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宁夏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07 02:20
文章核心观点 宁夏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宁科)及实际控制人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督管理措施的决定》,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处罚,公司表示将整改并加强合规建设 [1][28] 《行政处罚决定书》相关内容 违法主体 - 宁夏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宁科) [2] - 实际控制人虞建明 [2] - 时任董事长黄海粟、吴江明 [3][6] - 时任总经理陈瑞 [4] - 财务总监董春香 [5] - 时任董事会秘书张宝林 [7] - 财务部部长范昌盛 [8] - 中科新材分管采购副总经理韩昆山 [9] - 郑杰 [8] 违法事实 - 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通过控股子公司中科新材虚增营业收入7,659.41万元、利润总额7,722.20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11.25%、46.59% [10] - 未按规定及时披露重大事件,包括未及时披露重大债务(截至2022年12月9日借款余额10,800万元,占2021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1.82%;截至2023年9月14日借款余额6,426万元,占2022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0.88%)和子公司主要业务陷入停顿(2024年2月7日中科新材停产,迟至2024年3月27日披露) [13] 当事人申辩及复核 - 陈瑞、董春香、郑杰、张宝林提出申辩,认为自身无主观过错、已尽告知义务、量罚不当等,请求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 [15][16] - 监管局经复核,对部分申辩意见予以采纳,部分不予采纳 [17][18][19] 处罚决定 - 对*ST宁科给予警告,并处以550万元罚款 [22] - 对虞建明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采取6年市场禁入措施 [23][24] - 对黄海粟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23] - 对陈瑞给予警告,并处以90万元罚款 [23] - 对董春香给予警告,并处以75万元罚款 [23] - 对郑杰、韩昆山、范昌盛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23] - 对吴江明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 [24] - 对张宝林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 [24] 《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督管理措施的决定》相关内容 违规事实 - 2022年1月25日公司以持有中科新材49%股权为南粤银行与广东鸿俊投资有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未履行审议决策程序、未及时披露,迟至2024年12月7日补充披露 [28] 责任人员 - 董事长(代行董事会秘书)胡春海、总经理祝灿庭、时任董事长黄海粟、时任董事长吴江明、时任总经理陈瑞、时任董事会秘书张宝林未勤勉尽责,负有主要责任 [29] 监管措施 - 对宁夏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海粟、吴江明、胡春海、陈瑞、祝灿庭、张宝林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计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9] 公司回应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将汲取教训,加强学习,落实整改,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 [29]
北京京城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的通知
上海证券报· 2025-04-07 02:1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的通知,涵盖会议基本情况、审议事项、投票注意事项、出席对象、登记方法及其他事项等内容 [1] 召开会议的基本情况 - 股东大会类型和届次为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 [1] - 召集人为董事会 [1] - 表决方式是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 [1] - 现场会议于2025年4月28日9点30分起,在中国北京市大兴区荣昌东街6号公司会议室依次召开 [1][2] - 网络投票系统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起止时间为2025年4月28日,交易系统投票平台投票时间为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互联网投票平台投票时间为9:15 - 15:00 [3] - 融资融券、转融通、约定购回业务账户和沪股通投资者投票按相关规定执行 [4] - 不涉及公开征集股东投票权 [5] 会议审议事项 - 各议案已披露时间和媒体,相关董事会和监事会决议公告刊登于《上海证券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披露易网站 [6] - 特别决议议案包括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之议案2及议案3、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之议案1、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之议案1 [6]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的议案有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之议案1、议案2及议案5、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之议案1、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之议案1 [7] - 涉及关联股东回避表决的议案是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之议案1,应回避股东为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8][9] - 不涉及优先股股东参与表决的议案 [9] 股东大会投票注意事项 - 股东可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或互联网投票平台投票,首次登陆互联网投票平台需完成股东身份认证 [10] - 持有多个股东账户的股东,可行使表决权数量为名下全部账户相同类别普通股和相同品种优先股数量总和,可通过任一账户参加网络投票,重复表决以第一次结果为准 [10] - 股东所投选举票数超过拥有票数或差额选举中投票超过应选人数,该项选举票视为无效 [10] - 同一表决权重复表决以第一次结果为准 [11] - 股东对所有议案表决完毕才能提交 [12] - 采用累积投票制选举董事、独立董事和监事的投票方式详见附件2 [12] 会议出席对象 - 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公司股东有权出席,可委托代理人参加 [1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出席 [12] - 公司聘请的律师出席 [12] - 其他人员出席 [12] 会议登记方法 - 自然人股东出席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股东帐户卡或其他股东身份证明文件,委托代理人需额外提供书面授权委托书原件等 [12] - 法人股东法定代表人出席需提供法定代表人证明书等凭证,委托代理人需提供加盖法人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等凭证 [12] 其他事项 - 会议联系电话为010 - 87707288,传真为010 - 87707291,联系人是京城股份董事会办公室,地址在中国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漷县南三街2号,邮编101109 [13] - 预期会期不超过一个工作日,与会股东食宿及交通费用自理 [13] - 出席人员需于会议开始前半小时内至会议地点,携带身份证明等原件验证入场 [13] - H股股东参会事项参见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发布的相关文件 [13] 附件1:授权委托书 - 委托他人出席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及2025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并代为行使表决权,需填写委托人持普通股数、优先股数、股东账户号等信息 [15][16] - 委托人应在委托书中选择“同意”“反对”或“弃权”意向,未作指示受托人有权按自己意愿表决 [16] 附件2:采用累积投票制选举董事、独立董事和监事的投票方式说明 - 股东大会董事、独立董事、监事会候选人选举议案组分别编号,投资者针对各议案组下每位候选人投票 [17] - 申报股数代表选举票数,股东每持有一股拥有与该议案组下应选董事或监事人数相等的投票总数 [17] - 股东以每个议案组的选举票数为限投票,可集中或组合投给不同候选人,投票结束后对每一项议案累积计算得票数 [18] - 给出某上市公司累积投票制示例,说明投资者表决权票数及投票方式 [19]
零跑汽车 “领跑”市场 交付数量超越理想汽车,登顶3月新势力榜首
深圳商报· 2025-04-07 01:05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日多家新势力车企公布3月交付量数据,零跑汽车登顶榜首,各车企交付量有不同表现,且今年车企纷纷加快对智驾的布局 [1][2][6] 车企交付量情况 3月交付量 - 零跑汽车交付37095辆,超越理想汽车登顶新势力榜首 [1] - 理想汽车交付36674辆,位列第二 [1] - 小鹏汽车交付33205辆,位列第三 [1] - 小米汽车交付超29000辆,紧追其后 [1] - 蔚来公司交付15039辆,同比增长26.7% [4] - 蔚来乐道品牌交付4820辆 [4] - 极氪科技交付40715辆,因合并品牌未参与新势力排名 [1] 一季度交付量 - 小鹏汽车累计交付94008辆,同比增长331%,环比增长2.7%,位居一季度销冠 [2] - 理想汽车交付92864辆 [2] - 零跑汽车交付87552辆,位居一季度第三 [2] - 蔚来公司交付42094辆,同比增长40.1% [4] - 蔚来乐道品牌交付14781辆 [4] 历史交付量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226736辆 [2] 交付量趋势 - 3月新势力销量整体较1、2月有较大提升 [2] - 小鹏汽车是2025年以来唯一每月交付量均突破3万辆的新势力车企 [2] - 小米汽车已连续6个月交付量超2万 [4] 过往交付情况 - 2024年全年,零跑汽车累计交付近30万辆,同比增长超100%,超额完成年销量目标 [3] 车企其他动态 - 蔚来汽车人事调整,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离职,沈斐接任,蔚来CEO和联合创始人分别对接乐道研发与营销工作 [4] 车企智驾布局 - 零跑汽车B系列首款全球化车型B10将上市,搭载LEAP3.5技术架构 [6] - 极氪千里浩瀚智驾发布三大核心科技成果 [6] - 小鹏汽车全新G6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 [6] - 华为发布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的乾崑系列解决方案,智能部件发货量超2300万件 [6] 行业趋势 - 智能驾驶技术是汽车行业变革重要驱动力,车企加快智驾布局 [6] - 2024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11082亿元,增速达34%,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 [6]
对标高净值女性的赢家时尚卖不动了?
北京商报· 2025-04-06 21:59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赢家时尚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原因包括零售渠道产品销售下降、产品价格虚高与促销矛盾、品牌老化等,公司正采取多种策略改变现状但引入国际品牌计划暂缓 [1][4][1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68%至65.89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44.1%至4.69亿元,与过去多年发展有较大反差,除2022年外此前年份多实现业绩增长 [4] - 2024年旗下多品牌出现下滑,三大主力品牌中仅NEXY.CO(奈蔻)取得0.79%的小幅增长,Koradior(珂莱蒂尔)和NAERSI(娜尔思)分别下滑9.68%和1.87%,年轻化品牌LaKoradior(拉珂蒂)和FUUNNYFEELLN(仿佛)分别增长10.23%和22.23%,其余品牌不同程度下滑 [5] 业绩下滑原因 - 公司称业绩下滑原因是零售渠道产品销售下降、产品大力改进及运营优化 [5] - 品牌定位轻奢却被质疑价格虚高,同时在电商渠道极限打折促销,影响销售,且价格虚高是国产女装品牌共性问题,导致用户复购率和品牌忠诚度降低 [1][7][8] - 获客变难,2024年上半年百货渠道收入下滑,基本只有老客 [9] - 品牌老化,除部分年轻化品牌外多为中、大淑女装定位,被称为“妈妈的衣柜”,消费者多为妈妈或婆婆辈,年轻消费者购买意愿低 [9][10] 应对策略 - 关小店开大店,2024年店铺总数净减少125家至1839家 [10] - 增加营销费用投入,2024年品牌及营销推广开支(不包括促销开支)为2.6亿元,同比增长32.34%,通过机场广告、合作品牌代言人等提升品牌影响力 [10] - 曾考虑引入新的男女装国际品牌,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但目前计划暂缓,谈判基本停滞 [11] 专家建议 - 分析师建议公司重新定位品牌形象,注入新鲜元素,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同时关注核心客户群,确保高端定位,开发不同系列产品线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11]
中信保诚国企红利量化股票A:2024年利润117.95万元 净值增长率8.3%
搜狐财经· 2025-04-06 19:59
文章核心观点 AI基金中信保诚国企红利量化股票A(020768)披露2024年年报,在无风险利率下行、上市公司分红监管强化背景下,红利类资产配置价值显现,经营稳定、有持续分红能力的国有企业投资价值值得长期关注 [3] 基金业绩表现 - 2024年基金利润117.95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623元,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为8.3% [3] - 截至4月3日,单位净值为1.078元 [3] - 截至4月3日,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39%,位于同类可比基金77/100;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 -1.98%,位于同类可比基金65/100;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7.65%,位于同类可比基金53/99 [5] - 截至3月28日,基金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0.6553 [10] - 截至4月3日,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12.44%,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5年一季度,为3.34% [12] 基金规模与仓位 - 截至2024年末,基金规模为817.56万元 [3][13] - 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为87.57%,同类平均为88.09%,2024年末基金达到89.64%的最高仓位,2024年三季度末最低,为83.8% [12] 基金持有人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基金持有人共计531户,合计持有754.89万份,管理人员工持有89.31万份,占比11.83%,机构持有份额占比0.04%,个人投资者占比99.96% [16] 基金经理与其他基金业绩 - 基金经理是HAN YILING和黄稚,目前共同管理5只基金 [3] - 截至4月3日,中信保诚中证TMT指数(LOF)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27.41%;中信保诚沪深300指数(LOF)A最低,为6.83% [3] 基金重仓股 - 截至2024年末,基金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厦门银行、淮北矿业、华阳股份、冀中能源、山西焦煤、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厦门国贸、大秦铁路、威孚高科 [19]
中信保诚瑞丰6个月混合A:2024年利润153.78万元 净值增长率6.05%
搜狐财经· 2025-04-06 19:20
基金基本信息 - AI基金中信保诚瑞丰6个月混合A(019349)为偏债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是杨立春、提云涛和柳红亮,目前共同管理3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3] - 截至2024年末,基金规模为127.25万元 [3][18] - 截至4月3日,单位净值为1.06元 [3] 基金业绩表现 - 2024年基金利润153.78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479元,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为6.05% [3] - 截至4月3日,中信保诚瑞丰6个月混合A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0.07%,位于同类可比基金549/670;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0.72%,位于同类可比基金501/670;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50%,位于同类可比基金351/667 [6] - 截至3月28日,基金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0.7821 [11] - 截至4月3日,基金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2.48%,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4年四季度,为2.48% [13] 基金仓位与持仓 - 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为18.18%,同类平均为18.74%,2024年三季度末基金达到24.34%的最高仓位,2024年一季度末最低,为10.14% [17] - 截至2024年末,基金十大重仓股分别是贵州茅台、宁德时代、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平安、中国银行、招商公路、五粮液、中国移动、建设银行 [26] 基金持有人与换手率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基金持有人共计82户,合计持有119.76万份,其中管理人员工持有10.01万份,占比8.36%,个人投资者占比100.00% [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基金最近一年换手率约275.7%,持续低于同类均值 [24] 市场展望 - 展望2025年,美国经济因关税等影响通胀可能上行,经济可能降温;欧洲经济仍可能相对偏弱 [3] - 国内预期“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积极政策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更积极,经济信心将进一步恢复,经济将逐步转向稳健运行,消费继续修复,基建或有所改善,先进制造可能有更多机会,地产在积极政策下也可能有所好转 [3]
【财经分析】“新茶饮”分化加剧: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古茗领跑 奈雪的茶陷入巨亏
新华财经· 2025-04-06 10:2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新茶饮企业业绩分化明显,加盟模式企业多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直营模式的奈雪的茶面临亏损困境,且行业出海趋势显现,蜜雪冰城在海外布局领先[1][4][5][6] 企业业绩情况 - 蜜雪冰城2024年营收248.29亿元、净利润44.37亿元,是唯一营收突破200亿的茶企,门店数量达46479家[1][2] - 霸王茶姬2024年营收124.06亿元、净利润23.84亿元,门店数量达6440家,收入同比增幅达167.4% [1][2][4] - 古茗2024年营收87.91亿元、净利润14.79亿元,门店数量达9914家 [1][2] - 奈雪的茶2024年营收49.21亿元、净利润亏损9.17亿元,门店数量1453家 [2][5] - 茶百道2024年营收49.18亿元、净利润4.72亿元,营收、净利润双双同比下滑,门店数量8392家 [2][4] - 沪上阿姨2024年数据未完整披露,2024Q2营收16.58亿元、净利润1.68亿元,门店数量8437家 [2] 行业分化原因 - 霸王茶姬增长原因是门店数量同比增长83.4%,且每家门店月均售杯数从2022年的8981杯增长到2024年的25099杯 [4] - 茶百道表现低迷是因加大对加盟商优惠补贴致毛利率下降,且营销等开支使销售费用翻倍 [4] - 奈雪的茶亏损是因直营模式成本高、盈利难,而加盟模式成本由加盟商承担,品牌方易盈利 [5] 行业出海情况 - 蜜雪冰城出海领跑,截至2024年末中国内地以外门店达4895家,其他品牌仅有零星分布 [6] - 2023 - 2028年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现制饮品消费增速最快,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17.6%和19.8% [6]
中国再保险2024年合并承保同比增长超170% 将大力突破发展瓶颈
中国经营报· 2025-04-06 09:5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再保险2024年业绩表现良好,承保和投资两端发力实现盈利增长,各业务板块均实现承保盈利,2025 - 2027年进入“发展突破期”,将着力创新转型并推进国际化发展 [1][2][5] 2024年整体业绩情况 - 合并总保费收入1784.83亿元,同比增长0.9%;合并保险服务收入1013.63亿元,同比增长1.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5.57亿元,同比增长86.8% [1] - 总投资收益173.89亿元,同比增长86.9%;总投资收益率4.83%,同比增加2.06个百分点 [1] - 境内7家子公司和海外6家经营平台全部实现盈利,财产再保险业务贡献近一半净利润 [1] 各业务板块业绩情况 财产再保险业务 - 保险服务收入460.42亿元,同比增长6.3%;净利润51.77亿元,同比增长68.91% [2] - 境内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25.57亿元,同比增长1.6% [2] - 境外及桥社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33.58亿元,同比增长11.5%;总保费收入265.60亿元,同比增长14.1%;综合成本率89.38%,同比上升3.64个百分点 [2] 人身再保险业务 - 境内分保费收入609.01亿元,同比增长2.6%,境内储蓄型再保险业务分保费收入229.06亿元,同比增长50.7% [2] 财险直保业务(大地保险) - 净利润14.75亿元,同比增长292.72%;原保费收入507.74亿元,同比增长2.9%;机动车辆险原保费收入258.51亿元,同比增长4.1% [3] 盈利增长原因 - 承保、投资两端均衡发力,实现承保业绩持续改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1] - 大地保险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投资收益同比显著增加 [3] 行业情况 - 2024年财险行业新能源车险规模持续上升,但综合成本率仍较高,各险企对新能源车险市场持积极态度 [3] - 2024年全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49.4%,行业新能源车保费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新车销量占比将达50%以上,新能源车险保费占比将提升至车险总保费的20%左右 [3] 国际化发展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国际业务占比近20%,海外资产占比近25%,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境外机构,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伙伴超1000家 [4] 未来发展目标及举措 国际化发展 - 战略上以建设世界一流再保险集团为目标,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和中国海外利益服务保障能力 [5] - 战术上稳慎推进全球机构布局和业务发展,优化境外机构网络 [5] - 完善境外机构管控机制,加强国际业务周期管理,加快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5] - 加强国际业务风险监测,优化极端情景应急预案,完善地缘政治和巨灾风险管控机制 [5] 整体发展 - 落实深化改革十大关键举措,在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5] - 2025年进入“发展突破期”,抓深化改革推进“中再改革十条”落地,抓创新转型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 [5]
002423,紧急声明
上海证券报· 2025-04-05 21:01
文章核心观点 中粮资本发布声明辟谣虚假“中粮资本”App及冒用子公司名义的非法App,提醒投资者保护自身利益,同时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和业绩情况 [2][4][10] 分组1:虚假App情况 - 有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散布虚假“中粮资本”App链接,诱导用户充值扣费 [4] - 有不法分子冒用中粮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名义,通过“QDLPcofco”App诱骗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 [10] 分组2:公司声明内容 - 中粮资本仅以“中粮资本”名义建立微信公众号,未建立App应用及线上销售渠道,旗下各成员单位严格依法开展业务,保持稳健经营 [4] - 中粮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未运营任何App及开设其他线上销售渠道,相关App及链接均为非法假冒 [10] - 正告不法单位或个人停止违法行为,已向相关部门举报,保留追究法律责任权利,提醒投资者提高警惕保护自身利益 [4] 分组3:公司基本情况 - 中粮资本是央企中粮集团旗下A股公司,前身为中原特钢,2019年初由钢铁企业转型为金融控股平台 [10] - 2017年获批成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二批混改试点企业,同年引入战略投资者完成混改 [10] - 2018年上市事项获批复,2019年初成功上市,10月8日股票简称变更为“中粮资本” [10] - 成员企业包括中英人寿、中粮期货等,是以供应链金融为特色的控股平台,重点打造五大类产融服务 [5] 分组4: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中粮资本实现营业总收入201.8亿元,同比增长17.14%;实现归母净利润12.77亿元,同比增长35.3% [10]
中国电力等申请充电模块剩余寿命在线评估专利,提高充电模块寿命预测结果精确性
搜狐财经· 2025-04-05 19:5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申请充电模块剩余寿命在线评估方法相关专利,该方法可提高充电模块寿命预测结果精确性 [1] 公司信息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北京市,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335200万人民币 [2] - 该公司共对外投资2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有商标信息58条、专利信息5000条,拥有行政许可179个 [2] 专利信息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申请“一种充电模块剩余寿命在线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专利,公开号CN 119757897 A [1] - 该专利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通过确认充电模块中功率器件和铝电解电容损耗,确定其结温数据和热点温度,评估疲劳累积损伤,综合历史疲劳累计损伤预测充电模块剩余寿命,避免仅考虑单一工况,提高寿命预测结果精确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