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力电器(000651)
icon
搜索文档
格力电器(000651)1H25点评:空调收入承压 渠道改革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30 08:53
业绩表现 - 1H25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1] - 2Q25营业收入558.18亿元同比下降11.99% 归母净利润85.08亿元同比下降10.07% [1] - 1H25归母净利率14.8%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收入结构分析 - 消费电器收入763亿元同比下降5% 其中外销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10% [2] - 消费电器内销收入同比下降约9% 主要受空调内销业务拖累 [2] - 2Q25空调线上零售量份额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2] 市场竞争态势 - 2Q25空调内销市场竞争加剧 行业线上2100元以下低端机销量占比超50% [2] - 公司定位中高端产品线 在价格竞争中面临压力 [2] - 渠道变革加速降低渠道库存 国内中央空调市场需求承压 [2] 财务指标 - 1H25毛利率28.5%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消费电器毛利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2] - 内销/外销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0.7/0.2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283亿元同比大幅改善 [2] - 合同负债及其他流动负债保持相对稳定 [2] 战略举措 - 2024年/1H25新设4家/24家格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渠道改革 [3] - 已完成超800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升级 预计带动冰箱/洗衣机/净水器等品类销售 [3] - 晶弘工程机逐步推出 长期有望补齐性价比区间布局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6年净利润7.6%/9.3%至325亿元/338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7.3倍/7.1倍市盈率 [4] - 目标价下调8%至52.00元 对应2025/2026年9.0倍/8.6倍市盈率 [4] -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存在22.1%上行空间 [4] 行业展望 - 618促销后空调价格竞争呈现趋缓态势 [3] - 渠道改革虽影响短期收入 但长期有利于效率提升 [3] - 公司维持高股息属性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股息率7.1% [3]
格力电器(000651):2025Q2收入业绩短期承压,海外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
太平洋证券· 2025-08-29 23:2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Q2收入短期承压但海外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0.19% [1][4][5] - 工业领域业务逆势快速增长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同比增长17.13% 智能装备收入同比增长20.90% [5] - 净利率逆势提升0.78个百分点 主因期间费用率控制合理 财务费用率优化受益于汇兑收益增加 [6] - 空调主业存在结构性亮点 "风不吹人"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31% "AI动态节能技术"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60% [7] - 中央空调以超15%市占率蝉联行业第一 新型门店"董明珠健康家"全国落地857家 长沙店开业日成交额超2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976.19亿元同比下降2.66% 归母净利润11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4] - 2025Q2营收559.80亿元同比下降12.11% 归母净利润85.08亿元同比下降10.07% [4] - 毛利率29.33%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 主因空调行业竞争加剧及低毛利率业务占比提升 [6] - 费用率控制合理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 [6] 业务分项 - 消费电器收入762.79亿元同比下降5.09% [5]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95.91亿元同比增长17.13% [5] - 智能装备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20.90% [5] - 境内主营业务收入711.60亿元同比下降5.27% [5]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163.35亿元同比增长10.19% 自主品牌占比达70%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79/369.42/393.10亿元 [8][9] - 对应EPS分别为6.12/6.60/7.02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72/7.16/6.73倍 [8][9]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29.43%提升至2027年31.56% [11] - 销售净利率从2024年17.01%提升至2027年18.28% [11]
透视半年报|格力电器营收下滑净利微增,空调等主业承压
新京报· 2025-08-29 21: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2]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99.80亿元同比下滑12.11% 归母净利润85.08亿元同比下滑10.07% [2] - 消费电器业务营收762.79亿元同比下滑5.09% 毛利率33.20%同比减少0.29个百分点 [3] 市场竞争格局 - 家用空调线上市场2100元以下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 中高端需求持续承压 [2] - 格力空调线上市占率23.62%同比减少0.17% 小米空调市占率15.32%同比增长4.78% [3] - 中央空调内销额同比下滑10.1% 受项目市场乏力及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 [2] 产品战略与业务拓展 - 推出"董明珠健康家"战略品牌 计划2025年达到3000家门店 [6] - 从空调品类拓展至冰洗领域 推出光伏家用空调/热泵洗护机等创新产品 [6] - 消费电器业务占主营收入近八成 新品类业绩贡献度有限 [3][6] 管理层动态 - 董明珠连任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董事长 张伟被聘任为公司总裁 [6] - 公司已有三至四名接班人预备人选 正通过岗位实践进行筛选 [7] - 董明珠与孟羽童共同直播 体现公司加大直播力度 [6] 行业环境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8.3%/3.7%/8.8% [2] - 小米集团目标在中国空调市场做到数一数二 需突破500亿元营收规模 [3] - 公司宣布2025年半年报不派发现金红利 对比2024年同期每10股派10元方案 [7]
格力电器营收下滑净利微增,空调等主业承压
新京报· 2025-08-29 21: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2]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99.80亿元同比下滑12.11% 归母净利润85.08亿元同比下滑10.07% [2] - 消费电器业务营收762.79亿元同比下滑5.09% 毛利率33.20%同比减少0.29个百分点 [3] 空调市场竞争格局 - 家用空调线上市场2100元以下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 中高端需求持续承压 [2] - 格力空调线上市占率23.62%同比减少0.17% 小米空调市占率15.32%同比增长4.78% [3] - 小米集团宣布空调业务目标进入中国市场前两名 当前前三名为美的、格力和海尔 [3] 产品与业务发展 - 推出"董明珠健康家"战略品牌 计划2025年达到3000家门店 [6] - 开发光伏家用空调、热泵洗护机、双系统平嵌冰箱等创新产品 [6] - 公司从空调品类拓展至冰洗领域 覆盖空气健康、用水健康等多领域 [6] 公司治理动态 - 董明珠当选第十三届董事会董事长 张伟被聘任为公司总裁 [6] - 公司披露三至四名接班人预备人选 正通过岗位实践进行筛选 [7] - 2025年半年报宣布不派发现金红利 对比2024年同期每10股派10元方案 [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家用空调销量同比增长8.3% 冰箱增长3.7% 洗衣机增长8.8% [2] - 中央空调销售规模同比下滑5.5% 内销额同比下滑10.1% [2] - 小米集团大家电业务实现量价齐升 宣称不参与价格内卷竞争 [4]
家用电器行业今日净流出资金33.74亿元,格力电器等10股净流出资金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1:0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29日上涨0.37% [1] - 申万行业中有17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行业为综合和电力设备 涨幅分别为3.86%和3.12% [1] - 下跌行业为家用电器和交通运输 跌幅分别为1.82%和1.69%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694.70亿元 [1] - 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31.31亿元居首 食品饮料行业净流入16.26亿元 [1] - 2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173.04亿元居首 电子行业净流出131.12亿元 [1] 家用电器行业表现 - 家用电器行业下跌1.82% 主力资金净流出33.74亿元 [2] - 行业94只个股中26只上涨 68只下跌 [2] - 资金净流入个股25只 净流出个股69只 [2] 家电个股资金流向 - 资金净流入前三位:美的集团净流入1.96亿元 天银机电净流入8534.42万元 东方电热净流入5254.73万元 [2][5] - 资金净流出前三位:格力电器净流出18.04亿元 四川长虹净流出6.26亿元 同洲电子净流出2.21亿元 [2] - 净流入资金超3000万元个股5只 净流出资金超5000万元个股10只 [2] 家电个股涨跌表现 - 格力电器跌幅5.88% 换手率4.61% [2] - 美的集团涨幅0.29% 换手率0.82% [5] - 科沃斯涨幅3.68% 但主力资金净流出66.77万元 [4] - *ST高斯涨幅3.85% 主力资金净流入410.92万元 [4]
白色家电板块8月29日跌2.31%,格力电器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8.5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16:41
板块整体表现 - 白色家电板块当日下跌2.31% 领跌个股为格力电器(下跌5.88%)[1]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3857.93 深证成指上涨0.99%至12696.15 形成明显板块与大盘走势分化[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仅4只上涨 最高涨幅为惠而浦1.01% 下跌个股最大跌幅为格力电器5.88%[1] 个股价格与成交表现 - 美的集团收盘价73.71元(上涨0.29%)成交额42.11亿元 海尔智家收盘价26.26元(上涨1.00%)成交额29.14亿元[1] - 格力电器收盘价42.60元(下跌5.88%)成交额108.60亿元 为板块内最高成交额个股[1] - 长虹美菱成交46.00万手 深康佳A成交99.12万手 TCL智家成交20.24万手[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55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6.67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1.87亿元[1] - 格力电器主力净流出15.85亿元(净占比-14.59%) 游资净流入6.61亿元(净占比6.09%) 散户净流入9.23亿元(净占比8.50%)[2] - 美的集团主力净流入2.16亿元(净占比5.14%) 但游资净流出628.36万元(净占比-0.15%) 散户净流出2.10亿元(净占比-4.99%)[2] - 长虹美菱主力净流出8868.64万元(净占比-24.84%) 游资净流入4327.00万元(净占比12.12%) 散户净流入4541.65万元(净占比12.72%)[2]
大涨!A股,8月收官!
证券时报· 2025-08-29 16:14
A股8月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月线均大涨 沪指站上3800点创10年新高 累计涨幅近8% 深证成指累计涨幅超15% 创业板指累计涨超24% 科创50指数累计涨28% 北证50指数累计涨超10% [2] - 港股市场在接连调整后有所反弹 恒生指数盘中上涨超1%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上涨超1.6% [2] 个股业绩对股价影响 - 格力电器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99.8亿元 同比下滑12.11% 归母净利润85.08亿元 同比下滑10.07% 股价盘中大跌近7% [4] - 顺丰控股上半年营收1468.58亿元 同比增长9.26% 归母净利润57.38亿元 同比增长19.37% 但股价盘中最大跌幅超9% [6][8] - 先导智能上半年营业收入66.10亿元 同比增长14.92% 归母净利润7.40亿元 同比增长61.19%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5.12亿元 同比增长43.85%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75亿元 同比增长456.29% 股价实现20%涨停 [9][12][13] - 广深铁路上半年营业收入139.7亿元 同比上升8.1%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上升21.6%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0.7亿元 同比上升11.8%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41亿元 同比上升75.4% 股价实现10%涨停 [9] 锂电池板块表现 - 锂电池指数上涨3.55%至7227.40点 多只个股涨停 先导智能涨20.01% 杭可科技涨20.00% 德瑞锂电涨19.11% 中科电气涨14.59% 贝特瑞涨13.58% 宁德时代涨10.37% 国轩高科涨10.02% 璞泰来涨10.01% [11][14] - 板块上涨受多重因素驱动 新能源汽车国内渗透率持续保持在50%以上 政策补贴和"金九银十"销售旺季有望带来业绩增长 固态电池逐步进入量产阶段 规划2026年小批量试产 2027年实现量产 "反内卷"政策持续发挥正面作用 遏制无序扩张和恶性竞争 推动市场回归理性 [15] 创新药板块反弹 - CRO指数上涨3.76%至3116.35点 多只个股上涨 皓元医药涨13.70% 毕得医药涨10.43% 美迪西涨8.96% 药明康德涨7.95% 成都先导涨7.93% [17] - 创新药行业进入全面收获时代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供给端持续提供产能 管线数量跃居世界首位 在ADC、双/多抗等多个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全球最快/最优分子持续涌现 近年来密集吸引海外药企合作 迎来License out出海浪潮 [18]
格力电器(000651):主业微降,多元与分红支撑估值
华泰证券· 2025-08-29 15:1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买入"评级 [1][7] - 目标价为56.07元人民币,较当前收盘价47.25元存在18.7%上行空间 [5][7][8] - 基于2025年预测EPS 6.23元给予9倍PE估值,低于Wind可比公司11倍平均PE [5][10][20] 财务表现与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76.19亿元,同比下降2.66% [1][13][14] -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1][18]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2.11%,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0.07% [1][18][23] - 毛利率28.71%,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 [4][16] -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0.63个百分点 [4][21] 主营业务分析 - 消费电器收入762.79亿元,同比下降5% [2] - 家用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4.1%,但线上零售均价下降1.5% [2] - 中央空调国内销售额同比下降15.9%,家装零售端下降18% [2] - 暖通空调分部收入736.15亿元,同比下降5.6% [22] 多元化业务发展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17% [3] - 智能装备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20.9% [3] - 其他主营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16.6% [3] - 多元化业务虽规模相对有限但增长性较强 [3] 盈利预测与估值指标 -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6.23/6.71/7.12元 [5][10]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015.48亿元,同比增长6.06% [10][24] - 2025年预测PE为7.59倍,PB为1.70倍 [10][24] - 股息率预计为4.50% [10] 行业与竞争地位 - 产业链一体化和渠道管控力处于领先地位 [1] - 库存周转天数68.8天,同比下降16.2% [22] - 可比公司中美的集团2025年预测PE为13倍,海尔智家11.5倍 [20] - 公司在空调行业保持出货量增长但面临价格压力 [2]
格力电器上半年盈利微增1.95% 多品类拓展成效几何?| 财报解读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15:14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 [2] -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1][2] - 经营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453.06%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23.36亿元降至-342.75亿元,同比降幅1366.95% [4] 业务结构 - 消费电器板块营收762.79亿元,占比78.38%,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 [2]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占比9.85%,智能装备占比0.32% [2] - 消费电器板块毛利率出现小幅下滑 [2] 战略实施 - 已完成超800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升级 [3][4] - 境外市场已在香港开设旗舰店 [3] - 公司年内门店升级目标为3000家 [4] - 正持续推进各城市旗舰店建设与筹建 [3] 信息披露 - 公司自2024年年报起将收入构成分类由7大类调整为5大类 [3] - 不再单独披露空调及生活电器业务的营收和毛利率数据 [3] - 半年报未对具体业务的营收、利润及增速数据作出披露 [3] - 多品类战略对经营层面的影响难以从财务数据直接评估 [1][2][3]
小米进攻,格力被动?
36氪· 2025-08-29 15:04
品牌竞争与市场争议 - 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反驳小米空调线上销量超越格力的说法 称格力7月线上市场份额为16.41% 小米为13.50% [4] - 小米总裁卢伟冰转发数据称小米7月线上市占率排名第二 格力排名第三 [4] - 双方争议焦点在于奥维云网数据统计口径差异 数据源未作官方回应 [4][7][9] 空调市场格局与表现 - 2025年7月线上空调市场份额美的18.61% 格力15.22% 小米16.71% [5] - 小米第二季度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 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 同比增长60% [3] - 2025年上半年空调市场美的、格力、海尔零售量合计占比近70% [13] 企业战略与转型 - 格力推进渠道改革 将全国门店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 计划建设3000家直营和加盟店 [18] - 小米提出三年内大家电业务进入中国前三 2030年空调业务目标中国市场前二 [12][13] - 格力2024年空调业务营收占比近80% 外销收入282亿元 占总营收15% [24][25] 行业竞争态势 - 空调市场渠道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型 品牌需具备综合渠道与营销能力 [16][20] - 白电市场竞争加剧 多家企业通过多品牌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9][13] - 格力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7.26% 为202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15] 多元化发展进程 - 格力自2012年起布局智能装备、手机、新能源等多元化业务 [23][24] - 格力手机未进入主流市场 新能源业务通过收购格力钛完善布局 [24] - 美的空调业务营收占比低于50% 海尔低于30% 格力高度依赖空调业务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