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芯片

搜索文档
北京利尔完成回购耗资1.04亿 提振市场信心期间股价涨144%
长江商报· 2025-09-05 07:48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2521万股,占总股本2.12%,耗资1.04亿元[1][2] - 回购期间股价从3.42元/股涨至8.34元/股,涨幅达144%[1][3] - 回购资金部分来源于光大银行北京分行提供的1.2亿元专项贷款[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57亿元,同比增长8.22%[1][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微增0.18%[1][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19亿元,股利支付率12.07%[3] 战略发展 - 耐火原料新产线投产及包钢利尔并表对全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6] - 投资2亿元认购上海阵量AI芯片公司股权,布局人工智能推训场景GPGPU领域[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42亿元,同比增长41.67%,接近2024年全年2.46亿元水平[6] 历史业绩与专利成果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47.19亿元增长至63.27亿元[4] - 同期归母净利润波动明显,分别为2.56亿元、3.92亿元和3.19亿元[4] -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30项,其中发明专利237项[6]
单日市值蒸发840亿,寒武纪股价重挫超14%
观察者网· 2025-09-04 15:22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盘中一度下跌15.85% 收盘下跌14.45%至1202元/股 单日市值蒸发近840亿元 市值降至5029亿元 [1] - 自7月初低点520.67元/股上涨至8月28日高点1587.91元/股 累计涨幅超过200% [2] - 本周股价累计下跌超24% 9月1日下跌2.95% [2][3] 市场环境 - A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 上证指数跌1.25% 深证成指跌2.83% 创业板指跌4.25% [1] - 科创50指数下跌超5% 半导体与算力硬件板块领跌 [3] - 沪深两市成交额约25442.57亿元 较前交易日放量约1801.71亿元 [1] 估值水平 - 截至8月28日高点时滚动市盈率达5117.75倍 市净率达113.98倍 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2] - 公司公告明确表示股价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 [2] 业务与预期 - 公司预计全年营收为50亿至70亿元 低于部分机构预期 [2] - 公司透露目前未有新产品发布计划 [2] - 阿里云否认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传言 [3] 指数调整影响 - 科创50指数将调整样本 寒武纪权重将从15%降至10% 调整将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 [3] - 根据当前跟踪产品规模1890.30亿元计算 需卖出寒武纪规模约100亿元以实现权重调整 [3] 机构观点 - 高盛保持积极看法 于9月1日上调12个月目标价14.7%至2104元 [2]
给寒武纪股价降温,让寒武纪产品升温
搜狐财经· 2025-09-01 11:16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寒武纪8月29日收盘价为1492.49元/股,超越贵州茅台(1480.00元/股)成为A股股价榜首[1] - 寒武纪8月28日收盘价达1587.91元/股,盘中最高触及1595.88元/股[6] - 寒武纪本月股价涨幅超过100%,2023年至今累计涨幅超过2800%[6]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4] - 归母净利润达10.3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去年同期净亏损5.3亿元[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9.11亿元,去年同期为-6.31亿元[4] - 2024年第4季度首次实现盈利,技术团队压力得到缓解[4] 产品竞争力与技术实力 - 寒武纪思元690芯片性能接近英伟达H100,优于英伟达中国特供版H20[6] - 公司被市场称为"小英伟达",产品性能引发市场关注[6] - 技术团队曾遭受质疑,持续高研发投入导致长期亏损[4] - 与英伟达最先进芯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9] 行业发展与市场环境 - 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第一股,代表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方向[3] - 国内企业存在对国外产品的偏好,国产芯片市场推广面临挑战[10] - 政策支持对国产芯片企业的市场接受度至关重要[10] - AI芯片技术突破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具有重大影响[3] 市场预期与投资观点 - 高盛给予寒武纪1835元/股的目标价[6] - 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指出股价存在脱离基本面的风险[6] - 股价持续上涨需要产品竞争力作为支撑基础[9] - 若产品竞争力得到验证,股价有进一步上涨空间[12]
南财观察 第134期:最强牛散 低调且彪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0:57
章建平投资业绩 - 在寒武纪股票上四个月盈利约56亿元 单日浮盈超13亿元 创牛散单只个股盈利纪录 [1] - 1996年以5万元资金入市 1997年账户资金增至20万元 曾创5年时间身价翻150倍纪录 [1] - 2007年A股高峰时期个人资产达近20亿元 [1] 投资策略与操作特点 - 投资策略彪悍果断 认准龙头 重仓押注 逆向思维 [1] - 去年四季度斥资约35亿元建仓寒武纪533.88万股 成为前十大股东 [1] - 今年一季度寒武纪股价回调时逆势加仓至608.63万股 [1] - 操作手法灵活多变 波段减持与长期持有结合 核心逻辑围绕AI趋势全面爆发 [2] AI生态链布局 - 一季度布局海南华铁 奥飞数据 杭钢股份和中坚科技等AI+个股 合计持仓金额近60亿元 [2] - 二季度新进慧博云通 宁波华翔 龙溪股份和长阳科技 卡位金融科技 人形机器人和新材料赛道 [2] 市场影响与行业趋势 - 寒武纪股价曾短暂超越贵州茅台成为新任股王 标志资本市场风向从传统消费转向硬科技创新 [2] - 布局揭示国产AI芯片崛起和算力需求井喷 带动市场对AI产业链关注 [2] - 反映A股市场风格深刻变化 [2] 投资启示与行业关注点 - 需关注长期成长赛道和政策红利 如AI和半导体自主化 [2] - 需具备逆向思维勇气 在市场低估时理性布局 [2] - 应分散风险 围绕主线构建组合而非孤注一掷 [2] - 寒武纪动态市盈率超180倍 估值泡沫争议持续 [2]
卫星通信产业重磅政策发布;英伟达2026财年Q2营收467亿美元|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7:58
宏观经济政策与数据 - 商务部将于下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3]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 较6月收窄2.8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18.9%[4] - 工信部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应用 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挖掘天通和北斗高轨卫星潜力[5] 资本市场动态 - A股市场8月27日成交额达3.2万亿元 一周内两次突破3万亿成交量为历史首次[7] - 香港前七个月IPO集资额同比急增超过610%至1280亿港元 目前有超过220宗上市申请正在审批[7] - 券商两融业务价格战加剧 头部券商利率持续创行业新低 整体息差逼近盈亏平衡点[7] 企业业绩与资本运作 - 英伟达第二季度营收467亿美元超预期 批准600亿美元股票回购 第三财季营收指引540亿美元±2%高于市场预期[8] - 美团上半年收入1783.98亿元同比增长14.7% 但经调整溢利净额124.42亿元同比减少41%[8] - 中国广核拟93.7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四家核电公司股权 包括惠州核电82%股权及三家全资子公司[8] 行业与消费数据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达113.45亿元 超越2024年同期水平[6] - 蜜雪集团上半年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 全球门店数增至53014家覆盖12个海外国家[10] - 中国海洋石油上半年油气净产量384.6百万桶同比增加6% 但IFRS净利润695亿元同比下降13%[9] 大宗商品与国际市场 - 高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底石油日均过剩180万桶 全球库存增加近8亿桶 布伦特原油价格或跌至50美元出头[7]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惩罚性关税 使累计关税税率达50%[11] - 美国暂停对800美元以下进口包裹免税待遇 已有25国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12]
资金动向 | 科技股火热!北水加仓阿里近6亿港元,抛售小米超15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8-25 19:53
南下资金流向 - 8月25日南下资金净卖出港股13.76亿港元 [1] - 净买入前三位为阿里巴巴-W 5.86亿港元、快手-W 4.71亿港元、中兴通讯4.07亿港元 [1] - 净卖出前三位为盈富基金23.52亿港元、小米集团-W 15.25亿港元、中芯国际8.11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兴通讯涨2.9%获净买入1.46亿港元 成交额20.39亿港元 [3] - 东方甄选跌12.9%获净买入1.29亿港元 成交额30.50亿港元 [3] - 东风集团股份涨54.1%获净买入1.50亿港元 成交额23.05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涨2.4%获净买入3.33亿港元 成交额41.79亿港元 [3] - 小米集团-W涨1.8%遭净卖出8.87亿港元 成交额40.25亿港元 [3] 连续交易动向 - 南下资金连续7日净买入腾讯控股累计62.14亿港元 [3] - 连续4日净买入美团-W累计26.47亿港元 [3] - 连续3日净买入中兴通讯累计13.54亿港元 [3] - 连续2日净买入快手-W累计16.45亿港元 [3] - 连续2日净卖出小米集团-W累计24.28亿港元 [4] 公司基本面 - 阿里巴巴受互联网平台价格新规影响 电商平台预计保留补贴维持市场份额 [5] - 东方甄选2025财年可持续性收入43.9亿元同比下降32.7% 剔除一次性因素后持续经营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30% [5] - 腾讯控股2025Q2收入同比增长15%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8% 游戏与广告收入强劲增长 [5] - 小米集团2025Q2汽车收入同比增长40% 毛利率达26.4%创历史新高 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承压 [6] - 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受益于国产AI芯片技术提升 国产算力市占率有望持续增长 [6]
AI芯片板块迎国产化重大利好,人工智能ETF(159819)、云计算ETF(516510)标的指数本周双双涨超10%
搜狐财经· 2025-08-22 22:16
指数表现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本周上涨13.7% [1] - 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本周上涨10.6% [1]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本周上涨4.2% [1] - 中证新能源指数本周上涨2.9% [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本周上涨0.6% [1]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近1月累计上涨78.6% [5]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近1月累计上涨14.4% [5] - 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近1月累计上涨21.6% [5]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近1月累计上涨11.2% [5] - 中证新能源指数近1月累计上涨7.3% [5]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近1年累计上涨104.5% [5]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近1年累计上涨92.2% [5] - 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近1年累计上涨111.5% [5]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近1年累计上涨143.5% [5] - 中证新能源指数近1年累计上涨34.0% [5]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基日以来累计涨幅352.8% [5]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基日以来累计涨幅157.3% [5] - 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基日以来累计涨幅495.4% [5]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日以来累计涨幅36.3% [5] - 中证新能源指数基日以来累计涨幅115.8% [5] 指数估值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市销率4.4倍 [2]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市销率5.1倍 [2] - 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市销率4.5倍 [2]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市销率58.8倍 [2] - 中证新能源指数市销率42.3倍 [2]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估值分位数87.6% [2]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估值分位数99.9% [2] - 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估值分位数97.3% [2] - 中证新能源指数估值分位数63.3% [2] 行业动态 - 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模型 使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1] - UE8M0 FP8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有望推动国产AI芯片应用 [1] - 英伟达取消H20芯片所有中国订单 推动国产AI芯片生态完善 [1] ETF产品 - 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的ETF为人工智能ETF(159819) [2] - 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ETF为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 [2] - 跟踪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的ETF为云计算ETF(516510) [2] - 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ETF为恒生创新药ETF(159316) [2] - 跟踪中证新能源指数的ETF为新能源ETF易方达(516090) [2] - 新能源ETF管理费率0.15%/年 托管费率0.05%/年 [7] 指数覆盖范围 - 中证新能源指数覆盖锂电、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链 [4]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包含人工智能相关公司 [4]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包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4]
H20停产,国产GPU板块破万亿
36氪· 2025-08-22 19:00
国产算力板块市场表现 - 8月22日国产算力板块大幅上涨 万得GPU指数上涨9.87% [1] - 寒武纪股价上涨20% 市值突破5000亿元 [1] - 海光信息股价上涨20% 市值突破4000亿元 若合并中科曙光可能达5000亿元 [1] - 国内GPU相关上市公司合计市值突破万亿大关 [1] 上涨催化因素 - 英伟达H20芯片停产消息催化行情 关键供应商三星电子和安靠科技被要求暂停生产 [2] - DeepSeek-V3.1支持UE8M0 FP8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利好国产AI芯片 [2][11] 英伟达H20芯片背景 - H20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加速芯片 基于Hopper架构 性能仅为H100的15%-30% [3] - 保持高内存带宽4.0TB/s和容量96GB HBM3 [3] - 占据英伟达对华收入较大比例 [3] H20在华销售风波 - 4月美国政府禁止向中国销售H20 导致英伟达取消订单 预估损失135亿美元收入和500亿美元潜在市场 [4] - 7月15日恢复出口许可 条件是将销售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 [4] - 中国网信办约谈英伟达 要求就"漏洞后门"提交技术证明 [4] - 美方被指控系统性考虑AI芯片后门 可实现许可锁定、追踪定位等功能 [4][5] H20停产原因分析 - 可能是正常供应链管理行为 为转向Blackwell架构和新产品B30腾出产能 [6][7] - 安全性担忧和性价比下降 H20售价可能调涨18% 成本转嫁中国客户 [8] - 国产AI芯片发展冲击H20在华表现 [9] 国产AI芯片进展 - 6月农发行数亿GPU采购大单 华为、寒武纪、海光全部中标 [10] - 摩尔线程IPO辅导验收 沐曦集成递交科创板申请 [10] - 8月壁仞科技发布通用GPU芯片 打破全球算力纪录 [10] - DeepSeek-V3.1支持FP8精度 相比FP16实现翻倍性能且功耗更低 [11] - 6月以来国产GPU板块累计涨幅超40% 寒武纪涨幅超100% 海光信息涨幅近40% [12] 相关ETF表现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上涨11.21% 主力资金净流入2273.8万元 [1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10.92% 主力资金净流入876.1万元 [15]
VIP机会日报 VIP特别策划!火线解读DeepSeek新模型带动的算力、芯片需求 产业、公司多角度梳理 提及多家公司今日爆发
新浪财经· 2025-08-22 18:21
市场行情表现 - 上证指数收于3825.76点,上涨1.45%,深证成指收于12166.06点,上涨2.07%,创业板指收于2682.55点,上涨3.36% [6]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55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227亿元 [6] - 超2800只个股上涨,市场热点集中在算力、芯片、半导体、CPO、证券等板块 [6] 算力与芯片行业动态 - DeepSeek-V3.1发布,采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适配下一代国产AI芯片设计,推动软硬件协同优化 [7][8] - 国产AI芯片供应商在政策支持下加速自主化,2025年市占率预计提升至40%,外购比例降至42% [9] - 摩尔线程、沐曦等厂商IPO助力国产算力生态建设 [9] 相关公司市场表现 - 海光信息、寒武纪、科德教育收获20%涨停,华东重机涨停 [10] - 中科曙光涨停,拓维信息上涨5.59% [13] - 云天励飞上涨20% [14][16] - 芯原股份上涨7.94% [19][20] - 华工科技上涨8.4% [21] HBM产业链机会 - AI算力需求驱动HBM行业增长,2025-2030年全球HBM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约33%,2030年达980亿美元 [23] - 2026年ASIC需求或激增50%以上,高端产品迭代推动价格上行 [23] - 存储制造端涉及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存储芯片设计涉及兆易创新、聚辰股份、东芯股份等公司 [23] - 兆易创新上涨10%,聚辰股份上涨3.71%,东芯股份上涨6.65%,澜起科技上涨8.70% [24] 数字货币板块动态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将打造数字人民币潮流集市,规划近1000平方米沉浸式数字人民币生态体验展区 [7][25] - 中油资本涨停,因数字金融布局突出,昆仑数智参与数字人民币支付,昆仑银行完成数字人民币平台建设 [29][30][31] - 中科金财上涨6.96%,因公司是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会长单位 [32][33] 证券行业景气度提升 - 证券板块PB估值1.56倍,处于五年67.6%分位及十年44.7%分位,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 [35] - 指南针5日最高涨幅23.33%,股价突破历史新高 [35][36] 算力硬件需求爆发 - 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带动PCB需求爆发,高多层板、HDI板、IC载板规划产值增长较快 [37] - 国内头部PCB公司2025-2026年形成项目投资额419亿元 [37] - 铜冠铜箔上涨10.93%,因HVLP+RTF产量占比超30%,2025年上半年HVLP产量超2024年全年 [37] - 生益电子5日最高涨幅16.81%,因半年度营收37.69亿元(同比增长91%),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452%) [41][42][43]
科创50暴涨超8%,海光信息、寒武纪成最大“功臣”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22 15:15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整数大关 时隔10年重新突破 [1] - 深证成指涨近2% 创业板涨超3% 科创50涨超8% [1] 芯片产业链表现 - 芯片产业链全线爆发 海光信息、寒武纪、兆易创新涨停 中芯国际、芯原股份等权重股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1] - 寒武纪总市值超5200亿元 续创历史新高 年内累计涨幅达80% [1] - 寒武纪触及涨停 股价报1243.2元 仅次于贵州茅台(1463.95元/股) [1] 国产算力板块催化因素 - 国产算力板块迎来密集催化 腾讯业绩会表示推理芯片供应渠道侧具备多种选择 [1] - 海外高端芯片贸易政策存较大不确定性 腾讯有望依托华为、寒武纪、海光等国产厂商推理芯片满足算力需求 [1] 技术进展与芯片性能 - DeepSeek发布最新模型DeepSeek V3.1 采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2] - FP8格式在同等芯片面积下实现翻倍性能 功耗和带宽需求更低 [2] - DeepSeek-V3.1内存占用量减少50%-75% 计算速度较FP16提高2-3倍 首次实现128K tokens长上下文窗口处理能力 [2] - 寒武纪自研思元590芯片算力达512TOPS(INT8) 较上一代提升200% 性能接近英伟达A100的80% [2] - 寒武纪最新CMX-9芯片算力高达64 TOPS 在国产AI芯片领域具备强竞争力 [2] - 寒武纪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 [2] 国产芯片厂商发展 - 海光信息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 [3] - 海光DCU产品可适配国际主流商业计算软件和人工智能软件 [3] - 海光DCU深算一号产品FP64达到英伟达A100和AMD MI100水平 [3] - 海光信息筹划换股吸收中科曙光 合并后可汇聚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 或将成为国产芯片第一品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