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策略指数跟踪周报-20250603
华宝证券· 2025-06-03 15:14
报告核心观点 - 借助ETF可将量化模型或主观观点转化为可实操配置的投资策略,报告给出几个借助ETF构建的策略指数,并以周度为频率对指数绩效和持仓进行跟踪 [11] 各策略指数情况 华宝研究大小盘轮动ETF策略指数 - 利用多维度技术指标因子,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申万大盘和小盘指数收益差,周度输出信号决定持仓获取超额回报 [3] - 截至2025/5/30,2024年以来超额收益15.96%,近一月超额收益 -0.32%,近一周超额收益 -0.32% [3] - 上周指数收益 -1.04%,基准中证800收益 -0.73%,超额收益 -0.32% [12] - 持仓为沪深300ETF,权重100% [16] 华宝研究SmartBeta增强ETF策略指数 - 用量价类指标对自建barra因子择时,依据ETF在9大barra因子暴露度映射择时信号,涵盖主流宽基及风格、策略ETF获取超越市场收益 [3] - 截至2025/5/30,2024年以来超额收益20.01%,近一月超额收益0.81%,近一周超额收益1.26% [3] - 上周指数收益0.53%,基准中证800收益 -0.73%,超额收益1.26% [12] - 持仓为红利低波ETF,权重100% [21] 华宝研究量化风火轮ETF策略指数 - 从多因子角度出发,把握中长期基本面、跟踪短期趋势、分析参与者行为,通过估值与拥挤度信号提示风险,挖掘潜力板块获超额收益 [4] - 截至2025/5/30,2024年以来超额收益2.60%,近一月超额收益1.48%,近一周超额收益 -0.29% [4] - 上周指数收益 -1.02%,基准中证800收益 -0.73%,超额收益 -0.29% [12] - 持仓包括汽车ETF(20.21%)、银行ETF(20.16%)、农业ETF(20.05%)、有色60ETF(19.94%)、建材ETF(19.64%) [23] 华宝研究量化平衡术ETF策略指数 - 采用多因子体系,构建量化择时系统研判权益市场趋势,建立大小盘风格预测模型调整仓位分布,综合择时和轮动获超额收益 [4] - 截至2025/5/30,2024年以来超额收益1.37%,近一月超额收益 -0.87%,近一周超额收益0.93% [4] - 上周指数收益 -0.15%,基准沪深300收益 -1.08%,超额收益0.93% [12] - 持仓包括中证1000ETF(5.22%)、增强500ETF(5.05%)、300增强ETF(29.58%)、政金债券ETF(25.18%)、短融ETF(24.88%)、十年国债ETF(10.08%) [27] 华宝研究热点跟踪ETF策略指数 - 根据市场情绪、行业事件、投资者情绪和专业观点、政策法规变动及历史演绎等策略,跟踪挖掘热点指数标的产品,构建ETF组合供投资者参考 [5] - 截至2025/5/30,近一月超额收益 -0.15%,近一周超额收益 -0.55% [5] - 上周指数收益 -0.70%,基准中证全指收益 -0.15%,超额收益 -0.55% [12] - 持仓包括房地产ETF(4.00%)、港股消费ETF(27.78%)、港股红利ETF(25.62%)、豆粕ETF(23.43%)、国债至ETF5年10(19.16%) [31] 华宝研究债券ETF久期策略指数 - 采用债券市场流动性和量价指标筛选择时因子,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债券收益率,低于阈值减少长久期仓位提升组合收益和回撤控制能力 [5] - 截至2025/5/30,近一月超额收益0.24%,近一周超额收益0.12% [5] - 上周指数收益0.01%,基准中债 - 总指数收益 -0.10%,超额收益0.12% [12] - 持仓包括十年国债ETF(49.99%)、国债ETF5至年10(12.50%)、政金债券ETF(12.48%) [34]
基金档案之五:25Q1,固收+基金崛起
华西证券· 2025-06-03 11: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Q1固收+基金整体表现中规中矩,规模占比显著回升,受市场青睐;绩优产品超配科技股和制造类转债;部分头部产品规模扩张能力亮眼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1固收+规模占比显著回升 - 2025Q1固收+基金业绩平稳增长,总规模升至13807.34亿元,环比增加1560.29亿元,在广义债基中占比环比升2个百分点,为2022Q1以来首次显著回升 [2][19] - 规模增长主要由温和转债增强型和股票增强型产品贡献,前者规模较2024Q4升946.08亿元,后者升661.39亿元,可转债基金规模升34.38亿元,激进转债增强型规模降81.55亿元 [2][22] 绩优产品超配科技股&制造类转债 绩优基金转债仓位分化较大 - 股票增强型绩优基金2025Q1平均收益率1.54%,国泰双利债券收益率5.49%最高,平均规模46.88亿元,3只产品规模超100亿元 [26] - 绩优股票增强型基金股票仓位多在10%-20%,均值15.65%;转债仓位差异大,3只产品超10%,7只不足1% [27] - 转债增强型绩优产品2025Q1平均收益率3.13%,金鹰元丰7.81%排名第一,光大增强规模78.49亿元最高 [31] - 绩优转债增强型基金股票和转债配置策略分化,股票仓位均值10.70%,转债仓位均值52.16% [32] 绩优基金资产配置:超配科技股和平衡型转债 - 绩优基金纯债仓位46.2%,股票仓位14.5%,转债仓位23.1%,高收益源于超配科技股、压缩金融股仓位,超配制造类和平衡型转债 [37] - 权益持仓中,绩优基金重仓股周期股占32.9%、科技股占21.9%等,超配科技股7.2个百分点,少配金融股8.3个百分点 [37] - 转债持仓中,绩优基金制造类转债占27.2%、金融类占26.4%等,超配制造类7.2个百分点,少配金融类15.5个百分点;平衡型转债占44.1%,高出整体5.3个百分点 [41] 头部产品规模扩张能力亮眼 - 31.0%的股票增强型和54.2%的转债增强型基金规模净增长,华夏稳享增利6个月滚动等多只产品规模增幅大 [44] - 易方达裕祥回报等多只头部产品规模超100亿元,景顺长城景颐双利等4只转债增强型基金超150亿元 [45] - 中欧基金固收+基金规模增长最快,增幅154.61亿元,景顺长城基金增量153.23亿元,中银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分别增长112.64亿元和100.16亿元 [48] - 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和富国基金位列固收+产品存量规模前三,分别为1835亿元、679亿元和642亿元 [50] 附录 固收+基金增持金融股,纯债久期有所收窄 - 2025Q1固收+基金纯债仓位回升,占比环比升1.4个百分点,转债仓位降1.6个百分点 [53] - 权益持仓中,金融股占比升2.2个百分点,周期股占比降2.1个百分点 [56] - 转债持仓增持制造&周期转债,减持金融转债,平衡型转债持仓占比升5.4个百分点 [59][60] - 纯债持仓金融债仓位升1.9个百分点,利率债和信用债仓位降,久期环比收窄0.88年 [65] 基金分类方法介绍 - 根据股票投资比例、转债投资比例等数据对固收+和纯债类基金细分,将固收+基金分为温和转债增强型、激进转债增强型、股票增强型和可转债基金四类 [9][70]
ETF基金周度跟踪:港股创新药、金融科技ETF领涨,资金大幅流入公司债ETF-20250602
招商证券· 2025-06-02 20: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ETF基金市场表现,总结0526 - 0530期间ETF基金市场、不同热门细分类型及创新主题与细分行业ETF基金的业绩表现和资金流动供投资者参考 [1] 各部分总结 ETF市场整体表现 - 主投A股的ETF涨跌不一,医药生物ETF涨幅最大,规模以上基金平均上涨2.19%,中游制造ETF跌幅最深,规模以上基金平均下跌1.79% [2][5] - 资金大幅流入债券ETF,全周资金净流入150.94亿元,港股ETF、QDII - ETF、医药生物ETF等板块资金流出较多 [3][7] - 最近一周收益表现较优的基金中,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周涨跌幅达5.55%居前 [11] - 最近一周资金流入排名前十基金中,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资金流入23.87亿元居前 [12] - 最近一周资金流出排名前十基金中,华安中债1 - 5年国开行ETF资金流出12.18亿元居前 [13] 不同热门细分类型ETF基金市场表现 - 股票ETF宽基指数各细分指数基金表现有差异,如超大盘指数中华夏上证50ETF周资金流动额5.32亿元,周涨跌幅 - 0.94%;中小盘指数中华泰柏瑞中证2000ETF年初以来涨跌幅达7.48% [15][17] - 股票ETF行业主题各板块基金表现不同,如TMT板块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周资金流动额5.14亿元,周涨跌幅 - 0.34%;中游制造板块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周涨跌幅 - 2.24% [21][22] - 债券ETF中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周资金流动额10.48亿元,周涨跌幅0.03% [29] - QDII ETF中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年初以来涨跌幅达40.69% [30] - 商品ETF中华安黄金ETF最新规模593.19亿元居前 [31] 创新主题及细分行业ETF基金市场表现 - TMT创新主题中金融科技指数周涨跌幅4.99%,代表基金华宝金科ETF周涨跌幅5.22% [33] - 消费细分行业中证农业指数周涨跌幅1.97%,代表基金富国农业ETF周涨跌幅2.34% [34] - 医药细分行业创新药指数周涨跌幅3.15%,代表基金银华创新药ETF周涨跌幅3.26% [35] - 新能源主题光伏产业指数周涨跌幅 - 1.77%,代表基金华泰柏瑞光伏ETF周涨跌幅 - 1.69% [36] - 央国企主题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周涨跌幅1.25%,代表基金南方央企科技ETF周涨跌幅1.23% [37] - 稳增长主题交通运输指数周涨跌幅1.27%,代表基金国泰运输ETF周涨跌幅1.67% [38] - 沪港深/港股通细分行业港股通医药指数周涨跌幅3.89%,代表基金易方达港股医药ETF周涨跌幅4.27% [39] - 红利/红利低波指数家族中证红利低波指数周涨跌幅0.34%,代表基金华泰柏瑞红利LVETF周涨跌幅0.78% [40] - 创业板指数家族科创100指数周涨跌幅0.60%,代表基金博时科创100ETF周涨跌幅0.64% [41]
量化市场追踪周报:主动权益基金仓位回落至年内低点-20250602
信达证券· 2025-06-02 15: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5月26 - 30日,A股市场成交平淡、风险偏好降温,主动权益基金仓位回落,中盘风格暴露提升,计算机和电子测算仓位下降,主力主动资金净流入银行,建议谨慎对待微盘股超额收益,关注优质标的并适度控制微盘风格资产配置风险 [3][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市场复盘 - A股市场交投平淡,日均成交金额降至万亿元附近,风险偏好降温,北证50指数领涨,但应谨慎看待微盘股超额收益持续性,控制相关资产配置风险,关注优质标的;境内港股相关ETF净流出,南向资金净买入力度减弱 [3][11] - 主要宽基指数走势分化,北证50表现强势,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沪深300等周涨跌幅分别约为 -0.03%、 -0.91%、 -1.40%、 -1.08% [12] - 一级行业表现分化,汽车板块跌幅居首,周涨跌幅排名居前的行业有综合金融、国防军工等,靠后的有汽车、有色金属等 [15] 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仓位测算 - 截至2025/5/30,主动权益型基金平均仓位约85.98%,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配置型基金平均仓位分别约为89.13%、86.28%、83.83%,较上周分别下降0.52pct、0.97pct、0.91pct;“固收 +” 基金平均仓位约24.30%,较上周下降0.22pct [2][20] 主动权益产品风格动向 - 截至2025/5/30,主动偏股型基金大盘成长仓位11.87%(较上周上升1.65pct),大盘价值仓位10.98%(较上周下降0.18pct),中盘成长仓位15.28%(较上周上升0.36pct),中盘价值仓位11.21%(较上周上升0.44pct),小盘成长仓位45.51%(较上周下降3.22pct),小盘价值仓位5.16%(较上周上升0.96pct) [3][28] 主动权益产品行业动向 - 2025/5/26 - 2025/5/30,主动权益型基金配置比例上调较多的行业有食品饮料、机械等,配比下调较多的行业有计算机、电子等 [3][31] ETF市场跟踪 - 宽基ETF资金回流,交易所信用债ETF持续吸金,部分医药主题ETF获利了结;境内股票ETF净流入约74.53亿元,跨境ETF净流出约20.49亿元,债券ETF净流入约151.06亿元,商品ETF净流出1.06亿元 [33] - 宽基ETF资金净流入约61.71亿元,主要净流入产品有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行业ETF资金净流出约1.21亿元,TMT板块净流入16.91亿元,金融板块净流入2.68亿元,大消费板块净流出20.31亿元,周期制造板块净流出0.5亿元;风格及主题ETF资金净流入14.03亿元 [33][34] 新成立基金 - 2025/5/26 - 2025/5/30,境内新成立基金30只,其中主动权益型基金4只,新发总份额约17.35亿份,为近1年78.4%分位;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型基金新发76只,规模约228.58亿元,约为去年同期61%;被动权益型基金新发238只,规模约1327.38亿元,远超历年同期 [38] 主力/主动资金流 - 主力主动净流入银行,净流出电子、计算机等行业,整体偏稳健 [5][51] - 主力资金流:2025/5/26 - 2025/5/30主力净流入银行;个股方面,主力净流入&中小单净流出的有海格通信等,主力净流出&中小单净流入的有比亚迪等;行业方面,主力净流入&中小单净流出的有银行等,主力净流出&中小单净流入的有计算机等 [5][51] - 主动资金流:2025/5/26 - 2025/5/30主买净额约 -1065.95亿元,主动资金净流入银行;个股方面,主动资金看好融发核电等,净卖出云内动力等;行业方面,主买净额居前的有银行等,流出较多的有电子等 [5][51]
基金市场一周观察(20250526-20250530):权益市场分化,医药板块基金表现领先
招商证券· 2025-06-01 15: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权益市场表现分化,北证50领涨,小盘价值风格占优;综合金融、国防军工、医药、农林牧渔等行业表现较好;债市整体下跌,可转债市场上行 [1][2][6] - 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回报 -0.41%;短债基金收益均值为 -0.01%,中长债基金收益均值为 -0.03%;含权债基平均负收益;可转债基金平均正收益 [1][2] - 本周有1只新股上市,无破发;样本内打新基金本周平均回报为 -0.18%;8亿账户打新收益率为 0.004% [2] - 统计区间内低、中、高风险FOF近一周平均回报分别为 -0.28%、-0.88%、-1.45% [2] - 统计区间内另类型、债券型QDII平均上涨 0.02%、0.37%,偏股型、指数型QDII平均下跌 0.71%、0.83%;本周REITs平均下跌 0.02%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 - 权益市场分化,北证50领涨,沪深300、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均下跌;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也下跌 [6] - 行业方面,综合金融涨幅超10%领先,国防军工、医药等表现较好,汽车、有色金属等跌幅超2% [8] - A股市场5413只股票中3228只上涨,北证、创业板、科创板、主板上涨个股数量分别为194只、816只、343只、1875只;医药、机械等行业上涨个股多,综合金融、煤炭等行业上涨个股少 [11][15] 重点基金跟踪 主动权益 - 基金业绩表现:样本内4028只全市场基金平均回报 -0.41%,收益较优基金重仓医药、有色金属等行业;医药板块基金平均收益领先,中游制造、周期板块基金相对落后 [17][20] - 仓位测算: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上升0.22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下降0.60个百分点;主动偏股基金增配周期、稳定,减配金融、消费、成长;细分行业上,电力设备等行业配置上升,电子等行业配置下降 [23] 债券型基金 - 债券市场表现:债市整体下跌,中债总财富等指数下降;含权债基整体负收益;中证转债上涨0.46%,成交额2771亿元;可转债市价中位数和转股溢价率有变动 [29][31] - 基金业绩概览:短债基金收益均值 -0.01%,中长债基金收益均值 -0.03%;一级债基收益均值0%,二级债基收益均值 -0.02%;偏债混合基金收益均值 -0.03%,低仓位灵活配置基金收益均值 -0.07%;可转债基金收益均值0.28% [34][37][38][40] 打新基金 - 新股概况:本周1只新股上市,募集资金6.04亿元,上市首日无破发,入围预期收益3.54万元 [41] - 打新收益测算:假设参与网下打新并入围,计算8亿账户周度打新收益率序列 [42] - 基金公司打新概况:筛选出8家有2只以上打新基金的基金公司,本周8亿账户打新收益率为0.004%,周度和年度打新最佳规模均为4亿元 [44] - 打新基金业绩表现:36只打新基金本周平均回报 -0.18% [46] FOF基金业绩表现 - 低、中、高风险FOF近一周平均回报分别为 -0.28%、-0.88%、-1.45% [48] QDII基金 - 偏股型和指数型QDII分别平均下跌0.71%、0.83%,另类型和债券型QDII分别平均上涨0.02%、0.37% [2][49] REITs基金 - 本周REITs平均下跌0.02%,华夏特变电工新能源REIT涨幅靠前,华泰苏州恒泰租赁住房REIT流动性最强 [51]
ETF系列报告(一):全球ETF格局演变与中国市场未来机遇
国海证券· 2025-05-30 22: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ETF市场稳步扩张,呈现“美国主导、亚太崛起、欧洲创新”格局,朝着多样化、专业化和区域特色并进趋势演进 [7][21] - 美国ETF市场成熟,产品矩阵完善,资产覆盖全面,主动型ETF增长快,跨境ETF布局广泛,Smart Beta及杠杆/做空型ETF领先 [7] - 欧洲ETF市场以股票型和债券型为主,ESG主题投资领先全球,监管与创新优势突出 [7] - 日本ETF市场由央行深度参与,行业主题ETF集中布局REITs资产,投资偏好稳健收益 [7] - 中国ETF市场处于扩张期,宽基ETF主导,科技等主题崛起,未来Smart Beta等将推动多元创新,中央汇金增持提供机构化支撑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ETF:成熟市场产品矩阵丰富 - 有效市场中主动基金难战胜被动指数投资,ETF因低成本、高透明、高流动性成被动指数投资主流工具 [12][14][18] - 全球ETF市场“美国主导、亚太崛起、欧洲创新”,美国占全球ETF总规模72.75%,亚太2019年后增长迅猛,欧洲聚焦创新 [20][21] - 美国ETF市场增长韧性强,环比增速高于共同基金,2023年末规模达8.09万亿美元,数量3108只 [23][24] - 美国ETF以股票型为主,偏好大盘股,产品体系完善,比特币现货ETF获批,总规模超900亿美元 [26][28] - 美国主动型ETF增长快,2023年末占比6.47%,披露方式有全透明、非透明、半透明三种 [30][31] - 美国跨境ETF全球布局广泛,新兴市场投资占比40.29%,亚太投资规模2024年突破1000亿美元 [33][34] - 美国跨境ETF重点布局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发达市场侧重日本等,新兴市场侧重中国等 [36][37] - 美国SmartBeta ETF类型丰富,不同经济周期下各具优势,有差异化配置价值 [39][40] - 美国杠杆/做空ETF体系成熟,2024年管理总资产超1200亿美元,加密货币与波动率相关规模上升 [42][43] 欧洲ETF:ESG主题发展领先全球 - 截至2024年底,欧洲ETF总管理资产达2.21万亿美元,自2000年起步,监管完善,产品创新推动多元化发展 [47][48] - 欧洲ETF以股票型和债券型为主,品类丰富,涵盖传统及新兴资产,加密货币ETF体量不小 [49] - 欧洲行业主题ETF从行业选择向主题策略切换,分三个阶段,主题类ETF2020 - 2024年全面崛起 [51][52] - 欧洲SmartBeta ETF近年增长显著,2024年末超4000亿美元,以ESG主题类为主导,受监管推动 [54][55] 日本ETF:央行为主,市场为辅 - 截至2024年底,日本ETF总管理资产达5886.59亿美元,混合股票型占比97.63%,产品体系多元扩展 [57][58] - 日本行业主题ETF高度集中于REITs,REITs ETF发达,REIT指数收益率高于国债 [60][61] - 日本央行自2010年起购买ETF,2024年底持有约37万亿日元,稳定市场、提振信心 [63][64] 中国ETF市场未来趋势展望 - 截至2025年4月18日,中国ETF总规模达4.02万亿元,股票型主导,跨境ETF发展迅速 [68][69] - 中国股票型ETF宽基为主,主题ETF数量增长快,形成“宽基为底、主题为翼”结构 [71][72] - 行业指数ETF金融板块投资比例超五成,主题指数ETF聚焦科技热点,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等 [74][75] - 策略指数ETF红利主导,风格指数ETF成长领先,红利与成长是资金关注主线 [76] - 中国ETF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73.86%,偏好宽基指数ETF,如沪深300等 [78][79] - 中国ETF费率有优势,宽基指数ETF平均管理费率0.30%,低于主动基金 [80] - 中国SmartBeta ETF未来有望在低波动、质量、ESG融合等方向创新,满足配置需求 [83] - 指增ETF成中国主动型ETF重要表现形式,已发行34只,多数获超额收益 [84][85] - 中国跨境ETF以中国香港和美国为主,未来有望在地域和策略上扩展 [87][88] - 中央汇金自2023年增持ETF,未来策略或转向长期均衡配置 [90][91] 各国家地区ETF市场发展总结 - 美国ETF市场成熟,产品丰富,可推动产品多样化,发展Smart Beta和主动型ETF [94][95][98] - 欧洲ETF以ESG为特色,可强化ESG主题投资,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99] - 日本ETF由央行支持,可借鉴央行长期持有ETF稳定市场经验 [99] - 中国ETF市场持续完善,未来Smart Beta等将推动多元创新,中央汇金增持提供支撑 [100][101]
公募基金深度报告:浮动费率基金的前世今生
华宝证券· 2025-05-30 1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梳理了公募基金浮动费率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特点,包括基准选择、基金经理风格分类等,并通过重点基金经理案例给出投资启示,强调业绩比较基准在新型浮动费率产品中的重要性 [22][26][35] 各目录总结 1. 公募基金浮动费率发展全梳理 - 早期探索(2013 年之前):2002 - 2004 年部分基金约定在特定条件下暂停收取管理费,但未取得良好市场反馈;2013 年国内首只浮动费率债券基金发行,设置奖惩对称浮动费率 [10][11] - 初具规模(2014 年 - 2022 年):2014 年证监会支持设立浮动管理费基金,2017 年细化费率规则,2018 年拉开券商大集合资管产品公募化改造序幕;此阶段管理费收取方式多样,如分档管理费率、支点浮动费率等 [12][13][14] - 产品试水(2023 年 - 2024 年):2023 年证监会推进费率改革,8 月首批 20 只与规模、业绩、持有期挂钩的浮动费率产品获批;但 2023 年行情低迷,产品未引发认购热情,部分开放式产品遭大比例赎回 [18][21] - 基本成型(2025 年):2025 年 5 月证监会发布方案,引导头部机构新发权益基金大量采用业绩挂钩浮动费率机制;26 只浮动管理费基金获批,费用计提方法细化,体现管理费与投资者利益关联,强化业绩比较基准作用 [22][24][25] 2.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分析 - 新型浮动管理费产品的基准选择:“单客户、单份额”场景下,基金管理人考察投资者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基金经理应紧贴基准累积超额收益;已披露基准的 21 只产品为全市场选股,业绩基准多为复合基准,权益中枢约 80%,A股 多对标主流宽基指数,港股部分占比 5 - 25% [26][27] - 新型浮动管理费对应基金经理风格分类:管理新型浮动管理率产品的基金经理风格多元,包括价值选手(如招商基金朱红裕等)、成长选手(如景顺长城基金农冰立等)和“另类”选手(如工银瑞信郭雪松等) [30][31] - 重点基金经理的启示:以东证资管周云为例,长周期跑赢基准得益于“低估 + 趋势结合”投资思路、“均衡 + 分散 + 低相关”组合构建方式及准确基准选择;以汇添富基金卞正为例,应选择贴近实际投资情况的业绩比较基准;未来基准选择需考虑指数代表性、与基金经理投资策略适配程度和基金公司内部差异化 [35][39][48]
ETF日报-20250530
宏信证券· 2025-05-30 17: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5月30日A股市场各指数下跌,不同类型ETF表现有差异,部分行业有涨跌表现 [2][6] 各目录总结 市场概况 - 上证综指下跌0.47%收于3347.49点,深证成指下跌0.85%收于10040.63点,创业板指下跌0.96%收于1993.19点,两市A股成交金额11642亿元 [2][6] - 涨幅靠前行业为农林牧渔(1.20%)、银行(0.64%)、医药生物(0.37%),跌幅靠前行业为汽车(-1.91%)、综合(-1.87%)、电子(-1.85%) [2][6] 股票ETF - 成交金额靠前的华夏中证A500ETF下跌0.43%,贴水率-0.45%;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下跌0.18%,贴水率-0.10%;嘉实中证A500ETF下跌0.31%,贴水率-0.16% [3][7] 债券ETF - 成交金额靠前的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上涨0.02%,贴水率0.02%;大成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上涨0.07%,贴水率0.10%;富国中债7 - 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上涨0.16%,贴水率0.11% [4][9] 黄金ETF - 黄金AU9999上涨0.76%,上海金上涨0.89%,成交金额靠前的华安黄金ETF上涨0.95%,贴水率0.71%;易方达黄金ETF上涨0.94%,贴水率0.67%;博时黄金ETF上涨0.95%,贴水率0.68% [12] 商品期货ETF - 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上涨0.21%,贴水率0.55%;大成有色金属期货ETF下跌0.72%,贴水率-0.68%;建信易盛郑商所能源化工期货ETF下跌1.38%,贴水率-0.54% [13] 跨境ETF - 前一交易日道琼斯工业指数等有涨跌,今日恒生指数下跌1.2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49%,成交金额靠前的华夏恒生科技ETF下跌2.37%,贴水率-2.81%;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上涨0.10%,贴水率-0.45%;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下跌2.41%,贴水率-2.63% [15] 货币ETF - 成交金额靠前的银华日利ETF成交额149.94亿元,华宝添益ETF成交额128.93亿元,货币ETF建信添益成交额6.70亿元 [19]
权益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重构方案
招商证券· 2025-05-29 1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结合对政策的理解和海外成熟市场经验,给出一套完整的重构主动权益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方法论,且在招证基金评价团队优选池上运行该体系,多数新基准适配性指标表现符合预期,基金相对新基准超额收益小幅提升且更稳定,收益更贴近基准 [1][3][6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比较基准选取规则 - 基准选择对持有人、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的影响:《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多项举措涉及业绩比较基准,其确定影响三方利益,合理基准应反映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下的 Beta 以评估主动管理收益 [6] - 业绩比较基准选取法则:提出三点法则,基准具备可投资性和市场认可度、能有效反映基金的 Beta、具备主动获取超额空间,要求基准成份股数量最低不低于 30 只 [3][13] 业绩比较基准选取流程 - 指数备选池构建:考虑可投资性和市场认可度,选取主流指数构建备选池,纳入港股通或沪港深指数,截至 2025 年一季度共 168 只指数进入备选池 [14][17] - 拟选择基准的主动权益基金池构建:追溯基金过往三年持仓和净值,筛选成立于 2022 年 3 月 31 日之前等条件的基金,剔除事前行业/主题基金、量化基金,得到 3474 只样本,区分事后赛道基金和全市场基金并调整基准指数备选池 [21] - 业绩比较基准适配度的计算:设计 6 个适配性指标,包括持仓重合度、行业偏离度、风格偏离度、市场风险一致性、超额收益标准差、超额收益独立性 [3][24] - 业绩比较基准重构方案:构建优化模型,将行业偏离度、风格偏离度作为约束条件,市场风险一致性等作为优化目标,持仓重合度作为辅助手段,输出单一、双指数、三指数型基准 [3][32] 业绩比较基准重构结果展示 - 重构后基准的适配性评估:优选池中单指数、双指数、三指数基准的基金数量依次升高,多数基金在各适配性指标上表现良好 [36][39] - 基准重构后,基金相对新基准的收益表现:2022/6/30 - 2025/5/18 期间,优选池内基金相对新基准超额收益率小幅提升,年度超额收益表现更稳定,收益更贴近基准 [50] - 基准重构后的部分基金样本展示:重构后的新基准覆盖指数丰富,风险特征更具体 [55] 总结与展望 - 提出完整的重构方法论,包括指数备选池构建等 4 个模块,在优选池上运行效果良好,但受基准约束细则、监管对备选指数规定等因素影响,模型待进一步调整 [59][61]
交易型指数基金资金流向周报-20250529
长城证券· 2025-05-29 19:45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名称为《交易型指数基金资金流向周报》 [1] - 数据日期为2025/5/19 - 2025/5/23 [1] - 报告由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发布,分析师为金铃,执业证书编号为S1070521040001,报告日期为2025年5月29日 [1] 国内被动股票基金情况 综合类 - 上证50基金规模1594.56亿元,周涨跌幅 -0.09%,周资金净买入额 -9.12亿元 [4] - 沪深300基金规模9834.49亿元,周涨跌幅 -0.04%,周资金净买入额 -25.04亿元 [4] - 中证500基金规模1401.20亿元,周涨跌幅 -0.81%,周资金净买入额 -6.24亿元 [4] - 中证1000基金规模1169.17亿元,周涨跌幅 -1.09%,周资金净买入额 -11.63亿元 [4] - 创业板指基金规模1264.48亿元,周涨跌幅 -0.79%,周资金净买入额 -18.76亿元 [4] - 科创创业50基金规模329.65亿元,周涨跌幅 -0.94%,周资金净买入额 -0.59亿元 [4] - 科创50基金规模1812.21亿元,周涨跌幅 -1.28%,周资金净买入额12.27亿元 [4] - 科创100基金规模257.01亿元,周涨跌幅 -1.28%,周资金净买入额2.37亿元 [4] - 科创200基金规模5.47亿元,周涨跌幅 -1.31%,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4] - A50基金规模361.01亿元,周涨跌幅0.24%,周资金净买入额 -7.41亿元 [4] - A500基金规模1980.99亿元,周涨跌幅 -0.10%,周资金净买入额 -43.63亿元 [4]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67.23亿元,周涨跌幅0.38%,周资金净买入额0.14亿元 [4]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规模9.15亿元,周涨跌幅0.71%,周资金净买入额 -0.01亿元 [4] - 其他基金规模1294.49亿元,周涨跌幅 -0.20%,周资金净买入额 -17.15亿元 [4] 行业主题类 - 大科技基金规模2166.88亿元,周涨跌幅 -1.56%,周资金净买入额 -3.75亿元 [4] - 大金融基金规模1284.83亿元,周涨跌幅 -1.15%,周资金净买入额11.36亿元 [4] - 大健康基金规模1001.61亿元,周涨跌幅2.41%,周资金净买入额 -40.60亿元 [4] - 大制造基金规模728.18亿元,周涨跌幅 -1.03%,周资金净买入额29.28亿元 [4] - 大消费基金规模560.89亿元,周涨跌幅 -0.09%,周资金净买入额 -4.55亿元 [4] - 大周期基金规模214.16亿元,周涨跌幅0.35%,周资金净买入额1.37亿元 [4] - 公用事业基金规模66.14亿元,周涨跌幅 -0.05%,周资金净买入额 -0.65亿元 [4] - 碳中和基金规模130.51亿元,周涨跌幅0.21%,周资金净买入额 -0.98亿元 [4] - 国企改革基金规模0.61亿元,周涨跌幅 -0.68%,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4] - 其他基金规模7.42亿元,周涨跌幅0.24%,周资金净买入额 -0.02亿元 [4] 风格策略类 - 红利基金规模598.77亿元,周涨跌幅0.90%,周资金净买入额 -5.69亿元 [4] - 成长基金规模73.06亿元,周涨跌幅 -0.48%,周资金净买入额0.11亿元 [4] - 价值基金规模33.08亿元,周涨跌幅0.18%,周资金净买入额 -0.30亿元 [4] - 红利低波基金规模435.35亿元,周涨跌幅0.59%,周资金净买入额5.29亿元 [4] - 质量基金规模13.32亿元,周涨跌幅0.27%,周资金净买入额 -0.03亿元 [4] - 低波基金规模2.55亿元,周涨跌幅 -0.27%,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4] - 其他基金规模1.11亿元,周涨跌幅 -0.14%,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4] 企业性质与区域类 - 中特估基金规模516.33亿元,周涨跌幅0.20%,周资金净买入额 -7.83亿元 [4] - 区域基金规模43.42亿元,周涨跌幅 -0.07%,周资金净买入额 -0.03亿元 [4] 海外及港股基金情况 综合类 - 纳斯达克100基金规模784.21亿元,周涨跌幅 -1.22%,周资金净买入额 -9.94亿元 [5] - 标普500基金规模208.37亿元,周涨跌幅 -0.92%,周资金净买入额 -0.60亿元 [5] - 道琼斯基金规模17.08亿元,周涨跌幅 -1.18%,周资金净买入额 -0.60亿元 [5] - 德国DAX基金规模9.75亿元,周涨跌幅1.19%,周资金净买入额0.44亿元 [5] - 法国CAC40基金规模6.01亿元,周涨跌幅1.14%,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5] - 日经225基金规模36.11亿元,周涨跌幅 -0.41%,周资金净买入额 -0.82亿元 [5] - 东证指数基金规模7.71亿元,周涨跌幅0.69%,周资金净买入额 -0.56亿元 [5] - 沙特阿拉伯基金规模5.40亿元,周涨跌幅 -1.86%,周资金净买入额0.62亿元 [5] - 恒生指数基金规模191.74亿元,周涨跌幅0.45%,周资金净买入额 -0.77亿元 [5]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规模120.02亿元,周涨跌幅0.54%,周资金净买入额 -0.69亿元 [5] - 其他基金规模37.13亿元,周涨跌幅0.10%,周资金净买入额 -1.15亿元 [5] 行业主题类 - 港股科技基金规模926.09亿元,周涨跌幅 -1.18%,周资金净买入额 -0.38亿元 [5] - 中国互联网基金规模453.50亿元,周涨跌幅 -1.13%,周资金净买入额 -2.54亿元 [5] - 港股医疗基金规模272.31亿元,周涨跌幅5.49%,周资金净买入额 -23.90亿元 [5] - 港股消费基金规模9.68亿元,周涨跌幅0.04%,周资金净买入额 -0.98亿元 [5] - 其他基金规模169.31亿元,周涨跌幅 -0.95%,周资金净买入额0.62亿元 [5] 风格策略类 - 红利基金规模12.69亿元,周涨跌幅2.40%,周资金净买入额1.09亿元 [5] - 红利低波基金规模7.77亿元,周涨跌幅0.95%,周资金净买入额0.18亿元 [5] 其他投资类型基金情况 债券类 - 30年利率基金规模89.69亿元,周涨跌幅0.28%,周资金净买入额8.21亿元 [6] - 10年利率基金规模40.90亿元,周涨跌幅0.16%,周资金净买入额1.13亿元 [6] - 5 - 10年利率基金规模389.52亿元,周涨跌幅0.18%,周资金净买入额3.65亿元 [6] - 5年利率基金规模69.48亿元,周涨跌幅0.09%,周资金净买入额0.66亿元 [6] - 5年以下利率基金规模227.25亿元,周涨跌幅0.02%,周资金净买入额 -1.95亿元 [6] - 其他利率基金规模3.71亿元,周涨跌幅0.10%,周资金净买入额 -0.28亿元 [6] - 中高等级信用基金规模109.16亿元,周涨跌幅0.12%,周资金净买入额8.93亿元 [6] - 城投债信用基金规模138.17亿元,周涨跌幅0.18%,周资金净买入额3.28亿元 [6] - 短融信用基金规模293.41亿元,周涨跌幅0.03%,周资金净买入额17.07亿元 [6] - 可转债基金规模438.59亿元,周涨跌幅0.07%,周资金净买入额 -6.88亿元 [6] 商品类 - 黄金基金规模708.87亿元,周涨跌幅3.78%,周资金净买入额 -5.63亿元 [6] - 豆粕基金规模41.93亿元,周涨跌幅0.84%,周资金净买入额0.11亿元 [6] - 有色基金规模7.45亿元,周涨跌幅 -0.36%,周资金净买入额0.15亿元 [6] - 能化基金规模2.93亿元,周涨跌幅 -1.75%,周资金净买入额 -0.30亿元 [6] 指数增强类 - 上证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0.76亿元,周涨跌幅 -0.38%,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6] - 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32.09亿元,周涨跌幅0.13%,周资金净买入额 -0.15亿元 [6] -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19.78亿元,周涨跌幅 -0.50%,周资金净买入额 -0.05亿元 [6] - 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6.56亿元,周涨跌幅 -0.97%,周资金净买入额 -0.07亿元 [6] - 创业板指指数增强基金规模4.69亿元,周涨跌幅 -0.92%,周资金净买入额 -0.05亿元 [6] - 科创创业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0.62亿元,周涨跌幅 -1.38%,周资金净买入额0.00亿元 [6] - 科创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9.35亿元,周涨跌幅 -1.63%,周资金净买入额0.15亿元 [6] - 科创10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3.17亿元,周涨跌幅 -1.49%,周资金净买入额0.01亿元 [6] - 其他指数增强基金规模1.94亿元,周涨跌幅 -0.70%,周资金净买入额 -0.09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