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内镜(688212)

搜索文档
澳华内镜:动态点评报告:收入短期内承压,内镜产品持续推陈出新
国海证券· 2024-10-31 07: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内镜产品推陈出新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1.13亿元(同比+6.62%),占比达22.60% [2] - 2024年公司多款重磅新品登场,包括高光谱智能影像平台、AQ-150 Series 4K超清内镜系统、AQ-120 Series内镜系列、640倍细胞内镜、140倍光学放大内镜、超细胃镜、4K双焦内镜系列 [2] - AQ-150 Series内镜系统可适配肠胃镜、支气管镜、鼻咽喉镜等众多镜种,满足不同科室的临床需求;AQ-120 Series内镜一体式轻巧机身,便于医疗人员在不同地点之间进行转移和部署,适配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 [2] AQ-300临床应用案例丰富,可搭载智能治疗系统 - AQ-300临床应用案例丰富,已在ERCP取石手术、胃ESD手术、食管STER手术、胃角ESD手术、食管POEM等手术案例上有所应用 [2] - 公司在美国消化疾病周DDW学术会议上展示了搭载EndoMate智能诊疗系统的AQ-300,能够实现病灶的自动检测功能,辅助医生精确发现并诊断病灶,降低漏诊可能性 [2]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预计澳华内镜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8、10.17、14.08亿元,同比增速21%、24%、38%,归母净利润0.75、1.27、1.95亿元,同比增速30%、69%、53%,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94/56/36x [2] 其他相关信息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1亿元(同比+16.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7亿元(同比-17.45%),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15亿元(同比-55.24%) [2] - 2024年单Q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5.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2亿元(同比+345.17%) [2] - 今年以来,包括AQ-300产品在内的一系列产品在多个国家或地区获批,海外市场的准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前公司的海外市场主要分布在欧洲以及其余性价比市场 [2]
澳华内镜: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
2024-10-30 16:41
业绩总结 - 公司2024年10月30日收到软件增值税退税款608.43万元[3] - 款项属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3][4] - 补助预计对公司利润有积极影响,以审计结果为准[4]
澳华内镜:2024年三季报点评:短期业绩承压收入增长放缓,期待公司业绩回暖
光大证券· 2024-10-29 23: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Q3 收入增速放缓,期待业绩回暖 [2] - 新产品持续推出,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2] - 考虑到公司冲回已计提股份支付费用且费用端加强管控,上调公司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3]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01亿元(yoy+16.79%),归母净利润0.37亿元(yoy-17.45%),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yoy-55.24%) [1] - 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47亿元(yoy+5.39%),归母净利润0.32亿元(yoy+345.17%),扣非归母净利润0.16亿元(yoy+378.59%) [1] - 预测2024-2026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情况 [4] 公司估值情况 - 现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98/61/40倍 [3] - 2024-2026年ROE分别为5.15%/7.74%/10.76% [4]
澳华内镜:收入短期承压,期待2024Q4改善
华安证券· 2024-10-29 14: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维持)"的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增速短期承压,利润端改善明显 - 2024年三季度设备行业招标恢复相对缓慢,行业需求较弱,公司收入端承压,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公司利润端同比实现较大改善,主要是公司本期冲回已计提股份支付费用,同时收到大额政府补助所致 [1] 研发投入大,不断推出差异化产品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13亿元,同比增长6.62%,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22.6% [1] - 公司近期推出AQ-150和AQ-120两款新品,其中AQ-150成为公司第二款4K内镜系统,AQ-120凭借一体式的轻巧机身,适应多种环境下诊疗需求 [1]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47亿元、11.01亿元、14.2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4.9%、30.0%和29.2% [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7亿元、1.45亿元、2.0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6%、116.1%和41.9% [1] - 对应的EPS分别约为0.50元、1.07元和1.52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108倍、50倍和35倍 [1] 其他内容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软镜设备的头部企业,品牌价值已经凸显,AQ-300等高端设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 风险提示 - 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2]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2]
澳华内镜(688212) - 2024年10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0-28 15:34
经营情况概述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为1.47亿元,同比增长5.39%[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64.14万元,同比增长345.1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15.88万元,同比增长378.59%[1]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1.59亿元,研发费用1.13亿元[1] 内镜诊疗的重要性 - 消化道早癌筛查能够将病症控制在影响最小的范围内,大大提升患者生存质量[3] - 消化道癌症早期治愈率更高,大大降低了对于医保资金的消耗[3] - 政府和医疗机构积极宣传内镜诊疗的益处,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3] 软镜设备行业发展驱动 - 临床诊疗需求是软镜设备行业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3] - 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带动早癌筛查渗透率不断提高[3] - 医院端软镜设备的新增与替换需求不断增加[3] 竞争格局分析 - 目前软镜行业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国产替代空间较大[3] - 公司产品性能提升和市场宣传力度持续增加,临床端认可度不断提高[3] 海外市场拓展情况 - 公司海外市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其他性价比市场[3] - 多个国家或地区已批准公司包括AQ-300在内的一系列产品[3] - 公司国际营销团队积极参与行业会议,推进海外市场发展[3] 研发策略 - 公司以差异化创新为目标,不断推陈出新解决临床痛点[4] - 公司重视临床反馈,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医生操作体验[4] 市场推广活动 - 深入参与政府主导的县域医疗工程系列活动[4] - 积极举办内镜人才培训,探索新的培训思路[4] - 成功举办第二届"澳华杯"CBI全国病例大赛[4]
澳华内镜2024Q3业绩点评:收入增速放缓,静待招标回暖
国泰君安· 2024-10-28 07:39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Q3 实现收入1.47亿元(+5.39%),归母净利润0.32亿元(+345%),扣非归母净利润0.16亿元(+310%),扣非净利率11%,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4] - 国内招标放缓导致收入承压,预计2024Q4起有所改善 [4] - 海外在欧洲市场及性价比市场的带动下,有望保持更高增速 [4] -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产品不断迭代,如推出AQ300升级款、电子经皮胆道镜及电子膀胱镜等新产品 [4]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811百万元(+19.6%),归母净利润57百万元(-2.3%) [5] - 2025年营业收入预计991百万元(+22.2%),归母净利润164百万元(+189.5%) [5] - 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1,220百万元(+23.1%),归母净利润288百万元(+75.6%) [5] - 2024-2026年EPS分别为0.42元、1.22元和2.14元 [5] 估值分析 - 给予2025年PS 9.0X,上调目标价至66.0元 [5] - 2024-2026年PS分别为8.72X、7.14X和5.80X [11] - 2024-2026年PE分别为125.03X、43.19X和24.59X [11] 风险提示 - 无 [4]
澳华内镜20241025
2024-10-28 00:26
根据电话会议记录,可以总结以下关键要点: 1. 行业或公司: - 上市公司,主营医疗设备,尤其是内窥镜等软禁设备 [1][2][3] - 主要竞争对手为日本厂商奥巴和富士 [7][8][9] 2.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新产品300系列正在逐步放量,在头部医院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1][2][3][4] - 公司正在积极参与国家"先颐工程"等项目,推动内窥镜检查的普及 [3] - 公司正在研发400系列新产品,将在2026年左右推出,在高端功能上对标日系产品 [3][4] - 公司对海外市场也持乐观态度,预计今年海外增速将快于国内 [2][3] - 公司正在通过提升产品性能和营销体系,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7][8][9][10][11] - 受到今年整体医疗环境不佳的影响,公司今年业绩增速有所下调,但明年有望恢复较快增长 [12][13][14] 3.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正在调整渠道库存管理,目标是维持3个月左右的合理库存水平 [9][10][11] - 公司正在持续推进股权激励计划,以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 [14] - 公司大股东正在逐步减持,预计未来1-2周内可能全部减持完毕 [15] 总的来说,公司在内窥镜等软禁设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正在通过产品创新和营销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进口替代,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但受到今年整体医疗环境不佳的影响,公司今年业绩增速有所下调,明年有望恢复较快增长。[1][2][3][4][7][8][9][10][11][12][13][14][15]
澳华内镜:收入增速短期承压,利润端显著改善
国金证券· 2024-10-25 1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增速短期承压,利润端大幅改善 - 三季度设备行业招标需求较弱,但公司收入端依然实现增长,未来预期在患者需求增长及国产替代背景下将逐步恢复 [1] - 利润端同比实现较大改善,主要是由于公司预计2024年运营结果不能满足限制性股票归属条件,本期冲回已计提股份支付费用,同时公司三季度收到大额政府补助导致 [1] 重视产品研发迭代,持续推出差异化新产品 -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到1.13亿元,同比+6.62%,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22.6% [1] - 10月公司推出2款新品,AQ-150 Series 4K超高清内镜系统和AQ-120 Series内镜系统,满足临床端医生对图像清晰度的需求 [1] 4K超高清内镜平台逐步发力,三级医院份额有望快速提升 - 公司创新产品AQ-300具有国内首款4K超高清内镜系统,差异化的功能匹配了临床端医生对图像清晰度的需求 [1] - 依托新产品上市,公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同时实现较大增长,未来新产品有望引领国内三级医院国产软镜份额快速提升 [1]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1.30、1.98亿元,同比增长33%、69%、52% [1] - 现价对应PE为90、53、35倍 [1]
澳华内镜:深度研究:国产软镜先行者,4K机型AQ-300引领增长
东方财富· 2024-10-24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作为国产软镜设备的领先企业,维持"增持"评级 [95]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概况 - 公司自成立之初便深耕于软性内窥镜领域,是国产软镜的先行者 [15][16] - 公司拥有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在内窥镜领域深耕多年 [17][18] - 公司营收保持高速增长,2019-2023年CAGR达22.84% [4][5][6][7] 行业前景广阔 - 消化系统肿瘤高发,内镜诊疗成为诊疗的金标准 [36][37][38][39] - 国内胃镜、肠镜开展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8][39] - 国内分级诊疗政策推动、微创手术渗透率提升,内镜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44][45][46][47] 公司竞争优势 - 持续高研发投入,产品更新迭代能力强 [55][56][57][58][59][60][61][62][63] - 国产首款4K软镜AQ-300打破海外巨头垄断,在高端市场快速放量 [64][65][66][67][68][69] - 产品矩阵日益完善,覆盖基层到高端市场 [65][66] - 国内"基层+高端"双端发力,海外"多产品+多品类"驱动增长 [82][83][84][85][86][87][88][89][90][91] 财务分析 - 毛利率稳中有升,2023年达73.8% [24][25] - 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持续提升,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28][29] - 预计2024-2026年营收和净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94]
澳华内镜:未来三年(2024年-2026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2024-10-24 18:26
未来三年(2024 年-2026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有关事项的通知》和《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 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3 修订)》等相关规定和要求,为明确公司对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规划,完善现金 分红政策,增加利润分配决策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便于股东对公司经营和利润 分配进行监督,公司制定了《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24 年- 2026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制定本规划考虑的因素 公司着眼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在制定本规划时,综合考虑所处行业的特 点及其发展趋势、公司经营发展规划、盈利能力、现金流情况、股东回报、社 会资金成本以及外部融资环境等重要因素,建立对投资者科学、持续、稳定的 回报规划与机制,从而对利润分配做出制度性安排,以保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 续性和稳定性。 二、制定本规划遵循的原则 ①公司该年度实现的可分配利润(即公司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的 税后利润)及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值,且现金流充裕,实施现金分红不会影响 公司的后续持续经营; ②审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