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力电器(000651)
icon
搜索文档
白色家电板块8月29日跌2.31%,格力电器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8.5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16:41
板块整体表现 - 白色家电板块当日下跌2.31% 领跌个股为格力电器(下跌5.88%)[1]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3857.93 深证成指上涨0.99%至12696.15 形成明显板块与大盘走势分化[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仅4只上涨 最高涨幅为惠而浦1.01% 下跌个股最大跌幅为格力电器5.88%[1] 个股价格与成交表现 - 美的集团收盘价73.71元(上涨0.29%)成交额42.11亿元 海尔智家收盘价26.26元(上涨1.00%)成交额29.14亿元[1] - 格力电器收盘价42.60元(下跌5.88%)成交额108.60亿元 为板块内最高成交额个股[1] - 长虹美菱成交46.00万手 深康佳A成交99.12万手 TCL智家成交20.24万手[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55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6.67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1.87亿元[1] - 格力电器主力净流出15.85亿元(净占比-14.59%) 游资净流入6.61亿元(净占比6.09%) 散户净流入9.23亿元(净占比8.50%)[2] - 美的集团主力净流入2.16亿元(净占比5.14%) 但游资净流出628.36万元(净占比-0.15%) 散户净流出2.10亿元(净占比-4.99%)[2] - 长虹美菱主力净流出8868.64万元(净占比-24.84%) 游资净流入4327.00万元(净占比12.12%) 散户净流入4541.65万元(净占比12.72%)[2]
大涨!A股,8月收官!
证券时报· 2025-08-29 16:14
A股8月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月线均大涨 沪指站上3800点创10年新高 累计涨幅近8% 深证成指累计涨幅超15% 创业板指累计涨超24% 科创50指数累计涨28% 北证50指数累计涨超10% [2] - 港股市场在接连调整后有所反弹 恒生指数盘中上涨超1%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上涨超1.6% [2] 个股业绩对股价影响 - 格力电器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99.8亿元 同比下滑12.11% 归母净利润85.08亿元 同比下滑10.07% 股价盘中大跌近7% [4] - 顺丰控股上半年营收1468.58亿元 同比增长9.26% 归母净利润57.38亿元 同比增长19.37% 但股价盘中最大跌幅超9% [6][8] - 先导智能上半年营业收入66.10亿元 同比增长14.92% 归母净利润7.40亿元 同比增长61.19%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5.12亿元 同比增长43.85%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75亿元 同比增长456.29% 股价实现20%涨停 [9][12][13] - 广深铁路上半年营业收入139.7亿元 同比上升8.1%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上升21.6%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0.7亿元 同比上升11.8%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41亿元 同比上升75.4% 股价实现10%涨停 [9] 锂电池板块表现 - 锂电池指数上涨3.55%至7227.40点 多只个股涨停 先导智能涨20.01% 杭可科技涨20.00% 德瑞锂电涨19.11% 中科电气涨14.59% 贝特瑞涨13.58% 宁德时代涨10.37% 国轩高科涨10.02% 璞泰来涨10.01% [11][14] - 板块上涨受多重因素驱动 新能源汽车国内渗透率持续保持在50%以上 政策补贴和"金九银十"销售旺季有望带来业绩增长 固态电池逐步进入量产阶段 规划2026年小批量试产 2027年实现量产 "反内卷"政策持续发挥正面作用 遏制无序扩张和恶性竞争 推动市场回归理性 [15] 创新药板块反弹 - CRO指数上涨3.76%至3116.35点 多只个股上涨 皓元医药涨13.70% 毕得医药涨10.43% 美迪西涨8.96% 药明康德涨7.95% 成都先导涨7.93% [17] - 创新药行业进入全面收获时代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供给端持续提供产能 管线数量跃居世界首位 在ADC、双/多抗等多个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全球最快/最优分子持续涌现 近年来密集吸引海外药企合作 迎来License out出海浪潮 [18]
格力电器(000651):主业微降,多元与分红支撑估值
华泰证券· 2025-08-29 15:1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买入"评级 [1][7] - 目标价为56.07元人民币,较当前收盘价47.25元存在18.7%上行空间 [5][7][8] - 基于2025年预测EPS 6.23元给予9倍PE估值,低于Wind可比公司11倍平均PE [5][10][20] 财务表现与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76.19亿元,同比下降2.66% [1][13][14] -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1][18]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2.11%,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0.07% [1][18][23] - 毛利率28.71%,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 [4][16] -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0.63个百分点 [4][21] 主营业务分析 - 消费电器收入762.79亿元,同比下降5% [2] - 家用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4.1%,但线上零售均价下降1.5% [2] - 中央空调国内销售额同比下降15.9%,家装零售端下降18% [2] - 暖通空调分部收入736.15亿元,同比下降5.6% [22] 多元化业务发展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17% [3] - 智能装备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20.9% [3] - 其他主营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16.6% [3] - 多元化业务虽规模相对有限但增长性较强 [3] 盈利预测与估值指标 -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6.23/6.71/7.12元 [5][10]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015.48亿元,同比增长6.06% [10][24] - 2025年预测PE为7.59倍,PB为1.70倍 [10][24] - 股息率预计为4.50% [10] 行业与竞争地位 - 产业链一体化和渠道管控力处于领先地位 [1] - 库存周转天数68.8天,同比下降16.2% [22] - 可比公司中美的集团2025年预测PE为13倍,海尔智家11.5倍 [20] - 公司在空调行业保持出货量增长但面临价格压力 [2]
格力电器上半年盈利微增1.95% 多品类拓展成效几何?| 财报解读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15:14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 [2] -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1][2] - 经营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453.06% [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23.36亿元降至-342.75亿元,同比降幅1366.95% [4] 业务结构 - 消费电器板块营收762.79亿元,占比78.38%,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 [2]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占比9.85%,智能装备占比0.32% [2] - 消费电器板块毛利率出现小幅下滑 [2] 战略实施 - 已完成超800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升级 [3][4] - 境外市场已在香港开设旗舰店 [3] - 公司年内门店升级目标为3000家 [4] - 正持续推进各城市旗舰店建设与筹建 [3] 信息披露 - 公司自2024年年报起将收入构成分类由7大类调整为5大类 [3] - 不再单独披露空调及生活电器业务的营收和毛利率数据 [3] - 半年报未对具体业务的营收、利润及增速数据作出披露 [3] - 多品类战略对经营层面的影响难以从财务数据直接评估 [1][2][3]
小米进攻,格力被动?
36氪· 2025-08-29 15:04
品牌竞争与市场争议 - 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反驳小米空调线上销量超越格力的说法 称格力7月线上市场份额为16.41% 小米为13.50% [4] - 小米总裁卢伟冰转发数据称小米7月线上市占率排名第二 格力排名第三 [4] - 双方争议焦点在于奥维云网数据统计口径差异 数据源未作官方回应 [4][7][9] 空调市场格局与表现 - 2025年7月线上空调市场份额美的18.61% 格力15.22% 小米16.71% [5] - 小米第二季度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 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 同比增长60% [3] - 2025年上半年空调市场美的、格力、海尔零售量合计占比近70% [13] 企业战略与转型 - 格力推进渠道改革 将全国门店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 计划建设3000家直营和加盟店 [18] - 小米提出三年内大家电业务进入中国前三 2030年空调业务目标中国市场前二 [12][13] - 格力2024年空调业务营收占比近80% 外销收入282亿元 占总营收15% [24][25] 行业竞争态势 - 空调市场渠道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型 品牌需具备综合渠道与营销能力 [16][20] - 白电市场竞争加剧 多家企业通过多品牌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9][13] - 格力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7.26% 为202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15] 多元化发展进程 - 格力自2012年起布局智能装备、手机、新能源等多元化业务 [23][24] - 格力手机未进入主流市场 新能源业务通过收购格力钛完善布局 [24] - 美的空调业务营收占比低于50% 海尔低于30% 格力高度依赖空调业务 [24]
格力电器成交额达100亿元,现跌超6%
新浪财经· 2025-08-29 14:36
格力电器股价表现 - 8月29日下午成交额达100亿元 [1] - 股价现跌6.61% [1]
格力电器(000651):业绩低于预期 静待渠道深度改革成效
新浪财经· 2025-08-29 14:3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2% [1] - Q2单季度营业收入558.18亿元同比下降12% 归母净利润85.08亿元同比下降10% 扣非净利润82.29亿元同比下降12% 表现低于预期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3亿元同比增长453% 现金流改善明显 [3] 业务板块表现 - 消费电器业务营收762.79亿元同比下滑5% [2]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业务营收95.91亿元同比增长17% [2] - 智能装备业务营收3.14亿元同比增长21% [2] - 国内市场营收下滑5% 海外市场营收增长10% 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近70% [2] 行业动态 - 家用空调行业总销量1.23亿台同比增长8% 内销量6654万台同比增长9% 外销量5656万台同比增长8% [2] - 家空外销市场Q1增长25% Q2下滑8% 受需求透支和产能转移影响 [2] - 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同比下滑15.90% 主要受国内需求低迷和项目投资收紧影响 [2] 财务指标 - 合同负债124亿元同比下降12% 环比下降32% [3] - 其他流动负债611亿元同比下降2% 环比下降1%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1亿元/386亿元/417亿元 同比增长9%/10%/8% [3]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8/7/6倍 [3]
空调营销挡不住市场现实,新华网一锤定音,老牌企业站稳前三
搜狐财经· 2025-08-29 14:31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7月中国空调全渠道市场前三名品牌为美的(29%)、格力(17%)、海尔(15%)[3][5] - 前四名品牌中出现明显断层 第四名小米(10%)与第三名海尔存在5个百分点差距[3][5] - 海尔成为前四名中唯一实现份额增长的企业 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11%提升至15% 排名从第四升至第三[3][5] - 美的和格力分别出现1%和2%的份额下滑 小米同期下降2%[5] 企业表现分析 - 奥克斯以8%的份额保持第五名 市场份额与去年持平[5] - 在头部品牌多数下滑背景下 奥克斯维持份额的表现被认为相当不错[5] - 小米面临增长天花板 传统空调企业开始对其形成反压[5] 行业核心竞争要素 - 空调行业强调制造与售后服务能力 传统企业拥有压缩机等核心技术优势[7] - 售后服务成本占比较高 专业安装团队是品质保障的关键[7] - 产品使用寿命长达10年以上 消费者决策更注重口碑而非价格[7] - 传统企业通过多年经营已建立完善的制造与服务体系[7] 行业发展规律 - 互联网电视行业先例表明 低价硬件+服务收费模式最终导致广告泛滥和收费陷阱[9] - 市场规律验证一分钱一分货 硬件低价策略难以持续[9] - 消费者最终回归传统品牌 证明实体制造与服务体系的核心价值[9]
格力电器(000651):业绩低于预期,静待渠道深度改革成效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9 14: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格力电器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 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2% [6] - Q2单季度表现不佳 营业收入55818亿元同比下降12% 归母净利润8508亿元同比下降10% [6] - 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1亿元/386亿元/417亿元 同比增长9%/10%/8% [5][6] - 当前估值水平较低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8/7/6倍 [5][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97619亿元 同比下降27% [5] - 2025H1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 同比增长20% [5] - 毛利率285% 较2024年294%有所下降 [5]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3亿元 同比增长453% [6] - 合同负债124亿元 同比环比分别下降12%和32% [6]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器业务营收76279亿元 同比下滑5% [6]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业务营收9591亿元 同比增长17% [6] - 智能装备业务314亿元 同比增长21% [6] - 国内市场营收下滑5% 海外市场营收增长10% 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近70% [6] 行业状况 - 家用空调行业2025年上半年总销量123亿台 同比增长8% [6] - 内销量6654万台 同比增长9% 外销量5656万台 同比增长8% [6] - 家空出口2025Q1增长25% Q2下滑8% [6] - 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同比下滑1590% [6] - 内销市场在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稳步增长 第三批资金已下达 第四批将于10月发力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204352亿元 同比增长75% [5] - 预计2026年营业总收入215018亿元 同比增长52% [5] - 预计2027年营业总收入225038亿元 同比增长47% [5]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03% 2026年308% 2027年312% [5]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226%/221%/213% [5]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北方稀土流出21.06亿元、华胜天成流出20.33亿元
金融界· 2025-08-29 14:13
主力资金流出概况 - 截至8月29日午后一小时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20只股票合计流出金额超过240亿元 其中北方稀土以21.06亿元净流出居首[1] - 华胜天成和中芯国际分别以20.33亿元和18.52亿元净流出位列第二和第三[1] - 前20只股票中有6只净流出超过10亿元 最低流出额为中国铝业的6.37亿元[1] 行业资金流向分布 - 小金属行业代表企业北方稀土遭遇最大单日资金流出21.06亿元[2] - 互联网服务行业有两家企业上榜 华胜天成流出20.33亿元 岩山科技流出14.07亿元[2] - 半导体行业资金流出显著 中芯国际18.52亿元 北方华创8.24亿元 兆易创新7.54亿元 海光信息7.54亿元[1][3] - 房地产开发行业出现资金撤离 万通发展流出10.98亿元 张江高科流出9.63亿元[2][3] - 通信设备行业资金流出明显 中兴通讯12.05亿元 长芯博创11.23亿元[2] - 消费电子行业代表领益智造资金流出17.32亿元[1] 个股市场表现 - 岩山科技虽然获得6.58%股价涨幅 但仍遭遇14.07亿元主力资金流出[2] - 英维克股价上涨2.53% 但资金流出8.55亿元[3] - 中国铝业股价微涨0.13% 资金流出6.37亿元[3] - 多数股票股价下跌 华胜天成跌幅8.16% 长芯博创跌幅8.09% 万通发展跌幅8.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