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复盘-20250415
国元证券· 2025-04-15 20:42
A股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15日A股窄幅震荡,成交额10770.3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002.41亿元,上证指数涨0.15%,深证成指跌0.27%,创业板指跌0.13%,2444只个股上涨,2856只下跌[3][16] - 风格上金融>消费>稳定>0>周期>成长,大盘价值>中盘价值>小盘价值>大盘成长>小盘成长>中盘成长,中证全指优于基金重仓[3][22] - 行业方面,30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银行、家电、纺织服装表现靠前,国防军工、消费者服务、钢铁靠后[3][22] 资金流向 - 4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3.60亿元,超大单净流出111.00亿元,大单净流出142.60亿元,中单净流入4.47亿元,小单净流入240.16亿元[4][26] - 4月1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72.03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57.59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14.44亿港元[5][28] - 4月15日部分ETF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月14日主要宽基ETF资金主要流出沪深300ETF,流出36.65亿元[4][31] 全球市场 - 4月15日亚太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0.23%,恒生科技指数跌0.67%,韩国综合指数涨0.88%,日经225指数涨0.84%,澳洲标普200指数涨0.17%[5][34] - 4月14日欧洲三大股指普遍上涨,德国DAX指数涨2.85%,英国富时100指数涨2.14%,法国CAC40指数涨2.37%;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涨,道琼斯工业指数涨0.78%,标普500指数涨0.7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64%[6][35] 市场资讯 - 2025年一季度出入境人员1.63亿人次,同比上升15.3%,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849.5万架(列、艘、辆)次,同比上升15.5%[15] - 4月前11天中国黄金ETF持仓增加29.1吨,超一季度总流入及美国黄金ETF流入量[15]
市场分析:银行消费行业领涨,A股小幅上行
中原证券· 2025-04-15 20:41
A股市场表现 - 4月15日A股先抑后扬、小幅震荡上行,沪指在3246点附近获支撑,创业板震荡回落且表现弱于主板[2][3][7][15] - 上证综指收报3267.66点,涨0.15%;深证成指收报9858.10点,跌0.27%;科创50指数跌0.79%;创业板指跌0.13%[7] - 两市成交1110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超五成个股下跌[7] 行业表现 - 消费、银行、游戏、文化传媒等行业表现较好;船舶制造、航运港口等行业表现较弱[2][3][7][15] - 银行、家电、纺织服装等行业涨幅居前;消费者服务、国防军工等行业跌幅居前[10] 后市研判与建议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3.86倍、34.79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3][15] - 2025年财政政策更积极,央行可能降准降息,信贷脉冲增强,ETF有望成增量资金主力[3][15] - 4月财报密集披露,市场转向基本面验证,短期区间震荡,政策与经济为结构性机会提供支撑[3][15] - 未来市场有望科技领涨、红利防御、消费复苏与内需驱动,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兼顾防御与成长[3][15] - 短线关注银行、消费、电池、游戏传媒等行业投资机会[3][15]
国际贸易数据点评(2025.3):二次抢出口正在孕育,但更陡峭下滑风险亦增
华福证券· 2025-04-15 18:02
出口情况 - 3月出口同比12.4%,剔除春节效应后同比5.7%,低于2月7.8个百分点,首轮“抢出口”效应衰减[1] - 2 - 3月对主要目的地出口普遍降温,对东盟出口同比下滑22.3个百分点至4.9%,对日本、韩国分别下滑17.2、20.5个百分点,对美、欧分别下滑2.9个百分点和回升0.3个百分点[2] - 半导体电子产业链集中出口后降温,中端消费品恐慌情绪缓解,汽车和零部件低位徘徊[2] 进口情况 - 3月进口同比 - 4.3%,较2月回落5.8个百分点,一季度进口总体偏弱[3] - 大宗、能源商品进口走弱,3月大豆进口同比跌幅加深40.2个百分点至 - 46.5%,加工贸易中间品进口3月大幅反弹[3] 贸易顺差 - 3月货物贸易顺差达1026亿美元[1] 政策影响与风险 - 特朗普“对等关税”延期和半导体阶段性豁免,第二轮“抢出口”或带动25Q2 - Q3出口好于预期,但后续出口可能面临更陡峭下行风险[4] - 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出口增长可能低于预期[5] 政策建议 - 当务之急是做好提升消费刺激力度、扩大消费补贴规模的政策储备[4]
国际贸易数据点评:二次抢出口正在孕育,但更陡峭下滑风险亦增
华福证券· 2025-04-15 17:32
出口情况 - 3月出口同比12.4%,剔除春节提前效应后约5.7%,显著低于2月7.8个百分点,首轮“抢出口”效应衰减[3] - 2 - 3月对主要目的地出口普遍降温,对东盟出口同比下滑22.3个百分点至4.9%,对日本、韩国分别下滑17.2、20.5个百分点,对美、欧分别下滑2.9个百分点和回升0.3个百分点[4] - 半导体电子产业链出口冲高后回落,中端消费品恐慌缓解出口贡献恢复,汽车和零部件出口低位徘徊[5] 进口情况 - 3月进口同比 - 4.3%,较2月下滑5.8个百分点,一季度进口总体偏弱[3][5] - 大宗、能源商品进口走弱,3月大豆进口同比跌幅加深40.2个百分点至 - 46.5%,加工贸易中间品进口3月大幅反弹[5] 贸易顺差 - 3月货物贸易顺差达1026亿美元[3] 未来趋势与风险 - 第二轮“抢出口”或已孕育,潜在峰值过后出口下行斜率可能更陡峭[5][6] - 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出口面临短期震荡、长期走弱的巨大不确定性[3] 政策建议 - 当务之急是做好提升消费刺激力度、扩大消费补贴规模的政策储备[6]
宏观经济点评:间接抢出口推动3月出口高增
开源证券· 2025-04-15 17:14
出口情况 - 3月中国出口同比+12.4%,前值(1 - 2月)+2.3%,进口同比-4.3%,前值-8.4%[2][13] - 3月韩国出口同比+3.1%,前值-4.9%;越南出口同比+13.2%,前值+8.0%,均为抢出口因素所致[3][14] - 2025年一季度出口同比+5.7%,低于2024年11 - 12月的+8.7%以及2024年9 - 10月的+7.3%,外需仍处回落趋势[3][14] - 3月对美出口环比高于季节性7个百分点,对东盟、欧盟、拉美出口分别高于季节性20、13、14个百分点,出口高增受间接抢出口影响[4][21] - 通用机械生产设备出口同比较前值回升27个百分点,回升幅度最大[4][25] - 3月出口主要为数量贡献,16类产品中12类产品出口数量贡献边际回升,5类产品出口价格贡献边际回升[5][30] 进口情况 - 3月进口同比回升5.8个百分点至-4.3%,后续或受周期性与关税扰动因素影响处于低位[6][35] 预测与建议 - 4月出口同比或在-4%左右,若按特定假设,2025年出口同比或在-12%左右[7][37] - 可关注美国对我国进口依赖度高的产品,如生活娱乐用品和化学制品[7][41] 风险提示 - 外需回落超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7][43]
特朗普及关税系列研究(一):关税背后“分裂”的美国
德邦证券· 2025-04-15 17:04
特朗普胜选原因 - 精准回应选民需求,承诺对外加征10%-20%关税促进制造业回流、对内减税,解决通胀和移民问题,获广泛支持[2][12][13][14] - 两类关键支持者群体助力,“MAGA基本盘”长期支持,倒戈民主党选民因经济问题转投[2] - 在关键摇摆州和部分传统民主党州表现出色,经济不安全感促使选民摇摆[26][28][31] 执政支持率变化 - 上任后工作认可率从50.5%降至47.5%,百日新政期间支持率呈两极化反应[5][37] 内政隐患 - 经济政策未达预期,失业率升至4.2%,制造业PMI降至49.0%,GDP预计萎缩2.4%[39][44] - 共和党内部对关税政策存在异议,财政部长考虑辞职[50][51] - 民主党强烈反对关税和移民政策,计划抵制和挑战[53][54][55] 风险提示 - 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美国二次通胀压力抬升、政府债务问题失控、经济衰退风险升温[2][56]
资讯日报-20250415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4-15 16:47
市场表现 - 4月14日港股延续反弹,恒生、国企、恒生科技指数分别涨2.4%、2.11%、2.34%,美股三大股指齐涨,道指、纳指、标普分别涨0.78%、0.64%、0.79%,日股日经225指数收涨1.18%[4][10] - 大型科技股港股多数上涨,美股涨跌不一,中概股多数收涨,金龙指数涨逾3%[10] - 黄金股上涨,建材水泥等部分股票走低,日元兑美元升值0.67%压制日股出口型权重股[10] 中概股退市 - 约230只中概股在美总市值4600亿美元,较2021年末1.1万亿美元大幅下降,香港部分市值占比提升30个百分点至约60%[14] - 退市或影响融资、流动性和估值,未双重上市的大型ADR二次上市可缓冲冲击[14] 其他新闻 - 美国对半导体等发起调查,特朗普将宣布进口半导体关税税率,或豁免汽车零部件关税[14] - 高盛预计金价上探4000美元,英伟达将在美国造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计划生产5000亿美元基础设施[14][15] - 美团外卖计划三年向餐饮业投入1000亿元[15] 评级与披露 - 公司和行业评级参考香港恒生指数,评级区间6至12个月[27][35] - 报告作者及国信证券(香港)无相关财务权益和投资银行关系等[28][29][37] - 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资料来自公开信息,未经授权不得传播[33][34][40]
短评:特朗普关税政策升级或受限于美债危机等现实约束
联储证券· 2025-04-15 16:12
关税政策动态 -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185个贸易伙伴加征10%-50%不等关税,4月9日暂停部分定制对等关税,保留10%基准关税,中国除外,当前美国对华关税达145%[3] - 4月11日美国豁免20余类电子产品对等关税,4月13日威胁1 - 2个月内推出新半导体关税方案[4] 政策反转原因 - 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后美国市场股债汇同步下跌,4月8日3年期国债拍卖惨淡,4月11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较4月4日上行47bps,美债关键买主抛售美债[5] - 美国国债超36万亿美元,占GDP的125%,每年国债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30%,2025年6月约6万亿美元美债到期[5] 已生效关税政策 - 对等关税方面,中国面临125%对等关税,其他国家调整为10%,原10%-50%对等关税延期90天执行[7] - 重点商品关税方面,钢铁和铝、汽车已落地25%全面关税,铜、半导体等特定商品关税实施方案推进中[7] - 芬太尼关税方面,美国对中国20%、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各25%的芬太尼关税持续生效[7] 政策展望 - 中长期不宜低估特朗普关税政策变化空间及对华关税影响上限,当前拟定的一系列对华关税政策未实施,特定商品关税中期或落地[8] - 短期内特朗普再次高举关税大棒风险或放缓,但仍有升级或反复的不确定性[8]
出口脉冲、提前出货及关税影响
信达证券· 2025-04-15 16:04
3月出口情况 - 3月出口同比12.4%,较1 - 2月提升10.1个百分点,主要因出口商提前出货[5] - 3月进口同比 - 4.3%,降幅较1 - 2月收窄4.1个百分点,但仍负增长,或因内需不振[10] 已生效关税影响 - 3月对美新增关税20%,但对美出口增速上升,近两月对美出口占比跌破13%,为2015年以来首次[12] - 对东盟出口占比提升至18.8%,接近2015年以来最高值,出口流向或转向东盟[12] 二季度出口压力 - 一季度出口同比5.7%,考虑提前出货回落效应,二季度出口压力大[19] - 3月新增20%关税已影响出口,4月更高关税生效,对美出口增速和份额或加速回落[19] 出口流向变化 - 3月对美出口占比下滑、对东盟占比提升,后续转口力度可能更大[26] - 美国对约75个国家暂缓“对等关税”90天,二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可能经周围关税暂缓地转口[26] 风险因素 - 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全球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