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讯精密(002475)
icon
搜索文档
OpenAI做硬件,为何找上“果链双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4:45
OpenAI与消费电子供应链合作 - OpenAI已与中国果链龙头企业立讯精密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面向消费级的AI设备 目前处于原型开发阶段 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推出首批产品 [3] - OpenAI计划开发智能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徽章等伴侣型设备 深度整合AI模型实现环境感知和新型人机交互 [3] - OpenAI同时与歌尔股份接触 歌尔股份为其供应扬声器等零组件 设计方案大概率采用歌尔股份的MEMS硅麦器件 [4] 供应链企业市场表现与行业影响 - 立讯精密股价连续两日大涨 9月23日盘中报65.12元创历史新高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达51.6% [3] - 歌尔股份9月22日股价收涨7.73% 但9月23日下跌2.82%回吐部分涨幅 [4] - 花旗分析师指出OpenAI开发边缘设备举措将推动苹果供应链中的中国硬件企业发展 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瑞声科技等企业受益 [4][5] OpenAI硬件战略布局 - OpenAI从苹果招募20多名消费硬件方向员工 包括多位效力超10年的核心人才 [7] - 2024年5月以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设计总监Jony Ive创立的io Products公司 [7] - 与Jony Ive合作开发的新形态AI硬件样品外观近似iPod shuffle 配备相机与麦克风 计划2027年在越南量产 [7] - 2023年CEO奥特曼投资前苹果团队创立的Humane并提供模型支持 Humane后以1.16亿美元被惠普收购 [8][9] AI硬件生态发展与市场前景 - Meta在智能眼镜市场推出Ray-Ban Display 加入彩色单眼显示屏幕支持消息通知、地图导航等功能 [11] - 深圳Plaud AI硬件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 年营收超1.8亿美元 商业模式包含硬件与订阅服务 [12] - Omdia预测2025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突破2亿台 智能音频设备出货量超5亿台 2030年智能眼镜有望实现千万级出货 [14] - IDC认为智能眼镜和机器人是最具潜力的AI硬件形态 市场竞争涵盖互联网厂商、智能硬件厂商、科技创新厂商和传统眼镜厂商四类玩家 [15] 中国供应链技术准备与优势 - 立讯精密与美国边缘AI芯片企业PIMIC达成战略合作 开发新一代可穿戴产品 技术将应用于无线耳机和AI/AR眼镜 [16] - 歌尔股份在声学、微电子、光学等零组件领域具备优势 其智能穿戴、VR/AR产品存在AI应用场景 是智能眼镜和高端TWS耳机方案最成熟的供应商 [16] - 华泰证券指出中国供应商在全球生产资源布局上持续受益 AI基础设施、机器人和端侧新品将推动硬件生产商景气度上行 [9]
立讯精密股价创新高,成交额达2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4:41
股价表现 - 立讯精密股价上涨2.13%至67.1元/股 创历史新高 [2] - 公司总市值突破4866.10亿元 [2] - 单日成交额达207.83亿元 [2]
立讯精密股价创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24 14:38
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2.13%至67.1元/股 再创历史新高 [1] - 总市值突破4866.10亿元 [1] - 单日成交额达207.83亿元 [1]
立讯精密股价创历史新高
格隆汇· 2025-09-24 14:37
股价表现 - 立讯精密股价上涨超过2% 报67.64元/股 [1] - 公司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1] - 总市值突破4800亿元人民币 [1] 交易情况 - 单日成交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1]
立讯精密成交额超22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4:36
公司表现 - 立讯精密成交额超过220亿元人民币 [1] - 股价上涨2.74% [1]
立讯精密成交额达200亿元,现涨0.87%
新浪财经· 2025-09-24 14:29
公司股价表现 - 立讯精密股价上涨0.87% [1] - 单日成交额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1]
利和兴:公司与立讯精密一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2:00
公司与立讯精密合作关系 - 公司与立讯精密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1]
国产光刻机加速发展,消费电子ETF(561600)涨超1%
新浪财经· 2025-09-24 11:46
光刻机技术突破 - 深圳稳顶聚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高精度步进式光刻机(Stepper)正式完成组装调试并出厂交付 该设备属于WS180i系列[1] - 该设备精准针对化合物半导体和高端光电器件制造领域 与制造先进手机和电脑CPU的极紫外(EUV)光刻机形成差异化战略[1] 消费电子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4日11:22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强势上涨1.47%[1] - 成分股长盈精密(300115)上涨11.54% 通富微电(002156)上涨10.00% 澜起科技(688008)上涨9.13%[1] - 消费电子ETF(561600)上涨1.18% 最新价报1.29元[1] - 截至2025年9月23日 消费电子ETF近1周累计上涨6.97%[1] 指数成分结构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1]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8%[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688256)、立讯精密(002475)、中芯国际(688981)、工业富联(601138)、京东方A(000725)等[2] 权重股涨跌情况 - 中芯国际(688981)上涨4.79% 权重占比8.04%[4] - 豪威集团(603501)上涨4.77% 权重占比4.99%[4] - 兆易创新(603986)上涨5.24% 权重占比3.84%[4] - 澜起科技(688008)上涨9.13% 权重占比4.31%[4] - 立讯精密(002475)下跌1.66% 但权重占比最高达8.06%[4] - 工业富联(601138)下跌2.85% 权重占比3.89%[4]
高管出手!大幅增持6股
证券时报· 2025-09-24 10:56
市场指数与板块表现 - 市场主要指数集体低开 [1] - 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领涨 准油股份涨停 通源石油和科力股份跟涨 [1] - 地产股大幅拉升 深振业A、上海临港和市北高新涨停 [1] - 影视院线股强势 博纳影业涨停 欢瑞世纪和光线传媒跟涨 [1] - 培育钻石概念大幅增长 黄河旋风涨停 英诺激光和力量钻石涨超5% [2] - 存储芯片概念涨幅居前 江丰电子、诚邦股份和通富微电涨停 [3] 新股申购信息 - 长江能科开启申购 发行代码920158 发行价格5.33元 [4] - 公司专注于能源化工专用设备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电脱设备、分离设备、换热设备、存储设备、固碳设备和氢能设备 [4] - 核心产品电脱设备是海洋和陆地油田采出原油外输以及炼油化工产业关键设备 2021年至2023年电脱设备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国内第一 [4] 融资交易数据 - 市场融资余额合计2.40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减少8.02亿元 [5] - 36只个股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 立讯精密净买入13.52亿元居首 胜宏科技净买入7.92亿元 中际旭创净买入6.61亿元 [5][7]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个股包括长川科技(5.03亿元)、三花智控(4.62亿元)和新易盛(4.59亿元) [7] 高管增持情况 - 近10个交易日共有114条高管增持记录 涉及45家公司 合计增持2073.09万股 动用资金3.12亿元 [8] - 6只个股获高管增持金额超2000万元 汉得信息增持505.68万股金额9127.75万元居首 稳健医疗增持173.02万股金额5519.83万元 东鹏控股增持金额4626.37万元 [8][9] - 其他增持金额较高个股包括中熔电气(3200万元)、任源医药(2290.05万元)和百诚医药(2000.26万元) [9]
“潮汕女首富”接住Open AI大单,背后立讯精密正冲刺港股
新浪财经· 2025-09-24 10:45
合作与市场反应 - OpenAI与立讯精密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消费级AI设备 预计2026年底至2027年初量产 这是OpenAI首次涉足AI硬件 立讯精密成为其首个中国合作商 [1] - 消息公布后立讯精密股价涨停 上涨10%至60.95元/股 市值达4420亿元 歌尔股份因可能供应扬声器股价大涨7.73%至35.14元/股 市值1230亿元 带动消费电子板块整体上涨 [1] - OpenAI2025年5月斥资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首席设计官创立的AI硬件公司Humane 并从苹果挖走超过20名资深员工 提供股票授予可能超过100万美元 [4]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立讯精密自2011年起与苹果合作 代工范围覆盖iPhone AirPods AppleWatch及AppleVisionPro等产品 越南工厂将承接OpenAI设备70%订单 [5]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2140.28亿元 2319.05亿元 2687.95亿元 净利润同步增长:91.63亿元 109.53亿元 133.66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20.18% 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消费电子业务占比83.37%-85.03% [6] - 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2110.24亿元占比78.5% 最大客户贡献1901.39亿元占比70.74% 客户包括三星华为及奇瑞广汽理想小鹏蔚来等车企 [7]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公司正推进赴港IPO计划募资约10亿美元 已于8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目的为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并拓宽融资渠道 [1][8] - 上市以来累计募资1164.15亿元 其中直接融资380.92亿元 通过并购耗资超252亿元扩展业务版图 [9][10][16] - 2011年以5.8亿元收购昆山联滔60%股权切入苹果产业链 后续通过收购苏州美特纬创等公司转型整机组装领域 [11] - 2023年以21亿元收购昆山世硕扩展iPhone代工能力 2022年与奇瑞组建合资公司 并以100.54亿元收购奇瑞相关股权 [11][15] 多元化发展举措 - 公司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重点发展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医疗等多业务板块 汽车领域立志成为全球领先Tier1供应商 [13][14] - 2024年以5.25亿欧元收购莱尼公司50.1%股权进入汽车线束领域 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大众等头部车企 [15] - 2025年3月以43.89亿元收购闻泰科技旗下资产包进军ODM业务 计划本年度实现ODM与OEM业务损益平衡 [15] 创始人背景与成就 - 创始人王来春从富士康基层员工成长为课长 1998年创业成立立讯精密 获郭台铭资金及订单支持 [17][18] - 2024年以62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59位 成为潮汕女首富 2024年税前报酬733.33万元涨幅266.67% [19][20] - 2025年连续三年位居《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榜单榜首 公司上市后10年营收增长逾60倍利润增加40倍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