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李渡(06979.HK):主动调整蓄势 新品有望贡献增量
格隆汇· 2025-09-16 03:57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4.97亿元 同比减少39.58% [1] - 归母净利润5.75亿元 同比减少23.54% [1] - 净利率23.02% 同比提升4.83个百分点 [2] - 经调整净利率24.56% 同比降低0.08个百分点 [2] 分产品表现 - 珍酒营收14.92亿元 同比减少44.8% 吨价32.3万元/吨 同比减少17.0% 销量4612吨 同比减少33.5% [1] - 李渡营收6.11亿元 同比减少9.4% 吨价34.9万元/吨 同比减少29.1% 销量1752吨 同比增长27.8% [1] - 湘窖营收2.77亿元 同比减少38.7% 吨价58.6万元/吨 同比减少3.6% 销量473吨 同比减少36.4% [1] - 开口笑营收0.81亿元 同比减少63.9% 吨价13.7万元/吨 同比减少4.0% 销量590吨 同比减少62.4% [1] - 其他产品营收0.36亿元 同比减少54.7% 吨价2.1万元/吨 同比减少5.3% 销量1698吨 同比减少52.1% [1] 产品结构 - 中高端产品营收5.75亿元 同比减少47.3% 毛利率67.7% 同比减少2.2个百分点 [1][2] - 次高端产品营收9.82亿元 同比减少41.6% 毛利率65.7% 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1][2] - 中端及以下产品营收9.40亿元 同比减少30.9% 毛利率46.8%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1][2] 渠道表现 - 经销商渠道营收21.97亿元 同比减少41.8% [1] - 直销渠道营收3.00亿元 同比减少16.6% [1] - 期末经销合作伙伴3259家 环比增加55家 [1] - 体验店1025家 环比减少72家 [1] - 零售商2835家 环比减少499家 [1] 盈利能力 - 整体毛利率59.04% 同比提升0.28个百分点 [2] - 珍酒毛利率58.3% 同比减少0.9个百分点 [2] - 李渡毛利率66.5% 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 [2] - 湘窖毛利率58.7% 同比减少0.1个百分点 [2] - 开口笑毛利率41.7% 同比减少4.0个百分点 [2] - 其他产品毛利率4.4% 同比减少6.8个百分点 [2] 成本费用 - 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0.39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1.79个百分点 [2]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3.11个百分点 [2] - 股权激励费用0.38亿元 同比减少85.6% [2] 经营策略 - 李渡收入占比提升至24.5% 带动毛利率提升 [2] - 持续以自产基酒替代第三方合作基酒 降低原料及生产成本 [2] - 推出李渡高粱1965 李渡王系列(水晶蓝 满堂红)精准定位婚宴 毕业庆功宴等刚性宴席消费场景 [1]
香港交易所(0388.HK):港交所8月跟踪 海外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预计港股ADT延续强劲表现
格隆汇· 2025-09-16 03:50
业务表现 - 港股整体上涨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较2024年末分别增长25.0%和27.0% [1] - 港交所月度日均成交额达2791亿港元 环比增长6.2% 同比增长192.1% [1] - 北向交易日均成交额3228亿港元 环比增长45.2% 同比增长204.9% [1] - 南向交易日均成交额1552亿港元 环比增长7.4% 同比增长448.3% [1] - 期货日均成交量62.7万张 环比增长9.6% 同比增长5.3% [1] - 期权日均成交量96.2万张 环比增长2.1% 同比增长34.5% [1] - 牛熊证及衍生权证日均成交额175亿港元 环比增长11.9% 同比增长58.6% [1] - LME日均成交张数69.8万张 环比下降0.3% 同比增长2.4% [1] - 港股IPO规模54亿港元 环比下降73% 同比增长189% [2] - 新上市衍生权证941个 环比增长11% 同比增长75% [2] - 新上市牛熊证2386个 环比增长5% 同比增长40% [2] 利率环境 - HIBOR 6个月利率3.27% 环比上升1.00个百分点 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 [2] - HIBOR 1个月利率3.30% 环比上升2.26个百分点 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 [2] - HIBOR隔夜利率4.00% 环比上升3.82个百分点 同比上升0.58个百分点 [2] - 美国隔夜银行基金利率4.33% 环比持平 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 [2] 宏观环境 - 中国8月制造业PMI为49.40% 环比提升0.10个百分点 [3]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49.5% 环比提升0.10个百分点 [3] - 新出口订单指数47.2% 环比提升0.10个百分点 [3] - 制造业生产指数50.8% 环比提升0.30个百分点 [3] - 美国失业率4.30% 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3] - 美国CPI同比增速2.90%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3] - 市场预期2025年9月降息25个基点 全年降息75个基点 [3] 估值预测 - 公司市盈率37.02倍 处于2016年以来52%历史分位 [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及其他收益303/332/356亿港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94/206/223亿港元 [4] - 对应市盈率估值分别为29.3/27.7/25.4倍 [4]
翰森制药(03692.HK):2025年中报发布 内生增长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9-16 03:29
财务业绩 - 2025H1总收入74.34亿元 同比增长14.3% 归母净利润31.35亿元 同比增长15.02% [1] - 创新药产品收入61.45亿元 同比增长22.1% 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2.7% [1] - 代谢及其他疾病领域产品收入14亿元 同比增长134.5% 增速显著 [1] 产品线表现 - 抗肿瘤产品组合收入45.31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主要包括阿美替尼、氟马替尼等 [1] - 抗感染产品组合收入7.35亿元 同比增长4.9% 包括艾米替诺福韦片、吗啉硝唑等 [1] - 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组合收入7.68亿元 同比增长4.8% 包括伊奈利珠单抗等 [1] 核心产品阿美替尼 - 样本医院销售额从2020年1841万增长至2024年17.8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14% [2] - 2024年占三代EGFR TKI总销售额28% 国产药物排名第一 [2] - 2025年新增获批术后辅助治疗和含铂放化疗后进展患者适应症 [2] - 2025年6月获得英国MHRA批准上市 成为首个进入海外市场的创新药 [2] 研发进展 - 共有超40项候选创新药开展70余项临床试验 [3] - 2025H1新增8款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包括HS-20122(EGFR/c-Met ADC)、HS-10510(PCSK9)等 [3] - 新增3项III期临床:HS-20137(IL-23p19)银屑病试验、HS-20093(B7-H3 ADC)骨与软组织肉瘤试验、HS-20089(B7-H4 ADC)卵巢癌试验 [3] - TYK2抑制剂HS-10374银屑病III期临床持续推进 皮肤毒性风险较低 [3] 业务发展 - 向MSD收取HS-10535(口服小分子GLP-1RA)许可费首付款1.12亿美元 [1] - HS-20093和HS-20089两款ADC的海外权益已授予GSK [3] - 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的新药申请仍在审评中 [2] 业绩展望 - 2025年营业收入预期上调至146.68亿元 2026年预计158.35亿元 2027年预计177.79亿元 [3]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上调至51.67亿元 2026年预计53.25亿元 2027年预计61.33亿元 [3]
微盟集团(02013.HK):盈利拐点在即 AI商业化开启
格隆汇· 2025-09-16 03:2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8亿元同比下降10.6% [1] - 订阅解决方案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10.0% 商家解决方案收入3.4亿元同比下降11.3% [1] - 经营利润27万元 non-GAAP归母净利润238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营业利润率同比上升33.2个百分点 [1] 业务结构分析 - 订阅解决方案毛利率62.6%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商家解决方案毛利率91.3%同比上升16.8个百分点 [1] - 智慧零售收入占订阅解决方案65.2% 服务商家数量达7323家 [2] - AI相关产品收入达0.34亿元 WIME收入环比增长172% [3] 战略发展重点 - 智慧零售GMV增长13.4% 百万级/亿级GMV客户同比增加34%/60% [2] - 多账号合作客户数同比增加22.2% 相关收入同比增加19.3% [2] - 在时尚零售百强/商业地产百强/便利店百强渗透率达48%/50%/42% [2] 生态合作拓展 - 精准投放毛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3.4% [2] - 视频号/小红书/支付宝广告消耗同比增长46%/87%/15000% [2] - 积极拓展与美团、抖音、HarmonyOS等多渠道生态合作 [2] AI产品商业化进展 - WAISaaS推动月活商户数环比增长57% 店铺搭建Agent使用次数环比增长4.5倍 [3] - WIME注册用户数11.6万 已上线微信与小红书平台 [3] - WAI Pro为客户提供定制化AI解决方案包括咨询测评和应用落地服务 [3]
9月12日【港股Podcast】恒指、小米、舜宇、快手、招金、匯豐
格隆汇· 2025-09-16 03:23
恒生指数技术分析 - 看多投资者预计下周目标27000点 持有牛证且收回价25900点 [1] - 看空投资者认为周一将回测26000点支撑 持有熊证且收回价26900点和27100点 [1] - 上周五收报26388点 盘中最高26585点 技术系统显示第一阻力位26800点 第二阻力位27400点 下方支持位25700点 [1] - 短线信号总结为卖出信号 卖出信号强度9 中立信号8 买入信号4 [4] - 衍生品市场关注中银牛证(19400)和中银认购证(55474) 分别占12%和9%份额 [5] 小米集团技术分析 - 投资者关注55元压力位 看空者预计回调至53元 窝轮市场重点关注行使价61.05元认购证 [6] - 上周五收报55.15元 短线技术信号中立 第一阻力位56.7元 支持位53.1元 若跌破可能下探51元 [6] - 价外认购证杠杆达7.7-8倍 价内产品实际杠杆高但到期日短 需综合考量引伸波幅与时间值损耗 [6] - 衍生品市场法兴熊证(14322)和摩利认沽证(14387)表现活跃 分别占19%和8%份额 [8] 舜宇光学技术分析 - 投资者等待76元回调入场机会 持有行使价73.88元认沽证 [9] - 上周五收报81.4元 站稳保力加通道中线上方 短线信号以卖出为主 支持位78.2元和74.6元 [9] - 衍生品市场法兴认购证(13939)和瑞银牛证(64956)受关注 分别占35%和18%份额 [12][13] 快手科技技术分析 - 投资者关注能否上探80元 窝轮市场留意行使价91.05元认购证 [14] - 当前股价75.25元 上方阻力位78.5元和82.7元 短线技术信号为卖出 [14] - 价外窝轮幅度超过10% 建议选择贴价产品以规避价外扩大的风险 [14] - 衍生品市场瑞银牛证(59410)占9%份额 [18] 招金矿业技术分析 - 无持仓投资者询问支持位入场时机 [19] - 股价最高见30.04元 技术系统显示下方支持位26.8元和24.3元 短线信号总结为卖出 [19] 汇丰控股技术分析 - 走势创新高后投资者关注上升空间 窝轮投资者获利了结 [23] - 技术信号总结为卖出 系统分析显示阻力位107.9元和114元 [23] - 衍生品市场瑞银牛证(68629)和中银认购证(53270)表现突出 分别占44%和18%份额 [25]
“BD之王”如何炼成?——专访和铂医药董事长王劲松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03:09
公司业绩与资本动态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斥资超5亿港元增持和铂医药 持股比例从1.62%升至6.37% [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盈利约5.2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1倍 [5] - 公司已完成17次出海BD交易 三度与阿斯利康合作 [5] 技术平台与研发战略 - 公司通过收购荷兰生物技术公司搭建全人源抗体平台Harbour Mice 并基于此平台开发新一代多特异性抗体疗法 [4][6] - 研发布局覆盖免疫性疾病、肿瘤、代谢、肥胖及中枢神经等新赛道 [7] - 在中国上海、荷兰鹿特丹和美国波士顿设立研发中心 组建国际化团队 [8] 海外合作与授权交易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出海license-out总额逾600亿美元 [6] - 公司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获得1.75亿美元首付款及1.05亿美元股权认购 共建北京联合创新中心 [6] - 与大冢制药合作推进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HBM7020开发 获4700万美元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款 潜在里程碑金额最高达6.23亿美元 [6] - 2024年上半年与全球合作伙伴达成4项授权交易 单笔金额屡破1亿美元 [6] 商业模式演进 - 从技术授权升级为产品合作及平台赋能的"三级跳"模式 [9] - 通过"平台+管线+子公司"架构分散风险并提升效率 已孵化诺纳生物推动技术平台商业化 [8][11] - 采用跨国合作与自主布局双轮驱动策略 形成可持续增长曲线 [10][11] 行业生态与战略定位 - 中国创新药企从"快速跟进"模式转向面向全球市场的原创性研发 [4][8] - 行业生态出现根本性转变 体现在知识产权保护、运营质量及商业模式成熟度提升 [7] - 公司定位从肿瘤免疫扩展至多技术领域 包括双抗、XDC、细胞治疗和mRNA [10]
阿里巴巴持续新高,珍惜港股科技右侧时间
格隆汇· 2025-09-16 03:00
股价表现与市场动态 - 阿里股价9月15日早盘持续拉升 刷新2022年以来阶段高点 带动港股科技板块多点开花 [1] - 汽车、半导体、医药板块多股拉升 蔚来、理想、华虹半导体、药明生物等涨超3% [1] - 南向资金疯狂扫货 阿里连续15个交易日被买入 截至9月11日净流入超371亿港元 [4]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与资金流向 - 港股科技指数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低于历史上约87%的时间 成份股多处于年内低位 [2] - 南向资金系统性增配港股科技板块 腾讯、美团、比亚迪、小米均获大额流入 [4] - 主动型基金对中资股低配2.3% 被动型低配1.3% 均为历史低位 [7] 宏观与产业驱动因素 - 中美流动性双宽松 国内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美国9月降息概率高 市场交易降息50bp预期 [5] - 产业叙事转向AI主线 阿里二季报显示云收入超预期 自研AI芯片投入使用 大模型架构发布 [6] - 高盛上调阿里云估值至36美元/股 明确阿里为港股最可行AI标的 [6] 投资机会与板块覆盖 - 港股AI+、创新药出海、智能驾驶、反内卷政策等多热点形成共振 [7] - 港股科技50ETF(159750)100%覆盖中国科技十雄 权重占比超70% AI浓度高弹性强 [8] - 该ETF年内相对恒生科技指数有近7%超额收益 相对恒生指数有约10%超额收益 [8] 全球资金配置趋势 - 8月外资净买入中国资产达390亿美元 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资金重新定价中国科技资产 [11] - 超90%美国投资者愿意加大中国市场配置 兴趣度创五年新高 [11] - 港股行情可能刚开始 科技50ETF对AI、半导体、创新药、汽车等领域覆盖全面 [11]
股市必读:*ST金泰(300225)9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21.4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16 02:01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9月15日收盘价5.49元 单日下跌3.0% [1] - 换手率4.01% 成交量19.04万手 成交额1.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21.48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863.64万元 [1][3] 资金流向结构 - 游资资金净流入257.84万元 [1] - 主力与散户资金呈反向流动态势 [1][3] 监管处罚事项 - 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收到证监会上海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1][3] - 拟对公司处以200万元罚款 对时任董事长罗甸处以100万元罚款 [1] - 对时任董事吴纯超和财务总监隋静媛各处以80万元罚款 [1] - 公司已于2025年7月1日补发年报 判断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002968,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00:29
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暨关联交易 [2] - 交易标的为嘉信立恒设施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不低于51%股权 [4] - 交易对方为TS Capital Facility Management Holding Company Limited及北京信润恒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4] - 公司已于9月14日与交易对方签署意向协议 最终交易方案以正式协议为准 [5] 交易结构细节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4] - 交易完成后主要交易对方在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将超过5% [4] - 标的资产交易价格以资产评估结果为依据协商确定 [5] - 公司股票自9月15日起停牌 预计10个交易日内披露方案 [4] 标的公司情况 - 嘉信立恒经营范围涵盖工程建设活动、物业管理、专业保洁等服务 [6] - 公司由中信资本投资 业务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市 [6] - 旗下品牌包括杜斯曼、安锐盟等综合设施管理企业 [6] - 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零碳IFM服务商 提供碳中和解决方案及数字化管理服务 [6] - TSFM和北京信润恒分别持有嘉信立恒53.03%和12.12%股权 [6] 公司经营状况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 同比下降12.88% [6] - 归母净利润7117.68万元 同比下降12.96% [6] - 物业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期 [7] - 公司开展系统性战略重构 包括退出低质效项目及推进数字化转型 [7] 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涨幅超46% [10]
热门中概股大涨,哔哩哔哩涨8%,理想涨7%,加密货币超16万人爆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3:57
美股指数表现 - 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27%至45956.16点,年初至今累计上涨8.02% [1][2] - 纳斯达克指数涨0.72%至22300.67点,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5.48% [1][2] - 标普500指数涨0.52%至6618.47点,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2.53% [1][2] - 纳斯达克100指数涨0.61%至24238.29点,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5.35% [2]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涨1.08%至62694.95点,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3.51% [2]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1.14%至8474.47点,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5.30% [2][9] - 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涨1.79%至4746.94点,年初至今累计上涨47.71% [2] - 多只中概股大幅上涨,其中ROBO.AI涨41.14%,冠科美博涨30.24%,36氪涨10.45% [5][6] - 热门中概股中哔哩哔哩涨8.55%,阿特斯太阳能涨7.80%,小马智行涨7.44%,理想汽车涨7.07% [6] 科技巨头表现 - 特斯拉涨6.36%至421.110美元,马斯克于9月12日购买价值10亿美元公司股票 [2][3] - 谷歌涨3.32%至249.400美元,总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第四家市值超3万亿美元上市公司 [3] - 亚马逊涨2.17%至233.105美元,苹果涨1.20%至236.880美元,微软涨0.49%至512.400美元 [3] - 英伟达跌1.50%至175.155美元,Coreweave涨超6%并与英伟达签署63亿美元新订单 [2] 大宗商品与加密货币 - 伦敦金现涨0.56%至3663.370美元/盎司,年初至今上涨39.6% [6][7] - 比特币跌0.69%至114528.1美元,以太坊跌2.31%至4484.38美元 [7][8] - 过去24小时内全球加密货币市场超16万人爆仓,24小时爆仓金额达4.10亿美元 [7][9] 市场宏观背景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一个基点至4.06% [6] - 美联储利率决议成为市场焦点,投资者关注明年降息预期 [9] - 美元走弱与美联储潜在降息预期推动资金回流新兴市场 [10]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12个月前瞻市盈率为15.58倍,低于历史平均17.68倍 [11] 中概股上涨驱动因素 - 外部因素包括美国例外论收敛和美元虹吸效应减弱 [9][10] - 内部因素包括科技行业政策扶持方向不变和国产化决心 [10] - 微观因素包括企业盈利改善和股东回报提升,今年中国企业回购激增 [10] - MSCI China前瞻PE约13倍,显著低于美股,估值具备安全边际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