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款利率下行
icon
搜索文档
存款还是理财?前三季度银行手续费上涨揭示财富配置新动向
贝壳财经· 2025-11-05 17:21
当前理财是选存款,还是买银行理财、基金? 近期,随着上市银行三季报的披露,一场关于选择存款还是购买理财产品的讨论正在上演:一方面,部 分银行定期存款规模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多家银行非息收入中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称"手续费 净收入")恢复正增长,其中部分银行这项收入翻番。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资金从存款"搬家"至银行理财、基金产品中,他们认为,当前存款利率 太低,购买基金、理财产品等才能保证收益增长。 "今年三季度以来,由于资本市场涨势不错,各类理财产品确实出现了较大涨幅,这带动了银行手续费 净收入的回升。但同时,部分银行由于定期存款增速高有些是因为资产增速高,需要吸储。"有银行分 析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从投资者角度来看,部分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投资者仍会选择定期存款 作为最主要的理财方式;但在市场向好的行情下,银行理财、基金产品销售有所好转,存续规模也有所 上升。 财富管理市场回暖 多家银行手续费净收入持续回升 今年以来,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但从A股上市银行的三季报来看,披露相关数据的9家银行,个人 存款中的定期存款规模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数据显示,杭州银行个人定期存款余额从2115.17 ...
未来两年,不要随便存定期存款,内部人员说出3个原因
搜狐财经· 2025-10-28 13:51
近年来,中国居民的储蓄热情持续高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居民新增银行存款高达9.22万亿元,按14亿总人口计算,人均存款增加6585元,相当 于每月净增2195元。人们热衷于储蓄,主要出于应对失业风险、医疗支出等不确定性,以及为子女教育、房屋装修、购房首付等大额开销做准备。 然而,面对居民储蓄意愿高涨和存款金额快速增长的现状,有业内人士提出,今明两年不宜盲目选择定期存款,理由主要有三点:存款利率持续走低、通货 膨胀侵蚀购买力、以及定期存款流动性较差。 其次,通货膨胀削弱了存款的实际购买力。当前,中国正经历结构性通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例如食用油、生活用纸、洗漱用品 等。微薄的存款利息难以抵御物价上涨,甚至存款本金的购买力也在逐年下降。 最后,定期存款的流动性不足。如果将资金存为三年定期,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提前支取,利息将按活期利率计算,导致储户遭受重大损失。例如,上海 的王老伯2023年3月将20万元存入某国有银行,期限三年。2025年初,儿子需要15万元装修新房,王老伯不得不提前支取这笔存款,结果只能按照活期利率 计算利息。 上述业内人士的建议看似有一定道理,但其中也存在一些 ...
存款利率又双叒下滑!银行存款存5年不如存3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4:16
存款利率走势 - 2025年9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各期限平均利率持续下滑,3个月期为0.944%,6个月期为1.147%,1年期为1.277%,2年期为1.367%,3年期为1.688%,5年期为1.519% [1] - 中长期存款利率已全面进入"1时代",存款利率今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通道 [1] - 存款利率仍存在下行压力 [1] 利率结构异常 - 5年期与3年期存款平均利率倒挂现象明显,9月份3年期平均利率为1.688%,高于5年期的1.519% [1] - 银行通过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以优化负债结构,应对存款定期化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 [1] 市场行为分析 - 当前储户存储长期存款的意愿强烈 [1]
大佬预言成真?2025年,手握存款的人或面临三大挑战
搜狐财经· 2025-10-27 06:53
房地产市场风云变幻,存款人2025年或迎三大挑战 伴随着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跌,储户的存款收益自然是越来越少。不少人开始思考,若2025年存款利率继续下行,是否可以将资金转向其他领域以寻求更高的 投资回报。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普通储户往往缺乏专业的投资理财知识,也鲜有实践经验,贸然将存款投入高风险的投资领域,亏损的可能性极大。 挑战二:高收益投资风险与日俱增 面对日益缩水的银行存款利息,许多储户将目光投向了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高收益投资领域。然而,当前的宏观投资环境并不乐观,高收益投资品 的风险正显著上升。以股市为例,数据显示,2024年A股市场总市值蒸发了约26.94万亿元,平均每位投资者损失约14万元,绝大多数股民都处于亏损状态, 未能从中获得可观收益。 事实上,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与马云在2017年提出的"房价如葱"的预测不谋而合。回首过去,许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去泡沫 化"过程,房价正逐渐回归其作为居住属性的本质。而部分中小城市的房价,更是低至几万元便可购得一套住房,印证了"葱价"的说法。 正当房地产市场步入长期调整通道之际,中国储蓄率也迎来了下行周期。以某家国有银行为例 ...
9月定期存款利率降幅收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逆势上涨
第一财经· 2025-10-22 16:26
2025.10. 22 本文字数:1332,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安卓 10月22日,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2025年9月银行存款利率报告,报告显示,本月定期存款利 率持续小幅下跌。 在网点定期存款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9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0.944%,6 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147%,1年期平均利率为1.277%,2年期平均利率为1.367%,3年期平均利 率为1.688%,5年期平均利率为1.519%,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依旧处于倒挂状态。 | 表 1 2025年9月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平均利率 | | --- | | 期限 | 3个月 | 6个月 | 1年 | 2年 | 3年 | 5年 | | --- | --- | --- | --- | --- | --- | --- | | 平均利率( | 0. 944 | 1. 147 | 1.277 | 1. 367 | 1.688 | 1.519 | | 环比增幅(BP) | -0.1 | -0.2 | -0 | -0.1 | -0. 4 | -0.1 | 和上个月相比,3个月期下降0.1BP(基点), ...
9月定期存款利率降幅收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逆势上涨
第一财经· 2025-10-22 16:09
存款利率整体趋势 - 整体存款利率仍存在下行压力 [1][5] - 利率下行趋势延续及政策传导时滞导致定期存款利率处于下行通道 [5] - 银行净息差压力驱动存款利率曲线扁平化及期限结构倒挂现象可能持续但幅度或收窄 [5] 定期存款利率 - 2025年9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0.944% 6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147% 1年期平均利率为1.277% 2年期平均利率为1.367% 3年期平均利率为1.688% 5年期平均利率为1.519% [1] - 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处于倒挂状态 [1] - 与上月相比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持续小幅下跌 3个月期下降0.1BP 6个月期下降0.2BP 1年期下降0.1BP 2年期下降0.1BP 3年期下降0.4BP 5年期下降0.1BP [2] 大额存单利率 - 2025年9月大额存单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134% 6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318% 1年期平均利率为1.394% 2年期平均利率为1.356% 3年期平均利率为1.729% 5年期平均利率为1.610% [2] - 与上月相比大额存单各期限平均利率涨跌不一 3个月期上涨0.43BP 6个月期上涨2.53BP 1年期下降1.39BP 2年期持平 3年期上涨5.93BP [3] - 中小银行基于年末揽储目标可能阶段性调整策略加码大额存单产品上新及提高利率导致3年期大额存单整体利率逆势上浮 [3] 结构性存款表现 - 2025年9月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06天较上个月增长5天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为1.59%环比下降2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09%环比增长2BP [3] - 国有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85天较上个月增长7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10%环比上涨3BP [4] - 股份制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87天较上个月缩短1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01%环比下降2BP [4] - 城商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97天较上个月增长22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22%环比上涨8BP [4] - 外资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405天较上个月增长19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35%环比上涨2BP [4] 结构性存款挂钩标的收益 - 挂钩汇率的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为1.63%环比下降6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01%环比上涨1BP [5] - 挂钩黄金的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为1.57%环比下降2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1.80%环比下降3BP [5] - 挂钩指数、基金、股票的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为1.93%环比下降7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94%环比下降39BP [5]
未来5年,把存款换成这4样东西,也许会让生活变得更舒适
搜狐财经· 2025-10-20 07:52
银行存款利率趋势 - 一年期存款利率从2.25%下降至1.35% [1] - 10万元存款的年利息收入减少900元 [1] - 未来存款利率仍有继续下行空间 [1] - 当前存款利率无法跑赢通胀 导致本金购买力下降 [1] 应对策略:实物资产配置 - 黄金价格因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及美元指数下跌而持续上涨 [8] - 建议在黄金价格回调时适量购买投资金条 以应对通胀并获取投资回报 [8] 应对策略:金融资产配置 - A股上市银行中 有35家股息率在3%以上 其中20家超过5% 平安银行股息率超过8% [12] - 建议逢低投资每年现金分红的银行股 以获得高于存款利率的收益 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12] 应对策略:人力资本与健康投资 - 掌握一技之长可增强就业稳定性 并可通过副业增加收入 [3] - 投资健康包括规律生活 充足睡眠 定期运动及体检 以维持赚钱能力 [9]
季末高息大额存单闪现 利率超2%产品上演“手速大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8:42
季末高息大额存单市场动态 - 季末银行揽储竞争加剧 部分银行推出利率超2%的大额存单产品 引发市场抢购 但产品额度有限且多为季节性供应 [1] - 存款利率整体下行趋势不变 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大额存单年利率普遍进入"1"字头区间 [1] 民营银行高息产品具体案例 - 苏商银行推出2年期和3年期大额存单 起存金额20万元 年利率分别达2.1%和2.3% [2] - 上海华瑞银行18个月期和2年期产品年化利率分别为2.15%和2.35% 起存20万元且限定上海地区购买 其中18个月期已售罄 [2] - 众邦银行3年期和5年期产品利率分别为2%和2.05% 支持当日转让 [2] - 富民银行和三湘银行等民营银行也有利率超2%的产品 部分显示售罄 [2] 国有大行产品利率对比 -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1年期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1.4%和1.65% 起存20万元 [2]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1年期、2年期和3年期年化利率分别为1.20%、1.20%和1.55% [3] - 招商银行在售大额存单最高利率仅为1.40% [3] 产品供需与市场特征 - 高息大额存单普遍采取限量销售策略 上架后迅速售罄 [3] - 银行压降存款利率导致3年期、5年期产品基本下架 中长期产品一单难求 [3] - 民营银行通过高利率策略吸引对收益敏感的储户群体 作为差异化竞争手段 [3] 行业趋势与专家观点 - 定期存款短期化成为未来趋势 银行主动调节期限结构与客户流动性需求双向作用 [4] -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高息存款到期后 产品续接将面临困难 部分银行可能供给不足 [4] - 大额存单相比定期存款具有转让灵活性优势 能防范流动性风险 [4] - 银行调整利率和产品结构的核心逻辑是控制负债端成本 [4] 银行净息差现状与分析 - 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 处于低位水平 [5]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净息差约1.33% 同比下降13个基点 降幅较去年同期19个基点收窄 [5]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息差分别边际变动-2bp、0bp、-1bp、-1bp至1.31%、1.55%、1.37%和1.58% [5] - 2025年降息仍有空间 资产端承压但负债端成本压降将缓解息差下滑速度 [5] 头部银行案例与长期展望 - 招商银行净息差1.88% 较行业平均高40多个基点 因其活期存款占比超50%且高成本存款控制严格 [6] - 零售业务占比超50%带来较高收益 但需求不足时对贷款收益影响更大 [6] - 经济增长确定性增强、消费刺激政策及对称降息等因素可能缓解息差压力 [6] - 长期需通过改善社会分配关系、提升劳动力单位产出和高附加值服务业占比来改善净息差 [6]
季末高息大额存单闪现,2%大额存单一上架秒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9:58
一家民营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大额存单转让活动更多是在特定时段"限量"出售,由于风险低, 利息相对较高,因此一上架基本"秒光"。 此前,各家银行在售的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基本已经"下架"。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的大额存单年利率普遍迈入"1"字头的背景下,低风险、高 息产品的吸引力凸显。不过,这类产品普遍存在额度有限,一单难求的情况,更多是"季节性"产物,整 体来看存款利率下行依然是主流。 民营银行是这波高息揽客的主力,部分大额存单利率维持在2%以上。例如,苏商银行近期推出2年期、 3年期两款大额存单产品,两款产品的认购起点金额均为20万元,年利率分别达2.1%、2.3%。 (原标题:季末高息大额存单闪现,2%大额存单一上架秒没) 近期,部分银行发布大额存单发行公告,推出利率超过2%的产品,立刻引起市场抢购。 ...
2%大额存单一上架秒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7:27
银行季末揽储动态 - 临近季末和月末 银行揽储气氛逐渐浓烈 部分银行推出利率超过2%的大额存单产品引发市场抢购 [2] - 在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大额存单年利率普遍进入"1"字头背景下 低风险高息产品吸引力凸显 但普遍存在额度有限现象 [2] - 这类高息产品更多是"季节性"产物 整体存款利率下行依然是主流趋势 [2] 民营银行高息产品策略 - 民营银行成为高息揽储主力 部分大额存单利率维持在2%以上 苏商银行2年期和3年期产品年利率分别达2.1%和2.3% 起购金额20万元 [5] - 上海华瑞银行18个月期和2年期大额存单年化利率分别为2.15%和2.35% 但仅限上海地区购买且部分产品已售罄 [5] - 众邦银行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2%和2.05% 支持当日转让 富民银行和三湘银行等也有类似高息产品 部分额度售罄 [5] 国有大行利率对比 - 国有大行大额存单利率普遍偏低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1年期利率1.4% 3年期利率1.65% 20万元起售 [5]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1年期和2年期利率均为1.20% 3年期利率1.55% 招商银行最高利率仅为1.40% [6] 产品供需状况 - 大额存单转让活动多在特定时段"限量"出售 由于风险低且利息较高 产品上架后基本"秒光" [6] - 在低利率背景下 锁定长期收益是投资者重要诉求 3年期和5年期产品基本下架 银行压降存款利率导致后续新产品利率继续走低 [6] - 民营银行通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率精准触达对收益敏感的储户群体 作为市场化竞争策略 [6] 行业趋势分析 - 定期存款短期化将是未来趋势 这是银行主动调节期限结构与客户增加流动性的双向结果 [7] - 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高息定期存款到期后 难以用同类产品续接 部分银行大额存单额度可能供给不足 [7] - 大额存单可在保持收益基础上进行转让 支取灵活 能防范流动性风险 这一优势吸引众多投资者 [7] 银行净息差状况 - 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42% 处于低位水平 上市银行净息差约为1.33% 同比下降13个基点 [9] - 二季度国有行 股份行 城商行 农商行息差分别边际变动-2bp 0bp -1bp -1bp至1.31% 1.55% 1.37%和1.58% [9] - 2025年内降息仍有空间 资产端继续承压 但监管引导银行挂牌利率下行 净息差下滑速度有望放缓 [9] 银行差异化策略 - 招商银行净息差1.88% 较行业平均水平领先40多个基点 活期存款占比超过50% 可压降空间更小 [10] - 该行对高成本存款严格控制占比较低 零售业务占比50%以上 零售业务收益较高 [10] - 经济增长确定性增强对信贷需求形成支撑 提振消费措施促进信用卡消费贷款和零售贷款 对称降息对息差下降有缓释作用 [10] 长期影响因素 - 银行净息差本质是资本投资回报率 周期5-9年 受技术 资本 劳动力 企业组织效率和全社会分配关系五大因素影响 [11] - 长期需改善社会分配关系 提高KTI增加值占比 通过教育提升劳动力单位产出 提升高附加值KTI服务业占比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