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达新材(002669)
搜索文档
康达新材(002669)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事项的进展公告
2025-06-20 19:16
担保总额 - 公司及子公司经审议担保总额254,032万元,占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93.1238%[2][13] 担保余额 - 公司对外担保余额(含本次)138,517万元,占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50.7780%[2][13] 预计担保额度 - 2025年公司及子公司预计为子公司融资担保额度不超143,000万元[3] 参股公司担保 - 公司拟为成都铭瓷到期续贷提供不超1,000万元保证担保[3] - 公司增加成都铭瓷贷款担保额度500万元,余额最高不超1,500万元[4] 其他公司担保 - 公司为赛英科技等多家公司银行授信融资提供不同额度担保[6] 反担保 - 公司为成都铭瓷反担保实际额度100万元,期限三年[11][12]
太频繁!002669,又有新收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08:18
收购计划 - 康达新材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中科华威不低于51%的股权,实现对标的公司的控股,标的公司100%股权的整体估值暂未定 [2] - 中科华威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微控制器芯片(MCU)、通用集成电路、高功率密度电源、系统级封装电路(SiP)四大产品管线 [6] - 中科华威在特种装备MCU国产替代细分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被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6] 公司战略 - 公司在"新材料+电子科技"的战略驱动下有序布局,拟通过本次收购实现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拓展,纳入特种集成电路设计与检测领域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6] - 公司主营业务集中在材料领域,其中胶粘剂贡献营收最大,2024年该业务贡献收入22.52亿元,占比72.62% [6][7]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1.017亿元,毛利润5.296亿元,归属净利润亏损2.46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083亿元 [12] - 2021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89%,扣非净利润下滑97%,2022年业绩短暂回升,2023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5亿元,2024年亏损额扩大 [11][12] - 截至2025年6月19日收盘,公司最新市值为34.5亿元 [12] 历史收购 - 2021年8月,全资子公司天津康达以2900万元收购惟新科技72.51%股权 [9] - 2021年12月,全资子公司康达新材料科技以1300万元收购丰南康达20.63%股权 [9] - 2023年7月,全资子公司康达晟璟拟分两次收购上海晶材新材料100%股权,第一次3.89亿元收购67%股权,第二次2.3亿元收购剩余33%股权 [9] - 2023年8月,全资子公司康达新材料科技以8628万元收购大连齐化43.58%股权并增资3000万元,合计持有51%股权 [10] - 2024年11月,全资子公司上海康达新材料科技以220.48万元收购康达鑫宇3%股权,以1053.33万元收购天宇实业10%股权 [11]
太频繁!002669,又有新收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08:03
收购计划 - 康达新材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中科华威不低于51%的股权,实现对标的公司的控股,标的公司100%股权的整体估值暂未定 [2]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经初步测算,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5] - 公司近期还公告了一则定向增发预案,拟发行股票不超过9102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5.85亿元,投向两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5] 标的公司情况 - 中科华微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微控制器芯片(MCU)、通用集成电路、高功率密度电源、系统级封装电路(SiP) [7] - 中科华微在特种装备MCU国产替代细分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被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7] - 公告暂未披露中科华微的财务数据情况,其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暂无从知晓 [7] 公司战略与业务 - 公司在"新材料+电子科技"的战略驱动下有序布局,拟通过本次收购实现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拓展,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7] - 公司主营业务集中在材料领域,其中胶粘剂贡献营收最大,2024年该业务贡献收入22.52亿元,占比超过七成 [8][9] - 其他业务包括电子产品(2.628亿,8.48%)、合成树脂(1.893亿,6.10%)、医药中间体(1.025亿,3.31%)等 [9] 历史收购记录 - 2021年8月,全资子公司天津康达以2900万元收购惟新科技72.51%股权 [10] - 2021年12月,全资子公司以1300万元收购丰南康达20.63%股权 [10] - 2023年7月,全资子公司分两次收购上海晶材新材料100%股权,首次收购67%股权耗资3.89亿元 [10] - 2023年8月,变更募集资金1.16亿元用于收购和增资大连齐化,最终持有51%股权 [11] - 2024年11月,全资子公司以220.48万元收购康达鑫宇3%股权,以1053.33万元收购天宇实业10%股权 [11] 财务表现 - 2021年净利润大幅下滑89%,扣非净利润下滑97% [11] - 2022年业绩短暂回升,2023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5亿元 [11] - 2024年亏损额扩大,净利润亏损2.4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08亿元 [11][12]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11.05% [12] - 自2017年以来股价持续下滑,截至2025年6月19日收盘,公司最新市值为34.5亿元 [13]
康达新材扣非两年亏4.58亿主业承压 拟定增募资不超5.85亿提升竞争力
长江商报· 2025-06-20 07:56
定增募资计划 - 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85亿元,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包括控股股东唐山工控 [1][3] - 募集资金将用于大连齐化新材料8万吨/年电子级环氧树脂扩建项目、康达北方研发中心与军工电子暨复合材料产业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上限为9102万股,控股股东唐山工控认购比例不低于3%,发行后其持股比例将从28.81%降至23.84%,但仍保持控股地位 [3] 唐山工控的增持与控股 - 唐山工控自2019年入主后,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和认购定增稳固控制权,近一年半内三次增持合计耗资约1.04亿元 [1][4][6] - 2022年8月公司完成首次定增,唐山工控认购1.75亿元(1322.22万股),为单一最大认购方 [4] - 2024年2月至2025年6月,唐山工控连续实施三轮增持,累计增持比例达3.66%(约1110.42万股) [4][5][6] 资产剥离与战略调整 - 公司半年内剥离两笔资产:2024年12月以4.96亿元出售彩晶光电66.9996%股权,2025年5月以1.88亿元出售必控科技61%股权 [7][8] - 资产出售旨在优化资源配置,聚焦电子信息材料核心领域(如ITO靶材)和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8] 业绩表现与挑战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累计亏损4.58亿元,主要因市场需求减少、商誉减值及新建产能费用高企 [1][7] - 2020年为盈利高峰,净利润达2.15亿元,但2024年净利润转亏至-2.46亿元 [7] - 电子科技板块下游需求减少及产能爬坡期费用高是拖累业绩的主因 [7] 双轮驱动战略布局 - 本次定增将践行"新材料+电子科技"战略,募投项目覆盖环氧树脂扩建和军工电子复合材料,强化高分子新材料主业 [2][8] - 公司计划加大电子科技板块电源业务投入,推动产业协同 [8]
康达新材,收购
DT新材料· 2025-06-19 23:38
康达新材收购中科华微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中科华微不低于51%股权 实现控股[1] - 标的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主营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 形成MCU 通用集成电路 高功率密度电源 SiP四大产品管线[1] - 中科华微在特种装备MCU国产替代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1] 战略布局与产业协同 - 收购是"新材料+电子科技"战略下的有序布局 旨在拓展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2] - 公司将整合现有半导体材料产业(CMP抛光液 溅射靶材 陶瓷材料 电子化学品等)加速向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转型[2] - 通过多元化投资模式 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提升持续经营能力[2] 半导体材料业务进展 - 氧化铝靶材已完成小批次验证 根据客户订单需求供货[3] - 氧化铈CMP抛光液正在开展内部测试工作[3] - 控股子公司大连齐化"年产8万吨电子级环氧树脂扩产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 正有序推进[4] 产品与技术储备 - 氧化铝靶材可应用于IC制造领域 用于沉积绝缘层和介电层[3] - 大连齐化产品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 耐热型环氧树脂和特种环氧树脂三大系列[4] - 具体品种涵盖双酚A型液体/固体环氧树脂 溴化环氧树脂 邻甲酚醛环氧树脂等[4]
康达新材拟收购中科华微不低于51%股权;中信国安拟向中国广电湖南公司增资|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21:47
并购重组 - 康达新材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成都中科华微电子有限公司不低于51%股权 中科华微为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企业 本次收购旨在拓展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 [1] - 中信国安拟以2.78亿元股权出资增资中国广电湖南公司 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后者5.29%股权 涉及长沙国安等多家有线电视公司股权整合 [2] - 宝地矿业拟以6.85亿元收购新疆葱岭能源87%股权 其中82%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 5%通过现金支付 同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 [3] 增减持 - 千红制药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王轲已增持960万股(占总股本0.75%) 计划未来6个月内继续增持不少于1240万股 [4] - 中国海防股东国风投基金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5.06%降至5% 不涉及控股股东变更 [5] - 东珠生态董事李嘉俊拟减持不超过5.88万股(占总股本0.01%) 减持窗口期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 [6] 风险事项 - 恒帅股份可转债价格异常波动 公司机器人电机领域尚未形成订单 ADAS传感器清洗系统收入占比不足1% [7] - 通源石油股票1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100% 滚动市盈率达83.04倍 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8][9] - ST东时因未按期完成资金占用整改 股票及可转债自6月20日起停牌 预计最长停牌2个月 [10]
康达新材: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中科华微不低于51%的股权
快讯· 2025-06-19 19:04
收购意向 - 康达新材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中科华微不低于51%的股权,旨在实现对标的公司的控股 [1] - 签署《收购意向协议》系各方就收购事宜达成的初步意向协议,表达合作意向 [1] - 交易尚处于初步筹划阶段,具体方案需进一步协商论证并履行决策审批程序 [1] 标的公司概况 - 中科华微专业从事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服务 [1] - 拥有MCU、通用集成电路、高功率密度电源、SiP四大产品管线 [1] - 在特种装备MCU国产替代细分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 [1] - 被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交易性质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 [1] - 经初步测算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康达新材:拟收购中科华微不低于51%股权 拓展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
快讯· 2025-06-19 19:03
公司收购计划 - 康达新材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成都中科华微电子有限公司不低于51%的股权 [1] - 收购目的是实现对中科华微的控股 [1] 标的公司业务 - 中科华微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致力于为特种装备领域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1] 战略布局 - 康达新材在"新材料+电子科技"的战略驱动下有序布局 [1] - 本次收购旨在实现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的拓展 [1]
康达新材(002669) - 关于签署收购意向协议的公告
2025-06-19 19:01
收购信息 - 2025年6月19日拟现金收购中科华微不低于51%股权[3][7] - 收购股权对应中科华微660.96万元注册资本[13] - 以2025年3月31日作为评估基准日[14] 股权结构 - 辽宁四和微注册资本500万元,孙丽娜和赵峰分别持股95%和5%[8][9] - 中科华微注册资本1296万元,多主体持股[10][11][12] 交易影响 - 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影响股权结构[3][7][17] - 完成后预计营收、净利润提高,抗风险增强[17] 战略目标 - 拓展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形成新利润增长点[17] -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向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转型升级[17] 风险提示 - 处于初步筹划阶段,存在不能达成及终止风险[18]
康达新材: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8 20:2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22年非公开发行A股52,910,052股,发行价13.2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699,999,987.96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691,249,988.10元 [4] - 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于建设银行、上海农商行等银行,并签订四方/三方监管协议确保专款专用 [4][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4,943.31万元,占募集总额7.06% [6][1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实际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4,892.34万元,2024年使用7,360.36万元 [14] - 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原计划用于丰南康达3万吨/年胶黏剂项目的11,628万元(占16.61%)调整为收购大连齐化股权并增资,以延伸环氧树脂产业链 [7][14] - 福建康达鑫宇3万吨胶粘剂项目因土建工程变更超支173.12万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因实际到账金额差异未达承诺投资额 [14][16] 投资项目进展与效益 - 丰南康达3万吨胶黏剂项目预计2025年9月30日完工,实际投资较承诺少4,557.30万元 [14][16] - 福建康达鑫宇项目2025年1月投产,处于产能爬坡期,1-3月累计效益-690.55万元,未达预期 [16][17] - 收购大连齐化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但有助于整合风电领域技术优势并布局电子级环氧树脂 [7][13] 闲置资金管理 - 2022-2024年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累计规模达2.35亿元,均按期归还 [9][10][11][1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到期理财产品余额为0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