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开曼)(PMRTY)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等:新消费崛起,投资逻辑转向“新”因素
和讯网· 2025-07-09 22:22
新消费赛道崛起 - 泡泡玛特凭借爆款IP在港股创造"十倍神话",带动A股投资者转向寻找新消费颠覆者而非传统"白马股" [1] - 港股"消费三姐妹"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股价表现亮眼,A股新消费概念股估值弹性显著 [1] - 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5月30日期间,一致魔芋等消费股涨幅超100%,其中一致魔芋涨幅逾5倍 [1] 黑马公司表现 - 若羽臣股价从2024年9月的11元/股涨至2025年5月30日约65元/股,涨幅近5倍 [1] - 若羽臣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95%,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约114%,自有品牌"绽家""斐萃"快速成长 [1] - 太湖雪2025年"618"再进李佳琦直播间,2024年"双十一"实施"全明星计划",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47.45% [1] - 会稽山"爽酒"5月25日直播12小时销售额破1000万元,5月26-28日股票连续涨停,市值突破120亿元 [1] 投资逻辑转变 - 中金基金高大亮指出投资需重视"变"的因素,新消费领域2025年有望占优 [1] - 服务型消费占比提升,四大类新消费崛起,消费习惯从"品牌消费"转向"品质消费","质价比"受青睐 [1] - 富国消费周文波特别看好情绪消费方向,情绪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1] 传统消费机会 - 新消费崛起背景下,传统消费存在估值修复机会,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1] - 部分老牌公司高频数据超预期,可能通过第二增长曲线实现转型 [1] 研究方法革新 - 基金经理重构研究方法论,传统数据分析在新消费趋势面前显不足 [1] - 公募机构消费基金经理需监测多维度数据并沉浸式体验消费新风尚 [1] - 情绪价值与渠道效率成为把握新消费投资机会的关键要素 [1]
国潮IP出海遇侵权怎么办?泡泡玛特申请了这项备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9 20:53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 - 今年前5个月北京地区新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748项 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1] - 泡泡玛特截至今年5月已获著作权 商标权生效备案61个 [2] - 北京海关指导光线传媒 可可豆动画快速办理"哪吒""敖丙"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56项 [2] 进出口侵权货物打击情况 - 去年以来北京海关共查扣涉嫌侵权货物905批次 87 3万件 [1] - 6月全国口岸共查处泡泡玛特相关侵权案件20余起 [1] - 近一年来全国口岸共拦截进出口侵权泡泡玛特潮玩及衍生品300余批 近200万件 [1] 国潮IP全球化发展 - 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凭借独特设计引发全球消费者抢购 [1] - "哪吒""敖丙"等IP伴随《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爆火而在全球走红 [2] - 侵权产品呈现向海外转移趋势 对正版产品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1] 海关跨区域合作机制 - 泡泡玛特侵权货物产销地 出境地分布在东南沿海等多个地区 [1] - 侵权产品呈现沿口岸 渠道 航线扩散趋势 [1] - 北京海关向全国重点口岸海关定期通报趋势线索 形成跨区域合作 [1] 企业维权支持措施 - 国潮IP在"出海"时如遇侵权问题可申请知识产权海关备案 [2] - 海关在监管过程中能主动对备案知识产权实施保护 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2]
东方航空×泡泡玛特:DIMOO限量版主题飞机亮相
经济观察网· 2025-07-09 12:22
合作项目 - 中国东方航空与泡泡玛特合作推出DIMOO中泰建交50周年限定主题彩绘专机 执飞中国各大城市至曼谷航线 [2] - 彩绘飞机"DIMOO中泰建交50周年号"于7月4日21时18分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航 [2] - 彩绘设计融合中泰两国文化符号 包括中国莲花寓意和泰国"万象之国"图腾信仰 [2] 文化意义 - 项目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 泡泡玛特IP DIMOO身着泰国传统服装 伴以云宝宝化身的小象形象 [2] - 中国东方航空作为央企积极响应文化强国战略 践行"央企与民企协同出海"倡议 [2] - 项目是"航空+国潮文化"的创新尝试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 未来发展 - 公司将深化"航空+文旅"平台合作 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外国游客 [2] - 计划通过上海、北京等枢纽 让外国游客体验泡泡玛特文化魅力 [2] - 目标提升双方品牌国际知名度 探索文化与航空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2]
前5月上海口岸出口玩具增长8.2% 查获侵权泡泡玛特货物6.3万余件
快讯· 2025-07-07 15:09
行业表现 - 前5个月上海口岸玩具出口货值超80亿元 同比增长8 2% [1] 公司动态 - 泡泡玛特文创产品上半年被侵权97批次 涉及货物6 3万余件 [1]
东航联手泡泡玛特 “DIMOO中泰建交50周年号”彩绘机首航
中国民航网· 2025-07-05 13:56
主题彩绘机首航 - 东航"DIMOO中泰建交50周年号"彩绘飞机于7月4日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航飞往泰国曼谷 [1] - 彩绘机由东航与泡泡玛特合作打造 使用空客A320机型涂装 飞机编号B32EP [6] - 设计融合中泰文化符号与国潮IP 机身主角为泡泡玛特旗下IP"DIMOO" 搭配泰国传统服饰与云宝宝化身的小象形象 [6] 首航活动细节 - 北京大兴机场东航G岛值机区设置国潮文化打卡地 提供定制主题登机牌与DIMOO形象合影 [6] - 首航仪式在登机口区域举行 揭开象征中泰友谊的光波球 旅客获赠定制主题伴手礼 [6] - 客舱装饰DIMOO主题头片 配备特色广播与拍照打卡活动 提供北京-曼谷往返机票及泡泡玛特乐园门票等福利 [6] 战略合作背景 - 项目响应2025年中泰建交50周年 践行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与"央企民企协同出海"号召 [7] - 通过"航空+国潮文化"模式探索品牌年轻化与国际化 推动中华文化出海 [7] - 未来计划深化"航空+文旅"合作 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外籍旅客体验主题航班 [7]
回顾泡泡玛特的“至暗时刻”
虎嗅· 2025-07-05 09:00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演变 - 公司当前处于上市后第二个巅峰期,核心IP Labubu全球风靡带动股价从2022年低点大幅反弹[1] - 2022年股价曾从高点下跌90%,被市场质疑"盲盒退潮"和"智商税"[2] - 旧商业模式依赖两大支柱:头部IP(如Molly)和中国内地市场,具有系统性脆弱性[6][7][8] 脆弱性根源分析 - IP端过度集中:2021年资源集中于Molly等少数IP,导致IP矩阵多样性不足[7] - 市场端单一依赖:早期海外业务采用ToB批发模式,2021年底仅7家海外门店[8][20] - 2022年双重冲击:头部IP增长乏力+国内疫情致42家上海门店关闭2个月,北京46家门店仅12家未关停[10][11] - 存货危机爆发:2021年末存货达7.89亿元(2020年2.25亿元),周转天数从78天增至128天[12] 反脆弱性系统构建 - 组织架构调整:拆解大中台为多个独立工作室(如毛绒组/MEGA组),形成低成本创新机制[16][17] - 全球化DTC转型:海外直营店从2021年7家增至2023年80家,推出本地化产品如日本招财猫Labubu[20] - 建立"可选性"机制:允许多数实验失败,单个成功项目即可覆盖成本[17] Labubu全球爆火机遇 - 2024年泰国歌手Lisa携带Labubu挂件引发社交媒体热潮,东南亚成为文化放大器[22] - 反脆弱系统使公司快速响应:产品端已储备搪胶毛绒等非标品,渠道端具备全球DTC网络调货能力[23][24][25] - 假设未转型则可能错失机遇:旧体系缺乏产品创新和快速市场响应能力[26] 新脆弱性挑战 - Labubu从潮玩IP转变为时尚单品,价值锚点从IP文化转向外部潮流,需求稳定性下降[29][32] - 购买者结构变化:核心爱好者被潮流追随者替代,后者需求具有短期性和游牧特征[33][34] - 时尚属性与IP长周期运营存在根本矛盾,面临热度骤降风险[36][38] 当前发展阶段 - 公司从"创造爆款"进入"管理爆款"阶段,需平衡短期热度与IP长期价值[39] - 反脆弱系统虽建成,但首个成果Labubu本身成为新的脆弱点,形成商业悖论[37][38]
暑期文旅市场火热 乐高、泡泡玛特等主题乐园成“流量引擎”
财经网· 2025-07-04 16:41
暑期文旅市场消费趋势 - 暑期文旅市场迎来消费旺季,旅游景区和热门商圈消费活力高涨 [1] - 亲子客群成为暑期出游主力军,出游人次占比达42% [1] 主题乐园预订热度 - 主题公园成为亲子游热门选择,预订热度前列包括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北京环球度假区、常州中华恐龙园等 [2] - 欢乐谷、方特、融创、海昌海洋公园、三亚亚特兰蒂斯水世界等也是亲子游热门选择 [2]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表现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未开园已掀起旅游热潮,6月搜索量环比暴增5倍,7月门票预订量跻身上海热门景区前五 [3] - 乐园所在地金山区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激增3.5倍,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6倍 [3] - 途家平台上"乐高乐园"搜索热度持续升温,6月搜索次数比3月猛增10倍,达历史最高峰 [3]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表现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成为年轻人潮流打卡地,依托labubu等热门IP打造沉浸式体验 [3] - 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6月预订量同比激增6倍,超越北京欢乐谷,仅次于北京环球影城 [4] 主题乐园对文旅市场的影响 - 主题乐园为文旅市场注入强劲动力,提供产业融合发展新思路 [5] - 主题乐园凭借独特IP魅力和丰富游玩体验吸引游客,带动周边餐饮、酒店预订热潮 [5]
China slammed 'blind box' addiction — but that shouldn't faze Labubu-maker Pop Mart
CNBC· 2025-07-04 14:43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作为中国热门消费品牌,尽管面临监管风险,但分析师仍看好其发展前景,主要因核心消费群体为Z世代和千禧一代而非儿童[1][7] - 公司海外扩张战略成效显著,2024年海外销售已超过2021年全球总销售额,预计未来10年中国收入占比将降至30%[8][9] - 2025年海外收入预计翻倍至14亿元(1.95亿美元),占全年营收超50%,2024年营收同比翻倍至13.04亿元,利润增长近三倍[10] 监管影响 - 人民网社论呼吁加强对8岁以下儿童盲盒销售监管,但未直接点名泡泡玛特[2][3] - 监管担忧导致股价单周暴跌12.1%,创2023年底以来最大跌幅,但已恢复至6月中旬历史高位附近[4] - 分析师认为监管影响被夸大,因公司主要客群为有购买力的年轻成人,专注未成年市场的同业将受更大冲击[7] 业务表现 - 2024年61%收入来自中国大陆,其余主要来自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北美销售同比激增550%[9] - HSBC预计"Labubu 3.0"系列将推动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从39%提升至超50%[10] - 盲盒定价区间59-5,999元,稀有款二手拍卖价可达六位数[12] 消费心理 - "多巴胺经济"推动丑萌玩具逆势增长,年轻消费者追求"可负担的独家性"收集体验[11] - 盲盒的未知性带来兴奋感,开箱时的惊喜情绪及社交媒体分享强化消费行为[12][13] 风险挑战 - IP热度持续性存疑,当前流行未必能维持5-10年[14] - 订单激增导致发货延迟引发消费者投诉,黄牛行为可能挤走真实消费者[15] - 宁波港上半年查获超百万件假冒Labubu产品,假货可能损害品牌声誉[16] 战略布局 - 借鉴迪士尼模式,通过主题公园(Pop Land)、电影工作室和快闪店扩展IP生态[17] - 创始人王宁曾表示希望将公司打造成"中国版迪士尼",但动画制作和主题公园运营需要全新能力体系[18]
泡泡玛特为什么不务正业?
36氪· 2025-07-04 08:31
泡泡玛特业务多元化战略 - 公司正在向潮玩以外的多个行业扩张 包括珠宝首饰、家电、影视内容等 [1][20][18] - 已成立独立珠宝品牌POPOP 产品价格区间319元-2699元 最高端18k金项链售价19800元 [1][16] - 正在招聘家电领域人才 涉及咖啡机、电水壶等小家电项目 被列为公司重点品类业务 [20][26] 珠宝业务发展现状 - POPOP定位时尚轻奢首饰 采用S925银、贝珠、锆石等材料 设计风格分为活力浪漫和复古质感两类 [3][14] - 消费者反馈呈现两极分化 部分粉丝接受定价 但大众认为设计原创性不足 存在模仿痕迹 [3][11][14] - 供应链采取轻资产模式 核心工厂产能锁定99%以上 不直接买工厂而是加强管理 [16] 跨界业务逻辑分析 - 选择珠宝行业因其与潮玩文化契合度高 首饰可作为IP元素载体 提升用户穿搭价值感 [1][7][16] - 家电行业选择基于中国成熟产业链 2024年行业收入1.95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24][25] - 跨界模式参考奢侈品牌发展路径 通过生活方式延伸提升品牌宽度 [18][25][27] 未来发展潜力 - 公司拥有较大试错空间 IP矩阵价值提升带来更多可能性 [29] - 中国制造业效率优势明显 新品牌建立速度远超全球市场 [27] - 可能整合迪士尼IP运营、小米性价比营销、名创优品渠道等多重模式优势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