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伦药业(002422)
icon
搜索文档
科伦药业(002422) - 2024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2025-06-08 15:45
权益分派方案 - 2024年度每10股派现金红利5.03元,不转增不送股[3] - 深股通投资者等每10股派4.527元[4] 股本与分红金额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总股本1,598,053,372股,7,272,164股不参与分红[4] - 实际参与分配股本1,590,781,208股,分红800,162,947.6240元[2][5]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2025年6月12日,除权除息日2025年6月13日[5] - 2025年6月13日划入股东资金账户[9] 其他 - 除权除息价=登记日收盘价 - 0.5007110元/股[2][5][7] - 限售股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公司暂不扣缴[4]
科伦药业75岁董事长赤身秀肌肉“惹麻烦” 遭学者饶毅连续发文质疑带货“假药”
新华财经· 2025-06-06 21:55
公司动态 - 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通过个人形象展示推广麦角硫因产品,引发市场关注[2] - 科伦药业及子公司川宁生物股价在广告爆红后大幅上涨[3] - 公司回应称麦角硫因原料由川宁生物提供,产品生产由科伦永年负责[5] - 科伦药业证券部表示产品相当于海淘商品,符合电商销售要求[6] 产品争议 - 麦角硫因被质疑为"假药",科伦药业单日股价大跌4 96%[3] - 公司引用国际期刊《Cell Metabolism》研究证明产品有效性[5] - 产品尚未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或备案,缺少保健品"蓝帽子"标识[5] - 麦角硫因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请已于2024年5月17日获国家卫健委受理[5] 行业现状 - 国内保健品审批严格,新产品获取资质难度较大[6] - 平行进口模式成为海外保健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途径[6] - 类似NMN等抗衰补剂也通过平行进口方式在国内销售[6] - 麦角硫因在国外属于功能性食品或膳食补充剂类别[6]
麦角硫因到底是不是“假药”?饶毅与科伦对线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6-06 17:24
核心观点 - 科伦药业与饶毅就麦角硫因是否为"假药"的争议持续升级,公司强调麦角硫因是国际公认的膳食补充剂而非药品,不存在"假药"一说 [1][5][12] - 饶毅认为若麦角硫因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相关产品宣传可能存在虚假或欺骗嫌疑 [5][12] - 科伦药业股价6月6日收盘报37.47元/股,跌0.74%,市值598.79亿元 [2] 科伦药业的回应 - 公司引用《Cell Metabolism》两项独立研究,显示麦角硫因通过双重机制介导健康衰老:德国研究证实其延长线虫寿命、增强大鼠运动能力 [6],哈佛研究显示其激活MPST基因改善线粒体功能 [6] - 列举四项国际临床试验:日本研究(n=92)显示改善睡眠质量(《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8],新加坡研究(n=19)改善认知障碍(《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8],日本研究(80例)提升皮肤抗衰效果(《Aging Dis》)[8],瑞典队列研究(3236例)降低心血管风险(《Heart》)[8] - 指出麦角硫因在美获GRAS认证、欧盟批准为新型食品补充剂、日本列为机能性标示食品,中国卫健委已受理其新食品原料申请 [9] 学术与监管依据 - 欧洲食品安全局论文结论:合成l-麦角硫因对成人安全边际为470,儿童为216 [10] - 公司误引美国食药监局关于副干酪乳杆菌Lpc-37的通知函为麦角硫因背书,未获解释 [10] 双方立场差异 - 饶毅质疑公司未证明麦角硫因可实现广告宣称的皮肤厚度和肌肉含量提升效果 [12] - 公司反驳称药品与膳食补充剂分属不同维度,前者针对疾病治疗,后者用于健康人群机能提升 [12] - 公司强调抗衰老研究需经历转化周期,否定麦角硫因可能阻碍健康管理工具发展 [12]
麦角硫因陷多重争议,究竟是有效产品还是营销噱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16:37
麦角硫因市场概况 - 全球麦角硫因销售额预计2027年突破8.104亿美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36.17% [1] - 2024年全球麦角硫因原料市场规模0.63亿美元,2031年有望达1.61亿美元 [1] - 麦角硫因在中国尚未取得新食品原料批文,仅限于化妆品和医药中间体使用 [4] 产品定位与争议 - 麦角硫因被定位为健康管理工具而非药品,在美国、日本等地已获食品补充剂认证 [1][4] - 科伦药业产品"麦角硫因胶囊"售价1499元/60粒,强调纯度99.9%且符合日本GMP标准 [4][5] - 学界对麦角硫因在人体作用机制和临床验证方面仍存研究空白 [2][8] 生产技术与成本 - 传统提取法成本高昂,牛肝菌中EGT含量1812μg/g,杏鲍菇542μg/g [6] - 合成生物学技术突破使原料成本下降90%,纯度可达99%以上 [8] - 川宁生物在建年产0.5吨麦角硫因生产基地 [6] 主要企业布局 - 华熙生物2024年获美国Self-GRAS认证,相关研发累计投入39.66万元 [7] - 仅三生物月产能达3-5吨,福瑞达将麦角硫因纳入化妆品核心研发方向 [8] - 全球90%麦角硫因通过微生物发酵或酶催化生产 [8] 应用领域 - 外敷用于抗衰护肤,口服常与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肽等搭配 [3] - 现有研究显示EGT具有多种潜在治疗作用,但临床试验仍需开展 [8]
饶毅回应:我为何向刘革新开炮
经济观察报· 2025-06-06 15:54
事件背景 - 知名生物学家饶毅在微信公众号发文质疑麦角硫因为"假药",并批评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通过裸露身体方式推广该产品 [2] - 科伦药业通过官方公众号回应饶毅质疑,强调麦角硫因的科学价值 [3][7] - 双方争议焦点在于:麦角硫因是否属于"假药"、保健品推广方式是否恰当 [4][5] 科伦药业立场 - 公司认为饶毅"未获药品批准即属无效"的论断武断,且对膳食补充剂存在偏见 [1][7] - 公司列举四项科学依据论证麦角硫因价值:科学验证、全球监管背书、预防医学趋势、行业规范化发展 [7] - 引用《Cell Metabolism》期刊研究证明麦角硫因在抗衰老、睡眠健康、认知健康等领域的临床验证 [7] - 指出麦角硫因在欧美、日本已被列为新型食品补充剂或功能保健食品成分 [7] 饶毅质疑要点 - 认为未获药监局批准的保健品都属于"假药",麦角硫因是通过保健品方式"蒙人、骗人" [4][12] - 批评刘革新通过裸露肌肉的广告方式误导消费者,暗示产品效果与广告形象存在关联 [6][16] - 指出药企应通过药监局审批程序证明产品有效性,而非绕开审批直接推广 [12][14] - 质疑科伦药业作为制药企业却不敢申报药品审批的行为 [14] 产品信息 - 麦角硫因是天然水性含硫氨基酸,具有抗氧化能力,近年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领域 [4] - 科伦药业推出的麦角硫因胶囊售价1499元/瓶 [4] - 董事长刘革新亲自通过展示肌肉的广告片为产品代言 [4][6] 行业背景 - 饶毅此前曾多次公开批评保健品行业,包括505神功元气袋、珍奥核酸、脑白金、益生菌等产品 [11] - 饶毅曾举报绿谷制药GV-971造假,批评华大基因前CEO尹烨推销"假药" [8] - 争议反映保健品行业长期存在的科学验证与营销手段之间的矛盾 [5][11]
关于《假药靠肌肉男真人“赤膊上阵”,真药伟哥仅以小小 “老鼠作证”》一文,科伦药业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6-06 14:14
科伦药业与饶毅的争议 - 知名生物学家饶毅公开质疑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代言的麦角硫因胶囊为"假药",导致公司股价连续两日受挫 [1] - 饶毅在文章中提出"未获药品批准即属无效"的论断,并批评公司通过营销欺骗消费者 [1][2] - 科伦药业回应称饶毅的论断"有点武断和对膳食补充剂存有偏见",强调麦角硫因是国际公认的膳食补充剂而非药品 [1] 麦角硫因的产品资质与科研依据 - 科伦药业引用《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27.7)发表的两项独立研究,证实麦角硫因通过双重机制介导健康衰老,并在多国双盲试验中验证多场景有效性 [1] - 麦角硫因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被列为新型食品补充剂或功能保健食品成分,包括美国FDA的GRAS认证(GRN 000734)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的批准(EU 2017/2470) [2]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5月17日受理麦角硫因的新食品原料申请,但截至发稿时仍处于审查阶段 [2] 行业争议与公司立场 - 饶毅批评公司"大肆推广麦角硫因,就是商人不顾廉耻进行蒙人的一个例子" [2] - 科伦药业回应称欢迎学术界、监管部门及消费者监督,呼吁行业以客观态度审视新兴科技 [2]
饶毅“炮轰”麦角硫因为“假药”,科伦药业陷舆论风波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6-06 14:05
饶毅质疑科伦药业麦角硫因产品 - 知名生物学家饶毅公开发文指责科伦药业旗下麦角硫因胶囊为"假药",认为其缺乏足够证据获得药监部门批准,只能以保健品方式销售 [1] - 饶毅指出真正有效的药物会通过动物或人体实验获得批准,而麦角硫因未能提供足够证据 [1] 科伦药业的回应 - 公司通过官方公众号声明麦角硫因定位为"功能性健康产品",从未作为药物宣传 [1] - 强调产品基于科学理论,在海外有科研论文和临床论证支持 [1] - 指责饶毅文章存在"偷换概念"问题 [1] 麦角硫因产品详情 - 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等多种生理功能 [2] - 产品定价1499元/瓶(60粒),宣传清除自由基效果是传统成分VC与辅酶Q10的10-30倍 [2] - 产品由科伦集团与日本百年企业合作开发 [2] 产品合规性与市场反应 - 麦角硫因未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或备案,按规属于普通食品,不得宣称保健功能 [3] - 饶毅发文后,科伦药业及川宁生物股价分别下跌4.96%和1.98% [3] - 次日开盘两家公司股价继续下跌,分别下跌1.3%和1.55% [3] 营销争议 - 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曾通过展示肌肉为公司麦角硫因产品代言 [1] - 产品因代言事件进入大众视野 [1]
麦角硫因究竟是不是“假药”?科伦药业公开回应饶毅多条质疑
第一财经· 2025-06-06 13:07
麦角硫因产品资质争议 - 公司回应麦角硫因定位为健康管理工具而非药品,强调其是国际公认的膳食补充剂,否认"假药"指控 [1] - 争议核心围绕产品资质,公司援引《Cell Metabolism》两项独立研究,证实麦角硫因通过双重机制介导健康衰老,并有多国双盲试验验证多场景有效性 [1] - 麦角硫因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获认证,如美国FDA GRAS认证及欧洲新型食品补充剂批准,中国卫健委2024年5月受理其新食品原料申请,目前处于审查阶段 [2] 学术与市场质疑回应 - 针对"营销欺骗消费者"指控,公司呼吁学术界、监管部门及消费者以客观态度监督其研究与产品,强调行业应理性审视新兴科技 [2] - 反驳"未获药品批准即属无效"观点,认为该论断武断且对膳食补充剂存在偏见 [1]
科伦药业回应饶毅“假药”质疑:麦角硫因价值通过科学验证 定位为膳食补充剂而非药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0:56
科伦药业麦角硫因胶囊争议 - 公司董事长刘革新因赤裸上身代言麦角硫因胶囊走红 公司称其健硕形象源于"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与服用麦角硫因胶囊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1] - 北京大学饶毅指称麦角硫因胶囊为"假药" 引发关注 争议焦点在于该产品是膳食补充剂还是药品 [1][4] - 公司回应称麦角硫因是国际公认的膳食补充剂 定位为健康管理工具 "而非药品 又何来'假药'一说" [1][5] 麦角硫因的科学验证 - 公司列举《Cell Metabolism》两项研究显示麦角硫因通过双重机制介导健康衰老 在秀丽隐杆线虫模型中延长平均寿命达20±2% 显著改善运动能力和应激抗性 [2] - 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显示补充麦角硫因使小鼠跑步距离增加约14% 速度提升约28% [2] - 多项临床研究验证麦角硫因在多领域应用 包括降低入睡困难 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和学习功能 减少皮肤皱纹 降低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等 [3] 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强调麦角硫因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被列为新型食品补充剂或功能保健食品成分 在毒性试验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展现安全性 [3] - 产品在小程序上正常销售 不同规格价格从1199元到4476元不等 四瓶装规格销量最高 截至6月5日晚销售额超1883万元 [5] - 公司认为抗衰老研究是生命科学前沿 全面否定麦角硫因可能阻碍大众获得先进健康管理工具的机会 [6] 行业观点分歧 - 饶毅认为"凡是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 不能获得批准成为真药 是假药的 只好以保健品方式蒙人、骗人" [5] - 公司回应称"未获药品批准即属无效"的论断武断 对膳食补充剂存有偏见 指出药品和营养补充剂分属不同维度 [5] - 公司呼吁行业以客观态度审视新兴科技 推动营养健康产业从"营销驱动"向"科学驱动"转型 [1]
早报 | 特朗普与马斯克决裂,特斯拉暴跌;国足无缘世界杯;印尼考虑采购歼10;饶毅“炮轰”75岁董事长带货“假药”
虎嗅APP· 2025-06-06 07:46
特朗普与马斯克关系破裂 - 特朗普公开表示对马斯克"非常失望",认为马斯克批评税改法案而非他个人,并撤回对马斯克推荐的NASA局长提名 [2] - 马斯克反驳称法案未提前给他审阅,且是深夜快速通过 [4] - 特斯拉股价当日暴跌14.26%,市值蒸发约1000亿美元 [20][21] 科伦药业麦角硫因争议 - 饶毅公开质疑科伦药业麦角硫因产品为"假药",并影射其董事长刘革新带货广告 [7] - 科伦药业回应称内部使用反馈良好,但产品未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或备案 [7] 今麦郎"1桶半"方便面营销争议 - 产品宣称"1桶半"但实际面饼110克,未达宣传的1.5倍小桶标准(127.5克) [10] - 客服承认克重差异,但未解释宣传与实物不符的原因 [10] 小鹏与华为合作AR-HUD技术 - 双方联合发布基于华为LCoS HUD整机与AR构图引擎算法的技术方案 [23] - 小鹏负责全场景应用及HMI设计,未来多款新车将搭载该技术 [23] 苹果印度业务调整 - 苹果将iPhone和MacBook在印维修业务移交塔塔集团,后者将在其组装园区内处理复杂维修 [22] - 此举无视特朗普"美国制造"警告,深化印度本土化布局 [22] 微软与OpenAI合作关系 - 微软CEO纳德拉承认双方关系动态调整,但强调合作依然稳固 [24] - 微软是OpenAI最大基础设施客户,投资137.5亿美元并深度绑定其技术 [24] 空客或获中国大额订单 - 中国或于7月订购空客200-500架窄体及宽体客机,谈判重点为300架规模 [25] 印尼考虑采购中国歼-10战斗机 - 印尼评估歼-10性能与成本优势,参考其在印巴冲突表现及性价比 [26] - 采购可能扩展至中国舰艇等装备,此前已订购42架法国"阵风"战斗机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