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武汉天源集团投资、建设的南宁市水环境治理工程集中开工仪式圆满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6-25 16:01
项目概况 - 武汉天源集团以BOT模式投资建设的4个水质净化厂及配套管网特许经营项目在广西南宁集中开工 包括沙井厂、二坑溪厂、九曲湾厂、吴圩二期厂 [1] - 项目污水总日处理规模达15 5万吨 总投资13 26亿元 [3] - 南宁市政府高层及公司管理层共同出席开工仪式 包括副市长潘国雄、住建局局长宁世朝 以及天源集团董事长黄开明等 [1] 项目意义 - 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优化城市水系统效能 改善南宁市流域生态环境 [3] - 为周边居民创造优质滨水生活空间 增强城市韧性 实现水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 [3] - 项目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绿色发展部署的重要工程 将成为覆盖南宁主要流域的水环境治理体系关键组成部分 [3] 技术与管理 - 天源水务公司将采用国内领先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智慧化管理手段 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 [3] - 公司将发挥流域综合治理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 以科学规划、精细管理、技术创新为准则 [3] - 项目将彻底打通中心城区及空港片区污水收集"最后一公里" 助力南宁水环境治理工作升级 [3]
网约车老三曹操出行港股敲钟,超8成订单来自聚合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15:41
上市概况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开盘价33.8港元/股,较发售价低近20%,总市值超190亿港元,成为继滴滴出行、嘀嗒出行、如祺出行后又一上市的网约车企业 [2] - 公司此前全球发售4417.86万股,每股41.94港元,预计募资18.53亿港元,净额约17.18亿港元,计划用于改进车服解决方案、升级定制车、投资自动驾驶及扩大覆盖范围 [2] - 引入梅赛德斯·奔驰等六位基石投资者,获认购约9.52亿港元 [2]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以GTV计,曹操出行连续三年位列中国网约车平台前三,2024年市场份额5.4%,前五大参与者共占86%市场份额 [4][5] - 截至2025年3月,公司在146个城市运营,2024年以轻资产模式新进入85个城市 [3][5] - 2024年总GTV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平均月活用户2870万、司机46.6万,均同比增长50%,司机留存率70.8% [4] 财务表现 - 2024年Q1总GTV48亿元(同比+54.9%),订单1.64亿单(同比+51.8%),收入42亿元,毛利3.55亿元,毛利率8.5% [3]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76.31亿、106.68亿、146.57亿元,出行服务收入占比超92% [6] - 同期亏损20.07亿、19.81亿、12.4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52亿,但呈现收窄趋势 [6] - 毛利率从2022年-4.4%提升至2024年8.1%,主要受益于定制车策略优化及补贴减少 [7] 业务模式特点 - 2024年85.4%订单量及GTV来自聚合平台,较2022年49.9%显著提升 [5] - 定制车车队规模超34000辆(全国最大),2024年贡献25.1%的GTV [5] - 司机平均每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升至2023年36.1元,2024年微降至35.7元因行业竞争加剧 [7]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547亿元增至2028年7513亿元 [3] - 聚合平台订单占比从2019年7%增至2024年31%,预计2029年达53.9% [5] - 公司2025年2月上线自动驾驶平台曹操智行,在苏杭试点Robotaxi,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定制车 [7] - 背靠吉利集团资源,将推进网约车定制研发、醇氢能源运营及AI管理体系建设 [7]
国泰君安国际继续大涨现涨超155%
快讯· 2025-06-25 15:25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表现 -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继续大幅上涨 涨幅超过155% [1] 市场资金动向 - 暗盘资金正涌入国泰君安国际等股票 [1]
首佳科技以资本赋能技术革新,全球化布局再提速
格隆汇· 2025-06-25 15:10
结合 2024 年 10 月完成的首轮供股,公司通过两轮供股累计融资达 2.77 亿港元,有效充实资金实力, 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地位。 回顾公司近一年来持续开展的资本运作举措,其成效明显。2024年初至今,公司股价上涨超80%,25年 上半年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跑赢恒生指数等主流大盘,反映出市场对其发展策略的高度认同。 2025年3月,首佳科技被纳入富时全球微型股指数及富时全球总市值指数,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焦点企 业"。 此次成功实施的融资计划,是公司在资本运作领域取得的又一关键性成功,不仅提升首佳科技资本规 模,更彰显资本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为公司在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全球化布局等战略方向 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资本+技术双轮驱动,开启可持续增长新纪元 近日,中国钢帘线制造前列企业首佳科技(103.HK)圆满完成第二轮供股计划,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动 能。 首佳科技始终坚持技术驱动发展战略。一直以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已拥有百余项发明专利 及实用新型专利,多项专利填补国内外空白并屡获行业殊荣。本次供股所融资金也将主要用于公司存量 产能技术改进,包括生产流程、工序再造,自动化水 ...
超越牧原、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兄弟晋升河南新首富
观察者网· 2025-06-25 14:59
公司发展历程 - 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1997年用3000元在郑州街头创立"寒流刨冰"摊 [1] - 2005年研发首款标志性产品"1元冰淇淋"后业务逐步走上正轨 [1] - 2007年成立首家新鲜冰淇淋店并开启加盟模式 弟弟张红甫同年加入 [2] - 兄弟分工明确 哥哥负责供应链建设 弟弟主攻品牌扩张 [2] 市场地位与规模 - 2024年全球门店总数达46479家 较2023年新增8914家 [2] - 超越星巴克成为全球现制饮品门店规模第一的品牌 [2] - 2025年3月香港上市首日股价大涨29.38% 市值达987.9亿港元 [2] - 当前市值突破2012亿港元 三个月内创始人身家从850亿港元增至1179.4亿元 [2] 创始人财富变动 - 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显示张氏兄弟以1179.4亿元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 [1] - 身家超过牧原股份秦英林夫妇及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536.4亿元) [1] - 三个月内身家增幅达38.75%(从850亿港元到1179.4亿元) [2] 行业对比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因IP Labubu爆火身家达1467亿元 但最新估值仅536.4亿元 [1] - 蜜雪冰城创始人当前身家是泡泡玛特创始人的2.2倍 [1]
中金:上调恒隆地产目标价至8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6-25 14:56
目标价与评级 - 上调恒隆地产目标价8%至8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反映盈利预测保持不变 [1]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2025年底净负债率较2024年底的33 4%有所上行 但维持40%以下水平 [1] - 资本开支或于2025年达峰 2026年起逐步下降 [2] - 2025年可能延续以股代息计划 2026年起重新评估该计划必要性 [2] 内地商场经营 - 内地商场2023年零售额同比减14% 2024年第四季单季跌11% [1] - 预期2024年初以来零售额跌幅较去年四季收窄 次高端商场表现优于上海高端项目 [1] - 武汉和沈阳高端项目持续调改以适应环境 维持客流 [1] - 固定租金占比接近八成 预计大陆商场租金收入全年微跌 [1] 香港本地物业 - 香港租赁收入2024年下降9% 剔除个别租约续约整影响后微跌1-2% [2] - 预期2025年香港物业组合延续去年趋势 全年租金收入微跌 [2]
增收不增利 曹操出行赴港上市首日破发
搜狐财经· 2025-06-25 14:54
上市概况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股价破发跌幅达19.41% [1][3] - 公司全球发售4417.86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每股发售价41.94港元,预计募资18.53亿港元,估值约228.23亿港元 [3] - 按GTV计算公司自2021年起连续位列内地网约车平台前三,2024年跃居行业第二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146.5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7.4% [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12.46亿元,亏损呈现收窄趋势 [3] - 2024年毛利率从2023年的5.8%提升至8.1% [4] - 2024年第一季度GTV同比增加54.9%,订单量同比增长51.8% [4] 业务发展 - 截至2024年底网约车业务覆盖136个城市,较2023年新增85城 [4] - 构建"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2月28日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 [5] - 采用"轻资产模式扩张"策略,不持有车辆的模式有助于降低折旧费用及车服成本占比 [4] 行业格局 - 2024年网约车行业前五大参与者共占据86.0%市场份额,滴滴以70.4%居首,曹操出行以5.4%位列第二 [7] - 行业形成"一超多强"格局:滴滴为"一超",曹操出行、T3出行等为"多强",数百家中小平台并存 [7] - 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百度地图、高德打车、美团打车等聚合平台 [7] 战略方向 - 盈利能力提升主要来自定制车和解决方案的规模效应,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成本结构 [4] - 自动驾驶(Robotaxi)商业化应用被视为长期盈利关键 [3][4] - 上市有助于获取资本支持加速发展,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7]
港股异动 | 券商股持续走强 虚拟资产产业发展迅猛 国泰君安国际(01788)进军加密市场股价翻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14:45
券商股表现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涨120.16%至2.73港元 第一上海(00227)涨33.33%至0.34港元 弘业期货(03678)涨33.98%至5.56港元 申万宏源香港(00218)涨23.31%至1.64港元 招商证券(06099)涨13.52%至15.28港元 中信建投证券(06066)涨9.38%至10.96港元 [1] 虚拟资产牌照升级 -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证券交易牌照 成为首家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 客户可直接交易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和稳定币(如泰达币) [1]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进展 - 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 将于8月1日生效 金管局将开始接受牌照申请 [2] - 香港依托成熟金融基建与国际化监管框架 虚拟资产产业发展迅猛 传统金融机构持续强化牌照及业务布局 [2] 行业趋势展望 - 中信证券指出加密货币正被纳入金融生态 推荐业务经营能力出众的优质网络经纪商 [2] - 华创非银预估更多具有国际业务子公司的券商将完成1号牌升级 具备较好客户基础的重要券商会加速入局 [2]
“牛市旗手”迎重磅利好!证券ETF(159841)大涨超4.4%,国泰君安国际获批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券商估值想象空间打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5 14:40
此外,2024年以来,证券行业并购案例频发,如"国联+民生""浙商+国都""平安+方正"等,反映监管推 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政策导向。近期,证券行业并购整合步伐加快,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国盛金控 吸收合并国盛证券均体现行业向"强强联合"或"区域协同"方向发展的趋势。 A股三大指数今日震荡走强,券商板块午后持续拉升,深市同类规模最大的证券ETF(159841)盘中涨 超4.4%。 作为"牛市旗手",证券ETF(159841)本周量价齐升,今日盘中价格创出三个月新高。场外投资者还可 以通过证券ETF联接基金(A类008590;C类008591)布局券商板块上行机遇。 消息面上,6月24日,国泰海通集团下属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将现 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以及在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意见。此 次牌照升级后,客户将可在国泰君安国际平台直接交易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等)、稳定币(如 泰达币等)等虚拟资产。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有券商表示,中国香港发展虚拟资产的战略决心明确,依托成熟的金融基建与国际化的监管框架,虚拟 资产产业发展迅猛。在此趋势下,传 ...
多肽药物“卖水人”,泰德医药(03880.HK)港股上市能否借势起飞?
格隆汇· 2025-06-25 14:37
港股创新药市场动态 - 近期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劲,医药新股表现突出,泰德医药(03880HK)即将上市 [1] - 泰德医药全球发售1680万股H股,香港发售168万股,国际发售1512万股,最高发售价30.60港元/股 [1] 多肽药物行业前景 - 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60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895亿美元,CAGR 81%,预计2032年达2612亿美元,CAGR 126% [2] - GLP-1药物是多肽药物明星领域,市场规模从2018年93亿美元增至2023年389亿美元,CAGR 332%,预计2032年达1299亿美元,CAGR 143% [5] - 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后将刺激仿制药研发,提升CRO/CDMO需求,泰德医药有望受益 [5] 公司行业地位 - 泰德医药是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企业,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 [7] - 公司业务涵盖CRO和CDMO服务,截至2024年底进行中CRO项目1217个,CDMO项目332个 [8][10] 技术及生产优势 - 公司拥有多肽API生产技术和大规模生产能力,积累数十万条多肽分子合成记录 [10] - 杭州cGMP设施总面积超15000平方米,API年产能500千克,每批产能20千克 [10] - 美国及杭州在建生产设施总面积分别约4000平方米和26700平方米,将显著提升产能 [10] 客户资源 - 业务覆盖超50个国家,服务全球超1000名客户,客户群涵盖大型药企和生物技术公司 [11] - 前五大客户平均合作时长约10年,CDMO客户留存率超90% [11]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1亿元、337亿元和442亿元 [15]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5398万元、4891万元及5917万元 [15] 上市环境 - 2025年港股31只新股中仅9只破发,破发率2903% [12] - 近期药捷安康上市首日大涨79%,显示药企吸引力 [13] - 外资看多中国科技资产,科技型企业估值体系优化利好泰德医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