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七互娱(002555)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少儿编程教育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少儿编程教育逐渐得到家长的重视,行业规模增长至488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1 10:27
政策环境与市场概况 -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加强科学教育并推动编程进校,为行业提供政策支持 [1][11] - 多地政府将编程纳入信息技术课程及学业水平考试,加速校内普及 [1][11] - 2017年市场规模124亿元,2024年增至4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62% [1][11] 行业定义与教学模式 - 少儿编程教育针对6-18岁群体,培养计算思维与创新能力,分为图形化编程(如Scratch)和高级语言编程(如Python、C++)两类 [3] - 当前线下课程占比略高4.2%,但线上模式快速崛起,OMO(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主流 [13] 用户需求与消费趋势 - 家长教育理念升级,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从2020年2032元增至2024年3189元,2025年Q1达823元(同比+13.9%),推动编程教育支出增长 [7] - 一二线城市接受度占2/3,三四线城市渗透率预计2025年超30%,成为新增长点 [23]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上游痛点在于师资供给,中游为课程研发与教学机构,下游覆盖B端学校与C端学员 [9] - 头部效应显著:专注型公司(如编程猫、童程童美)占据先发优势,K12巨头(如新东方、猿辅导)通过投资布局 [17] 代表企业分析 - **深圳点猫科技**:旗下编程猫累计用户超3800万,服务7万所学校,自主研发Kitten系列软件并接入AI大模型 [18][19] - **童程童美**:覆盖50城230校区,在读学员超14万,课程体系涵盖AI编程与机器人教育 [18][19] 技术融合与未来趋势 - AI助教系统可减少教师70%重复工作,提升算法教学效率(如中软国际案例) [22] - 政策持续加码,2024年教育部要求将AI与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推动行业标准化 [21] 投融资动态 - 2015-2018年投融资金额从1.89亿元飙升至18.75亿元,2022年回落至不足2亿元,2025年初仅0.31亿元,显示资本趋于理性 [15]
抢滩“SLG+小游戏”:三七互娱、巨人网络、B站、网易掀新一轮用户争夺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20:37
游戏行业小游戏赛道布局 - 多家游戏大厂密集布局SLG+小游戏赛道 腾讯游戏发行3D国风修仙SLG《遮天世界》开启寻仙测试 B站透露SLG产品《三国:谋定天下》将推出小游戏版本 网易《率土之滨》上线小游戏版本 巨人网络提及小程序带来的增量预期 [1] - SLG赛道在App端增长见顶后转向小游戏是必然选择 原本"重肝重氪"的SLG游戏带着高黏度玩家和成熟内容入局 或对当前市场造成冲击 [1][6] - 小游戏市场2024年收入398.36亿元 同比增长99.18% [6] 公司动态与战略 - 三七互娱通过子公司持股15%投资小游戏研发商维富拉网络 该公司创始人曾担任《征途》主策划 三七互娱已投资30多家CP 看重创新玩法、技术壁垒和美术风格 [2] - 三七互娱通过版本更新稳固《寻道大千》市场地位 推出《时光杂货店》等新产品 巨人网络多款经典游戏小游戏版本在研发或测试阶段 包括《原始征途》《征途2》等 [3] - 巨人网络征途IP《原始征途》小程序版本通过精准买量策略触达轻度用户群体 2025年1月开启买量投放贡献可观增量流水 [3] - B站《三国:谋定天下》上线当天跃至iOS免费榜第一 凭借独特策略玩法和丰富内容吸引大量玩家 [5]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SLG游戏转型小游戏具有优势 画面简单对本地端和云端压力小 可平滑移植且付费机制成熟 游戏体验可拓展为放置类休闲游戏 支持数据互通 [5] - 小游戏社交属性成为重要吸引力 世纪华通《无尽冬日》通过模拟经营与SLG玩法融合构建社交生态 吸引女性用户突破固有男性群体 [6] - SLG游戏入局小游戏最容易冲击玩法单一的休闲游戏 尤其是放置类游戏 成熟策略内容易吸引收入稳定的中年玩家付费 [7] - 未来小游戏赛道将围绕"玩法创新"角逐 厂商需平衡"轻量化"与"精品化" 成熟IP入场挖掘存量市场 [7]
三七互娱获评“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中证网· 2025-05-28 19:29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态 - 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认定了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旨在培育国际竞争力强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并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1] - 三七互娱及其发行的游戏《叫我大掌柜》分别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 [1] - 名单首次在"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公布,网络游戏等"文化新三样"出海企业和项目占比较高 [1]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三七互娱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超过120款游戏,移动游戏最高月流水达23亿元 [2] - 2024年公司游戏出海收入57.22亿元,占总营收33%,位列行业出海第一梯队 [2] - 除美日韩等成熟市场外,公司正拓展巴西、俄罗斯等增量市场 [2] 产品与文化融合策略 - 《叫我大掌柜》通过古代商业题材和传统节日运营活动(如春节、端午、中秋)展现中国文化,成功入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2] - 公司采用版本联动(如广府文化版、南海丝路版)增强产品文化内涵,实现传统文化与全球叙事的结合 [2] - 公司坚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设计,例如游戏画面和玩法中体现的商业繁荣场景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以精品内容为核心,科技创新为驱动,开放生态为支撑,持续探索文化出海新模式 [3] - 目标是为全球玩家提供更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游戏产品,强化文化输出使命 [3]
原神、恋与深空、决胜巅峰等16款游戏入围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8:17
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公告 - 商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 404家企业和121个项目入选 [3] - 16款游戏作品入选重点项目 占比超13% 其中近半数来自上海厂商 [4] - 入选重点企业中含游戏业务的公司近百家 包括腾讯 网易 米哈游 巨人网络等头部厂商 [6] 入选游戏产品分析 - 重点项目包含多款知名游戏 如米哈游《原神》 鹰角网络《明日方舟》 巨人网络《球球大作战》等 [3][4] - 游戏类型覆盖广泛 包括已在海外成功的作品 女性向游戏 休闲游戏等 显示文化出海形式多样化 [5] - 上海厂商表现突出 7款入选游戏来自上海 占重点项目近半数 [4] 游戏行业文化出海趋势 - 网游作为文化出海"新三样"之一 通过娱乐性实现沉浸式文化传播 [5] - 国产游戏通过中国风形成差异化 同时融合海外玩家熟悉的元素 实现文化传播与商业成功 [5] - 行业进入百花齐放阶段 厂商在文化传播方面更加用心 推动市场份额扩大 [5] 重点企业分布情况 - 游戏行业头部公司基本入选 包括腾讯 网易 米哈游 巨人网络等 [3][6] - 部分新兴厂商表现亮眼 如叠纸 鹰角网络 沐瞳科技等 [6] - 上市公司旗下游戏业务入选 如神州泰岳的壳木游戏 [6]
中证传媒指数上涨0.15%,前十大权重包含三七互娱等
金融界· 2025-05-28 18:1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震荡,中证传媒指数上涨0.15%,报1190.44点,成交额166.32亿元 [1] - 中证传媒指数近一个月上涨2.14%,近三个月下跌6.62%,年至今上涨2.75% [2] 指数构成 - 中证传媒指数选取营销与广告、文化娱乐、数字媒体等行业中总市值较大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指数以2010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0点 [2]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分众传媒(12.21%)、岩山科技(5.22%)、昆仑万维(4.88%)、恺英网络(4.46%)、光线传媒(4.21%)、利欧股份(4.1%)、三七互娱(3.66%)、蓝色光标(3.39%)、神州泰岳(3.35%)、巨人网络(3.12%) [2] 市场分布 - 中证传媒指数持仓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75.10%,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4.90% [3] 行业分布 - 中证传媒指数持仓样本全部属于通信服务行业,占比100.00% [4]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4]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会进行临时调整 [4] -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4]
三七互娱党委书记、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军: 让全球玩家感受中华文明魅力
深圳商报· 2025-05-28 01:04
公司全球化战略 - 公司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展业务,发行超过120款游戏 [2] - 2024年境外收入达57.2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32.81% [2] - 通过"研运一体、IP生态、科技赋能"三大策略推动文化出口 [2] 研运一体与市场协同 - 在发行、运营与研发领域深度绑定,实现产品与全球市场的双向奔赴 [2] - 原创IP与网文IP双轨并行,推动文化输出 [2] - 在多款游戏中融入中国功夫、岭南骑楼等元素,吸引海外玩家来华打卡 [2] IP生态与品牌影响力 - 借助中华传统文化IP与国际顶级IP跨界联动,提升游戏品牌全球影响力 [2] - 通过IP联动让全球玩家沉浸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2] 科技赋能与AI应用 - AI已贯穿游戏研发、运营全流程 [3] - 自研大模型"小七"开发400余个智能体,覆盖美术、客服、市场分析等环节 [3] - 通过AI动作捕捉加码核心研发能力,并利用AI重塑游戏管线提升开发效率 [2][3]
数智赋能共绘文化贸易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5-27 22:57
数智赋能文化贸易论坛 - 论坛由中宣部主办,汇聚政府、学界、产业界人士,探讨数字时代文化贸易创新发展 [1] - 设置主旨演讲、专题发言、政策圆桌会等环节,聚焦政策支持、产业实践、文化品牌出海等议题 [1] 数智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模式变革,为文化贸易创造广阔空间 [3] - AI技术重构创意设计范式,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助力传统文化行业焕发新生 [5] 文化贸易创新实践 - 文化贸易核心在于创新,涵盖内容、方式、业态等多维度 [3] - 中国企业从"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华强方特、三七互娱、泡泡玛特等成为文化出海代表 [3] - 泡泡玛特以"潮流+数字"全球化运营,IP为核心驱动力,连接全球消费者情感 [3] - 三七互娱在200多国发行120款游戏,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推动传统文化全球传播 [4][5] - 网络文学作为文化出海"新三样"之一,进入全球共创IP新阶段 [5] - 自贡彩灯借助数智技术焕发生机,实现千年灯会的国际化传播 [5] 政策与产业支持 - 政策圆桌会讨论多方合力保障文化贸易,中宣部、商务部等多部门介绍最新支持举措 [6] - 深圳分享大湾区数字文化贸易先行先试经验 [6] - 发布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404家企业和121个项目入选 [8]
文创消费持续上“新” 文化产业加速升级
新华社· 2025-05-27 13:12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为期5天,吸引超过12万件文化产品和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参展 [1] - 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突出"文化+科技"深度融合,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 [3] - 文博会已从最初的4.5万平方米扩展至1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从700多家增至6280家 [15] 文化与科技融合 - 数字华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人形机器人"夏澜S01",头部有29个电机,可做7类22种表情,能识别情绪并反馈 [3] - 深圳感音科技有限公司展示感应空气架子鼓,运用航天航空领域空间定位算法,可准确捕捉敲击位置发出鼓声 [5] - 科技推动文化体验从"静态观赏"向"沉浸互动"转变,成为叙事结构与传播方式的核心驱动 [5] 文化消费新场景 - 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发陶器、瓷器等六大主题文创产品,包括文具、玩具、丝巾等 [7] - 泡泡玛特主题港式茶餐厅、VR修复永乐宫壁画体验等新型文化消费场景吸引观众 [4][7] - 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线上直播2小时销售额达70万元,展示陈皮、橘红等地方特色产品 [11] 文化出海新趋势 - 以网文、网游、网剧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文化出海主力,腾讯、网易等头部企业展出代表性产品 [13] - 《庆余年》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播放,《繁花》获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剧集奖 [13] - 腾讯"王者荣耀国际版"等游戏引领国产游戏全球化 [13] 展会成果与影响 - 截至2024年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额超3万亿元,服务企业机构超4.5万个,展示展品超200万种 [11] - 展会推动全国文化产业整合升级,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15] - 文化创新浪潮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15]
境外营收占了1/3!三七互娱杨军道出背后“三大法宝”:研运一体、IP生态、科技赋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2:58
文化贸易与游戏出海 - 中国文化贸易在出海征程中成绩斐然,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成为"新三样",每100个海外玩家中有15个玩中国制造的游戏 [2] - 公司是中国最早通往海外市场的游戏公司之一,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超过120款游戏,2024年境外收入达57.22亿元,占营收三分之一 [2] - 文化全球化探索经验包括研运一体、IP生态、科技赋能 [2] 研运一体与市场适配 - 研发与运营团队深度协同,研发需研究不同市场的文化特点、玩家喜好及趋势,例如欧美偏好策略类游戏,亚洲偏好模拟经营类 [3] - 发行渠道因地区而异,中国习惯移动支付,部分海外地区仍依赖点卡付费,触达渠道可能为线下 [3] - 游戏出海也是IP内容出海,公司打造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原创IP如《叫我大掌柜》,并在全球游戏中植入中国功夫、广府文化等元素 [3] 人工智能与游戏产业升级 - 中国游戏在品质、画质、玩法等方面已达世界一流水平,得益于庞大工程师基础 [4] - 公司已将AI应用于研发、推广、运营全链条,开发400多个智能体应用,覆盖美术、投放、客服等维度,提升工业化水平 [4] - AI动作捕捉技术将效率从传统设备依赖提升至10-20秒完成,模型可复用修改,显著提高能效与精度 [4] 未来发展方向 - 文化贸易从实体输出转向数字赋能,公司将继续推动游戏与文化深度融合,助力中华文化全球传播 [5] - 依托AI、大数据构建智能化游戏生态,提升研发运营效率,为全球玩家提供更具沉浸感的体验 [5]
聚焦文博会丨穗企业秀“肌肉” 科技赋能让文化“走得更远”
广州日报· 2025-05-26 23:13
数字文娱产业 - 广州馆在文博会上展示原创动漫、演艺影视、游戏电竞、数智文娱、文旅融合、广州礼物六大展区,组织多家本土企业参展 [1] - 广州文化产业通过科技与文化结合,开辟数字文娱新体验,提供能玩、能看、能消费的全新文化体验 [1] - 游戏电竞展区最受欢迎,华立科技展示《三国幻战》街机,灵犀互动娱乐展示《三国志·战略版》及《三国志幻想大陆》,均融入三国元素 [2] 游戏产业 - 广州游戏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约1400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 [3] - 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广州有9家游戏企业入选,海外营业收入超190亿元 [3] - 三七互娱2024年出海业务收入57.2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33%,《叫我大掌柜》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吸引海外玩家 [3] - 网易将岭南文化要素植入头部产品,通过动态捕捉、AI生成提升文化表达精度,并计划拓展中东、拉美市场 [7] AI与教育科技 - 云蝶科技展示AI鼠标集成DeepSeek技术,支持语音录入、操控、实时翻译及智能生成PPT等功能 [4] - 云蝶科技自研行知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已在全国100多个区县落地4000余个项目 [5] - 视源股份2024年研发投入超15亿元,自研CVTE大模型通过备案,拥有有效专利超1.1万件 [6] - 趣丸科技音乐垂类大模型"天谱乐"支持文生音乐、音频生音乐等功能,降低音乐创作门槛 [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广东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涉及网络游戏、电竞产业 [7] - 三七互娱计划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元素,并探索AI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助力文化IP全球化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