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重汽(000951)
icon
搜索文档
重拳封杀,出口同比暴跌59.2%:俄罗斯宣布禁售中国卡车,为何突然背后捅刀?
商业洞察· 2025-08-15 17:24
中国卡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崛起与挑战 核心观点 - 俄罗斯突然禁止进口中国卡车品牌多款车型,理由是刹车性能等问题,但缺乏独立检测报告支持[3] - 中国卡车在俄市场份额从2022年不足10%飙升至2024年近60%,俄罗斯本土品牌份额下滑至33%[5] - 俄罗斯通过提高关税、认证壁垒等政策限制中国卡车,以保护本土产业[17][18] 中国卡车在俄市场表现 - 俄乌冲突后欧美卡车品牌撤离,中国卡车填补市场空白,2024年市场份额达58.3%[13] - 中国重汽汕德卡2024年在俄销量1.95万辆,超过俄罗斯本土品牌卡玛斯的1.73万辆[13] - 中国卡车价格比同级欧洲车低30%,售价20-30万元人民币,性价比优势明显[11] 俄罗斯政策限制措施 - 2024年4月起提高卡车回收税,2025年执行更严格的欧V排放标准,但给本土品牌更长过渡期[17] - 2025年1月将进口卡车关税从15%上调至35%,并新增"进口差价税"[18] - 2025年7月30日全面禁止多款中国卡车进口销售,要求召回已售车辆[18] 市场影响与应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同比暴跌59.2%,约2.5-3万辆已售车辆面临召回[23] - 中国卡车企业加快本土化布局,北汽福田、东风柳汽等已在俄建立供应链[29] - 俄罗斯推出"工业本地化计划",吸引中国车企在俄建厂以减免关税[25] 技术对比 - 中国卡车已进入电动化+智能化阶段,俄罗斯仍停留在燃油车时代[23] - 中国重汽L3级自动驾驶重卡在俄北极圈矿区实现无人运输,俄罗斯技术仍处实验室阶段[23] - 中国卡车性能优于俄罗斯产品,如福田欧曼重卡马力最高达580匹,远超俄罗斯卡玛斯54901的550匹[23]
商用车板块8月15日涨2.01%,汉马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6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5 16:37
商用车板块市场表现 - 商用车板块整体上涨2.01%,领涨个股为汉马科技(涨幅5.01%)[1] - 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696.77点,深证成指上涨1.6%至11634.67点[1] - 板块成交量活跃,福田汽车成交100.44万手(2.66亿元),汉马科技成交94.21万手(6.69亿元)[1] 个股价格变动 - 汉马科技收盘价7.12元(+5.01%),东风股份7.72元(+4.18%),江淮汽车48.20元(+3.79%)[1] - 涨幅超1%个股包括中集车辆(+1.61%)、中国重汽(+1.50%)、安凯客车(+1.42%)[1] - 一汽解放(+0.57%)和福田汽车(+0.38%)涨幅相对较小[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66亿元,游资净流出1.12亿元,散户净流出3.54亿元[1] - 江淮汽车主力净流入3.53亿元(占比10.66%),居板块首位[2] - 东风股份主力净流入6004.97万元(占比13.48%),汉马科技主力净流入5011.06万元(占比7.49%)[2] - 一汽解放游资净流出1513.56万元(占比-10.24%),为最大游资流出个股[2]
中国重汽(03808.HK)将于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1:52
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内容包括审议及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如有) [1]
7月新能源重卡狂飙1.7万辆!徐工/解放/三一超2000辆争冠 谁暴涨14倍?|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5 11:47
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市场平均同比增速达196%,平均月销量1.32万辆 [1] - 2025年7月销量1.66万辆,同比暴涨152%,渗透率达25.89% [4] - 2025年1-7月累计销量9.59万辆,同比增长179%,渗透率22.88% [8][21] - 新能源重卡已连续26个月跑赢行业大盘,实现"30连增" [6] 区域市场表现 - 2025年1-7月全国31个省(市、区)都有新能源重卡上牌 [8] - 全国已有317座城市有新能源重卡上牌,16座城市上牌量超1000辆 [8] 主要企业表现 - 2025年7月徐工以2846辆摘冠,解放和三一分别销售2589和2156辆 [13] - 福田、联合重卡和江淮同比分别增长499%、1392%和416% [13] - 2025年1-7月徐工和三一累计销量均超1.5万辆,份额分别为16.39%和15.68% [21][23] - 解放、陕汽和重汽累计销量破万辆,份额分别为13.90%、11.54%和11.42% [25]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7月有13家企业销量超百辆,7家企业月销量超1000辆 [11] - 截止2025年7月,有过月销超2000辆体验的企业达5家,月销超千辆企业达8家 [16][17] - 2025年1-7月累计销量超1000辆的企业达11家,其中10家超2000辆 [19]
致敬丨选重汽好车,伴“中国好人”
齐鲁晚报· 2025-08-15 10:59
公司品牌形象建设 - 公司向"中国好人"陈廷海捐赠豪沃轻卡并提供整车终身质保及终身免费保养服务 [4] - 公司近百年发展历程中将"诚信"作为核心基因 强调对品质的可靠承诺和对用户的责任担当 [8][9] - 公司坚持"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核心价值观 通过质量诚信和"亲人"服务理念提升客户体验 [11] 产品市场认可度 - 豪沃轻卡在当地运粮市场占有率较高 获得本地用户广泛认可 [6] - 公司通过终身质保等售后服务强化产品可靠性承诺 [4]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 公司通过物资捐赠和服务支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助力道德模范履行承诺 [4][13] - 公司行动体现对信义精神的实质性支持 形成品牌精神与社会价值的共鸣 [9][13]
中国重汽与哈萨克斯坦成立合资公司!将年产1万辆商用车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4 10:27
中国重汽在哈萨克斯坦的合资项目 - 哈萨克斯坦政府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卡利亚尔出席中国重汽集团在哈联合生产商用车的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1] - 合资公司萨兰机械有限公司成立 项目获哈萨克斯坦政府及卡拉干达州政府支持 定位为哈国商业设备生产发展的重要中心 [3] - 合资工厂位于卡拉干达州萨兰市 年产能达10000台设备 包括豪沃(HOWO)卡车 [3] 合资工厂技术及本地化规划 - 工厂配备哈萨克斯坦首条电泳金属加工生产线 提升车身防腐蚀保护并延长设备寿命 [3] - 计划采用Qarmet冶金厂生产的镀锌钢车身部件 实现原材料本地化及生产周期本土化 [3] - 技术设备分阶段交付:底盘和驾驶室组装设备2025年10月交付 喷漆和焊接设备2026年第二季度交付 [5] 项目经济与社会效益 - 中国重汽此前已在哈萨克斯坦开展联合生产 新项目旨在提升产能与本地化水平 [5] - 预计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 [5] 行业动态(其他商用车领域) - 7月商用车销量31万辆 同比增长14% 福田销量超4万辆 重汽/东风超3万辆 [8] - 7月轻客销量3.3万辆 连续四个月增长 福田销量同比大涨20% [8] - 换电重卡领域出现大单:150辆采购+50辆交付 [8]
商用车板块8月13日跌0.31%,宇通客车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2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16:31
商用车板块整体表现 - 8月13日商用车板块下跌0.31%,领跌个股为宇通客车(跌幅2.78%)[1][3]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48%至3683.46点,深证成指上涨1.76%至11551.36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6只下跌,4只上涨,跌幅最大为宇通客车(-2.78%),涨幅最大为福田汽车(+1.87%)[1][3] 个股价格与成交情况 - 江淮汽车成交额最高达19.01亿元,股价微涨0.21%至47.10元[1][3] - 宇通客车成交量12.84万手,成交额3.47亿元,股价下跌2.78%至26.93元[3] - 福田汽车成交量126.20万手为板块最高,股价上涨1.87%至2.72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26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866.6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45亿元[3] - 江淮汽车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151.27万元(占比1.13%),而中国重汽遭主力净流出2527.90万元(占比-12.55%)[4] - 曙光股份主力净流入545.77万元(占比10.03%),为板块内主力资金流入占比最高个股[4] 相关ETF产品动态 - 中证500质量成长ETF(代码560500)近五日上涨2.03%,市盈率16.93倍[6] - 该ETF最新份额4.3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9.9万元,估值分位处于66.46%[6][7]
福田超4万 重汽/东风超3万拼前二!7月商用车销31万辆增14%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3 12:34
商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商用车市场呈现降-增-降-增-降-增的波动走势,6月累计销量达212万辆,同比增长3%,净增长3.2万辆 [1] - 7月销量30.60万辆,环比下降17%,同比增长14%,同比增速较上月扩大5个百分点,实现年内首次"连增" [3] - 近五年7月销量呈现两级分化:2021年与2025年超30万辆,2022-2024年约25万辆;2025年7月销量为近五年第二高,较2021年低6000辆,较2024年高3.8万辆 [5] - 1-7月累计销量242.77万辆,同比增长4%,净增9.13万辆,累计增速较6月扩大1个百分点;近五年累计销量排名第二,较2021年同期低80万辆 [7][17] 企业竞争格局 月度表现 - 7月销量超万辆企业增至12家,福田以4.55万辆蝉联冠军,年内第7次登顶月榜 [9] - 前十企业9增1降:福田/重汽/东风/长安/解放/大通/陕汽同比分别增长19%/34%/30%/15%/18%/61%/18%,均跑赢行业增速;长城同比增长14%与行业持平;上汽通用五菱个位数增长跑输大盘;江淮同比下降10% [11] - 前十企业合计份额76.09%,前五企业份额50.63%;福田份额14.86%居首,重汽10.15%次之,东风/长安分别占9.80%/9.46% [14][15] - 排名变动显著:重汽/五菱/大通/江淮分别上升2/2/3/1位至第2/6/7/8名;长城重返前十;仅福田/解放保持上月排名 [15] 累计表现 - 1-7月累计销量前十企业中7家增长:福田/重汽/江铃/陕汽/长城分别增长10%/14%/6%/14%/6%,跑赢行业;东风/长安微增0.3%/1%;解放/五菱/江淮下滑,最大降幅24% [19] - 前十企业合计份额76.07%,前五占50.64%;福田份额15.21%领先,重汽10.03%次之,东风/长安分别占9.66%/9.28% [22] - 市场份额变动:福田/重汽份额同比提升0.79/0.85个百分点;行业排名中重汽/陕汽较去年年终上升2/1位至第2/9名 [23] 行业竞争特点 - 企业间差距微小:7月相邻企业份额差多不足0.5%,五菱与解放销量差仅400辆,陕汽与江淮差不足300辆 [15] - 累计份额竞争激烈:东风与重汽、长安与东风、江铃与江淮、五菱与江铃、长城与陕汽之间份额差均不足0.5%,五菱与江铃仅差0.02%(销量差不足600辆) [26]
济南莱芜布局多元产业集群 推动工业高质量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19:03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莱芜区2024年工业总产值达1307亿元人民币 总量位居济南市第二位 [2] - 锚定工业经济头号工程 精准谋划3+2重点产业 加速布局一城一谷一园一基地 [1] - 推动产业链上成长和集群发展 形成多元协同产业格局 [1] 传统产业升级 - 汽车产业以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为引擎实现全链崛起 [2] - 重汽济卡2024年产量规模突破10万辆大关 [2] - 带动30家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2] - 钢铁等传统产业持续升级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3] 新兴产业发展 - 现代医药产业以鲁中国际生物谷为平台深耕中医药细分领域 [2] - 现代医药产业2024年产值实现翻番 [2] - 新能源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崛起 [1] - 引导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并拓展应用场景 [3] 招商引资与产业链建设 - 3年来招引落地491个优质项目包括飞龙医药等 [3] - 项目填补关键环节并提升链条韧性 [3] - 靶向开展以链招商 以商招商和园区招商 [3] - 公司聚焦高附加值零部件领域强化产业集群效应 [2] 未来发展规划 - 预计2025年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超10% [2] - 全力构建汽车零部件+整车+物流全产业链战略高地 [2] - 精准培育新兴产业持续提升产业能级与发展韧性 [3] - 吸引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积蓄产业长远发展后劲 [2][3]
重汽济卡预计今年产销量同比增长超10%
齐鲁晚报网· 2025-08-12 12:38
公司业绩与产能 - 2024年整车生产11万辆 同比增长9% [3] - 2025年1-7月整车生产超7万辆 同比增长17% [3] - 人均产出提升42% 劳动生产率实现跨越式提升 [3] 未来增长目标 - 预计2025年产销量同比增长超10% [1][4] - 2026年产销量将在2025年基础上再增10% [1][4] - 2030年产销量与市场份额实现全面提升 [1][4] 技术升级与产能建设 - 2020年投资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 [3] - 建成国内首条AGV柔性总装线 [3] - 实现驾驶室焊接100%自动化黑灯工厂 [3] - 配备比肩高端乘用车漆面品质的杜尔涂装线 [3] 产业转型方向 - 重卡产业向新能源化 智能化 高效化转型 [3] - 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和装备升级投入 [3] 政策与营商环境支持 - 莱芜区推出50余项惠企政策清单涵盖制造业单项冠军 工业技改投资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等领域 [4] - 设立汽车产业科提供一对一贴身服务 [4] - 精准解决职工子女入学 配套建设等关键问题 [4] 社会经济效益 - 项目创造3000余个优质就业岗位 [3] - 有力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