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霸王茶姬(CHA)
icon
搜索文档
IPO周报 | 智谱正式启动A股IPO;霸王茶姬、微牛证券登陆纳斯达克
IPO早知道· 2025-04-20 21:03
映恩生物港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以股票代码"9606"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17,332,300股股份,香港公开发售获115.14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3.52倍认购[3] - 引入十余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6500万美元(5.05亿港元),包括BioNTech、礼来、清池资本等知名机构[3][4] - 以每股94.6港元发行价计算,募集约16.40亿港元,创2022年以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最高募资纪录[4] - 公司专注于ADC创新药物研发,已建立12款自主研发的ADC候选药物管线,其中7款进入临床阶段[4] - 2023年和2024年营收分别为17.87亿元和19.41亿元[5] 霸王茶姬美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以股票代码"CHA"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1468万份ADS,发行价28美元,募集4.11亿美元[7] - 承销商包括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等知名机构,执行"绿鞋机制"后募资规模可达4.72亿美元[7] - 2024年"原叶鲜奶茶"产品线贡献中国市场91%的GMV,是中国精品茶饮中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品牌[7] - 创始人提出"让茶成为全球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愿景,CFO表示上市是"现代化演绎茶文化"的新起点[7][8] 微牛美股上市 - 公司通过与SPAC合并登陆纳斯达克,市值超121亿美元[9][10] - 数字投资平台业务覆盖全球14个市场,App下载量超5000万次,注册用户2300万,2024年Q4保留率约98%[10] - 2022年和2023年营收分别为3.89亿美元和3.90亿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83亿美元[10] - 投资方包括小米、顺为资本、博将资本等知名机构[11] 博雷顿港股通过聆讯 - 公司是中国电动工程机械提供商,2024年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和装载机市场份额分别为18.3%和3.8%[14] - 2022-2024年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128.1%,电动装载机17.5%[14]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32.8%,分别为3.60亿元、4.64亿元和6.36亿元[14] 溜溜果园港股递表 - 公司是中国果类零食行业市场份额第一(4.9%)和梅产品行业第一(7.0%)的企业[16] - 产品矩阵包括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和创新型梅冻,梅冻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市场份额达45.7%[16]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为17.3%,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和16.16亿元[17] 遇见小面港股递表 - 公司是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在中式面馆中排名第四[20]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66.2%,分别为4.18亿元、8.01亿元和11.54亿元[20] -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0.46亿元,2024年提升至0.61亿元[20] 滴普科技港股递表 - 公司是中国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解决方案市场收入排名第一的专业提供商[24]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55.5%,分别为1.01亿元、1.29亿元和2.43亿元[24] - 2022年8月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9.35亿美元[25] 卡游港股更新招股书 - 公司是中国泛娱乐产品行业市场份额第一(13.3%)和泛娱乐玩具行业第一(21.5%)的企业[28] - 2024年营收突破10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44.66亿元[28] - IP矩阵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等70个知名IP[28] 云知声获港股备案 - 公司是中国AGI技术先行者,2024年AI解决方案收入排名中国第四[31]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25.0%,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和9.39亿元[31] - 自有大模型山海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以82.2分位列第一[31] 智谱启动A股IPO - 公司是中国大模型创业公司中首家启动上市流程的企业[33] - 已推出GLM-4等系列大模型产品,并开源多个模型[34][35] - 打造了包括智谱清言、CodeGeeX等在内的完整产品矩阵[35]
九识智能完成3亿美元B轮融资;霸王茶姬上市,最新市值59.54亿美元丨全球投融资周报04.12-04.18
创业邦· 2025-04-20 08:58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览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54个,较上周减少9个,其中27个事件披露金额,总融资规模39.19亿元人民币,平均融资金额1.45亿元人民币 [5] - 融资活跃行业前三为医疗健康(12个)、智能制造(10个)、人工智能(7个) [7] - 汽车交通行业融资规模最高达19.36亿元人民币,主要由L4级自动驾驶研发商「九识智能」获近3亿美元B轮融资驱动 [7] - 医疗健康行业融资总额8.30亿元人民币,其中「诺令生物」完成数亿人民币C轮融资,其自主研发的一氧化氮治疗仪填补国内医疗级NO治疗空白 [7][8] 地区与阶段分布 - 获投企业地区集中度前三为江苏(17个)、广东(9个)、上海(8个) [11] - 融资阶段分布显示早期项目占比主导(43个),成长期10个,后期仅1个 [13] 大额融资事件 - **国内重点案例**: - 九识智能(L4自动驾驶)获鼎晖百孚等机构近3亿美元B轮融资 [16] - 智谱AI(知识智能技术)获顺禧基金投资 [16] - 傲势科技(高端无人装备)获元禾原点等机构投资 [16] - **海外重点案例**: - AI安全服务商(美国)获Greenoaks、A16Z等机构A轮数千万美元融资 [17] - 线性发电机研发商Mainspring Energy(美国)获淡马锡等机构投资 [17] - VPN服务商Tailscale(加拿大)C轮融资1.6亿美元,估值达15亿美元 [18][21] IPO与并购动态 - 本周国内6家企业IPO,市值最高为「霸王茶姬」59.54亿美元(纳斯达克),其历史投资方包括复星锐正资本等 [25][26] - 国内并购事件9起,最大交易为恒健控股以9.715亿人民币收购孚能科技5%股份,后者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商 [29][31] - 其他并购案例包括富淼科技(水处理)6亿人民币被永卓控股收购,车路通科技(智慧交通)7442.4万人民币被金溢科技并购 [31] 活跃机构与独角兽 - 元禾原点(3个事件)、梅花创投(2个事件)、普华资本(2个事件)为本周最活跃投资机构 [23] - 海外新增独角兽包括医疗保险顾问服务商Chapter(美国,估值15亿美元)和比特币矿机制造商Auradine(美国) [18][22]
茶饮投资往事:完美标的、大支票和非共识
晚点LatePost· 2025-04-19 15:36
现制茶饮行业投资概况 - 现制茶饮是消费领域少数能让投资人获利的赛道 加盟模式扩张使品牌无需过多依赖风险投资 [4] - 行业8年发展已形成3000+品牌 42万家门店 市场规模接近瓶装饮料 [9] - 主要品牌按价格带分为10元以下(蜜雪冰城) 10-20元(古茗) 20元以上(喜茶) 后因喜茶降价演变为两个价格带 [15][29] 喜茶投资分析 - 2016-2021年估值从1亿飙升至600亿 创造行业估值标杆 吸引红杉/腾讯/高瓴等顶级机构 [10][13] - 创新点在于首创芝士茶/鲜果茶品类 命名方式被全行业模仿 首家进驻一线商场的本土茶饮品牌 [4][10] - 2022年战略转向:降价+加盟导致差异化减弱 2024年重新聚焦产品创新暂停加盟 [13][29] 蜜雪冰城投资分析 - 唯一万店规模茶饮品牌 90%收入来自加盟商原材料销售 2020年融资估值233亿 [15][18] - 投资难点:创始人极度谨慎 龙珠耗时1年多接触 最终与高瓴各获4%份额 [15][17][18] - 2024年港股上市超募2000倍 早期投资人获6倍回报 单项目盈利超50亿 [18] 古茗投资特点 - 深耕三四线15年 自建三温冷链系统使新鲜原料成本接近常温 [4][20][23] - 2019年融资时仍是非共识标的 红杉/龙珠通过长期驻守获得投资机会 [20][22] - 采取区域密度策略:单区域达500家店才扩张 目前成为第二个万店品牌 [22][29] 霸王茶姬崛起路径 - 2020年濒临解体时获XVC投资 6天决策 首轮估值7亿(P/S约10倍) [24][25] - 聚焦"伯牙绝弦"大单品 通过品牌升级(茶马古道杯)和极致效率实现逆袭 [25][27][28] - 2023年新开2317家店(超前6年总和) 2024年纳斯达克上市市值59.5亿 [4][25][29]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蜜雪冰城门店超4.5万家 相当于行业第2-4名总和 品牌形象完成升级 [29] - 霸王茶姬对标星巴克 推出Teaspresso产品线 股票代码CHA强化茶饮定位 [29] - 古茗控制扩张速度 创始人认为"巷战"比开店速度更重要 [22][29]
茶饮投资往事:完美标的、大支票和非共识
晚点LatePost· 2025-04-19 15:36
现制茶饮行业投资概况 - 现制茶饮成为消费领域少数实现投资回报的赛道,品牌多采用加盟模式扩张,吸引大量资本进入 [4] - 行业8年发展形成超3000个品牌、42万家门店,市场规模已超越汉堡并接近瓶装饮料 [9] - 主要品牌分三个价格带竞争:10元以下(蜜雪冰城)、10-20元(古茗)、20元以上(喜茶),后因喜茶降价演变为两档 [13][29] 核心品牌发展历程 喜茶 - 2016-2021年估值从1亿飙升至600亿,创新芝士茶/鲜果茶品类,首家进入一线购物中心的本土茶饮品牌 [4][10] - 2022年降价并开放加盟后陷入同质化竞争,2024年暂停加盟并回归差异化战略 [13][29] - 龙珠2017年以40亿估值独家投资4亿,占股10%,后续未参与高估值轮次 [10][13] 蜜雪冰城 - 唯一万店茶饮品牌,90%收入来自加盟商原材料销售,2020年以233亿估值融资,龙珠/高瓴各投9.33亿占4% [15][18] - 2024年港股上市募资超预期2000倍,早期投资者回报超6倍,龙珠净收益超50亿 [18] - 极致低价策略形成4.5万家全球门店,规模超行业第二至第四名总和 [29] 古茗 - 专注三四线城市15年,自建三温冷链实现新鲜原料低成本配送,门店密度达500家才跨区域扩张 [19][22][23] - 2019年非共识期获龙珠/红杉投资,估值50亿,现为第二个万店品牌,盈利规模仅次于蜜雪 [19][22][29] 霸王茶姬 - 2020年XVC以7亿估值投资1.2亿,6天决策,看重创始人张俊杰的战略决断力与组织建设能力 [24][25] - 聚焦"伯牙绝弦"大单品,2023年新开门店2317家超此前总和,2024年纳斯达克上市市值59.5亿 [4][25][29] - XVC投资2.45亿获超30倍回报,营销投入达7.8亿教育轻乳茶市场 [25][28] 资本运作特点 - 头部机构争夺激烈:喜茶融资轮次估值从40亿→600亿,蜜雪冰城融资出现龙珠与高瓴份额争夺 [10][18] - 非共识机会显著:古茗早期仅红杉/龙珠参与,霸王茶姬曾被多数机构拒绝 [19][24] - 回报差异明显:蜜雪冰城投资者收益超6倍,霸王茶姬达30倍,喜茶因未上市回报待定 [18][25][29]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效率创新:蜜雪冰城靠工业化标准化,古茗靠区域冷链密度,霸王茶姬靠大单品简化管理 [23][25] - 战略分化:喜茶回归产品创新,蜜雪持续低价扩张,霸王茶姬对标星巴克推"Teaspresso"产品线 [29] - 市场容量:头部品牌已形成规模壁垒,新进入者机会减少,行业进入整合期 [29]
霸王茶姬美股首日上市,盘中一度涨近50%!道指跌超1%,英伟达跌近3%!事关降息,特朗普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8 07:06
美股市场表现 -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下跌527.16点,跌幅1.33%;纳指跌0.13%;标普500指数涨0.13%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盘跌0.42% [10] 大型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英伟达跌2.93%,谷歌、微软跌超1%,苹果、奈飞涨超1% [2] - 苹果市值2.96万亿,涨幅1.37%,成交额101.08亿 [4] - 奈飞第一季度营收10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盘后涨2.58% [8] 半导体行业 - 摩根大通警告,受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影响,今年后半年芯片行业更难,将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营收增速预期从此前的同比增长10% - 12%下调至同比持平到中个位数增长,把2025年半导体设备(WFE)行业增长预期从原来的+5%调整为0%或小幅负增长 [2] 联合健康 - 联合健康收跌22.39%,领跌道指成分股,第一季度收入与收益低于预期,并下调2025财年收益预期,预计今年每股收益在26美元至26.5美元之间,远低于此前预期 [5] 中概股表现 -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阿里巴巴涨超2%,理想汽车、拼多多涨超1%;小鹏汽车跌超2%,京东跌超1% [10] - 霸王茶姬美股上市首日收涨15%,开盘涨超20%,盘中最高涨幅达49%,市值约50亿美元,2024年GMV达295亿元,净利润25.15亿元,计划2025年新增1000 - 1500家门店 [10][12][13] 其他中概股 - 苏轩堂涨118.40%,百家云涨72.09%,明珠货运涨36.49%等多只中概股涨幅明显 [11][12] 国际油价 - 4月1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21美元,收于每桶64.68美元,涨幅为3.54%;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11美元,收于每桶67.96美元,涨幅为3.20% [16] 利率政策 - 欧洲央行三大利率工具均下调25个基点,存款利率下调至2.25%,主要再融资利率下调至2.40%,边际贷款利率下调至2.65% [17] - 特朗普多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其降息,称鲍威尔应尽早下台 [17] - 鲍威尔强调美联储保持政策独立性,称在关税问题上调整货币政策为时过早 [18][19] - 伊丽莎白·沃伦警告若鲍威尔被解职,美国股市将崩盘,白宫官员称目前无提前结束其任期计划 [20]
CHAGEE Rings the Opening Bell on The Nasdaq
Globenewswire· 2025-04-18 02:15
文章核心观点 - 茶极控股有限公司今日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股票开始交易,公司将继续推动健康生活方式、行业创新并实现使命 [1][2] 公司概况 - 茶极控股是领先的高端茶饮品牌,2017 年成立,独特之处在于制作由原叶茶提取物和乳制品组成的茶饮 [1][3] -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在全球有 6440 家门店和 1.77 亿忠诚会员,门店分布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美国洛杉矶的首家北美茶馆即将开业 [2][3] 公司愿景与使命 -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张俊杰表示自 2017 年创立以来就设想打造全球品牌,将持续支持健康生活方式选择、推动行业创新并实现“每日以茶建立连接”的使命 [2] - 公司 CFO 黄宏飞称此次上市标志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朝着为全球各地提供优质茶的愿景迈出重要一步 [2]
刚刚,霸王茶姬开盘大涨:市值破500亿
投资界· 2025-04-18 00:07
公司上市与融资 - 霸王茶姬于北京时间4月17日晚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首个登陆美股的中国新茶饮品牌,股票代码为CHA [2] - 公司IPO发行价28美元,开盘大涨至33.75美元,市值一度冲破75亿美元(约540亿元人民币) [2] - 此次IPO成功筹集4.11亿美元 [2] - 公司在一级市场仅完成两轮融资总计超3亿元,主要投资方包括复星集团、XVC、琮碧秋实等 [12][13]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 - 创始人张俊杰30岁,草根出身,早年经历坎坷,10岁到17岁之间流浪,后在奶茶店当学徒并自学拼音和认字 [5] - 张俊杰在2017年创办霸王茶姬,首家门店于2017年11月在云南昆明开业 [5] - 公司总部先后落地昆明、成都,2023年全球业务中心入驻上海虹桥 [5] - 公司采用"托管特许经营模式"加速扩张,在中国32个省市区设立本地支持团队 [11] 业务规模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全球门店数达6440家,同比增加83%,其中海外门店156家 [7][11] - 2024年全年GMV达295亿元,同比2023年增加173% [11] - 2024年中国市场单店月均GMV为51.2万元,日均1.7万元;月均出杯量25000杯,日均833杯 [11] - 2024年全年营收124.05亿元,净利润25.15亿元,净利润率达20.3% [11] - 公司2022年亏损,2023年扭亏为盈,2024年净利润大幅增长 [12] 产品与市场表现 - 爆品"伯牙绝弦"累计售出超过6亿杯 [9] - 公司产品线受咖啡连锁店启发,推出Tealatte、Teaspresso、Teapuccino等系列 [9] - 公司2022年底门店1087家,2023年增至超3500家,一年新增2400家 [11] 行业格局与趋势 - 新茶饮行业已诞生五家上市公司,包括霸王茶姬、古茗、蜜雪冰城、茶百道和奈雪的茶 [15]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达4.6万家,茶百道超8000家,古茗近万家 [15] - 行业公司普遍将"全球化"作为战略重点,霸王茶姬计划2025年新开1000至1500家门店 [15] - 行业面临全球产业链重组和关税政策等挑战 [15]
Chagee Holdings Limited Announces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Globenewswire· 2025-04-17 18:03
文章核心观点 - 茶纪控股有限公司宣布首次公开发行美国存托股份的定价,预计将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 [1][2] 公司信息 - 茶纪是领先的高端茶饮品牌,自2017年成立,将传统茶文化转化为现代生活体验,重塑全球茶行业 [6] 首次公开发行信息 - 发行14,683,991股美国存托股份,每股定价28美元,预计毛收益约4.112亿美元,承销商有30天选择权可额外购买最多2,202,598股ADS以覆盖超额配售 [1] - 美国存托股份预计4月17日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以“CHA”为代码开始交易,发行预计4月21日完成,需满足惯常成交条件 [2] 承销商信息 - 花旗环球金融公司、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和德意志银行香港分行担任交易承销商代表,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等为承销商 [3] 注册声明与招股书信息 - 公司关于此次发行的F - 1表格注册声明已提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并于4月16日生效,发行仅通过招股书进行,可联系承销商获取最终招股书 [4]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可联系Robin Yang,邮箱Chagee.IR@icrinc.com,电话+1 (212) 537 - 5825 [7]
霸王上市、雪王翻倍,中国新茶饮有望干趴星巴克?
RockFlow Universe· 2025-04-17 11:56
霸王茶姬IPO分析 - 核心数据:2024年GMV达295亿元(同比增173%),净利率20.27%,门店数6440家(两年增长近6倍)[3][4] - 运营优势:1.5%超低门店关闭率,实现规模化与标准化平衡[5] - 城市战略:一二线城市布局3000+门店,采取"反向渗透"策略提升品牌调性[5] - 全球化野心:计划服务100个国家,年销售150亿杯,股票代码"CHA"强化文化输出定位[7][9][11] - 对标星巴克:GMV已超星巴克中国(30亿美元),利润率持平(16%)[11] 蜜雪冰城供应链模式 - 核心数据:97%收入来自供应链,12小时冷链覆盖90%国土,2023年GMV市场份额11.3%(全球2.2%)[12][14][15] - 商业模式:重后端供应链(26个主仓+自营仓库),轻前端加盟(低价原材料供应为主)[12][14] - 下沉市场优势:5-8元定价仅为竞品一半,2021-2023年收入CAGR达40.05%[15] - 全球化挑战:东南亚布局7个自营仓库,但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制约创新[15] 星巴克中国市场困境 - 市场份额下降8%,面临定价权丧失(12-20元价格带被本土品牌占据)和文化代差(Z世代偏好中式茶文化)[18][20] - 数字化转型受阻:小程序订单增加但门店效率下降,新任CEO缺乏实体店运营经验[20] - 竞争压力:霸王茶姬GMV反超,蜜雪冰城供应链挤压成本空间[11][15][18] 行业格局演变 - 三大模式对比:霸王茶姬(文化输出)、蜜雪冰城(供应链霸权)、星巴克(第三空间保卫)[20][21] - 未来场景:文化赋权/供应链效率/品牌重塑将决定终局[20][22] - 行业影响:中国茶饮品牌重构全球话语权,传统茶叶品牌或受益品类迁移[11][21]
赴美IPO 这杯茶饮想做“美股第一股”
搜狐财经· 2025-04-14 15:23
IPO融资计划 - 公司寻求通过美国IPO融资4.11亿美元[1] - 发行1468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每股价格区间26-28美元[1] - 按发行价上限计算最高估值达33亿美元[1] - 投资者认购兴趣为ADS数量的数倍,包括中国基金和全球纯做多机构[1] - 鼎晖投资、RWC Asset Management等机构有意认购总计不超过2.05亿美元ADS[3] - 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德意志银行担任主承销商[3] - 预计4月17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4] 业务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6440家,其中中国6284家,海外156家[4][5] - 中国门店覆盖32个省级行政区,特许经营店6271家,自营店169家[5] - 2023-2024年门店数量增长83.4%[7] - 2024年新开门店近3000家,平均每天新增8家[12] - 2025年计划新开1000-1500家门店,较2024年放缓约50%[11] - 2022-2024年中国GMV从12.937亿元增长至294.577亿元,复合增长率显著[7][12] - 2024年GMV达295亿元,较2023年108亿元增长172.9%[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净收入124.056亿元(16.996亿美元),同比增长167.4%[8] - 2022-2024年净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193.24%[12] - 2024年净利润25.15亿元,净利润率20.3%[8][12] - 毛利率超50%,显著高于蜜雪冰城(32.46%)和古茗(30.57%)[16] - 收入主要来自加盟商销售(2024年占比93.8%),包括原材料、包装和设备[12] 运营指标 - 中国门店月均销售杯数从2022年8981杯增至2024年25099杯[8] - 中国门店月均GMV从2022年17.75万元增至2024年51.17万元[8] - 招牌茶拿铁产品贡献中国GMV的91%(2024年)[4] - 最畅销三款茶拿铁贡献中国GMV的61%(2024年)[4] - 2023-2024年闭店率仅0.5%和1.5%,低于同行水平[11][16] 增长挑战 - 2024年Q3同店GMV增速降至1.5%,Q4出现-18.4%负增长[11][12] - 东部和南部地区GMV环比下滑明显(-27.3%和-14.7%)[13] - 门店过度密集导致销售额分流[13][15] - 复购率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35-45%[19] - 面临瑞幸等竞争对手低价类似产品冲击(如9.9元"轻轻茉莉")[19] - 产品壁垒较弱,易被茶颜悦色、茶百道等品牌模仿[19] 市场定位与策略 - 定位中高端市场,产品定价15-20元区间[19] - 填补平价品牌与高端品牌之间的市场空白[19] - 采用"超级单品"策略,伯牙绝弦系列三年卖出超6亿杯[19] - 避开与蜜雪冰城等下沉市场品牌正面竞争[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