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排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能源署IEA:能效2025研究报告(英文版)
搜狐财经· 2025-11-22 07:50
今天分享的是:国际能源署IEA:能效2025研究报告(英文版) 报告共计:101页 《Energy Efficiency 2025》核心内容总结 国际能源署(IEA)《Energy Efficiency 2025》报告聚焦全球能源效率发展态势,分析关键趋势、行业动态及政策影响,为全球 能源转型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全球能源效率预计提升1.8%,较2024年的1%有所改善,中国、印度等地区进步显著,分别预计达到3.5%和4%以上,但 美国和欧盟进步率将降至1%以下。然而,2019年以来全球能源强度年均改善率仅1.3%,远低于2010-2019年的2%,也未达到 COP28设定的2030年每年4%的目标,实现全球气候目标仍面临挑战。 四大关键趋势制约效率提升:工业领域占近三年终端能源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二,但能源强度改善率从之前的近2%降至不足 0.5%;能源效率政策更新滞后于技术进步,部分家电实际效率仅为最佳可用型号的一半;空调普及推高制冷电力需求,且低效 设备占比高;电力需求增长快于可再生能源供应,化石燃料发电占比仍较高。 重点终端部门呈现差异化发展:工业领域电机用电占比高,但仅三分之一国家制定相关效率标准, ...
英媒:中国清洁能源正惠及全球
新浪财经· 2025-11-08 20:31
可再生能源行业规模与影响 - 中国可再生能源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超乎想象的规模[1] - 行业提供的廉价丰富清洁能源有望改善全球数十亿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1] - 太阳能和风能仍是遏制全球气温进一步上升的主要希望[1] 行业技术解决方案与驱动力 - 行业解决方案包括成本不断降低的可再生能源 使可再生能源更具实用性的储能技术 更完善的电力市场 长距离输电线路及各类相关专业技术[1] - 中国减排来自自身动力 在全球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可降低中国自身面临的气候风险并带来经济效益[1] - 行业的相关专业技术将在境外拥有越来越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1] 全球市场机遇 - 世界需要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所提供的东西并应当接纳它[1] - 中国在国内的减排举措将在境外拥有越来越高的市场需求[1]
能源早新闻丨北京获评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地方气候领袖”奖
中国能源报· 2025-11-06 06:32
中国-东盟能源合作 - 中国与东盟已建成16条110千伏及以上跨国互联输电线路 [2] - 双方电力贸易及跨境电力互济量超过750亿千瓦时,其中绿色电力占比超过90% [2] - 2024年东盟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较2019年增长超过1.5倍 [2] 中国国内清洁能源进展 - 截至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超30倍,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 [3] - 新型储能装机区域分布:华北地区3118万千瓦占30.4%,西北地区2672万千瓦占26.1%,华东地区1655万千瓦占16.1% [3] - 前三季度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量87.6万辆,同比增长9.8%,占全省汽车总产量的66% [4] 能源基础设施与技术 - 国产C96型运煤专用敞车正式投入使用,该车载重96吨,其投用使我国30吨轴重重载铁路设计运载能力得到充分释放 [4] - 上海外高桥一厂扩容量替代项目开工建设,规划建设2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关停4台32万千瓦老机组,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 [8] - 西北地区首条8英寸硅光中试线正式通线,该平台是陕西打造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的核心支点 [5] 国际能源动态与政策 - 澳大利亚宣布将于明年7月起向居民提供“太阳能共享者”计划,鼓励民众多用太阳能,每户每天可免费使用至少3小时太阳能 [6] - 伊拉克总理下令停止进口汽油、柴油和煤油,因本国生产已满足消费需求 [7] - 德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约18万个,同比增长16%,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建设进度仍过于缓慢且分布失衡 [7] 矿产资源配置 - 安徽省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点加强多个区域黄金资源勘查,以新增可供开发的资源储量并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3]
联合国报告显示实现全球温控目标仍面临挑战
中国新闻网· 2025-11-05 14:10
报告核心观点 - 实现《巴黎协定》全球温控目标仍面临严峻挑战,需各国加大减排力度 [1] - 现有成熟技术为实现深度减排目标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2] 全球温控目标进展 - 《巴黎协定》签署10年来,全球变暖预测值已从最初的3摄氏度至3.5摄氏度区间明显回落 [1] - 若当前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得到全面落实,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预计在2.3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较去年预估的2.6摄氏度至2.8摄氏度略有下降 [1] - 若基于各国现有政策进行估算,升温幅度则为2.8摄氏度,同样低于去年预估的3.1摄氏度 [1] - 截至今年9月底,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缔约方提交了新版“国家自主贡献”计划 [1] 实现温控目标的路径与要求 - 若要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到2035年全球年排放量必须较2019年水平减少35% [2] - 若要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到2035年全球年排放量必须较2019年水平减少55% [2] - 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以及低成本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普及是关键路径 [2] - 甲烷排放的有效治理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路径之一 [2] 行动呼吁与影响 - 呼吁各国在地缘政治环境日益复杂、时间窗口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必须加快减排速度、加大行动力度 [2] - 避免0.1摄氏度升温即能有效减缓损害规模、经济损失和健康影响的扩大 [2]
雪龙集团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10-27 21:12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38.32% [1] - 利润总额达到2217.52万元,同比增长67.9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6.28万元,同比增长67.2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38.9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18.78%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新产品销量增长,规模效应提升明显 [1] - 积极推进生产自动化与管理精细化,适时把握原材料采购时机 [1] - 拥有较为完整的产品生产链,产品自制率高,充分发挥各工艺流程的协同效应 [2] - 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持续完善成本考核制度,有利于降本增效 [2]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节能、减排、智能”的高效商用车冷却系统解决方案 [2] - 深耕商用车热管理系统领域,专注于商用车冷却系统产品及汽车轻量化塑料产品 [2] - 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中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却风扇行业标准的主导制订单位,牵头或参与制订标准75项 [2] - 拥有国内领先的商用车冷却风扇总成研发与制造基地,是行业龙头企业 [2] - 围绕“节能环保”产品发展理念,不断进行全球国际化战略布局 [2]
冯德莱恩硬刚中国背后:欧盟减排内斗与美式能源绑架
搜狐财经· 2025-10-25 23:56
欧盟减排目标与内部矛盾 - 欧盟2024年排放量比1990年仅下降48%,距离2030年55%的法定目标还差7个百分点,意味着未来每年需多减排1.4个百分点 [3] - 欧盟内部对使用外国碳信用额度存在分歧,德国和荷兰坚持其比例不能超过10%,而波兰要求提高至20% [3] - 2024年欧洲森林吸碳量下降12%,德国和瑞典因此主张若森林吸碳能力不足则不应过度逼迫工业减排 [3] 美国对欧盟能源政策的影响 - 2024年7月美欧签署协议,欧盟需在2028年底前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其中液化天然气占比六成以上 [4] - 美国与卡塔尔在10月22日警告欧盟,若不修改《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将暂停液化天然气出口增量 [4] - 欧盟目前16%的天然气依赖美国供应,4%依赖卡塔尔,预计2027年淘汰剩余19%的俄罗斯天然气后,对美卡两国的依赖将加深 [4] 中欧绿色产业贸易与投资关系 - 2023年中欧贸易额达8471亿欧元,比美欧贸易额高出1200多亿欧元 [6] - 中国占据欧盟电池进口的68%和光伏板进口的75%,2024年前9个月中国对欧盟的锂离子电池出口增长12% [4][6] - 中国高效钙钛矿光伏板的成本比欧洲同类产品低30%,德国和西班牙的光伏电站依赖中国产品 [6] - 大众汽车2024年在华投资200亿欧元建设6个新能源基地,宝马沈阳工厂升级后成为全球最大电动车生产中心 [6] 欧盟绿色技术投资与本土产业挑战 - 2024年欧盟绿色技术投资为4200亿欧元,远低于每年7500亿欧元的需求,存在40%的资金缺口 [6] - 欧洲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北方伏特于2024年底破产,多家车企推迟电动化目标 [6]
联合国警告:气候危机进入“极度危险”阶段
财富FORTUNE· 2025-10-20 21:06
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趋势 -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二氧化碳增长速度已增至三倍,浓度水平达到至少80万年来的最高值[2] - 2023年至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增幅创下自1957年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年度水平[3] - 二氧化碳年均增长率已从2011—2020年间的2.4 ppm,加速至2023—2024年间的3.5 ppm[3] 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机制 -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排放,加上愈发频繁的野火,加剧了"气候恶性循环"[3] - 在人类与工业活动持续排放温室气体的同时,地球海洋与森林吸收这些气体的能力正不断减弱[3] - 尽管去年化石燃料排放量"相对平稳",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正在加速上升,表明在全球创纪录高温的驱动下,森林燃烧和海洋变暖形成了正反馈循环[3] 气候影响与未来预测 - 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所捕获的热量正在加剧气候变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3] - 2024年的浓度上升使地球走向更长期的升温轨迹,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其他温室气体——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浓度也创下历史新高[3] - 地球目前正朝着升温3摄氏度(5.4华氏度)的方向发展,远超《巴黎气候协定》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2.7华氏度)以内的目标[3] 政策与应对措施 - 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各国决策者采取更有力的减排措施[3] - 尽管一些政府仍在推动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用于能源生产,但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已积极行动起来应对全球变暖[3] - 极少有国家提出新的气候承诺,能够"哪怕稍微接近应对气候危机的严峻程度"[3]
萨米尔·阿布达耶吉哈:加大合作力度,赋能绿色转型
中国能源报· 2025-09-28 19:28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2004年以秘鲁小型生物燃油公司起步 现跻身拉美五大生物柴油公司之列 业务遍布拉美[4] - 公司成为秘鲁第一大精炼生物油品牌 凭借独特技术和高品质产品在市场有口皆碑[4] - 公司持续推进与中国合作 包括技术设备等方面[4] 南美生物柴油行业现状 - 南美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燃料中心 产量巨大 仅次于亚洲[4] - 巴西和阿根廷是主要生产国 秘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厄瓜多尔巴拉圭等国逐渐参与[4] - 秘鲁已制定生物柴油强制混掺标准 从B5提升到B7.5 体现使用清洁能源履行减排承诺决心[4] 原料供应与可持续发展 - 秘鲁棕榈油产量不容小觑 公司正寻求扩张棕榈油种植规模[5] - 南美洲用于棕榈种植农田占比不足1% 潜力巨大[5] - 目标通过可持续种植生产方式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种植棕榈油能发挥碳汇作用[5] 碳排放目标与港口优势 - 目标到2030年通过棕榈油种植实现500万到110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 确保不会造成土壤退化[5] - 秘鲁作为重要港口国家 是关键转运地 可通过海运输送材料产品到全球各地[5] 甘油业务与市场机遇 - 每年出口粗甘油52.5万吨 精甘油15.5万吨 甘油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行业[5] - 不断拓展甘油新用途 包括应用于生物柴油等领域[5] - 油脂类化学品市场规模高达200亿美元 包括丙酮缩甘油等产品[5] 新兴能源应用领域 - 油脂类化学品可助力高端产业发展 用于绿氢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5] - 可持续航空燃料是航空业脱碳重要支柱 随着技术创新加速成本将不断降低市场份额将大幅增加[5] 国际合作与发展前景 - 得益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公司更好连接到全球其他国家和市场[4] - 中秘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未来将延伸至数字化领域推动贸易便利化[6] - 秘鲁有很多独创技术和专利 在知识产权领域两国存在很大合作空间[6]
中国重磅减排承诺受多方赞赏,英媒:具有里程碑意义
环球时报· 2025-09-26 07:42
中国新一轮气候承诺 - 中国宣布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1][2]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 [2]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2] -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 [2] -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2] 国际社会评价与对比 - 巴西总统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对中国的举措表示赞赏 [1][3] - 中国的新气候目标与美国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美国未出席此次峰会 [1][6] - 中国的承诺被视为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未来全球经济将依靠清洁能源运行 [3]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实际成就与影响 - 中国过去在履行国际气候承诺方面有超出预期的记录,例如2030年风电太阳能装机目标已在2024年完成 [4] - 中国去年在清洁能源上投资了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31% [4] - 太阳能、电动汽车和电池等行业在2023年向中国GDP贡献了10% [4][5] - 中国正将其经济未来与清洁能源行业紧密相连,并推动这些技术在世界各地的应用 [4][5] - 中国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强国,其清洁能源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全球经济 [1][4]
国家公园法将施行;五年来高排放车辆淘汰近两千万辆丨碳中和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20:24
国家公园立法与生态保护 - 中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国家公园定义并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2] - 法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鼓励公众参与国家公园保护与生态环境教育 [2]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 “十四五”期间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 [3] - 202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8%、10%和20% [3] - 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和93.3% [3] - 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 [3][4] 全国碳市场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18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7.14亿吨,累计成交额489.61亿元 [5] -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30余项制度规范落地,多层级碳市场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5] 气候变化与温控目标 - 2024年成为首个突破《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年份,全球变暖趋势持续加强 [7] - 当前减排力度与现实需求存在巨大差距,需进一步加大深度减排力度以实现温控与碳中和目标 [7][8] 地方与企业绿色实践 - 内蒙古印发通知优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机制,严格新上项目绿电消费要求并提升存量企业绿电消费比例 [9] - 2025“低碳中国行”活动在桂林启动,南方电网展示绿色电网与零碳示范区建设成果,并将亮相COP30中国角 [10][11] - 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在烟台举行,搭建清洁能源领域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 [12][13] - 音昱水中天发布可持续战略报告,设定2040净零目标,计划2030年前所有物业100%获得LEED等国际可持续认证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