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市场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房价下跌或成真?一线2万、二线8000、三四线4000,可能实现吗?
搜狐财经· 2025-11-05 14:00
曾经被视作财富增长引擎的房地产,如今光环褪去,赚钱效应大不如前。这种转变,如同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往昔,房价的上涨如同磁 石,吸引着投资客蜂拥而至,推波助澜。而今,下跌的趋势却让他们望而却步,纷纷选择退出或持币观望,市场热度骤降。 具体来看,根据相关数据,2022年11月,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售价环比下降的城市多达51个,二手住宅售价下降的城市更是高达62个。这 意味着,超过七成的新房市场和接近九成的二手房市场都面临着价格下行的压力。与此同时,头部房企的销售额也大幅缩水。2022年1月至11月,TOP100房 企的销售总额为67268.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1%,市场寒意可见一斑。 导致楼市"量价齐跌"的原因,除了投资炒房需求的退潮,更与宏观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疫情反复冲击着实体经济,企业经营困难,裁员降薪的消息屡见不 鲜。这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收入预期,许多原本计划购房的家庭不得不暂时搁置计划,市场需求端受到严重抑制。 国内房地产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刚刚过去的2022年,楼市所呈现的景象:寒意渐浓,颓势显现。 面对当前楼市的调整,网络上流传着一种颇为激进 ...
上海“10万+”新盘有所降温,10月这些城市新房价格还在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21:37
每经记者|包晶晶 每经编辑|程鹏 陈梦妤 楼市"银十",上海新房价格同比涨幅依然超过了10%。 不仅如此,据中指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十大城市中,有8个城市10月份新房价格同环比均上涨。 | 城市 | 环比涨跌 | 同比涨跌 | 样本平均价格 (元/平方米) | 样本价格中位数 (元/平方米) | | --- | --- | --- | --- | --- | | 北京 | 0.15% | 2.24% | 46583 的花 | 56000 | | 上海 | 0.82% | 10.70% | 61185 | 56000 | | 广州 | 0.33% | 1.75% | 25120 | 27649 | | 深圳 | -0.15% | -0.96% L | 52250 | 49000 | | 天津 | 0.12% | 2.01% | 15504 - 歌词 | 16500 | | 武汉 栏 | 0.41% | 0.50% | 13296 | 13500 | | 杭州 | +1.20% | 6.51% | 32502 | 30000 | | 南京 | 0.37% | 1.95% ~ | 2571 ...
中国建筑(601668):业绩短期承压,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华源证券· 2025-11-03 13:1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4]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海外业务表现亮眼,作为行业龙头具备估值修复空间,维持“买入”评级[4][6] 基本数据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公司收盘价为5.43元,一年内最高价/最低价为6.63元/4.96元[2] - 公司总市值为224,369.72百万元,流通市值与总市值相同,总股本为41,320.39百万股[2]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6.07%,每股净资产为11.67元/股[2]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582.20亿元,同比下降4.20%;归母净利润381.82亿元,同比下降3.83%[6]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499.12亿元,同比下降6.64%;归母净利润77.78亿元,同比下降24.14%[6] - 收入下滑主要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及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影响,单季度业绩下滑主要系毛利率下降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所致[6] 分业务经营情况 - 房建业务:25Q1-3实现收入9,886亿元,同比下降5.3%;毛利率7.1%,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新签合同额20,146亿元,同比增长0.7%[6] - 基建业务:25Q1-3实现收入3,706亿元,同比下降3.6%;毛利率9.5%,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新签合同额10,144亿元,同比增长3.9%[6] - 境外业务:25Q1-3实现营收919亿元,同比增长8.8%;新签合同额1,684亿元,同比增长2.0%,东南亚、中亚、东非等区域订单实现较快增长[6] - 地产业务: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771亿元,同比增长0.6%;合约销售额2,553亿元,同比下降2.0%;期末土地储备7,497万平方米[6]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8.72%,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Q3单季毛利率为6.98%,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6] - 25Q1-3期间费用率为4.22%,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3.17%,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6] - 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694.79亿元,同比少流出75.30亿元;收现比为98.96%,同比提升2.30个百分点,现金流边际改善[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09亿元、493.54亿元、511.9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6%、3.88%、3.73%[5][6]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5元、1.19元、1.24元[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4.72倍、4.55倍、4.38倍[5][6]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51%、9.16%、8.84%[5]
百强房企2025年10月销售情况解读
2025-11-03 10:35
百强房企 2025 年 10 月销售情况解读 20251102 摘要 2025 年 10 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 42%,为 2,530 亿元,显示 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压力,重点房企业绩普遍下跌,其中多家央企如华 润、中海同比降幅超过 50%,表明市场整体疲软。 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降温,高端住宅销售受阻,北京和深圳环比增长,上 海和广州则明显回落,上海环比跌 15%,深圳跌 20%以上,二三线城 市新房市场热度虽有所维持,但与上半年相比仍有明显下降。 二手房价格持续快速下降,无企稳迹象,上海新建筑规范对老规产品及 二手房价格形成压制,预计短期内二手房价格降幅难以止住,北京、上 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量普遍大幅下跌。 2025 年 10 月 30 城新增供应量环比大幅下降 51%,同比减少 21%, 为 2020 年以来单月最低供应量,多数二三线城市新增供应量同环比均 大幅下降,表明开发商供应意愿降低。 土地拍卖市场降温,全国 300 城土地拍卖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为今年最 大,平均溢价率降至 3%以下,一线城市建筑面积同比下跌 43%,金额 同比下跌 35%,反映房企拿地谨慎。 Q&A 2025 ...
2025年是尽快卖房,还是咬牙买房?曹德旺给出了明确方向
搜狐财经· 2025-11-02 04:15
该尽快卖房套现,还是咬牙买房入市?在这个问题上,知名企业家曹德旺近期的一番见解引起了广泛讨 论。 曹德旺作为福耀玻璃的创始人,一向以直言不讳著称。他在最近的一次公开交流中提到:"对于普通家 庭来说,房子首先是用来住的,其次才考虑其投资价值。在当前环境下,如果自己有刚需,手头有足够 的资金,且能找到性价比合适的房源,不妨适当考虑购入自住房。对于已经有多套住房的家庭,可以考 虑适当调整房产配置结构。" 这番话虽然简短,但包含了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判断。那么,2025年的房地产市场到底是怎样的形 势?我们又该如何做出明智决策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0.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7%;销售金额 9.5万亿元,同比下降12.3%。这些数据表明,房地产市场确实处于调整期。而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 示,70个大中城市中,有42个城市新房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平均跌幅在3.2%左右。 前几天,我朋友小张愁眉苦脸地来找我聊天。原来他手头有套两居室,买了快十年了,最近听说房价要 跌,正在犹豫要不要尽快卖掉。而他弟弟小李刚结婚,正为买房的事发愁,担心现在买房会不会"接 盘"。"现在媒体上 ...
又被王健林说对了?未来我国40%以上的城镇家庭,将面临这3个麻烦
搜狐财经· 2025-11-01 10:48
昨天一位老朋友突然来电,说自己刚在二线城市买了第二套房子,问我现在投资房产还划算吗?这个问 题把我难住了。想当初,咱们上大学那会儿,老师就给我们上课说:买房永远不会亏。可如今的楼市, 却让越来越多人犹豫不决。 电话那头,朋友的声音透着几分迷茫:"兄弟,你说王健林早年的那句话,现在看来是不是说对了?"我 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王健林当年那句振聋发聩的判断:"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行业可以保持兴旺发达超 过50年。一般来说,20多年就已经到了饱和阶段,无论是住房总量,还是购买力,基本都已经到达顶 峰。" 2019年,这位商业大佬就开始战略性退出房地产,将名下77座万达酒店以200亿元卖给了富力集团,又 把13个文旅项目以400亿元的价格卖给了融创。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他的举动,如今回头看,这位"商业 的先知"似乎再次走在了时代前面。 从2022年开始,中国房价就进入了调整周期。先是二三线城市房价下跌,2023年后连上海、深圳等一线 城市也加入了下行队伍。到今天2025年的10月,这种调整仍在持续。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40%以 上的城镇家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住房挑战。 作为在媒体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我走访了不少城市,采 ...
地产三季报出炉,41家A股上市房企亏掉872亿
第一财经· 2025-10-31 19:57
A股上市房企前三季度业绩数据出炉。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77家A股上市房企披露2025年三季报。从业绩表现看,前三季77家房 企营业收入总规模为9733亿元;其中,共计41家房企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亏损总规模合计为-872.16 亿元。 自202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净亏损局面已持续数年。业内人士表示,上市房企业绩表现持续亏损,与 低利润项目集中结算有关,也与市场调整期减值准备等因素有关。如果楼市逐步回暖,房企报表或有修 复的可能。 规模房企业绩承压 据WIND数据,截至10月31日,A股房地产开发板块有77家企业披露三季报。第一财经统计发现,其中 有41家房企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占比超五成。 归母净亏损规模较大的企业,依次有万科、*ST金科、华夏幸福、绿地控股、信达地产、金地集团、华 侨城A、首开股份、荣盛发展等企业。 今年前三季度,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613.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80.2亿元;其中,第三 季度营业收入560.65亿元,净利润亏损160.69亿元。 该企业亏损扩大的原因包括:开发业务结算规模下滑、毛利率仍处低位、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部分 资产交易和股权处置的交易 ...
华侨城A(000069):关注高管履新带来的新变化
华泰证券· 2025-10-31 14:47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该公司的“持有”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该公司财务压力化解仍需时日,开发业务持续承压,但关注高管履新可能带来的新变化 [1][3][5]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70.2亿元,同比下降42%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亏损为43.7亿元,同比增亏20.2亿元 [3]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8.22%,同比下降4.66个百分点 [3]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3亿元至5亿元,联合营企业亏损同比增加3亿元至6亿元 [3]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合同负债为315亿元,同比下降26% [3] 杠杆与现金流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9亿元,同比增加32亿元 [4] - 有息负债同比下降5%,但货币资金收缩25% [4] - 净负债率/扣预资产负债率/短债覆盖率分别较2024年末变化+14.8/+0.3/-8.9个百分点至146%/75%/65% [4] 控股股东支持 - 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为国资委直管大型央企,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总资产4781亿元,净资产921亿元 [4] - 华侨城集团2025年公开债融资达75亿元,融资成本为3.25-3.62% [4] - 华侨城集团于2025年7月15日宣布增持计划,拟在未来6个月回购公司1.1-2.2亿元股份,截至10月15日已回购111万元 [4] 业务运营 - 2025年前三季度合同销售金额为132.5亿元,同比下降22%;合同销售面积为89.3万平米,同比下降19% [5] - 销售均价同比下降4%至14838元/平米 [5]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重启拿地,新增1宗重庆地块,权益拿地金额4.6亿元,第三季度无新增 [5] - 2025年前三季度旗下文旅项目总接待游客5950万人次,同比下降1%,其中第三季度因天气影响同比下滑9% [5]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9月,公司原董事长退休、原总裁工作调动,新董事长吴秉琪履新并兼任总裁 [5] - 吴秉琪先生现为华侨城集团总裁,此前在华润置地、中国建筑等大型企业担任重要职位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下调公司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至-0.64/-0.18/0.001元 [6] - 报告下调公司2025年每股净资产至5.98元 [6] - 基于0.39倍2025年市净率,得出目标价为2.33元 [6] - 可比公司平均2025年市净率为0.49倍 [6]
港股异动 | 中国能源建设(03996)跌超5%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减少56.9%
智通财经· 2025-10-31 12:49
消息面上,中国能源建设发布公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 为人民币9927.75亿元、3235.44亿元、85.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40%、9.62%、0.09%;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31.56亿元,同比下降12.43%。单计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14.53亿元,同比增加 10.5%。归属股东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减少56.9%,公告称主要受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影响。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能源建设(03996)跌超5%,截至发稿,跌5.65%,报1.17港元,成交额1.17亿港 元。 ...
【索菲亚(002572.SZ)】宏观环境影响下收入承压,Q3利润同比回正——2025年三季报点评(姜浩/吴子倩)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30 07:07
报告摘要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为70.1亿元,同比-8.5%,实现归母净利润6.8亿 元,同比-26.0%;其中1Q/2Q/3Q 2025分别实现营收20.4/25.1/24.6亿元,同比-3.5%/-10.8%/-9.9%, 1Q/2Q/3Q 2025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1/3.1/3.6亿元,同比-92.7%/-23.0%/+1.4%。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点评: 行业尚处调整期,公司收入端承压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以及宏观消费疲软的背景下,公司收入表现承压。分品牌看,2025年前三季度 索菲亚主品牌实现营收63.5亿元,同比-7.8%,索菲亚工厂端客单价为2.3万元,同比-4.9%;米兰纳品牌实 现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