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品力
icon
搜索文档
福州本土国企崛起:聚焦托底与稳盘,市场份额显著跃升
36氪· 2025-07-30 10:16
图表:2021年-2024年榕发置地、建总地产、左海地产、古厝集团、新区集团全口径拿地金额(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亿翰智库 榕发置地:隶属于福州城投集团,与其他福州主打安置型商品房和公租房的城投国企不同,榕发置地自2021年南二环的北园地块开始,新增拿地开发基 本以纯商品住宅为主。在2022-2024年间成为福州土地市场最活跃的房企之一,规模实现快速扩张。 2024年,以41.32亿元的权益销售金额,仅次于建发47.87亿元、保利43.69亿元,位列福州五区+闽侯商品房全口径销售额第3名。 目前,最重点项目就是于5月新入市的南湖旧改-锦珹大观。项目位于市中心稀缺的百亩改善盘,均价4.03万元/平米,单套最高总价900万,刷新王庄房价 天花板,规划22栋楼,共有大约1461套产品。现今的购房者在选择产品时多少都有点"恐高",而锦珹大观作为近几年少有的超高层住宅,接下来的销售 与交付或将受到一定考验。 在大型央国企放缓福州投资步伐之际,福州市属国企正强势崛起,成为市场新引擎。 面对市场调整期,榕发、建总、左海、古厝、新区等国企积极聚焦 本土,不仅土拍参与度明显提升,在销售端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投资:聚焦本土,市 ...
发力“4G战略”,叮咚买菜靠品质破“内卷”?
贝壳财经· 2025-07-24 20:49
战略转型 - 公司宣布"不参与行业内卷",推出"4G"新战略: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本质是以商品力换定价权,避开补贴竞争转向"品质复利"模式[1] - 提出"一寸窄、一公里深"策略,从流量思维回归商品本质,过去半年淘汰超过4000种平庸商品,优质商品SKU占比提升至40%[6] - 区别于市场主流的价格补贴打法,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如24小时配送云南松茸、新疆甘肃果蔬快速进入华东市场等[7] 商品与供应链 - 采取双轨商品开发策略:常规品类实现"人有我优",空白市场打造"人无我有"的结构性差异商品[6] - 投资上游养殖基地,打造四位一体的全链路水产供应链,已开发生鲜基地供应商574家,订单种植蔬果供应商132家,订单养殖水产基地85个,基地供应商占比达72%[13] - 建立10个独立商品开发事业部,CFO亲自考察产地发现机会,如戈壁菜商品交易总额增长超70%,"黑钻世家"黑猪肉成交用户数增长11.3%[8] 用户与数据 - "好用户"占比约30%,消费占比达68.5%,复购率高达94.5%[3] - 低GI商品销售额从2023年上半年不足百万元增长至今年上半年近6000万元,计划开发全品类、全场景低GI商品[9] - 前置仓测试能力强大,新品最快7天完成市场测试,200个前置仓可在3天初步判断商品潜力[14][15] 数字化能力 - "数智大脑"系统成为商品创新核心引擎,实现商品开发"快上快下"模式[14] - 开发"求真溯源"系统,利用AI技术实现农产品全链路透明化,品控部门拥有"一票否决权"[15] - 数字化测试系统快速将新疆、甘肃戈壁果蔬引入华东市场[7] 财务表现 - 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GAAP盈利,验证了其路径的可行性[2] - 来自优质产区的吊水鱼商品交易总额超过2500万元[8]
刘润:企业想活得久、赚得多,必须懂得挖护城河
创业家· 2025-07-18 17:56
产品力与营销渠道 - 产品力被视为价值势能的核心 营销的作用在于降低认知摩擦 渠道的作用在于降低流通摩擦 [1] - 红利被定义为短暂的供需失衡 无法成为企业长期依赖的要素 [1] - 恶性竞争下的利润被归类为社会工资 只有构建护城河的企业才能获取长期利润 [1] 消费行业培训课程 - 课程由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主导 聚焦消费领域实战方法论 涵盖中日消费巨头的经验 [2] - 课程内容包含日本30年周期经验的本土化路径 涉及效率革命、需求重构、资本破局等主题 [2] - 导师团队包括三浦展、萨莉亚前社长、明治食品爆款教父等业内专家 [2] - 课程原价12800元/人 早鸟价9800元/人 地点设于上海 时间为8月7日至8月9日 [3][4]
保利发展净利润暂时领跑,滨江集团增长超四成
北京商报· 2025-07-17 18:08
房企业绩概况 - A股25家涉房企业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10家实现盈利,15家亏损 [1] - 保利发展以27.35亿元净利润位居盈利房企首位,但同比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122.22亿元→2024年74.2亿元→2025年27.35亿元,同比降幅63.14%)[3] - 7家房企实现扭亏为盈:城建发展(4.4亿-6.54亿元)、渝开发(1.75亿-2.25亿元)、城投控股(1.2亿-1.8亿元)、大悦城(0.8亿-1.2亿元)、珠江股份(0.16亿-0.23亿元)、万业企业(0.3亿-0.4亿元)、凤凰股份(0.1亿-0.12亿元)[2][3] 亏损房企表现 - 5家房企亏损收窄:金科地产(-30亿至-45亿元,上年-38.01亿元)、金融街(-9亿至-11亿元,上年-19.84亿元)、华远地产(-0.23亿至-0.29亿元,上年-3.92亿元)、大龙地产(-0.09亿至-0.13亿元,上年-0.12亿元)、首开股份(-16亿至-21亿元,上年-19.48亿元)[4][5] - 8家房企亏损扩大:万科(-100亿至-120亿元)、中交地产(-11.9亿元)、华夏幸福(-55亿至-75亿元)、京能置业(-1.9亿至-2.1亿元)、华侨城A(-23亿至-29亿元)、金隅集团(-13亿至-16亿元)、金地集团(-34亿至-42亿元)、京投发展(-2.4亿至-2.8亿元)[5] - 2家房企由盈转亏:绿地控股(-30亿至-35亿元)、光明地产(-3.6亿至-4.4亿元)[5] 滨江集团业绩亮点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0.01%-69.98%,达16.33亿-19.82亿元(上年同期11.66亿元),为10家盈利房企中唯一正增长 [6] - 增长主因交付体量增加及浙江区域市场回暖,杭州销售额达396.6亿元(占浙江总销售额78.6%),领先绿城中国138亿元 [6][7] - 上半年竞得杭州两宗刷新地价纪录的优质地块(霞映锦绣里湖墅宅地、滨江区水电新村地块),土地投资总额1160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7] 行业趋势与策略 - 政策推动市场回暖:2025年上半年北京涉宅地块出让金同比增37.3%至1005.56亿元,新房成交套数/金额分别增23.89%/29.7% [9] - 产品力成为核心竞争点:需通过定制化设计(如电建·长安华熙府70㎡三居折叠餐桌、中建·璞园PARK 3.5米层高)形成差异化优势 [9] - 区域深耕策略显效:滨江集团聚焦杭州(占浙江销售额80%),通过"区域聚焦+高端精品"战略实现高效周转 [7] - 未来方向:结合改善型需求打造智能化住宅,通过"高品质+高性价比"组合加速回款 [10]
房企半年报前瞻 | 保利发展净利润暂时领跑,滨江集团增长超四成
北京商报· 2025-07-17 18:03
房企半年度业绩概况 - A股25家涉房企业中10家实现盈利,保利发展以27.35亿元净利润居首[1][3] - 7家房企实现扭亏为盈,包括城建发展(4.4亿-6.54亿元)、渝开发(1.75亿-2.25亿元)、城投控股(1.2亿-1.8亿元)等[2][3] - 15家房企净利润亏损,其中5家亏损幅度收窄,如金融街(亏损收窄至9亿-11亿元)[3][4] - 8家房企亏损扩大,包括金地集团(34亿-42亿元)、华侨城A(23亿-29亿元)[3][4] 头部房企表现 - 保利发展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2025年同比降63.14%至27.35亿元,主因结转规模下降及项目盈利能力减弱[3] - 华发股份净利润1.68亿元,较上年同期12.65亿元显著减少[2][3] - 万科预亏100亿-120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2][3] 区域房企亮点 - 滨江集团净利润同比增40.01%-69.98%至16.33亿-19.82亿元,主要受益于浙江区域交付体量增加[1][5] - 滨江集团在浙江销售额达504.6亿元,其中杭州占比78.6%(396.6亿元),领先绿城中国138亿元[5][6] - 杭州土地市场活跃,上半年出让68宗涉宅地总金额1160亿元,滨江集团两度刷新地价纪录[6] 行业趋势与策略 - 政策推动下北京楼市回暖,上半年涉宅地出让金同比增37.3%至1005.56亿元,新房成交额增29.7%[7] - 产品力成为核心竞争点,需通过定制化设计(如电建·长安华熙府70㎡三居)满足改善型需求[8] - 房企应聚焦优质地块开发,采用"高品质+高性价比"策略,叠加智能化等附加值提升吸引力[8]
小米YU7畅销靠什么?雷军给出了两个理由
搜狐财经· 2025-07-09 08:10
产品力与体验 - 小米SU7和小米YU7的成功源于超强的产品力和出色的用户体验,而非单纯依赖营销 [3] - 小米YU7在同级别SUV中已获得13项第一,包括续航、驾驶体验和静谧性等关键指标 [3] - 汽车作为大件消费品,平均售价达25万元以上,消费者决策更理性,产品力是核心因素 [5] 用户需求洞察 - 小米汽车深度洞悉用户需求,精准解决用户体验痛点,这是产品畅销的重要原因 [5] - 汽车消费周期长(通常5年以上),消费者会综合考量产品力而非仅受营销影响 [5] 品牌影响力 - 小米15年的品牌积累为其汽车业务提供了强大的市场信任基础 [7] - 小米SU7和小米YU7均通过百万网友严选,体现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可 [7] 行业竞争与市场反馈 - 部分友商质疑小米汽车靠营销上位,但市场反馈证明产品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1][3] - 专业媒体测试和用户实际体验验证了小米汽车的产品优势,反驳了营销主导的论调 [3][7]
波司登(03998):暖冬下FY25稳健增长,利润增速优于收入
中泰证券· 2025-07-01 20: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25财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02亿元,同比+11.6%;归母净利润35.14亿元,同比+14.3%;全年毛利率57.3%,同比-2.3pct,净利率达13.6%,同比+0.4pct;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2.0港仙,对应派息率84.1% [4] - 主品牌羽绒服稳健增长,全季化品类拓展带动增量;渠道结构持续优化,线上线下协同发展;贴牌加工业务增长强劲,女装业务承压调整;费用管控持续显效,盈利能力稳中有升;库存周转保持健康,营运效率维持高位 [5] - 预计FY2026/2027/2028年净利润分别39.1/43.5/47.8亿(FY2026/2027前值为40.4/45.6亿),分别同增11%/11%/10%,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状况 - 总股本11,544百万股,流通股本11,544百万股,市价4.64港元,市值53,565百万港元,流通市值53,565百万港元 [1]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2024A|2025A|2026E|2027E|2028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3,214|25,902|28,672|31,666|34,786| |增长率yoy%|38%|12%|11%|10%|1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074|3,514|3,911|4,345|4,784| |增长率yoy%|44%|14%|11%|11%|10%| |每股收益(元)|0.27|0.30|0.34|0.38|0.41| |每股现金流量|0.64|0.26|0.36|0.46|0.46| |净资产收益率|23%|23%|21%|19%|17%| |P/E|14.0|12.3|11.0|9.9|9.0| |P/B|3.1|2.5|2.1|1.7|1.4| [3] 财务报表预测 |报表类型|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4,185|11,074|15,560|21,418| | |应收款项合计(百万元)|3,217|3,517|3,734|4,230| | |存货(百万元)|3,951|4,452|4,789|5,359| |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9,222|26,061|31,421|37,774| | |固定资产净额(百万元)|1,919|1,667|2,004|2,003| | |资产总计(百万元)|27,403|32,932|38,873|45,527| | |负债总计(百万元)|10,373|11,948|13,497|15,315| | |股东权益总计(百万元)|17,030|20,984|25,376|30,212| |利润表|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5,902|28,672|31,666|34,786| | |营业总支出(百万元)|21,256|23,559|25,894|28,394| | |营业利润(百万元)|4,646|5,113|5,771|6,392| | |除税前利润(百万元)|5,149|5,730|6,348|6,958| | |净利润(百万元)|3,514|3,911|4,345|4,784|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042|4,181|5,335|5,2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0|512|-449|-336| |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0|2,196|-400|903| [8]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11.6%|10.7%|10.4%|9.9%|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增长率|14.3%|11.3%|11.1%|10.1%| |毛利率|57.3%|57.4%|57.3%|57.0%| |净利率|13.6%|13.6%|13.7%|13.8%| |ROE|22.9%|20.7%|18.9%|17.4%| |ROA|13.2%|13.0%|12.1%|11.3%| |资产负债率|37.9%|36.3%|34.7%|33.6%| |流动比率|2.0|2.3|2.5|2.8| |速动比率|1.6|1.9|2.1|2.4| |每股收益(元)|0.30|0.34|0.38|0.41|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36|0.46|0.46| |每股净资产(元)|1.47|1.80|2.18|2.60| |P/E|12.3|11.0|9.9|9.0| |P/B|2.5|2.1|1.7|1.4| [8]
张全蛋称小米YU7是“梦中情车”:雷军不止是营销做得好
搜狐财经· 2025-07-01 10:19
小米YU7市场反响 - 知名网红张全蛋高度评价小米YU7为其"梦中情车",并强调小米的成功不仅在于营销,产品力同样出众[1][3] - 张全蛋原计划在极氪和阿维塔之间选择,但YU7发布后改变了其购车意向,认为其情绪价值无敌[3] - YU7发布后,友商仅剩"是现车,不用等"作为卖点,而小米的吸引力远超营销噱头[3] YU7产品优势 - YU7续航可达835km,零百加速逼近3秒,这些硬核性能使其在纯电SUV赛道脱颖而出[5] - 投射式HUD和车外语音唤醒功能等细节创新提升了用户体验[5] - 订单量超预期达成,证明小米汽车"渐入佳境"[5] 雷军的产品策略 - 雷军面对友商攻击时"骂不还口笑脸相迎",用参数对比而非恶意竞争,赢得了用户信任[7] - 营销只是起点,产品力才是订单爆发的根基,YU7的成功源于其精准定位和硬核性能[5][7] - 雷军并非仅靠营销,而是在细节上耗费精力,这些创新提升了用户体验[5][7]
东风前5月跃升中重卡国内第一!以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21 20:04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东风汽车中重卡国内终端市占率达22.97%,1-5月累计市占率达22.70%,均居行业第一[1] - 上半年中重卡销量预计达5.3万辆,市场份额13.8%,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8] - 新能源中重卡1-5月销量超3000辆,同比增速216%,市场份额4.6%[7][8] 产品战略 - 开发6大平台覆盖4大品系,推出247款新车型适配29个细分行业和107个场景[5] - 新能源产品矩阵以纯电为主、氢能与混动为辅,覆盖资源运输/煤炭运输/中长途运输等全场景[7] - 600马力以上牵引车市场份额19.8%(+6.6pct),燃气运输市场份额13.2%(+6.6pct),危险品市场份额49%居行业第一[8] 技术创新 - 龙擎动力链配装率达48%,龙擎3.0动力链效率达51%实现八大技术突破[12][14] - DGi520燃气发动机半年销量破4000辆,DA12自动挡变速箱与智能网联技术深度融合[14] - 新能源平台集成L2+级智能驾驶技术,车-云协同实现能耗优化/远程诊断/OTA升级[7] 营销策略 - 基于892条典型线路大数据驱动产品研发,精准匹配客户场景需求[10][14] - 建立TCO解决方案体系助力客户降本增效,组织保障覆盖细分行业运营场景[10] - 计划通过区域试驾活动扩大龙擎动力在苏鲁豫皖市场的口碑与份额[17] 品牌建设 - 龙擎动力将强化11升/13升燃油机+DGi540新品的技术领先优势[17] - 通过媒体互动提升自主动力品牌影响力,巩固行业市场地位[17]
新消费:当情绪价值成为“刚需”
淡水泉投资· 2025-06-12 08:16
新消费行业演变 - 新消费从"互联网思维"转向"情绪价值"驱动 某新锐化妆品牌依托电商红利四年内上市 2020年估值超百亿美元 线下赛道单店估值曾达上亿元 [3] - 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推动消费从"生存需求"升级为"心情滋养" 新式茶饮从解渴功能发展为满足场景化(家庭 社交)和个性化(健康 口味)需求 [4] - 95后年均消费规模达8-9万亿元 占电商节日50%销售额 消费特征体现为悦己优先 体验至上 质价比导向 决策依赖自媒体测评与社交种草 [5] 消费群体结构性变化 - 社会原子化催生情感消费 流动人口达3.76亿 手办潮玩 宠物 健身 音乐节填补情感真空 智能设备与外卖适配小型化家庭场景 [5] - 单身经济崛起 传统血缘地缘消费场景(酒桌 婚宴)影响力减弱 宠物行业2024年白皮书显示相关消费持续增长 [5][9] 品牌力重构逻辑 - 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力权重提升 信息平权压缩纯渠道价值 DTC模式下优质产品通过UGC实现低成本传播 [10][12] - KOC与UGC主导使产品即营销 强产品力品牌可突破流量瓶颈 完成从获客到用户沉淀的闭环 [12] 情绪消费投资属性 - 情绪消费从可选变为必选 国内演唱会GMV从2019年120亿增长至2024年450亿 增幅近4倍 玩具行业成人化战略响应Kidult心理 [15] - 情绪消费资产具备抗周期特性 需求由优质供给驱动 业务模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18] - 新消费赛道呈现结构性增长 破圈机会带来非线性增长 需深度理解圈层用户核心需求判断天花板 [16] 行业竞争壁垒 - 新消费核心壁垒在于将产品升维为艺术品 用户转化为信徒 文化沉淀为品牌基因 方能从现象级爆发进化为时代符号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