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陆重工(002255)
icon
搜索文档
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项目首台大型设备一次吊装成功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14:37
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工程项目进展 - 项目首台大型设备烯烃分离装置1号丙烯塔成功吊装 标志着现场安装工作全面启动 [1] - 丙烯塔为烯烃分离装置核心设备 直径6米 高60多米 总重460多吨 [1] - 吊装采用4000吨履带吊主吊 400吨履带吊配合 完成起升 旋转 就位等环节 [1] 项目参与方 - 设计方为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1] - 设备制造方为苏州海陆重工(002255) [1] - 运输吊装由石化起运公司负责 [1] - 现场安装由石化四建公司负责 [1] 项目管理措施 - 业主 监理 总包联合进行专项检查 全面排查隐患 [1] - 对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技术交底 明确技术难点与安全风险点 [1] - 确保零隐患施工 [1]
2025年1-5月江苏省能源生产情况:江苏省发电量2406.5亿千瓦时,同比下滑5.3%
产业信息网· 2025-08-19 09:46
江苏省2025年1-5月发电量总体情况 - 江苏省2025年1-5月总发电量2406.5亿千瓦时 同比下滑5.3% [1] - 2025年5月单月发电量489.8亿千瓦时 同比下滑4.3% [1] 分能源类型发电量表现 - 火力发电量1858.5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77.2% 同比下滑6.9% [1] - 水力发电量16.8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0.7% 同比增长33.3% [1] - 核能发电量212.1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8.8% 同比下滑2.5% [1] - 风力发电量239.5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10% 同比下滑3.1% [1] - 太阳能发电量79.64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3.3% 同比增长19% [1] 涉及能源领域上市公司 - 南京公用(000421)、协鑫能科(002015)、金智科技(002090)、东华能源(002221)等10家江苏地区能源相关上市公司被列举 [1] 数据来源与统计范围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整理 [3] - 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 - 同比数据计算采用与本期统计范围一致的同期数 [2]
海陆重工(002255)8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029.2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20:0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8.55元 单日下跌0.93% 换手率2.75% 成交量17.55万手 成交金额1.5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029.23万元 占成交额20.18%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452.26万元(占比9.67%) 大单净流出1576.97万元(占比10.5%) [1] - 中小单资金分化明显 中单净流出1074.66万元(占比7.16%) 小单净流入1954.58万元(占比13.0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7亿元 同比增长0.33% 归属净利润7374.89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62.37% [1] - 扣非净利润6728.82万元 同比增长57.38% 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强 [1] - 流动比率1.968 速动比率1.303 资产负债率40.13% 财务结构稳健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0年 位于苏州市 从事通用设备制造业 注册资本83088.1055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8300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徐元生 对外投资2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126次 [1][2] - 拥有商标信息14条 专利信息295条 行政许可32个 体现较强技术积累与合规经营能力 [2]
海陆重工股价微涨0.47% 中报净利润预增超48%
金融界· 2025-08-06 01:03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盘价为8.6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47% [1] - 当日成交金额1.46亿元,换手率2.66%,总市值71.62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余热锅炉、核电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制造 [1] - 产品应用于钢铁、化工、电力等多个领域 [1] - 入选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1] 财务表现 - 被纳入"2025中报预增"概念板块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9亿至2.05亿元,同比增长48.92%至60.68%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6.5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01%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4842.8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88% [1]
海陆重工股价微涨0.47% 公司称持续研发新产品技术
金融界· 2025-08-05 02:1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4日收盘,海陆重工股价报8.58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4元,涨幅0.47% [1] - 当日成交量为136093手,成交金额达1.16亿元 [1]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节能环保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产品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 [1] - 公司总部位于江苏,属于电源设备行业 [1] 业务发展 - 公司将持续聚焦节能环保装备核心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 [1] - 不断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1] 资金流向 - 8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98.03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9271.46万元 [1]
海陆重工:公司不断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18:17
公司研发动态 - 公司注重研发 聚焦节能环保装备核心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 [1] - 公司持续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1]
海陆重工:聚焦节能环保装备核心领域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
金融界· 2025-08-04 11:57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专注于节能环保装备核心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1] - 公司持续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1] 技术发展策略 - 公司注重研发投入以实现技术突破 [1] - 产品升级是公司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1] 潜在市场机会 -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开工建设可能为西部地区发展带来机遇 [1] - 环保技术设备在西部地区发展中存在应用潜力 [1]
美国可控核聚变重磅 首座电厂开建 机构调研这些股(附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8:28
美国首座商业可控核聚变电厂开工 - Helion Energy启动首座商业可控核聚变电厂"猎户座"施工,选址华盛顿州奇兰县,计划2028年向微软供电[2][3] - Helion采用磁惯性约束场反位形(FRC)技术路线,建造成本仅为托卡马克的1/5~1/10,可直接通过聚变产生电能[5] - 2023年与微软签署每年50MW购电协议,投资人包括微软和OpenAI创始人[5] 国内外FRC技术路线进展 - 国内瀚海聚能完成HHMAX-901主机建设并实现等离子体点亮,标志FRC技术从实验室迈向应用端[6] - 上市公司国光电气、旭光电子、王子新材、英杰电气参与瀚海聚能项目,其中英杰电气提供电源系统,王子新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 - FRC技术路线中电源系统价值量占比大幅提升,因需大脉冲电源支撑等离子体加速[6] 资本市场动态 - 上交所举办可控核聚变产业沙龙,超20家产业链企业和30家金融机构参与讨论[7] - 近50只概念股中,冰轮环境(42次/274家)、安泰科技(10次/178家)、东方钽业(22次/164家)获密集调研[7][9] - 冰轮环境极低温氦气压缩机用于超导磁体冷却,安泰科技中标EAST偏滤器改造,英杰电气电源产品占比高[7] 概念股业绩表现 - 永鼎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6-3.2亿元(同比+731%-922%),宝胜股份预计净利润5000-7500万元(同比+167%-301%)[8] - 中国一重、尚纬股份、法尔胜、融发核电等业绩预亏[8] - 合锻智能2024年中标2.09亿元BEST真空室项目[7] 机构调研数据 - 年内涨幅最高概念股:合锻智能(+122%)、国光电气(+82%)、雪人集团(+61%)[9] - 总市值前三:中国核电(1890亿元)、中国能建(950亿元)、安泰科技(140亿元)[9] - 冰轮环境市值126.7亿元(年内+38%),英杰电气市值107.7亿元(年内-11%)[9]
海陆重工(002255)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392.1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1:49
公司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8.6元,下跌1.26% [1] - 换手率4.92%,成交量31.41万手,成交金额2.6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392.16万元,占比成交额16.3% [1] - 超大单净流出1401.38万元、占成交额5.2%,大单净流出2990.78万元、占成交额11.1% [1] - 中单净流出878.59万元、占成交额3.26%,小单净流入3513.57万元、占成交额13.04%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0.33% [1] - 归属净利润7374.89万元,同比增长62.37% [1] - 扣非净利润6728.82万元,同比增长57.38% [1] - 流动比率1.968,速动比率1.303,资产负债率40.13%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苏州市,从事通用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83088.1055万人民币,实缴资本8300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徐元生 [1] 公司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2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119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4条,专利信息295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32个 [2]
可控核聚变:0-1产业落地可期
华西证券· 2025-07-28 16: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后续随着国内外主要聚变装置落地加速,技术领先且有供应核心部件或材料积累的企业获单能力强,有望率先受益 [3] - 目前国内外聚变产业发展迎来窗口期,随着技术突破和政府政策加持,核聚变产业化加速,托卡马克技术作为当前主流核聚变路线,其核心设备装置或材料需求有望大幅提升,具备技术领先优势、供应经验积累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70][7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可控核聚变迎来发展窗口期 什么是可控核聚变 - 核聚变能是具有清洁、安全、可持续等优点的终极能源,具有反应释放能量大、运行安全可靠、燃料来源丰富、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有望成为大规模市场化供应的商业能源,在未来提供稳定能源输出与电力供应 [4][8] - 现有核电站采用核裂变技术,核聚变是两个轻原子核结合形成较重原子核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氘 - 氚反应是核聚变堆设计采用的主要方式 [11] - 核聚变反应的两个关键参数为聚变三乘积(劳逊判据)和聚变增益因子(Q值),满足劳逊条件才可实现点火,提升Q值是促进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关键 [17] - 磁约束是目前实现聚变能开发的最有效途径,托卡马克是未来最有可能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聚变装置 [18][19] 可控核聚变的技术路径如何 - 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性应用与AI技术在等离子体控制领域的深度融合,提高了装置的磁场强度与等离子体约束能力,促成了装置尺寸的显著缩小,进而大幅降低了单个装置的制造成本与建设周期,紧凑型托卡马克应运而生,商业化核聚变公司加速兴起 [26] - 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具备建造成本较低、建设时间较短的优势,其技术应用加速了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发展 [27] - 多国积极推动托卡马克装置相关技术发展 [28] 可控核聚变的进展如何 - 海外多国加大聚变能源布局,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积极推动聚变电站布局,多个项目预计在2030年代投运 [34][35] - 全球共有25个国家或机构正在开展托卡马克规划、建设和运行,涉及装置数量高达79个,其中57个装置处于运行状态,7个装置处于建设中,另有15个装置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3] 中国聚变能源发展迅速 中国深度参与ITER计划 - 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之一,将于2034年开始试运行,目标是建造可持续燃烧的托卡马克聚变实验堆,验证聚变反应堆的工程可行性,聚变输出功率可达1500兆瓦,科学目标是实现并验证在400s的时间内能量增益大于10,在3000s的时间内能量增益大于5,聚变功率输出500MW [38][40][43] 中国深度参与ITER核心设备研发 - 中国深度参与ITER核心设备研发,为自主发展聚变能源奠定基础,承担了ITER装置几乎所有关键部件的制造任务,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45] - 中国核聚变研究机构主要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是中国核聚变技术保持国际领先的标签,BEST项目有望成为世界首个开展氘氚稳态燃烧的实验装置,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项目招标加速 [50][52][53] - 中国商业化核聚变公司主要包括能量奇点、星环聚能等,能量奇点按“三步走”战略推进聚变布局,星环聚能计划在2027年底或2028年初开始建设商业示范堆,并预计在2030年左右实现可输出电能的聚变反应堆 [59] 国内企业积极布局聚变产业 -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上游为各类原材料,中游为各类设备以及反应堆工程建设,下游为核电站运营 [62] - 托卡马克组件主要包括磁体和三大件(真空室、冷屏、杜瓦),磁体通过产生强大磁场约束和控制高温等离子体,三大件分别为等离子体放电提供真空环境、减少热负荷和提供真空环境并隔断热交换 [67] - 国内企业积极加大聚变布局,部分企业已实现为国内外主要聚变项目配套供应 [68] 投资建议 - 国内外聚变产业发展迎来窗口期,托卡马克技术核心设备装置或材料需求有望大幅提升,具备技术领先优势、供应经验积累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70][71] - 受益标的包括磁体系统(国光电气、联创光电等)、高温超导带材(精达股份、永鼎股份等)、真空室(合锻智能、派克新材等)、杜瓦(航天晨光等)、偏滤器(安泰科技等)、磁体电源(爱科赛博、英杰电气、四创电子等)、配套设备(旭光电子等)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