体、RNA、基因治疗等"十八般武艺"共同推进临床适应症[10] - 多肽药物潜力显著 通过稳定性提升和偶联技术改进 生物利用度提高带来新发展机遇[10] 全球化发展路径 - 出海方式多元化 从BD授权过渡到建立海外研发中心、仓库和办事处 雇佣本地人员实现真正全球化[8] - 现阶段以IP出海为主 全人源抗体小鼠平台获海外客户认可 差异化分子实现早期License-out[7] - 产业体系化竞争成型 政策体系、产业链、资本融资和生态建设完整性支撑未来发展信心[8]
“硬科硬客”2025年会闭门研讨之三|中国创新药远征:从“出海”潮到全球竞争力重构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06:37
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现状 - 中国创新药已具备从"1到10"的全球竞争力 在ADC、双抗等工程化领域国际领先 全球60%—70%的新ADC在中国[1][5] - 中国凭借快速迭代、成本优势和日趋完善的产业链正从"尖子生"向"学神"迈进[1][4] - 美迪西公布588件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远超海外研发效率[5] 产业链与研发能力优势 - 中国创新药研发质量、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CRO/CDMO产业链成熟度支撑快速发展[2][3] - 中国甲方乙方协作下的快速迭代验证能力突出 能低成本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提高成功率[3] - 国内产业链成本优势显著 国外5000万美元预算仅做1-2个项目 国内同等预算可完成2个项目并剩余50%利润[4] 国际化实践与挑战 -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成为首个美国FDA批准的中国自研PD-1 已在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2] - 创新药出海需满足国际未满足需求 应对FDA等机构在临床和生产端的严格审评 属于高成本事项[2] - 企业通过License-out海外授权、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逐步构建全球化能力[7][8] 原始创新领域短板 - 在"0到1"原始创新方面仍薄弱 靶点发现和科学认识到临床转化能力较弱[1][6] - 基础研究存在原创薄弱点 药物作用机制理解强但源头创新难度大[6] - 美国在原创性、生态链架构和全球布局能力方面保持领先[5] 政策与资本支持需求 - 企业呼吁政策支持破解出海难题 包括重启改革上市标准 避免仅以盈利能力作为门槛[7] - 创新药出海定价受国内价格牵制 全球临床开发亟须资本支持 期待政策形成"造血"循环[8][9] - 科创板二级市场重新开放第五套指导意见 推动一级市场活跃度[7]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 小核酸、多肽偶联(PDC)、基因细胞治疗等领域被视作未来布局重点 中国在小核酸等确认靶点领域具有优势[10] - 药物开发方向应面向临床未满足需求 药效演变过程比单纯追求"新"更重要[10] - 行业仍需成长 需培育10-20家百济神州级别的全球性药企才能形成系统战斗力[11]
皓元医药发生大宗交易成交折价率14.07%
新浪财经· 2025-09-19 05:08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8日大宗交易成交424.20万股,成交金额2.76亿元,成交价65.00元/股,较当日收盘价折价14.07% [1] - 买方营业部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 股价及资金表现 - 当日收盘价75.64元,下跌1.77%,日换手率3.38%,成交额5.5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41.89万元 [1] - 近5日股价累计上涨7.43% [1] - 融资余额4.50亿元,近5日减少4086.47万元,降幅8.32% [1] 机构评级 - 近5日1家机构给予评级,其中国泰海通证券9月12日研报预计目标价81.20元 [1]
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04:40
股东持股基本情况 - 股东苏信基金减持前持有公司6,909,364股股份 占减持计划实施前公司总股本的3.26% [2] - 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及上市后权益分派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取得的股份 并已上市流通 [2] - 减持主体无一致行动人 [4] 减持计划实施情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7日披露减持计划公告 苏信基金拟减持不超过6,362,959股 占减持计划实施前总股本的3.00% [3] - 减持期间为2025年8月29日至2025年9月18日 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6,362,959股 [3] - 实际减持比例以2025年9月17日总股本212,099,034股为基础计算 达到3.00% [3][5] 减持计划执行结果 - 本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实际减持数量与计划完全一致 [3][6] - 实际减持达到计划最低减持数量 未出现未实施或未达标情况 [6][7] - 未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7]
皓元医药发生大宗交易 成交折价率14.07%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22:40
大宗交易概况 - 大宗交易成交量424.20万股,成交金额2.76亿元,成交价65.00元,较当日收盘价折价14.07% [2] - 买方为华泰证券上海奉贤区望园南路营业部,卖方为爱建证券上海江宁路营业部 [2] 股价及资金表现 - 当日收盘价75.64元,下跌1.77%,日换手率3.38%,成交额5.52亿元 [2] - 近5日股价累计上涨7.43%,主力资金净流出1241.89万元,但近5日资金整体净流入1.64亿元 [2] 融资与机构评级 - 最新融资余额4.50亿元,近5日减少4086.47万元,降幅8.32% [3] - 近5日一家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给予目标价81.20元,较当前股价存在溢价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