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创药业(688302)

搜索文档
 海创药业(688302)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海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9-03 18:31
 业绩数据 - 2025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316.71万元,上年同期为10.97万元,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11899.08%[28]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 6185.32万元,同比减少3855.88万元,减少幅度38.40%[30] - 2025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7300.56万元,亏损同比减少3699.31万元,减少幅度33.63%[30] - 2025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742.80万元,净流出同比减少5170.90万元[30]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32.65%,上年同期为80123.87%,本期比上年同期减少99.46%[29] - 2025年1 - 6月公司实现药品销售收入1306.88万元,上年同期仅为少量材料销售收入[30]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37亿元,上年度末为11.92亿元,本期末比上年度末减少4.60%[28] - 2025年1 - 6月总资产为13.93亿元,上年度末为13.62亿元,本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加2.28%[28] - 2025年1 - 6月费用化研发投入5696.72万元,上年同期8792.35万元,变化幅度 - 35.21%[44] - 2025年1 - 6月研发投入合计5696.72万元,上年同期8792.35万元,变化幅度 - 35.21%[44]  产品情况 - 公司首个1类新药氘恩扎鲁胺软胶囊于2025年5月29日获批上市[18][30] - 2025年6月氘恩扎鲁胺软胶囊实现全国上市首批发货并开出全国首张处方[12][39] - HP518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中国Ⅰ/Ⅱ期临床试验申请于2023年11月获中国NMPA批准,2023年12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2024年12月完成中国Ⅱ期首例受试者入组[33] - HP518同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于2023年1月获美国FDA批准,澳大利亚同适应症的Ⅰ期临床试验已完成,2025年5月其澳大利亚临床Ⅰ期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发表[33] - HP518片于2024年6月获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认定”用于治疗雄激素受体阳性三阴乳腺癌[34] - 用于治疗ER + /HER2 - 晚期乳腺癌的口服PROTAC药物HP568片临床试验申请于2024年10月获得NMPA批准,2024年12月获美国FDA批准[34][35] - HP501中国单药已完成多项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中国联合用药(联合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IND申请于2024年4月获NMPA批准[46] - HP501用于治疗痛风相关的高尿酸血症的临床Ⅱ期试验于2023年12月获FDA批准[47] - HP515用于MASH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已分别在中国和美国获批,已完成中国Ⅰ期临床试验[47] - 2025年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口服THR - β激动剂联合HP515 GLP - 1R激动剂用于肥胖症的临床前研究数据在第32届2025欧洲肥胖症大会上发布[47]  研发与基地 - 公司及子公司已在全球申请334项发明专利,其中129项已获授权[37] - 2025年1 - 6月发明专利本期新增申请数16个、获得数4个,累计申请数334个、获得数129个[45] - 公司研发团队中有2位国家级人才和多位四川省级人才,报告期内承担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38] - 2025年7月海创药业总部基地正式启用[36]  募集资金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10.63亿元,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为6758.59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9.95亿元[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8.71亿元,其中以前年度累计使用8.44亿元,报告期内使用2724.09万元[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现金管理的收益及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净额为2357.84万元,期末用于现金管理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为3000万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1.17亿元[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1.47亿元(包含收益及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净额)[51]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通过2025年国谈将氘恩扎鲁胺纳入医保[39] - 公司采取全球同步开发策略,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建立了全球分支机构[37]  风险提示 - 公司未盈利状态预计持续存在且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5] - 新药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大、影响因素多、风险高等特点[8] - 药品注册流程程序复杂、耗时长、不确定性大[9] - 未来有可能诞生更具竞争优势的创新药物取代公司在研药物[10] - 公司所处制药市场竞争激烈,氘恩扎鲁胺软胶囊面临多方面竞争[13] - 药品质量任一环节疏漏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14]
 近40家村集体经济转型做风投
 南方都市报· 2025-09-03 07:12
 深圳村集体经济转型创投 - 深圳村集体经济正从传统收租模式转向创业投资 已发起多只创投基金 如坂田人工智能创投基金和龙岗龙兴创投基金 总规模达3亿元人民币 存续期10年 拟投向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 - 据不完全统计 深圳已有近40家村股份合作公司涉足创业投资 覆盖南山 罗湖 龙岗 龙华 坪山等行政区[2]   转型动因 - 传统收租模式触及天花板 土地开发进入存量阶段 租金上涨空间有限 部分股份合作公司分红已出现下滑[3] - 深圳"20+8"产业集群等新兴产业带来增长机遇 村集体能够直接接触优质项目[4] - 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基金建设 为村集体资金进入风投提供制度背书与容错机制[4]   南岭村转型案例 - 南岭村2017年成立国内首个由村集体设立的创投基金管理人 南岭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3] - 随后设立广东首个村集体创投母基金 2018年完成首笔天使投资 2019年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3] - 截至2023年一季度 南岭创投累计投出12个高科技企业项目 涵盖生物医药 先进制造 人工智能 新能源等领域 单笔投资从数百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4] - 投资案例包括海创药业(已科创板上市) 另有3-4个项目计划申报IPO 部分天使轮项目估值增长超过10倍[4]   转型挑战 - 风险投资与固定收益模式完全不同 是"九死一生"的游戏[3][6] - 需要建立资金隔离机制 单只基金出资比例不宜超过整体可支配资金的10%-20%[6] - 必须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引入专业机构参与 防止"一言堂"[6] - 需要形成明确的容亏率 投资决策程序和激励机制[7]   合作模式 - 形成"国资+村集体+专业机构"三方协作模式 以龙岗区为例 12个村集体与龙岗金控联合发起两只基金[8] - 龙兴创投基金规模2亿元 龙岗金控出资30% 村集体联合出资70% 坂田人工智能基金规模1亿元 由坂田集团及多个村集体出资[8] - 村集体作为有限合伙人(LP) 不直接操盘投资 由职业基金团队负责项目筛选和投后管理[8]   村集体优势 - 具有"贴身感知"优势 与企业共处产业园区 能通过日常细节掌握企业真实运行情况 对创业者有更接地气的判断[8] - 可发挥风险监督者 资源提供者和资源赋能者的作用 与国资和专业机构形成互补[8]   资金规模 - 深圳市近1000家股份合作公司总资产约2500亿元人民币 净资产超1200亿元 物业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 银行存款超过800亿元[9] - 相比庞大的资产池 创投投入目前仍属试探性 预计规模不会太大[9][10]
 首款“中国籍”地舒单抗成功出海 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8:45
 公司动态 - 复宏汉霖研发生产的地舒单抗注射液两个规格产品(60mg/mL及120mg/1.7mL)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2] - 获批适应症涵盖骨质疏松症和骨相关事件等八个领域 [2] - 该产品成为首个在海外获批的国产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 [2] - 公司目前已有三个产品在美国市场获得上市批准 [2]   产品信息 - 地舒单抗注射液包含两种浓度规格:60mg/mL和120mg/1.7mL [2]   监管进展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9月2日批准该产品上市申请 [2]
 首款“中国籍”地舒单抗成功出海,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第一财经· 2025-09-02 18:26
 公司产品进展 - 复宏汉霖研发和生产的地舒单抗注射液两个产品(60mg/mL以及120mg/1.7mL)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1] - 产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骨相关事件等八个适应证 [1] - 成为首个在海外获批的国产地舒单抗 [1]   公司市场地位 - 目前复宏汉霖已有三个产品在美国获批 [1]
 一周医药速览(08.25-08.29)
 财经网· 2025-08-29 21:29
 人福医药2025年上半年业绩 - 上半年营收下滑6.2%至120.64亿元,归属净利润增长3.92%至11.55亿元 [1] - 子公司宜昌人福麻醉药品国内市场份额超过60%,为亚洲最大麻醉药品研发生产基地,芬太尼系列产品全球最全,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药品注册和销售 [1]   君实生物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产品进展 - 上半年营收增长48.64%至11.68亿元,净亏损4.13亿元 [2] - 药品销售收入10.59亿元,同比增长49.41%,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国内市场销售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42% [2] - 特瑞普利单抗为中国首个国产PD-1单抗,FDA批准的首个中国创新生物药,在中国内地获批12项适应症,在欧美、亚洲等多地区上市 [2]   科兴外伤领域布局及疫苗进展 - 吸附破伤风疫苗获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批件,采用300纳米氢氧化铝佐剂提升抗原吸附效率和稳定性 [3] - 通过升级纯化工艺使疫苗原液免疫原性更好,为科兴外伤组合产品策略重要组成部分 [3] - 公司正推进抗破伤风毒素单抗SNA02-48注射液临床研究 [3]   百济神州特许权使用费转让协议 - 与Royalty Pharma达成协议,转让塔拉妥单抗中国以外全球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权利,交易金额最高达9.5亿美元 [4] - 获得8.85亿美元首付款,有权在12个月内出售剩余权利最高获6500万美元额外付款 [4] - 公司将享有该产品年销售额超15亿美元部分收入 [4]   乐普医疗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BD策略 - 上半年收入利润同比基本持平,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300.52% [5] - 心血管植介入业务收入12.39亿元,同比增长7.57%,体外诊断和外科麻醉业务收入略有下降 [5] - 公司账上资金充裕,不希望在早期低价出售有潜力产品,海外BD洽谈持续进展中 [5] - 药品与医疗器械BD最大区别在于专利明确性,潜力大产品倾向与大公司合作 [6]   复宏汉霖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海外增长 - 上半年营收28.195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3.90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7.709亿元,同比增长206.8% [6] - 海外产品利润激增超200%,BD合同现金流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280% [6] - 预计2025年海外产品收入及利润大幅增长,2026年持续高速增长 [6]
 基金最新动向:走访这50家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1:40
 调研概况 - 8月28日共62家公司被机构调研 其中基金参与50家公司的调研活动[1] - 10家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10家[1] - 迈瑞医疗最受关注 参与调研基金达65家 海创药业和巨人网络均获26家基金调研[1]   板块分布 - 基金调研公司中深市主板16家 创业板28家 沪市主板1家 科创板4家 北交所1家[1] - 医药生物行业最多共9家 电子行业7家 计算机行业4家[1]   市值分布 - 总市值500亿元以上公司共4家 包括迈瑞医疗和顺丰控股等千亿级公司[1] - 总市值不足100亿元公司共29家 包括德瑞锂电 英华特 富邦科技等[1]   市场表现 - 近5日28只基金调研股上涨 熵基科技涨17.08% 英华特涨14.27% 民爆光电涨11.83%[2] - 22只下跌 瑞迈特跌9.51% 恒帅股份跌8.58% 海泰新光跌6.79%[2]   资金流向 - 近5日17只基金调研股资金净流入 兴蓉环境净流入1.31亿元居首[2] - 顺丰控股净流入6378.46万元 云图控股净流入4104.52万元[2]   业绩表现 - 50家基金调研公司已公布半年报 南极光净利润同比增982.43%[2] - 完美世界净利润同比增384.52%[2]   重点公司调研情况 - 迈瑞医疗(医药生物)获65家基金调研 收盘价247.08元 近5日涨0.56%[2] - 海创药业(医药生物)获26家基金调研 收盘价58.18元 近5日跌5.23%[2] - 巨人网络(传媒)获26家基金调研 收盘价30.60元 近5日涨2.00%[2] - 银轮股份(汽车)获22家基金调研 收盘价38.94元 近5日涨4.73%[2] - 飞凯材料(电子)获18家基金调研 收盘价24.07元 近5日涨4.11%[2]
 海创药业8月28日获融资买入1563.88万元,融资余额3.2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06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8日公司股价下跌0.61% 成交额达1.7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563.88万元 融资偿还1318.78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245.10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29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6.94%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水平 显示融资活跃度处于高位 [1] - 融券余量为0股 融券余额为0元 但融券余额分位水平超过近一年70% 处于较高位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达6555户 较上期大幅增加56.33% [2] - 人均流通股12435股 较上期减少28.30% 显示股权分散化趋势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316.71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1899.08% [2] - 归母净利润为-6185.32万元 亏损额同比收窄38.40% [2]   业务构成与机构持仓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药品销售占比99.25% 材料及研发中间体销售占比0.75% [1] - 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001230)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持股364.21万股 较上期减少11.95万股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成立于2013年2月5日 于2022年4月12日上市 [1] - 专注于氘代技术和PROTAC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平台 开发Best-in-class和First-in-class药物 [1]
 8000万元投入“打水漂”?新药研发7年后宣布暂停
 中国经营报· 2025-08-25 14:55
 公司研发策略调整 - 海创药业宣布暂停HP501高尿酸血症/痛风治疗药物的研发推进 该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8111.25万元[2][3] - 暂停原因为URAT1靶点领域竞争激烈 国内已有同类产品获批上市且多款竞品进入Ⅲ期临床阶段[3][5] - 公司决定将剩余募集资金1.22亿元转向投入PROTAC平台药物HP518和HP537的研发[6][7]   竞争格局分析 - 国内URAT1抑制剂市场已有卫材/富士药品的多替诺雷片获批 恒瑞医药SHR4640片成为首个国产获批产品[5] - 另有6款国产URAT1靶点药物进入后期研发阶段 包括一品红AR882、康哲药业ABP-671、信诺维XNW3009及先声药业epaminurad[5] - HP501研发进度显著滞后 其Ⅱ期临床始于2020年9月但2024年仅获得联合用药IND批准[4][5]   核心产品管线进展 - HP518作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口服AR PROTAC药物 已完成中国Ⅰ期耐受性研究[7] - 2024年12月完成中国Ⅱ期首例受试者入组 澳大利亚Ⅰ期临床试验已完成且数据发表于国际期刊[7] - HP537片于2024年2月获中国临床试验批准 7月获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7] - 公司拥有多款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创新药 包括前列腺癌药物HC-1119(已获批上市)及血液肿瘤药物HP560等[1][7]   技术平台优势 - 公司在PROTAC药物研发领域积累丰富技术经验 布局多个品种[8] - HP518临床数据显示良好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mCRPC患者中呈现有效性信号[7] - 公司积极拓展临床项目适应症 包括AR+三阴乳腺癌和ER+乳腺癌等新领域[1][8]
 海创药业上周获融资净买入3247.56万元,居两市第406位
 搜狐财经· 2025-08-25 08:07
 融资交易数据 - 上周累计获融资净买入额3247.56万元 居两市第406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1.55亿元 偿还额1.22亿元 [1]   资金流向表现 - 近5日主力资金流出2541.89万元 区间跌幅2.2% [2] - 近10日主力资金流出7592.29万元 区间跌幅2.56% [2]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3年 位于成都市 从事医药制造业 [2] - 注册资本9901.5598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6901.0894万人民币 [2] - 法定代表人Yuanwei Chen (陈元伟) [2]   业务板块归属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生物制品 四川板块 融资融券 减肥药 创新药 西部大开发 [2]   企业经营活动 - 对外投资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7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3条 专利信息71条 行政许可85个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