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99%!超级巨头,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2025-10-27 07:34
传统豪车品牌,业绩暴跌! 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保时捷今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9%至4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31亿元),较 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4亿元)断崖式下跌。公司销售回报率降至0.2%,而去年同期为 14.1%。 对于业绩的暴跌,保时捷解释,主要原因包括产品战略重组带来的特殊支出、中国豪华车市场挑战,以及美国 进口关税成本上升等。 营业利润暴跌 当地时间24日,德国大众集团旗下保时捷汽车公司发布了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的营收为 268.6亿欧元,同比下滑6%。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运营利润降至4000万欧元,同比暴跌99%,去年同期为40.35亿欧元;销售回报率也暴 跌至0.2%,而去年同期为14.1%。业绩大跌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品战略重组带来的特殊支出、中国豪华车市场 挑战、电池业务相关一次性影响、组织架构调整,以及美国进口关税成本上升。 另据第一财经报道,2020~2023年,保时捷营业利润在疫情影响下逆势节节攀升,分别为42亿欧元、53亿欧 元、68亿欧元、73亿欧元。在巅峰时期的2023年,保时捷营业利润率达到18%,这也让保时捷得名豪车"印钞 ...
险资加大ABS布局力度,前三季登记规模增超25%
券商中国· 2025-10-27 07:34
"我们非常希望能申请交易所ABS资格,不过目前看来监管方面还没有松口。"一家保险资管高管对券商中 国记者表示。自2023年10月,首批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得试点资格,得以开展资产证券化(ABS)及不 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此后再无其他险资获得新的试点资格。 目前,险资更常见的角色是在保险ABS市场管理发行资产支持计划,即通过发行保险资管产品,以受托人方式 管理资金。近日, 根据 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下称"中保登") 最新披露的数据梳理,今年前三季度共 有15家保险资管机构登记资产支持计划66只,登记规模合计2745.78亿元,同比增长25.1%。 交易所ABS资格抢手 低利率时代,除了红利资产以外,现金流稳定且适合长期投资的资产支持计划越发受到保险资金的青睐,自 2023年首批试点以来,未来能否有新的保险资金叩开交易所ABS资格大门?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近期已有保险资管积极申请交易所ABS资格,希望能从交易所ABS和REITs的投资者身 份,拓展到发行人与管理人,与券商和首批5家试点险资分一杯羹。 交易所ABS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最重要的品种之一,基础资产包括应收账款、小额贷款、债权和融 ...
“75后”老将,成两家券商掌门人!
券商中国· 2025-10-27 07:34
钱文海成为两家券商的董事长。 据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该公司董事长兼任总裁事项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待相关股 东会审议通过后,钱文海将正式履行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董事会战略发展与ESG委员会主席职务。 履历显示,钱文海出生于1975年3月,现年50岁,系管理学硕士,正高级经济师。曾任浙江温州甬台温高速公 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副经理、经营产业部经理,浙江省 交投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委员。 执掌两家券商 在此次担任董事长之前,钱文海担任浙商证券党委书记、总裁。2023年6月,他从实控人浙江交通集团旗下财 务公司"一把手"调任至浙商证券主持经营工作。2023年11月,钱文海正式就任浙商证券总裁一职,2024年7月 接任浙商证券党委书记。 近日,浙商证券公告,该公司召开的相关董事会,审议通过了选举钱文海为该公司董事长的议案。 实际上,在10月中旬,浙江交通集团就宣布了关于浙商证券人事任免决定:吴承根不再担任浙商证券董事长职 务,到龄退休;现任党委书记、总裁钱文海被提名为董事长人选,此次属于预期之内程序的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浙商证券收购国都 ...
专访汇添富韩贤旺:“选股专家”的“指能添富”之路
点拾投资· 2025-10-27 07:33
导读:指数基金的大时代,或许是过去10年资产管理行业最大的变化。在美国,以富达基金和摩 根资管为代表的主动投资巨头,都早已进入了指数投资领域;在中国,以"选股专家"闻名的汇添 富基金,也在几年前推出了"指能添富"的指数品牌。从我们看到的一些数据发现,汇添富基金的 ETF净流入明显,实现了主动权益、ETF被动指数在权益产品上的双轮驱动。 在指数投资大发展的时代,以主动投资能力见长的汇添富基金,如何实现ETF业务的"弯道超 车"?其"指能添富"指数品牌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思考与差异化打法? 汇添富基金分管指数与量化投资部的总经理助理韩贤旺表示,汇添富的定位在于"做指数投资界的 主动选择者",一方面是主动策略的规则化执行,指数的选择、编制、优化、迭代都是主动策略的 规则化结果,另一方面是化被动为主动,把主动投资能力嫁接到被动投资上,通过不断优化因 子,重视因子的分散与聚焦,为投资者创造可解释、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从更加具象化的视角,韩贤旺认为,被动ETF的模式遵循"微笑曲线",中间是标准化的产品管 理,真正的竞争力来自于抓住曲线的两头:一是产品设计,二是产品运营。 这两端恰恰是最需要 主动能力和战略判断的地方。在他 ...
华夏银行VS北京银行:北京市属商业银行PK
数说者· 2025-10-27 07:31
文章核心观点 - 华夏银行与北京银行作为北京市属商业银行,规模接近且存在高层人员交流,具有可比性 [2] - 北京银行在总资产和归母净利润等关键规模指标上已显现出超越华夏银行的势头,尤其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反超 [12][15][21][38] - 华夏银行在营业收入和净息差方面保持优势,但其资产质量多项指标远逊于北京银行,制约了其利润表现 [12][13][28][30][33][39] - 两家银行业务结构相似,但北京银行持有的金融牌照更为多元 [10] 出身与级别 - 华夏银行由首钢总公司于1992年独资组建,1995年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大股东为首钢集团(21.68%)、国网英大(19.33%)和人保财险(16.11%),均为国有资本 [3] - 北京银行前身为1996年由90家城市信用社组建的北京城市合作银行,2005年引入荷兰ING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13.03%),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北京国资公司(9.12%)和京能集团(8.59%) [3][5] - 两家银行均属于正厅级行政级别,并存在高层人员交流,如华夏银行现任董事长曾任北京银行行长 [5] 资本市场与经营区域 - 两家银行均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华夏银行于2003年上市(600015),北京银行于2007年上市(601169) [6][7][8] - 截至2024年末,华夏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行,营业网点达963家,覆盖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份,并在香港设有分行 [9] - 北京银行作为城商行,经营区域覆盖11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荷兰,但主要业务仍集中在北京地区 [9] 子公司与员工情况 - 两家银行均控股金融租赁公司和理财子公司,但北京银行额外参股了保险公司(中荷人寿50%)、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金35.29%)和基金管理公司(中加基金44%),牌照更为多元 [10] - 截至2024年末,华夏银行集团员工总数3.89万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16.70%;北京银行集团员工总数2.35万人,硕士及以上占比26%,且半数银行员工位于北京 [11] - 2024年北京银行人均平均薪酬49万元,高于华夏银行的41万元,但推测同城市同级岗位薪酬相近 [35][36] 主要财务指标对比 - 规模指标:2024年华夏银行总资产4.38万亿元、营业收入971.46亿元、归母净利润276.76亿元,均高于北京银行(总资产4.22万亿元、营收699.17亿元、净利润258.31亿元) [12] - 2025年6月末,北京银行总资产4.75万亿元反超华夏银行(4.55万亿元),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0.53亿元也高于华夏银行(114.70亿元) [12][15] - 盈利能力:华夏银行净息差高于北京银行(2024年:1.59% vs 1.47%;2025上半年:1.54% vs 1.31%),但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收比重更高(2024年:74.25% vs 63.89%) [12][22][27] - 资产质量:北京银行多项指标优于华夏银行,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31% vs 1.60%)、拨备覆盖率(208.75% vs 161.89%)、关注类贷款占比(1.79% vs 2.58%)和逾期贷款占比(1.62% vs 1.70%)均表现更好 [12][13][28][30][33] 长周期趋势与业务结构 - 近十年两家银行总资产持续增长,北京银行与华夏银行的资产规模差距显著缩小,从2021年相当于华夏银行的83.21%提升至2024年的96.46%,并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反超 [15] - 华夏银行营业收入近十年始终高于北京银行,但北京银行保持连续正增长,而华夏银行在2022和2023年出现营收同比负增长 [17] - 业务结构上,两家银行营收均以利息净收入为主,但华夏银行该占比波动较大,2024年降至63.89%;两家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例近年均稳定在52%左右 [12][22][24]
数据 有悲有喜
小熊跑的快· 2025-10-27 07:23
第三方 tokens 调用量 十月有多走缓。 估计 算力继续 台积电 中积电继续 Grok 为代表。 chatgpt 因为 有浏览器发布原因 数据暴增。 | | Grok Code Fast 1 | 1.25T tokens | 6. | Grok 4 Fast | 154B tokens | | --- | --- | --- | --- | --- | --- | | | by x-ai | 16% | | by x-ai | 19% | | 2 | Claude Sonnet 4.5 | 527B tokens | 7. | Gemini 2.0 Flash | 147B tokens | | | by anthropic | 15% | | by google | 11% | | 3. | Gemini 2.5 Flash | 298B tokens | 8. | DeepSeek V3 0324 | 110B tokens | | | by google | 43% | | by deepseek | 44% | | | Gemini 2.5 Pro | 168B tokens | g | Gemi ...
【早报】中美双方达成基本共识;事关光刻胶、存储芯片,行业再传重要消息
财联社· 2025-10-27 07:08
早 报 精 选 4、财联社记者从存储产业链人士处获悉,目前部分原厂的部分Dram和Flash产品已经处于暂停报价状态。 5、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茅台集团董事长。 宏 观 新 闻 1、 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双方达成基本共识。 2、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着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3、光刻胶领域,我国取得新突破。 2、财联社记者从存储产业链人士处获悉,目前部分原厂的部分Dram和Flash产品已经处于暂停报价状态,就算报价,价格有效期也 很短,一天一个价。 1、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双方以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 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 设性的交流磋商,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2、人民日报钟声文章指出,磋商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双方共同维护。中美两国有能力 ...
重磅|刚刚,汽车零部件行业发生一件大事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0-27 07:07
撰文 | 丁 晶 晶 编辑 | 黄 大 路 设计 | 甄 尤 美 加入轩辕同学 , 成就新汽车人! 2025年10月25日,苏州,第十届中国汽车零部件年度贡献奖——铃轩奖线下终审会成功举行。 来自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奇瑞、江淮、蔚来、小鹏、理想、零跑、赛力斯、一汽-大众、一汽丰 田、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广汽本田等29位国内主流整车企业一线采购、研发骨干作为铃轩奖评委代表,齐聚一堂。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经过为期3个月的申报和初审,第十届铃轩奖量产类和前瞻类各有十大类共101家企业的127个案例进入终审。 在铃轩奖评审团主席、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轩辕同学校长贾可博士主持下,评审团从技术先进性、适应性、可靠性等核心维度,对入 围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后进行投票,最终评选出了各个类别金奖获得者,以及每个类别中投票最高案例进入全场大奖候选名单。 这场兼具专业性与创新性的评审,既是对过去一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成果的系统复盘,也更清晰折射出中国汽车供应链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的进 化方向。 终审会之后,第十届铃轩奖颁奖盛典将 ...
上汽商用车“五连涨”透视:一场由战略、产品与生态驱动的系统革命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0-27 07:07
加入轩辕同学 , 成就新汽车人! 撰文 | 常 笑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甄 尤 美 2025 年的商用车行业,正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关口。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带来的市场波动、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的加速渗透,以及存量竞争下 的白热化洗牌,共同构成了"行业重构"的主旋律。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 1-9 月国内商用车产销分别达 309.1 万辆和 311.7 万辆,同比增长 9.4% 和 7.8% ,出口亦实现 10.2% 的增长至 74.8 万辆。 然而,在这"稳中有进"的总基调下,部分企业面临传统燃油车市场萎缩、新能源转型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现实挑战。转型阵痛与内需复苏动能不 足交织,共同构成了商用车市场数据增长下的结构性分化。 在此行业大变革中,企业生存逻辑已从"规模扩张"转向"体系韧性"的较量。谁能率先完成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进化"的跨越,谁就能抢占下一个增 长周期的先机。 上汽商用车迎来"黄金增长期" 当商用车行业在存量竞争与转型阵痛中寻求破局时,上汽商用车板块2025年1-9月交出的成绩单尤为瞩目:零售终端突破18.7万辆,同比增长 4.6%,实现连续五个月同比正增长。 这波"五连涨"的意义远超数 ...
【涪陵榨菜(002507.SZ)】高基数下Q3业绩同比改善,关注新品表现——2025年三季报点评(陈彦彤/汪航宇/聂博雅)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7 07:04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报告摘要 事件: 涪陵榨菜发布2025年三季报,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同比+1.8%;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 +0.3%;扣非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3.4%。其中,25Q3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4.5%;归母净利 润2.3亿元,同比+4.3%;扣非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5.6%。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夯实榨菜主业,发力新品类与新渠道 公司延续"双轮驱动,夯基拓新"的战略,积极推动业务发展。产品端,一方面通过推出60g两元价格带产 品及80g产品加赠10%等措施,传递"加量不加价"主张,夯实榨菜基本盘;另一方面,加快新品研发和推 广,重点发力以萝卜、豇豆等为代表的下饭菜系列,并推出"只有乌江"高端系列提升品牌形象。渠道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