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替代

搜索文档
沈阳机床(000410) - 000410沈阳机床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7:34
证券代码: 000410 证券简称:沈阳机床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7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 | 分析师会议 ☐ | | --- | --- | --- | | | 媒体采访 ☐ | 业绩说明会 | | | 新闻发布会 ☐ | 路演活动 ☐ | | | 现场参观 ☐ | | | |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 |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 线上参与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投资者 | | | 时间 | 2025年09月19日 16:00-17:00 | | | 地点 | 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网络互动 董事、总经理 徐永明 | | | | 独立董事 哈刚 | | | | 独立董事 王英明 |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 独立董事 袁知柱 | | | | 总会计师 秦琴 | | | | 董事会秘书 张天右 | | | | 1.请问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有什么措施? 答: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2025年度,公司完成了发行股份购买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资产,并与多 ...
2025年电子行业四季度投资策略:AI云侧端侧持续突破,景气度+国产化全面共振
浙商证券· 2025-09-19 16:13
核心观点 - AI云侧和端侧技术持续突破 电子行业景气度与国产化全面共振 行业评级为看好 [1][3] - 消费电子领域 iPhone 17系列通过外观创新和性价比提升带动换机潮 果链供应商受益于高稼动率和单机价值量提升 [7][8] - 半导体领域 AI算力需求强劲 国产化进程加速 重点关注算力硬件、芯片设计和底层国产化环节 [14][15][16]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 智能手机市场 - 2025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89亿部 同比下滑1% 延续弱复苏态势 [21][22] - iPhone 17系列通过外观创新和性价比提升带动销量 首发销量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7][22] - 三星以20%份额位居2025Q2市场第一 苹果份额16%位列第二 [21] 创新技术应用 - AI端侧落地加速 AI眼镜2025Q1全球出货量60万台 同比增长216% [9][76][77] - 华为Pura 80系列搭载真·1英寸国产大底CIS和双潜望镜镜头 光学创新再添新柴 [11][64][71] - 折叠机生态成熟 华为推出阔折叠和三折叠新形态 苹果预计2026年底发布首款折叠iPhone [13][73][74] 零部件升级 - iPhone 17 Pro系列首次搭载VC均热板散热系统 石墨膜用量提升 [31][35] - 钢壳电池和硅碳负极新技术应用 电池容量突破5000mAh [12][48][49] - LTPO屏幕渗透率快速提升 2025年渗透率预计达19.6% 2028年有望达到79.7% [25][63] 战略拓展 - 消费电子供应链向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车领域拓展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全身自由度超200个 [85][89] - 精密加工和量产化能力成为消费电子供应商的优势 [89] 半导体行业分析 算力硬件 - 北美头部云厂商对2026年CAPEX增长给出乐观指引 全球AI基础设施投入能见度提升 [14][95][99] - 英伟达推出Rubin CPX推理芯片 宣称可实现30-50倍投资回报率 [92][99] - 2024年全球服务器/数据存储领域PCB市场规模109.16亿美元 同比增长33.1% [104] 芯片设计 - 政策驱动端侧AI落地 国务院要求2027年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 [15][108] - SoC芯片需求旺盛 瑞芯微2025Q2营收同比增长65%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9% [15][109][110] - 存储芯片价格拐点向上 DRAM和NAND Flash价格预计进一步上涨 [15][116][122] 底层国产化 - 中芯国际2025Q2营收22.09亿美元 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份额5.1% [125][127]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 重点关注刻蚀和薄膜沉积环节 [137][138]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提升 本土晶圆厂持续扩产推动需求 [16][143][146] 投资建议关注 消费电子产业链 - 结构件和散热:蓝思科技、领益智造、中石科技 [30][32][89] - 光学创新:思特威、韦尔股份、欧菲光 [64][66][72] - 电池技术:欣旺达、珠海冠宇 [49] 半导体产业链 - 算力硬件:胜宏科技、沪电股份、寒武纪 [18][104] - 芯片设计:恒玄科技、瑞芯微、纳芯微 [18][109][114] - 晶圆制造和设备:中芯国际、北方华创、中微公司 [18][127][139] 新兴领域 - AI眼镜SoC和存储:恒玄科技、瑞芯微、佰维存储 [76] - 先进封装:长电科技、通富微电 [132] - EDA工具:概伦电子、广立微 [149][150]
商汤拆分芯片业务始末:百度创始成员加入,半年已融15亿
36氪· 2025-09-19 09:58
公司动态 - 商汤科技将芯片业务拆分并命名为曦望Sunrise 主要研发大模型推理芯片 该计划源于2024年底的1+X战略 [2] - 前百度创始团队成员王湛加入曦望担任联席CEO 另一位联席CEO是前AMD和昆仑芯老将王勇 [2][5] - 高管团队分工明确 王勇负责产品技术 王湛和商汤联合创始人徐冰主导运营管理和商业化 [5] - 曦望团队规模在2025年增长50%至近200人 核心成员来自AMD Intel 阿里和商汤等企业 [5] - 公司2025年已密集融资多轮 近半年累计融资超15亿元 [6] - 商汤过去五年在芯片上累计投入超过11亿元 [6] 产品与技术 - 已量产两款芯片:S1芯片为云边视觉推理专用芯片 2019年流片 NPU IP授权索尼和小米 累计出货超万片;S2芯片为大模型推理GPGPU 2024年量产 兼容CUDA架构 [6] - 下一代产品S3芯片瞄准推理计算市场 通过架构创新将推理成本降低10倍 计划2026年推出 [8] - S3芯片设计更高配比低精度计算单元 搭配经济性更佳显存 针对大模型推理Prefill和Decode阶段分别优化 [8] - 研发追求100%自主知识产权 从指令集定义 GPGPU IP架构设计到编译器工具链实现全自研 [8] - 研发效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团队规模为行业1/3 研发流片到量产周期压缩至14个月 行业平均需22个月 [8] 行业背景 - 2025年是中国AI芯片行业关键一年 英伟达市值冲破4万亿美元 寒武纪市值突破六千亿 [4] - 国产GPU厂商摩尔线程 沐曦 壁仞科技 燧原科技 瀚博半导体集体闯入上市辅导关卡 [4] - 行业从烧钱技术突破阶段迈入商业化造血新时期 [4] - 推理市场爆发 英伟达受外部环境影响 国产GPU迎来真正机会窗口 [11]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47% 结束多年亏损;百度昆仑芯中标中国移动十亿级订单;阿里推AI芯片战略市值一夜增2600亿;摩尔线程上半年营收超过去三年总和;沐曦出货超2.5万颗;海光芯片首次迈过10万大关 [11] 战略与优势 - 曦望70%资方为产业资本 包括三一集团华胥基金 第四范式 游族网络 美的控股等 [10] - 与产业资方血缘关系使芯片研发到商业化自下而上推进 规划时充分考虑用途和场景 [10] - 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和AI云能力与曦望芯片协同 提供技术验证和万卡智算中心商业化支撑 [10] - 芯片创业存在后发优势 太早入局可能在错误道路上试错消耗资源 [11] - 行业已验证兼容CUDA更易落地 聚焦细分赛道比通用芯片更务实 [11] 未来展望 - AI芯片赛点包括:GPU是软硬一体生意 考验厂商软硬件技术能力;需对市场趋势有提前预判和布局;国产AI芯片到达大规模商业化前夜 [12] - 中国GPU市场至少能支撑3-5家头部企业 2025年是入场资格线 无流片及成功产品的厂商可能再无机会入局 [12]
央视镜头下的东风柳汽:以央企担当,铸就中国商用车智造新高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8:46
9月16日,央视财经《硬核智造厂》将镜头对准广西柳州,央视主持人陈伟鸿、陈蓓蓓与东风柳汽书记刘小平、东风柳汽副总经理展新带观众沉浸式体 验,一场全景直播带观众深入东风柳汽,解锁这家老牌央企从广西制造到中国制造,再到全球智造的硬核跨越。 从研发实验室到智慧工厂,从极端路况测试到全球化布局,东风柳汽用实力诠释了中国商用车领域的国家队底色,更彰显了央企在推动民族汽车工业高 质量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 以用户为核心,打造全流程闭环体系 直播开场,陈伟鸿、陈蓓蓓便被东风柳汽的规模气场震撼,总占地超5000亩的园区,是东风集团在南方最大的商用车、乘用车研发制造基地,也是面向 东南亚的整车出口枢纽。而这场探厂的第一站惊喜,当属柳汽最新推出的MPV车型星海V9。 星海V9车长超5.2米、轴距3米多,7座模式下能轻松放下7个20寸行李箱加7个背包,第三排座椅4/6分折放倒后,再多超大件行李也能一键收纳。而在车 内体验环节,星海V9的"豪华平权"理念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航空级电动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功能,插电混动版本综合续航1300公里。把商用车可 靠、耐用的底子,揉进乘用车的舒适与智能里,这就是柳汽的商乘融合优势。 一辆好车的 ...
东方钽业:下游市场驱动业绩提升,定增扩产战略获投资者聚焦
证券时报· 2025-09-19 01:4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定增募投项目将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公司价值获得投资者广泛认可[1] - 公司持续强化投资者沟通 自8月25日披露半年报后至9月16日已发布5次投资者调研公告 累计接见机构总数达103家[1] 定增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12亿元 实际控制人中国有色集团认购10527.42万元 控股股东中色东方集团认购48000万元 二者合计约占募集资金总额的一半[2] - 中国有色集团旗下企业完成巴西Taboca公司股权收购 公司已于2025年4月与Taboca签署采购合同 拟采购3000吨铁铌钽合金原材料 采购金额预计5.4亿元人民币 实现钽铌矿石原料供应自主可控[2] - 公司通过三级产品梯队战略布局实现全链条升级:以氟钽酸钾等初级原料保障供应链安全 以熔炼钽铌等产品打造竞争优势 培育钽铌化合物新品等未来增长点[4] 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亿元 同比增长34.45% 归母净利润1.45亿元 同比增长29.08%[3] - 高温合金领域受益于燃气轮机、航天发动机等需求增长 公司技术改造项目逐步释放产能 高温合金类产品增长明显[3] - 半导体领域受AI和算力芯片爆发式增长影响 先进制程芯片需求激增 显著拉动半导体用钽靶材、高纯钽锭市场需求 公司高纯钽粉等产品已实现全流程技术突破和产业贯通[3] - 电容器领域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复苏 2025年钽电容器市场需求呈现明显复苏态势[4] - 超导领域随着国家大科学研究装置等高新技术领域快速发展 市场对超导铌材需求增加 公司年产100支超导腔扩能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4] 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湿法冶金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条湿法生产线 旨在解决设备陈旧和产能不足问题[4]
融资数亿、核心技术全自研,这家卫星通信厂商打破海外垄断|潜伏独角兽
36氪· 2025-09-18 21:35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氪 ,作者欧雪 硬氪 . 专注全球化、硬科技报道。36kr旗下官方账号。 国内极少数能同时研制应急通信、卫星 互联网、卫星物联网三大完整系统的厂商。 文 | 欧雪 编辑 | 袁斯来 来源| 硬氪(ID:south_36kr) 封面来源 | 企业供图 当人们还习惯于将目光投向"星链"等明星公司时,一批中国民营企业正悄然攻克关键技术,撕开曾被西方产品垄断的市场。 位于南京的控维通信便是其中之一。公司专注卫星通信产品与运营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卫星通信网管系统、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车载、船载、机载、物 联网终端等,高轨、低轨均可兼容。 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内极少数能同时研制应急通信、卫星互联网、卫星物联网三大完整系统的厂商,在国内高通量终端市场占有率第 一。 控维通信成立于 2017 年,创始团队源自军工体系,具有丰富的卫星通信技术积累。成立仅一年,控维通信就基于自研的调制解调与卫星网管算法,推出 首款全国产化卫星通信终端,并实现批量化生产。 目前,控维通信已完成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科创星、高科新浚、中信聚信等国有背景基金与一线市场化机构,融资总金额超 2.5 亿元,并正在推进新 一 ...
德明利(001309) - 001309德明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8
2025-09-18 20:16
存储行业趋势与价格展望 - 各大存储原厂(闪迪、美光、三星)近期宣布涨价 各类型存储产品报价均有较大涨幅 [2] - 存储价格受供需结构变化、产能转移及新兴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 [2] - 国内外头部科技厂商正大力增加资本支出规模加码AI投入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张 [2] - 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存储需求增长持续提升行业景气度 [2] - 预计四季度存储价格有望维持上涨趋势 [2] 产能扩张与基地建设 - 新增深圳光明区基地作为核心自有产能补充 强化企业级存储产品的高品质稳定交付能力 [2] - 项目建成后将整合现有测试验证能力与专业实验室资源 形成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保障机制 [2] - 提升AI存储产品的快速响应能力 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定制化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 [2][3] 主控芯片研发进展 - SATA SSD主控芯片已完成产品验证与客户导入工作 目前已实现批量销售 [4] - 新一代自研SD6.0主控芯片已完成产品验证与客户导入工作 目前已实现批量销售 [4] - 积极推动新领域主控芯片研发 强化研发创新的差异化与定制化投入 [4] - 目前已有多颗主控芯片项目立项 未来将持续推动相关研发工作 [4] 市场竞争策略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全链条竞争优势构建差异化护城河 [5] - 聚焦行业头部客户群体 形成从技术方案设计到批量交付的全流程服务能力 [5] - 持续优化人效管理体系 通过数字化运营与组织架构优化 [5] - 人均产值保持行业前列 有效穿越行业周期波动 [5] 库存管理策略 - 库存由供应链交付中心根据前端业务反馈动态调整备货规模 [6] - 结合市场价格和对行业未来景气度的前沿判断调整策略 [6] - 积极增加企业级颗粒、优质闪存颗粒等原材料的采购 [6] - 保障公司战略业务的良好发展势头 [6] 客户合作模式 - 企业级业务聚焦存储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与服务商角色 [7] - 构建以主控芯片定制研发、整体方案开发、供应链综合管理为核心的多元能力体系 [7] - 为行业客户提供专业、高效且稳定可控的全栈定制化服务 [7] - 定价遵循市场化原则 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 [7][8] - 根据客户需求、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 [8] 国产化替代布局 - 高度重视企业级存储国产化替代机遇 积极响应国家信息安全战略需求 [8] - 已形成完整产品体系 涵盖高性能SSD、DRAM等产品 [8] - 满足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关键领域的国产化需求 [8] - 持续深化与国产存储晶圆厂的合作 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8] - 加大企业级存储国产化解决方案研发投入 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可靠性 [8] - 与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云计算服务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8]
腾讯给国产算力又添了一把火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19:33
腾讯AI战略与算力部署 - 公司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通过异构计算平台整合不同类型芯片提供高性价比AI算力 [2] - 软硬件协同全栈优化是长期战略投入 AI技术已成为公司及腾讯云的核心增长引擎 [2] - AI投入与高质量增长形成正循环 今年以来AI战略转守为攻 呈现更主动开放态势 [2] 财务表现与资本投入 - 2025年第二季度To B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达555亿元 腾讯云海外客户规模同比翻番 [4] - 去年四季度战略加速以来累计资本开支达831.6亿元 主要用于支持AI相关业务发展 [5] - 二季度腾讯云收入增速加快 主要受益于企业客户对GPU租赁和API token等AI服务需求增加 [5] 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 通过大量软件层优化提升推理效率 同等数量芯片可承载更多工作负载 [5] - 下半年将持续在全球构建庞大AI Infra基础设施 惠及千行百业 [5] - 智算体系具备"同源同构"核心优势 无需打造AI专属存储即可承接智算需求 [7]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围绕大模型构建全链路产品矩阵 包括底层基础设施/自研大模型/开发平台/智能应用等 [8] - 首发"腾讯云智能体战略全景图" 包含ADP3.0/Agent Runtime/Cloud Mate等新组件 [8] - 混元3D 3.0基模正式发布 智算面向"更贴近Agent的AI Infra"重磅升级 [7][8] C端AI应用进展 - 元宝DAU位列国内AI原生应用前三 日提问量达年初月总量水平 [10] - 已与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10多个应用打通 实现深度融合 [11] - C端应用尚处投入期 现阶段聚焦用户体验提升和场景扩展 未深度考虑商业化 [11] 市场影响与估值 - AI推动公司股价创近4年新高 市值一度重返6万亿港元 [3][12] - AI已成为驱动游戏/广告等核心业务增长的新业务基因 [11] - 市场期待AI能再造腾讯 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3]
瑞华泰(688323):Q2亏损环比收窄,嘉兴项目有望逐步放量
东北证券· 2025-09-18 17:0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9] 核心观点 - Q2亏损环比收窄 嘉兴项目产能释放有望推动业绩改善 [1][3] - 国家补贴政策带动消费电子需求回暖 公司新产品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国产化替代 [2]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布局半导体/新能源/低轨卫星等高增长领域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82亿元(yoy+37.86%) Q2营收1.03亿元(yoy+32.88% qoq+29.55%)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34亿元 Q2归母净利润-0.15亿元(yoy+21.67% qoq+16.81%)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8/0.29/1.05亿元 对应PE分别为-/97/27X [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63/6.50/8.43亿元 增速36.60%/40.26%/29.78% [7] 经营状况 - 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产量5.63亿台(yoy+0.1%) 政策推动行业需求回暖 [2] - 突破超厚规格热控PI薄膜技术 TPI薄膜打破国外专利壁垒并实现批量销售 [2] - 研发费用1712万元(yoy+1.53%) 占营收比例达9% [3] - 正开发5/6G低介电薄膜 新能源汽车绝缘清漆 高清显示芯片封装COF薄膜等新产品 [3] 产能建设 - 嘉兴基地1600吨募投项目厂房建设完成 4条生产线已投产 [3] - 1条宽幅化学法生产线试产运行 第2条化学法生产线预计四季度试生产 [3] - 新增产能将增强电子/半导体/新能源领域产品供货能力 [3]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5.70元 总市值28.26亿元 [4] - 12个月股价区间9.17-17.88元 [4] - 近12个月绝对收益67% 相对收益23% [7] 财务指标预测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19.0%提升至2027年35.3% [10] - 净利润率预计从2024年-16.9%改善至2027年12.4% [10] - 每股收益预计从2024年-0.32元提升至2027年0.58元 [10]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4年-5.9%提升至2027年10.0% [10]
潍柴动力30倍市值增长密码,藏在不断打破的边界中
格隆汇· 2025-09-18 13:22
核心观点 - 公司是长期主义投资典范 自上市以来总市值累计上涨约30倍 关键在于不断打破业务边界 从单一发动机拓展至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等多元领域[2] 战略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战略业务爆发式增长 大缸径发动机累计销售超5000台同比增长41% 实现收入25.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3%[3][4] - 大缸径发动机需求受全球AIDC产业高景气度与国产化替代双重驱动 IDC预测2029年AI数据中心将创造15万亿美元经济价值[5] - 数据中心建设成本中电气系统占比40%-45% 柴油发电机组为核心部件 中金研究测算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用大缸径柴油发动机市场规模近百亿元 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5] - 公司数据中心用发动机销量近600台同比暴涨491% 技术性能比肩国际品牌且具备价格与产能响应优势 加速国产替代进程[5] - 大缸径发动机具备高单价高毛利特性 2MW柴油发电机组单台售价200-220万元 大排量发动机毛利率显著高于小排量产品[6] 新能源转型进展 - 新能源动力科技业务收入达12.1亿元同比增长37% 动力电池销量2.32GWh同比激增91%[8] - 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万辆同比增长255% 产品力与品牌力获市场认可[8] - 公司通过纯电、混动、燃料电池多技术路线布局 重卡动力电池实现电量大、充电快、适配广升级 轻卡电池具备140kWh超大电量、2C超快充及4500次超长循环寿命[8] - 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投产 首台搭载刀片电池技术产品下线 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8] - 公司明确2025年新能源收入同比翻番以上目标 依托全产业链优势精准响应细分市场需求[9] 股东回报与盈利能力 - 自2004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380亿元 共计分红约40次[10] - H股股息率5.21% A股股息率5.03% 均位居行业前列 分红水平与银行保险等传统高分红板块相近[10] - 高比例持续性分红印证盈利真实性与稳定性 成为吸引长期投资者的重要砝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