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酥
搜索文档
浙江省永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五期食品“你点我检”抽检情况的通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04 17:27
抽检概况 - 永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第五期组织抽检了餐饮食品、糕点、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乳制品等5类食品 [3] - 本次抽检样品总数为20批次,所有批次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合格率为100% [3][4][5] 抽检品类与样品详情 - 抽检的20批次样品具体包括蛋黄酥、鲜肉月饼、苏式月饼、绿豆糕、芝麻月饼、广式月饼、泰香软米、玉米胚芽油和纯牛奶等 [4][5] - 样品生产/加工日期集中在2025年7月至8月,例如纯牛奶为2025年8月1日生产,玉米胚芽油为2025年7月10日生产 [4][5] - 抽检地点覆盖永康市东城街道、西城街道、江南街道等多个区域,包括农贸城、综合市场及个体商铺 [4][5] 生产与检验机构 - 样品涉及多家生产单位,包括永康市垚洲食品有限公司、丹阳市阳东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4][5] - 检验工作由永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和绿城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4][5]
京东京喜自营探厂溯源直播销量火爆 山西黄小米、蛋黄酥等爆卖27万单
中金在线· 2025-10-24 16:21
京东11.11购物节与京喜自营活动概览 - 京东11.11购物节期间,京喜自营启动"京喜甄选购物季",重点关注粮油调味品与休闲食品品类 [1] - 活动通过推出粮油调味溯源与休食溯源两场专场直播,深入产业带工厂实地探访,直观呈现产品生产流程 [1] - 两场溯源直播累计吸引超过250万人次观看,整体订单量近27万单,显示出该模式在提振消费信心和拉动销量方面的成效 [1] 粮油调味溯源专场直播业绩 - 粮调溯源专场于10月15日举办,主题为"山西好土出好粮",深入山西汾都香公司生产车间 [1][3] - 直播设有"直击工厂"、"小米鉴别"、"杂粮小课堂"和"熬粥大赛"等互动环节,增强观众参与感 [3] - 该专场直播整体订单量达12万单,粮调品类日均销量增长超5倍,累计观看人次突破百万 [3] - 热销单品包括穗友菜籽油、秦晋雪农家小麦粉和盘锦蟹田大米 [3] 休闲食品溯源专场直播业绩 - 休食溯源专场于10月19日举办,探访广东新盟食品有限公司,展示肉松饼、蛋黄酥等零食的全流程生产 [5][7] - 直播以"大牌同厂"为核心卖点,结合价格优势及免单抽奖等互动环节,提升购买热情 [7] - 该专场累计观看人数突破150万,总订单量达15万单,其中休食酒饮类订单为2.5万单 [7] - 表现亮眼的产品包括山姆同厂蛋黄酥、口水娃同厂紫米奶酪夹心吐司和卫龙同厂鳕鱼豆腐 [7] 京喜自营直播模式与未来规划 - "探厂溯源"直播形式让消费者直观感受产品品质与生产过程,并助力产业带工厂打通销售渠道 [9] - 该模式实现了"流量"与"销量"的双重提升 [9]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化与产业带的合作,通过创新直播形式为消费者带来高性价比购物体验,助力地方特色产品拓展市场 [9]
接连关店!又一网红店跌落神坛?曾排队7小时、一间店估值1亿
搜狐财经· 2025-10-08 21:34
公司战略收缩 - 墨茉点心局自9月1日起暂时关闭邵阳、株洲、常德、衡阳外区门店,全国门店仅剩29家,其中28家集中在长沙[3][6] - 公司从2021年“全国跑马圈地”到2023年“困守湖南大本营”,2025年迎来第二次收缩,直接退回到长沙市场[7][8][13] - 品牌两次收缩均给出相似理由为“聚焦大本营,深耕产品与服务”,官方称自6月聚焦品质与服务以来,长沙门店业绩回归良性增长[8][13] 资本市场的热捧与退潮 - 2021年墨茉点心局站在资本风口,连续三轮融资,获得数亿元B轮注资,二十余家门店撑起20亿总估值,单店估值破亿[8][10] - 2020年至2022年新中式烘焙赛道经历资本盛宴,但2023年行业融资额骤降至6.5亿元,不足2021年的十分之一[20] - 2024年烘焙赛道仅有4笔投资,除亿滋中国对恩喜村的战略注资外,其余3笔融资均流向区域性小众品牌且金额未破亿元[20][21][22] 行业整体困境与转型 - 2023年烘焙行业闭店率高达28%,远超餐饮行业平均水平[20] - 资本逻辑彻底转向,从“烧钱换规模”转向“盈利可持续”,缺乏造血能力的品牌如虎头局和牛角村破产清算,雷诺特法式西点退出中国内地[22][25] - 中式烘焙退潮本质是“重营销、轻产品”模式的反噬,品牌间产品配方高度趋同,差异趋近于零[26][28] 商业模式与产品力问题 - 墨茉点心局以“国潮现烤”为刃切入市场,但“3小时口感塌陷”的现烤麻薯暴露了供应链短板,跨省门店物流损耗高企[13] - 公司产品均价超20元屡遭吐槽,即便今年6月下调社区店产品价格(如伯爵杏干小麻薯降3元,多数商品落回20元内),也难挽门店颓势[11][16] - 品牌沉迷于“打卡经济”和流量营销,用代购黄牛、饥饿营销制造稀缺感,却忽视产品创新与供应链建设[26][27]
新中式烘焙十年,为什么再没出下一个肉松小贝?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29 16:33
文章核心观点 - 肉松小贝是2014年前后出现的全民级爆款产品,其成功是历史机缘下市场转型、味觉追求、供应链完善和互联网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难以复制[1][3][13] - 新中式烘焙行业在过去十年经历了从爆款驱动到常青款,再到日常款的演变,当前面临流量红利耗尽、味觉符号透支、行业同质化竞争和消费者味觉疲劳等集体困境[14][26][29][35][37] - 行业未来需从猎奇经济转向场景经济、从符号堆叠转向味觉记忆、从单品逻辑转向体系逻辑、从依赖短视频红利转向构建品牌自循环,以建立长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38][39][42][44][45] 新中式烘焙爆款“肉松小贝”的成功要素 - 产品创新性地融合了中式味觉符号(海苔、肉松)与西式蛋糕造型,创造了强烈的味觉反差和天然的社交属性[6] - 2015年前后行业供应链(中央工厂+冷链配送)成熟,肉松小贝小体积、易标准化的特性完美契合当时规模化扩张的生产模式[8][9] - 产品结合了80后、90后熟悉的童年味道(肉松)和已被广泛接受的沙拉酱,通过“旧瓶装新酒”的逻辑在熟悉感中创造惊喜,击中消费者心理[11][12] 新中式烘焙十年发展演变 - **爆款阶段(2016-2018年)**:行业打法为爆款驱动,依靠味觉猎奇和短期疯狂传播推出咸蛋黄流心酥、麻薯包、脏脏包等产品[15] - **常青款阶段**:消费者猎奇心退去,产品追求稳定复购,如蛋黄酥凭借“咸甜结合”的味觉记忆和节日礼赠场景成为新中式标配,支撑了轩妈、北月湾等品牌的业绩[17][18] - **日常款阶段(2020年后)**:新中式产品(如麻薯、虎皮卷、蛋黄酥)全面融入日常,成为烘焙店标配口味和消费者“随手拿”的选择,如同珍珠奶茶般成为稳定的背景音[22][23][25] 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 短视频时代注意力被极度切割,爆款产品生命周期被压缩至几个月甚至几周,难以再现全民热议的盛况[26] - 行业陷入味觉符号内卷,不断堆砌流心、麻薯、爆浆等符号导致符号透支,消费者的味觉冲击阈值越来越高[29][35] - 行业逻辑未升级,企业停留在追热点、放大生产、冲销量的链条,产品易被复制并迅速陷入价格战,利润率被摊薄,缺乏差异化壁垒[31][32][34]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从“猎奇经济”转向“场景经济”,将产品嵌入早餐、下午茶、家庭分享等高频场景以建立消费黏性[39] - 从“符号堆叠”转向“味觉记忆”,创造能被集体记忆认可的长期味道,而非过时的符号[42] - 从“单品逻辑”转向“体系逻辑”,通过产品矩阵与品牌价值的组合形成抗风险能力,避免虎头局等品牌因缺乏体系支撑而难以持续的问题[44] - 从依赖“短视频红利”转向构建“品牌自循环”,在用户社群、私域复购和长期口碑上建立自循环能力,如鲍师傅通过产品风味和门店体验形成了独特认知和反复回购[45]
从敏捷创新到渠道共振,解析比比赞在行业红海中的系统化破局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53
核心观点 - 休闲零食品牌比比赞通过聚焦“质价比”战略 以敏捷研发和全渠道融合的系统化运营实现差异化增长 [1] 产品研发与创新 - 公司构建了快速产品迭代机制 平均每3至5天推出一款新品 将市场趋势迅速转化为产品 [3] - 产品拓展遵循“爆品牵引”逻辑 从经典单品逐步构建覆盖面包糕点、饼干膨化、坚果炒货等多元品类的矩阵 [3] - 针对健康零食市场推出高蛋白鸡胸肉条、低脂鸡肉肠等产品 并与小黄人等知名IP进行联名合作 实现文化符号与实用价值融合 [4] - 小黄人联名苏打饼干荣获“第七届iSEE创新品牌百强” 是“质价比”与情感化沟通策略的成功证明 [4] - 通过节日礼盒深化场景连接 将传统节庆文化与现代美学融合 赋予零食礼品属性与情感传递功能 [4] 渠道布局与市场渗透 - 公司采取“线上深耕+线下拓展”的双轨策略 构建覆盖多元消费场景的渠道网络 [6] - 线上渠道不仅包括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传统电商 还积极布局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 通过直播带货和短视频种草推动品销合一 [6] - 线下渠道已进入沃尔玛、永辉、大润发等大型商超及7-Eleven等便利连锁系统 构建辐射全国多城市的实体销售网络 [6] - 线上线下互补与联动为公司带来了更稳健的增长基础 [6] 市场表现与竞争力 - 公司已连续两年稳居“全国烘焙零食线上销量第一” 成绩得益于专注于构建系统竞争力 [8] - 公司不追逐短暂营销热点 而是通过敏捷研发体系与深度融合的渠道网络将“质价比”战略扎实落地 [8][9]
北京文旅美食别乱打“宫廷牌”,要回归口味本质,拒绝“穿龙袍不像太子”——专访故宫原宫廷部副主任苑洪琪
华夏时报· 2025-09-06 22:43
北京市旅游休闲街区建设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第三批6个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包括东城区五道营 西城区北京坊 西城区杨梅竹斜街 朝阳区798 石景山区首钢园 门头沟区檀谷旅游休闲街区 [1] - 新晋街区以独特文化底蕴 丰富业态融合和创新休闲体验为市民游客提供城市休闲漫游新选择 [1] - 街区共有特点是丰富且具文化底蕴的美食 如五道营胡同汇聚多国美食 精品咖啡馆 复古文创店和中古店 融合老北京市井气息与现代商业青春活力 [1] 北京饮食文化特征与现状 - 北京饮食文化融合宫廷风味 市井小吃和民族特色 但许多菜式已非过去味道 缺乏明确口味标准 [3] - 宫廷饮食未留存具体菜式 主要依靠膳单和文人笔记记载 原材料制作方法和生长过程已变化 传统味道难以复原 [4] - 宫廷与民间饮食本质区别在于服务对象和精致程度 宫廷服务个体皇帝 而旅游餐饮面向大众 [4] - 外地游客反映北京菜口味偏重 但实际存在大量清淡养生菜式 年轻游客更倾向网红咖啡馆或异国餐厅 [10] 文旅餐饮标准化与认证挑战 - 餐饮行业缺乏标准化 同一菜名在不同餐厅存在多种呈现方式 如满汉全席在10家店可能有10种不同版本 [4] - 景区餐厅普遍打着"宫廷"旗号但难以界定真实性 良莠不齐现象突出 [4][7] - 厨师技术参差不齐 出餐标准化难度大 成为行业发展痛点 [7] 传统小吃与特色餐饮发展 - 豆汁 焦圈等传统小吃是北京市井餐饮重要组成部分 但外地游客难以接受 可尝试调整口味但不应强求 [6] - 地方特色饮食不一定美味但具有独特性 游客应保持宽容心态 同时避免为包装成"宫廷美食"的高价产品买单 [6] - 私房菜馆形式大于内容现象普遍 游客缺乏分辨传统味道的能力 [7] 文旅食品衍生品开发 - 景区宫廷糕点礼盒多采用打包出售形式 与现做现吃的宫廷标准不符 在花式 口感 味道和价格四方面竞争力弱 [8] - 文旅食品复购率低 游客多为尝鲜性一次性消费 [8] - 故宫春季限定花食如蛋黄酥 玉兰酥在设计和口感上具有独特性 可作为成功案例参考 [8] 老字号品牌发展困境 - 部分老字号餐厅菜品制作欠细致 传统菜式减少 新菜使用预制菜导致口感不佳 [9] - 面临游客打卡后难复购问题 对本地居民吸引力也下降 [9] - 需要回归餐饮本质 打造色香味俱全菜品 而非依靠老字号名号故步自封 [9] 饮食文旅融合成功模式 - 中国皇家菜博物馆通过沉浸式宫廷就餐礼仪体验获得成功 在餐饮业疲软环境下保持天天爆满 [12] - 融合餐饮与换装娱乐形式 打造网红打卡地 吸引大量游客 [12] - 国际友人首餐选择该场所 显示其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 [12] 新媒体传播与IP打造 - 当前京味故事存在表面化问题 如戴瓜皮帽 拎茶壶等刻板印象 缺乏深度文化内涵 [11] - 需要提升文化水平和历史知识 从传统和包容角度讲好北京故事 避免浮夸博眼球行为 [11] - 宫廷菜品应达到选料精细 烹制精细 刀工细致的标准 而非简单与宫廷概念挂钩 [11] 餐饮核心竞争力与改良策略 - 餐饮核心竞争力在于色香味 具有北京特色且符合大众口感的餐饮具备优势 [7] - 口味改良需谨慎 避免因过度改良而丧失本地饮食特色 [10] - 游客来京主要期望品尝传统北京口味 而非改良版菜式 [10]
山姆风评下降,不怪好丽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20:28
山姆选品策略争议 - 会员费本质是消费者为选品溢价支付的费用[1] - 近期上架好丽友、卫龙等大众品牌引发热议,同时下架蛋黄酥等热门自有产品[2] - 消费者质疑选品同质化导致会员费价值下降,认为公司失去品质特色[2] 产品质量问题 - 超甜蕉供应商从都乐更换为佳农,车厘茄、棉柔巾等品类质量被投诉下降[3] - 社交平台形成质量共识,影响公司以品质为核心的用户信任基础[3] - 公司官网和CEO均强调品质是核心竞争力,与当前消费者感知形成反差[3] 公司回应与挑战 - 山姆回应称将持续优化选品和服务,但未直接解释具体争议[5] - 快速扩张带来管理挑战,单店建店成本超5亿元且多为自有物业[6] - 2024年计划新增6家门店,2025年将进入武汉、中山等下沉市场[6] 财务与扩张数据 - 2023年Q1中国区净销售额67亿美元(同比+22.5%),可比销售额增长16.8%[6] - 电商业务增长34%,但重资产模式需平衡现金流与扩张[6] - 1996-2016年仅开15家店,2016-2023年新增32家,增速显著提升[6] 行业竞争与风险 - 商超行业整体疲软背景下,扩张可能面临单店销售额下滑风险[7] - 专家指出会员制超市需持续保持选品差异化和供应链优势[7] - 品质与服务是核心,管理链条断裂将导致不可预测后果[7]
每经热评︱当“严选”变成“全选”,山姆的差异化优势又从何谈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17:39
核心观点 - 山姆会员商店因上架好丽友等大众品牌商品引发会员争议,暴露了仓储会员店模式的核心矛盾——品牌承诺与用户预期错位 [1] - 会员制零售的核心是"卖信任",当"严选"标签褪色,会员费的价值基础将被动摇 [3]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扩张焦虑导致品质管控与规模增长失衡,选品标准向大众市场靠拢 [2] 行业模式分析 - 仓储会员店的商业逻辑建立在"价值差"上:用精选商品与普通商超形成区隔,用品质承诺对冲付费门槛 [2] - 会员支付年费本质是购买"品质过滤网",信任具象化为配料更干净的独家版本、小众商品背书等消费场景 [1] - 行业关键指标:山姆中国会员数突破500万,卓越会员续卡率达92%,仅会员费年收入超13亿元 [1] 公司经营动态 - 选品策略变化:卫龙、徐福记等大众品牌进驻,蛋黄酥等特色商品下架,引发会员对差异化优势的质疑 [2] - 扩张计划:2025年计划新开8家门店,创下年度拓店数新高,但带来供应链压力与品控挑战 [2] - 运营问题: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超1万条,涉及食品变质等质量问题,部分商品被指用拼音包装"伪装"销售 [2] 用户反馈与影响 - 会员核心不满在于"严选"标准松动,当付费店售卖普通商品时,会员费价值遭质疑 [2] - 好丽友等争议品牌上架引发信任危机,消费者更关注品牌承诺的长期一致性而非单一商品 [3] - 会员认为公司可能因业绩压力妥协品质,选品同质化使其与普通超市界限模糊 [2][3] 战略挑战 - 需平衡全球化选品优势与本土化降本需求,控制SKU效率与区域多样化需求的矛盾 [2] - 规模扩张与品质管控的冲突显现,当前天平倾向于短期业绩而非长期信任建设 [2] - 亟需重新锚定品牌承诺与用户预期的平衡点,守住"严选"底线以维持会员制根基 [3]
山姆已经搜不到好丽友派,消费者多大程度影响供应链?
虎嗅· 2025-07-16 11:40
山姆会员店产品争议事件 - 山姆会员店上架好丽友派、卫龙等品牌产品引发忠实用户强烈不满,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抗议并威胁不再续费会员[1] - 争议焦点集中在好丽友派配料含起酥油和添加剂,虽合法但被中产消费者认为不符合健康标准[2] - 7月15日山姆在京东到家平台和官方App全面下架好丽友派产品,媒体广泛报道此次下架行动[3] 中产消费者行为分析 - 中产消费者对品牌"变质"高度敏感,近期对山姆选品风格的不满还包括蛋黄酥下架、品牌名称变更等[6] - 会员费本质是"为选品付费"的契约,消费者反对山姆引入普通便利店同质化商品[7] - 健康饮食成为中产刚需,配料表清洁度是核心购买决策因素而非身份标签[8] 零售行业供应链变革 - 消费者意见首次实质性影响零售供应链决策,形成C端需求反向改造B端采购的案例[14] - 供应商进入渠道需同时满足采购方和终端消费者双重标准,打破传统B2B关系型交易模式[15] - 电商发展虽缩小地域信息差,但部分渠道商仍依赖地理优势维持低效供应链[13] 企业用户沟通机制 - 山姆沟通渠道局限于客服体系,高管缺乏直接用户互动导致决策与市场认知脱节[10] - 对比本土企业CEO主动社交媒体发声,外企管理体系限制地区负责人沟通灵活性[9] B2B行业采购趋势 - 传统B2B采购中最终用户意见权重低,IT部门决策常与使用者需求背离[17] - 新兴趋势显示AI工具等领域出现员工驱动采购(BYOD模式),使用者逐渐成为决策核心[18] - 协同办公软件市场分化:管理导向型与员工体验型产品展开竞争[19] 平台经济与用户主权 - 零售平台独占优势形成后易形成对上下游的控制权,用户常处于被动地位[11] - 部分企业仍信奉"魔弹理论",通过渠道垄断和饱和营销主导下沉市场[11] - 信息透明化促使消费者行使选择权,优质商品获得市场溢价能力[14]
上新“好丽友”的山姆,让会员破防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15 19:57
核心观点 - 山姆会员商店近期因选品策略变化引发会员不满,包括引入好丽友、卫龙等大众品牌,同时下架蛋黄酥等热门商品,导致会员认为其与普通超市同质化加剧 [2][12][19] - 公司面临品控问题频发和同行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需重新审视护城河以留住500万付费会员 [24][27][30] 选品策略争议 - 山姆6月上架"低糖好丽友派"(售价49.9元/48枚),宣称减糖80%增可可30%,但300+差评指实际过甜 [5][7] - 好丽友2022年"配料双标"风波影响品牌形象,尽管公司澄清配方全球一致,消费者疑虑未消 [9][10] - 卫龙、徐福记、溜溜梅等大众品牌特供商品入驻,取代蛋黄酥等原爆款,会员质疑260元年费价值 [14][19][20] 会员体系与经营数据 - 全国48家门店覆盖500万付费会员,分260元普通卡和680元卓越卡(含积分特权) [25] - 沃尔玛2025财年中国净销售额203亿美元(约1489亿元),山姆会员费收入同比增长35% [2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品控问题频发:黑猫投诉超1万条,涉及食品发霉、虫卵等,多次登上热搜 [27][29] - Costco、盒马X会员店、永辉等竞品加速布局,山姆需强化供应链或中产认同感等差异化优势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