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000725)
搜索文档
京东方CEO冯强:坚持高价值增长,要从全球视野锁定新技术方向
钛媒体APP· 2025-05-16 10:30
行业趋势 - 2024年消费终端(手机/电视)回暖带动上游面板公司盈利大幅改善 [1] - AI等新技术和终端新需求推动显示产业升级 [1] - 2025国际显示周(SID)展示的技术演进预示终端显示变革和中国面板企业出海机遇 [1] 京东方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983.81亿元(同比+13.66%),归母净利润53.23亿元(同比+108.97%),扣非净利润38.37亿元(同比+706.6%) [3] - 每年将营收的7%投入研发,1.5%用于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 [4] - 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10万件 [4] 技术创新 - 参展核心关键词:技术/绿色/AI [3] - 展示ADS Pro/f-OLED/α-MLED等技术:75英寸4K UB Cell 4.0电视(1400:1对比度/0.7%反射率),OLED智慧驾舱(55英寸透明天窗46%透过率) [4] - UB Cell技术迭代:反射率从1.25%(1.0)→1.1%(2.0)→0.7%(3.0),ACR对比度从800:1→900:1→1400:1 [10] 新业务布局 - "第N曲线"战略:依托半导体显示/玻璃基加工能力拓展玻璃基封装/钙钛矿光伏领域 [3] - 钙钛矿光伏38天产出行业首片4×1.2m中试线样品 [4] - "AI+"战略聚焦AI+制造/产品/运营,推出AI TV/笔记本/显示器产品 [10] 全球化进展 - 在越南/墨西哥布局制造基地,2024年投资20亿元建设越南智慧工厂 [11] - 全球6个区域营销平台(美/欧/日/韩/新/中国台湾) [11] - 可持续发展品牌"ONE"首次海外亮相 [3]
中国企业参展“国际显示周”赢得年度显示奖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09:20
公司参展情况 - 公司参展2025年"国际显示周"并赢得年度显示奖 [1] - 公司展台吸引众多参观者 [3] - 公司携30余款全球首发技术新品亮相展会,包括ADS Pro、f-OLED、α-MLED三大显示技术品牌赋能的产品以及光场显示、3D、微显示、AI、传感等前沿技术应用 [3] - 公司全球首款高PPI屏下摄像头OLED游戏手机显示屏赢得年度显示奖 [3] 展会概况 - "国际显示周"由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主办,是全球显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展会和行业发展风向标之一 [3] - 2025年"国际显示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举行,包括公司和TCL等行业巨头在内逾20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3] - 本届展会展示了显示行业从人工智能到虚拟现实等领域的技术进步 [3] - 展会同期举办多场论坛和研讨会,与会者有机会同行业领军人物交流互动 [3]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以"科技+绿色"为主题参展,设立绿色低碳专区,举办绿色生态论坛 [4] - 公司聚焦AI技术,引领行业不断拓展消费场景 [4] - 公司未来将基于"AI+显示"带来更多创新技术和产品,携手全球生态伙伴打造共生共赢的AI生态,定义显示行业发展新趋势 [4] 行业趋势 - "技术创新、绿色可持续、人工智能"是今年"国际显示周"的三大亮点 [4]
OLED成长逻辑报告:技术替代+国产化+下游需求+终端材料(附60页PPT)
材料汇· 2025-05-15 23:33
显示技术迭代与OLED产业升级 - OLED具有全固态、自发光、显示画质优异、轻薄、节能省电、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宽、柔性显示等优势,有望成为显示产业主流技术 [7][13] - 显示技术经历了从CRT到PDP再到LCD的三代演进,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正在引领产业升级 [9] - 相比LCD技术,OLED更轻更薄,生产工序大幅减少,能耗降低约68% [16] - OLED市场份额持续攀升,预计2028年AMOLED市占率将达到43% [16][18] OLED产业链国产化机遇 - OLED产业链分为上游零组件、中游面板制造和下游终端应用三部分 [24][25] - 上游设备国产化率低,真空蒸镀机等核心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6][27] - 上游材料中,有机材料成本占比23%,终端材料国产化率不足6% [29][34] - 中游面板制造环节,国内厂商已实现技术突破,全球产能占比从2018年不到10%提升至2023年43.7% [66][68] OLED市场应用与需求前景 - 智能手机是OLED第一大应用领域,渗透率从2018年29.2%提升至2023年50.8%,预计2026年达60% [82][86] - 折叠手机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出货量1590万部,预计2024年达1770万部,每部折叠机需要2-3块屏幕 [88][89] - 中尺寸IT产品OLED渗透率低但增长快,预计2026年笔记本和平板OLED渗透率分别达9.66%和9.27% [99][100] - 车载显示市场OLED需求激增,以其功耗低、轻薄、刷新率高、柔性好等优势逐步替代LCD [103][105] - 大尺寸电视领域OLED渗透率从2020年1.81%增长至2022年3.71%,主要定位高端市场 [121][122] 技术发展与产能扩张 - 8.6代线成为新热点,基板尺寸扩大带来更高切割效率,大尺寸面板切割效率可达95% [70][71] - 国内面板厂商积极布局8.6代线,京东方、维信诺等合计投资超千亿元 [71][73] - 蒸发源设备是OLED制造核心,国产厂商奥来德已突破技术封锁实现进口替代 [58][64] - 红绿发光材料已实现量产,蓝光磷光材料仍在技术突破阶段,是未来发展重点 [49][50]
面板厂商竞逐OLED 全球产能加速重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20:22
行业趋势 - 全球显示产业盛会SID显示周上,OLED和MLED产品成为重要主角,国内面板企业如TCL华星、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齐聚展会 [1] - 行业两大趋势:头部厂商在迭代新型显示技术(印刷OLED、AMOLED、Micro LED等),同时加速全球化步伐,从"全球化"转向"全球化+区域化" [1] - 面板厂商正以区域需求为导向,让当地工厂覆盖当地市场,实现更灵活的产线配置和本地化服务 [1] OLED市场发展 - OLED在手机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后,开始往PC端延伸,成为新增长极 [2] - 预估2025年OLED在手机的渗透率约为61.1%,在PC(monitor)部分约为1.9% [2] - 预计2025年OLED PC(monitor)出货量可达300万台,年增率为49%;2026年会上升至420万台,年增41% [2] - OLED在中尺寸产品(笔记本、平板、显示器、车载)的渗透率预计会保持快速成长,可能是未来五年唯一的产业级机会 [4] 厂商技术布局 - TCL华星展出印刷OLED全系列产品,尺寸覆盖6.5英寸手机到65英寸8K电视等 [3] - 京东方展出了30多款由ADS Pro、f-OLED、α-MLED三大显示技术品牌支持的首发新品,2025年OLED出货目标定在1.7亿片 [3] - 维信诺展出了ViP AMOLED技术,在寿命、亮度、分辨率等性能指标上有提升 [3] - TCL华星从两方面布局OLED:蒸镀式OLED(FMM OLED技术)和印刷OLED技术 [4][5] - 预估印刷OLED相较蒸镀OLED有20%左右的成本优势,但功耗表现与蒸镀技术有一定差距 [5] 面板需求与产能 - 一季度全球面板行业需求回暖,但二季度可能迎来阶段性回调 [6] - TV市场整体需求较稳定,大尺寸化趋势将持续,市场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 [6] - LCD行业平均稼动率自2024年11月开始回升,2025年一季度保持在80%以上 [6] - 二季度全球LCD TV面板市场供需比(面积维度)为5.7%,供需平衡 [7] - TCL华星收购LGD广州液晶产线,全球产能进一步集中到中国大陆 [7] - 未来业内LCD产能有继续整合的可能性,产业整合有助于减少市场波动 [7]
2025年Q1面板价格趋势回顾:波动中寻求平衡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15 18:03
面板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面板市场呈现复杂动态价格走势,电视面板年初延续涨势但季末疲软,显示器面板季末全面涨价,笔记本面板保持稳定[1] - 三大应用面板价格走势分化:电视面板涨势开年季末承压,显示器面板底部企稳季末反弹,笔记本面板全程持平[2][4][7] - 一季度面板价格波动受需求端驱动与制约并存、供给端策略与突发事件交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三大因素影响[10] 电视面板市场 - 1月电视面板价格普遍上涨,32英寸和43英寸涨1美元,55英寸涨1美元,65英寸涨2美元,75英寸涨3美元,85英寸涨4美元[2] - 价格上涨受中国大陆"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和偏光片等上游零部件供给缺口传闻推动[2] - 台湾嘉义6.4级地震影响群创光电部分厂区,对第一季度电视面板供给造成压力[2] - 3月市场热度降温,北美需求走弱,中国政策效应边际递减,品牌客户库存水位偏高导致采购谨慎[3] 显示器面板市场 - 1月价格稳定,2月Open Cell类型微涨0至0.1美元,3月迎来全面上涨且涨幅扩大[6] - 价格上涨受电视面板产能排挤效应和面板厂推动影响,但品牌客户对涨价接受度存在落差[6] - 二季度显示器面板价格延续涨势,受关税豁免刺激部分品牌客户积极备货[17] 笔记本面板市场 - 一季度价格全面持平,受国际贸易关系议题影响部分品牌客户增强备货但多数持观望态度[9] - 二季度4月、5月价格预计维持平稳,供需双方态度谨慎[18] 面板企业业绩 - 一季度多家面板企业业绩"开门红",三星显示营收3053.84亿同比增9%,京东方营收505.99亿同比增10.27%,TCL华星营收275亿同比增18%[12] - TCL华星完成收购LG Display广州LCD 8.5代线,全球LCD大世代线产能面积占比持续提升[14] - LG Display、友达光电和深天马等厂商扭亏为盈,部分企业仍面临挑战业绩分化[14] 二季度面板价格预测 - 电视面板4月价格全面持平,5月预计维持持平,面板厂启动减产措施产业平均稼动率下修6-7%[17] - 显示器面板延续涨势但涨幅可能收敛,笔记本面板预计维持稳定[18]
从隐藏显示到透明天窗,面板龙头加码押宝车载显示
第一财经· 2025-05-15 16:46
车载显示技术发展 - 中国面板龙头在SID 2025上展示了多项车载显示新技术,包括透明天窗、隐藏显示、投影式抬头显示等 [3] - 深天马发布12.3英寸隐视显示屏,融合高光效薄型Mini LED背光技术,息屏时呈现仿真木纹,点亮后可见悬浮动态画面 [3] - TCL华星展示14.3英寸车载Micro LED PHUD,融合Micro LED与LTPS技术,在强光下保持5:1对比度 [3] - 京东方展示55英寸OLED透明天窗,透过率达46%,智能方向盘OLED屏融合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生物监测和触觉反馈 [4] - 维信诺发布智能防窥柔性OLED解决方案,防窥角度可定制,以及智能旋钮触控柔性OLED解决方案,节省车内空间 [4] 车载显示市场表现 - 深天马2025年一季度车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30% [5] - 京东方精电2024年汽车显示屏业务收入126.6亿港元,同比增长30% [5] - TCL华星在LTPS液晶车载屏领域的出货面积已提升至全球第三 [5] - 群智咨询预计2025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5.4%至2.5亿片 [5] - Omdia预测未来三年全球车用显示模组出货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05%,其中8英寸及以上车载显示模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7.16% [5] 技术路线与行业趋势 - LCD仍是车载显示主要解决方案,OLED显示加快落地车载场景 [5] - 深天马加快LTPS液晶显示车载业务发展,推动OLED首个车载项目量产 [5] - 京东方8.6代OLED面板生产线将为车载显示提供助力 [5] - 维信诺与红旗汽车在OLED车载显示上已有合作项目落地 [5] - Micro LED技术也将用于车载领域,深天马厦门Micro LED生产线将车载显示作为重要应用方向 [6] 行业竞争与策略 - 车市需求增长和规模提升趋势不变,但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挑战等压力 [6] - 深天马车载业务将持续提升产品模组集成度 [6] - 京东方精电将与市场领先汽车制造商建立策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新兴汽车初创公司合作保持谨慎 [6]
京东方 CEO 冯强:用一场“技术、绿色、AI”交织的科技盛宴走向全球舞台
搜狐财经· 2025-05-15 09:26
技术亮点 - 全球首发75英寸4K UB Cell 4.0显示产品 以媲美OLED画质和健康护眼功能重新定义高端LCD标杆 [2] - 全球首发OLED智慧驾舱及首款搭载TADF+Tandem+COE技术的OLED智能终端柔性显示解决方案 实现"屏幕即场景" [2] - 展示光场显示和3D微显示等超临场技术 为全球客户打开未来场景 [5] 绿色可持续发展 - 展区设立绿色低碳专区 陈列氧化物技术和LTPO低功耗产品 凸显绿色制造、绿色产品技术和绿色供应链引领作用 [5] - 发布中国半导体显示行业首个可持续发展品牌ONE 通过绿色制造、零碳工厂和废弃物零填埋认证践行生态责任 [5] - 公司旗下18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48款产品通过碳足迹认证 [14] AI战略布局 - 全球首发AI TV、AI笔记本电脑与显示器 集成光感和温感传感器 搭载屏幕局部刷新及远端监测智能技术 [6] - 推动AI+战略落地 涵盖AI+制造、AI+产品和AI+运营 以AI驱动创新生产力 [6] 全球化发展策略 - 全球化布局基于四原则: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策略实施、为全球客户提供智能产品服务、与生态伙伴价值共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7] - 全球拥有6大区域营销平台、2个海外制造基地 子公司覆盖近20个国家和地区 与5000家生态伙伴共建生态圈 [9] - 在北美聚焦电竞与高端消费电子 在欧洲打入数字标牌与白板整机头部客户 在越南投资20亿元建设智慧工厂实现制造能力前置化 [9] 品牌与技术协同 - 通过ADS Pro、f-OLED和α-MLED三大技术品牌构建差异化技术护城河 延伸显示行业价值链并提升产品附加值 [13] - 技术品牌与可持续发展品牌结合 使公司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技术引领者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核心力量 [14] - 美国专利授权量连续七年跻身全球TOP20 PCT专利申请量稳居世界前六 [14]
SID 2025:京东方、TCL华星、天马等8家面板厂新品一览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14 18:03
京东方 - 全球首发75英寸4K UB Cell 4.0电视,具备超高色域、全视角无色偏特性,1400:1超高环境光对比度与超低面板反射率,集成多元智慧显示功能[1] - 展出全球首款搭载TADF+Tandem COE技术的OLED智能终端显示解决方案,突破传统显示技术在色域、功耗和寿命方面的限制[3] - 27英寸超快响应HDR Mini LED电竞显示器,300Hz高刷新率,2304分区精细背光,1000nits峰值亮度,百万级动态对比度[6] - 全球首发55英寸超广角OLED透明天窗、前排OLED连屏、L型OLED屏幕及集成大面积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智能方向盘OLED屏幕[7] TCL华星 - 印刷OLED产品线覆盖6.5英寸手机到65英寸TV全尺寸领域,全球首次由单一厂商实现全场景覆盖[10] - 全球首款印刷OLED手机显示(6.5")采用超视网膜级Real RGB像素阵列,百万级对比度和广色域显示[10] - 全球首款14英寸印刷OLED平板显示屏,像素密度提升30%,百万级原生对比度,99% DCI P3 RGB广色域[12][13] - 219英寸超大36:9 MLED显示屏支持百万级对比度,可自由拼接实现无限尺寸显示[14] - 14.3英寸超高亮Micro LED车载抬头显示器,强光环境下对比度大于5:1[17] 天马 - 全球首款6.51英寸三合一光感功能屏HOI,集成指纹识别、色温感知与寿命监控,支持75%屏幕面积多指识别[20] - 13英寸L形曲面AMOLED车载显示屏采用SLOD技术,拥有高画质、轻巧耐用特性[21] - 12.3英寸"光木隐视"显示屏集成隐藏显示与全视角防窥技术,息屏呈现木纹美学[23] - 展示Micro-LED显示、像素超分显示、健康护眼显示等技术[25] 维信诺 - 推出ViP AMOLED"全家桶",包括1.5英寸手表屏(466*466)、6.88英寸手机屏(1316*2832)、14.2英寸笔电屏(3120*2080,DCI-P3 100%)[26] - 全球首款玻璃基AMOLED超高PPI解决方案,实现2000PPI分辨率[29] - 全球首发车载UDIR柔性AMOLED解决方案,支持屏下红外光检测无闪烁[30] 友达 - 64英寸透明Micro LED显示器由42英寸单片拼接而成,具备1000尼特高亮度与广色域[34] - 13英寸Micro LED抬头显示器提供高入眼亮度与色彩饱和度[35] - 32英寸2D/3D专业显示器支持8K4K分辨率与实时眼球追踪[41] 群创 - 拼接式MicroLED镜面显示器拥有NTSC 115%高色域与86%高反射率[44] - 85吋4K AI互动数位艺术显示器具备抗眩光层与AI生成动态画作功能[46] - MicroLED浮空珠宝盒支持1500尼特亮度与非接触式手势感应[50] 三星显示 - 电致发光量子点EL-QD技术直接点亮QD像素,降低功耗同时提升色彩精度[55] - 展示5,000 PPI的RGB OLEDOS,1.4英寸尺寸达15000尼特峰值亮度[58] - 推出基于Micro LED的可拉伸显示器,支持3D形态变换[59] LG Display - 第四代OLED面板采用Primary RGB Tandem结构,亮度峰值达4,000尼特[62] - 45英寸5K2K游戏OLED分辨率达5120×2160,约1100万像素[64] - 概念车搭载57英寸P2P显示屏与18英寸可滑动OLED后座娱乐屏[66]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下跌0.86%,前十大权重包含京东方A等
搜狐财经· 2025-05-13 23:21
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下跌0 86% 报1373 7点 成交额178 92亿元 [1] -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5 09% 近三个月下跌5 50% 年至今下跌0 87% [1] 指数构成 - 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定制 选取50只成长潜力较大的国企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指数以2016年12月30日为基日 以1000 0点为基点 [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北方华创(11 36%)、京东方A(9 49%)、中国铝业(8 64%)、生益科技(5 26%)、金风科技(4 26%)、中国动力(4 1%)、晶方科技(3 12%)、晶合集成(2 78%)、盛和资源(2 76%)、长信科技(2 44%) [1] - 市场板块分布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1 68%、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7 54%、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 78%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45 76%、工业占比29 36%、原材料占比16 42%、通信服务占比4 10%、公用事业占比2 11%、主要消费占比1 79%、医药卫生占比0 47% [2]
京东方落地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 10亿元募资投向科创领域股权投资
新华财经· 2025-05-13 20:26
债券发行 - 京东方科技集团成功发行2025年第二期科技创新债券 发行规模10亿元 期限10年 票面利率2.23% 全场倍数达3.15倍 [1] - 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科技创新领域股权投资及流动资金补充 [1] -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为企业量身定制债券承销发行方案 通过优化资金用途和灵活设置还本付息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1] 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 [1] - 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2] - 围绕产业链核心环节提供"融资+融智"综合服务 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解决方案 [2] 行业影响 - 科技创新债券为科创企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助力债券市场"科技板"和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 [1][2] - 金融机构通过债券承销支持AMOLED屏幕、物联网创新等前沿领域突破 [1] -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