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国九条’
icon
搜索文档
中南文化:强化价值管理,落实新“国九条”提质增效
全景网· 2025-11-04 16:24
公司战略与价值管理 - 公司将强化价值管理,通过顶层战略设计、经营效益改善、资本市场运作、投资者关系加强等手段,融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1] - 公司以创造和实现价值为核心,目标为促进市值稳定增长,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扩大上市公司影响力[1] - 公司将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及配套政策的工作要求,致力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1] 公司经营与竞争力 - 公司将持续聚焦主业,做好经营管理,以提升综合竞争力[1] - 公司致力于提高股东回报[1]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举办企业上市融资座谈和资本市场专题培训活动
证券日报网· 2025-10-21 19:24
活动概况 -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举办企业上市融资座谈和资本市场专题培训活动 区政府党组成员及49家企业共85人参与 [1] - 活动采用上午座谈会与下午培训会的模式 提供沉浸式服务 [1] 活动具体内容 - 上午座谈会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专家进行一对一答疑和个性化指导 针对企业自身发展、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等咨询 [1] - 下午培训会由深交所专家围绕新"国九条"落地后的企业上市增量政策进行授课 [1] - 培训内容涵盖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ABS)、REITs等资本市场政策工具及实操业务 [1] 活动意义与后续计划 - 此次活动是落实资本市场提升工程的重要举措 构建政府引导加企业主体联动学习格局 [1] - 活动搭建起政府、证券交易所、企业三方联动的沟通桥梁 [1] - 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企业上市一对一帮扶机制作用 精准落实上市培育政策 [2] - 将持续畅通与深交所等资本市场平台的对接渠道 助力优质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动力 [2]
资本赋能 助企远航 蓬莱区举办企业上市融资座谈和资本市场专题培训活动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18:50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21日由烟台市蓬莱区举办,主题为“蓬程万里资本同行”企业上市融资座谈和资本市场专题培训 [1] - 活动参与者包括蓬莱区相关镇街、部门及49家企业,共计85人 [1] - 活动采用“上午问诊+下午授课”的沉浸式服务模式 [1] 培训内容与形式 - 深圳证券交易所专家为参会企业提供关于自身发展、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的“一对一”答疑和个性化指导 [1] - 专家授课内容紧扣资本市场最新动态,涵盖新“国九条”落地后的企业上市增量政策 [1] - 培训涉及债务融资工具、债券创新品种、资产支持证券以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资本市场政策工具及实操业务 [1] 活动目的与后续计划 - 此次活动是蓬莱区落实资本市场提升工程和深化与深交所战略合作的具体实践 [1] - 活动旨在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联动的学习格局,搭建政府、证券交易所与企业三方的沟通桥梁 [1] - 蓬莱区计划充分发挥企业上市“一对一”帮扶机制作用,精准落实上市培育政策,持续畅通与深交所等平台的对接渠道 [2] - 后续目标为助力更多优质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2]
估值优势、红利资产再受热捧?港股通红利ETF(159220)场内收涨0.59%,连续2日创收盘价新高!
新浪基金· 2025-10-21 17:27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21日A股呈单边上行走势,量价齐升 [1] - 港股同步走强,恒生指数高位横盘,尾盘涨幅收窄,收涨0.76% [1] - 港股中石油石化、非银金融、家电、建筑等股息特征较强板块走势较好 [1] 港股板块表现 - Wind香港电气设备板块涨幅为2.35% [2] - Wind香港日常消费等板块涨幅为2.33% [2] - Wind香港半导体板块涨幅为2.17% [2] - Wind香港造纸与包装板块涨幅为1.85% [2] - Wind香港非银金融板块涨幅为1.82% [2] - Wind香港可选消费零售板块涨幅为1.59% [2] - Wind香港工业贸易与综合板块涨幅为1.45% [2] - Wind香港家电II板块涨幅为1.39% [2] - Wind香港石油石化板块涨幅为1.36% [2] - Wind香港建筑板块涨幅为1.21% [2] - Wind香港机械板块涨幅为1.22% [2] - Wind香港钢铁Ⅱ板块涨幅为1.19% [2] - Wind香港纺织服装Ⅱ板块涨幅为1.05% [2] 港股通红利ETF表现 - 港股通红利ETF(159220)场内收涨0.59% [2] - 自9月11日以来回调与反弹后,产品已连续2个交易日创收盘价新高,再度领涨红利资产 [2] - 其标的指数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今年截至10月20日上涨26.74%(人民币计价,全收益指数) [3] - 该指数表现优于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24.71%)、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23.91%)、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23.55%)及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指数(21.80%) [4]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特征 - 指数兼顾大盘与中盘,结合大盘蓝筹与行业高股息代表 [4] - 过半成份股为央国企,兼具分红能力与分红意愿,有望受益于央企市值管理等利好动力 [4] - 指数通过限制单一成份与行业比重,纳入更多行业高股息代表,配置更均衡 [4] - 前十大成份股主要分布在金融、房地产、能源等高股息大盘板块 [4] - 指数红利"综合"属性显著,有望在红利风格行业轮动时更及时把握配置窗口 [4] - 截至2025年9月末,标的指数股息率为5.72%,红利属性突出 [5] - 该股息率高于中证红利(4.95%)、中证红利低波(4.97%)及上证红利(5.5%) [5] 政策与宏观环境 - 新"国九条"强化对上市公司分红的约束机制,聚焦企业盈利质量与分红可持续性 [4] - 在监管导向推动下,指数成份股有望持续提升股东回报水平 [4] - 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资产波动加剧,海内外资金正积极探寻具备避险属性的投资方向 [5] - 基本面扎实、业绩韧性强且兼具防御特质的高股息资产有望持续受到青睐 [5]
证监会:不盲目追求信披家数,鼓励中小企业量力而行
中国经营报· 2025-10-16 17:44
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现状 - 2024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1] - 披露可持续报告公司的市值占到全市场的七成左右,另有612家公司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 [1] - 在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中,99.3%的公司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 [1] - 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中,67.3%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63.9%的公司披露战略信息,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 [1] 证监会未来工作方向 - 将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 [1] - 借鉴国际可持续披露领域的有益经验,加强与国际各类可持续规则的衔接,指导沪深北交易所适时丰富编制指南 [2] - 目前披露指引要求约400多家公司强制披露,包括个别重要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2] - 对于不在强制披露范围的中小企业,鼓励企业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而是在政策评估和企业实践能力评估基础上考虑扩大覆盖面的节奏 [2] 推动高质量披露的具体措施 - 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指导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协会加强培训,提供案例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披露可持续领域的重大风险和机遇 [2] - 持续规范可持续披露,加强监管,督促如实披露,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的披露 [2] - 引导上市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书写好可持续发展报告 [2]
证监会,最新明确
券商中国· 2025-10-16 14:29
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框架 - 国内首个系统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的强制性规则《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指引》已由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制定 [3] - 已形成以交易所指引为强制性要求、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的制度体系 [3] - 证监会指导交易所就重点难点问题印发编制指南,目前已印发"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份指南,并就"污染物排放"等三份议题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3] 上市公司披露现状与成效 - 2024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4] - 披露可持续报告公司的市值占全市场约七成,另有612家公司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 [4] - 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中,99.3%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 [4] - 67.3%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63.9%的公司披露战略信息,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 [4] 证监会未来政策导向 - 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可持续披露,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完善制度 [2][5] - 下一步将指导交易所以披露指引为依据,结合企业需求,适时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2025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 [2][5] - 目前强制披露范围涉及约400多家公司(个别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披露范围总体满足投资者需求 [2][5] - 对于不在强制披露范围的中小企业,鼓励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将基于政策和企业实践能力评估来考虑扩大覆盖面的节奏 [2][6]
证监会最新明确!
证券时报· 2025-10-16 13:46
政策方向与监管框架 - 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指导交易所以披露指引为依据,适时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2026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以优化制度 [2] - 国内已形成以交易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指引》为强制性要求、以各类“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的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 [4] - 监管机构遵循“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的原则完善制度,既保持与国际主流规则的衔接,又对难度较大的披露指标(如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预留弹性空间 [8] - 政策推行策略为“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目前强制披露要求覆盖约400多家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其市值占全市场半数以上 [9] 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成效 - 2024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披露公司市值占全市场七成左右,另有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使得近半数公司系统披露了可持续信息 [5] - 披露质量显著提升,99.3%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62.1%的公司披露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65.9%的公司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的57.5%显著提升 [5] - 企业可持续治理进一步夯实,67.3%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63.9%的公司披露战略信息,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 [5] - 截至去年底,沪深两市有三分之一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比由五年前的0提升至7.2% [6] 未来工作重点与行业影响 - 对于不在强制披露范围的中小企业,监管机构鼓励其量力而行,不作强制要求,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而是基于政策评估和企业实践能力综合考虑扩大覆盖面的节奏 [2][9] - 监管机构将坚持实践导向,引导上市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一方面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并提供培训案例,另一方面持续规范披露并加强监管以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的披露 [10] - 《指引》出台后,上市公司披露议题更加聚焦,应对气候变化、反不正当竞争、平等对待中小企业等议题关注度大幅上升 [5]
证监会最新明确!
证券时报· 2025-10-16 13:24
政策方向与制度建设 - 证监会将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可持续披露 [1] - 国内已形成以交易所披露指引为强制性要求、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的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 [2] - 政策制定遵循"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原则并兼顾国际衔接与中国实际 [5][6] - 强制披露策略为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目前要求约400多家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披露 [6] 披露进展与成效 - 2024年共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披露公司市值占全市场七成 [3] - 市场已有近半数公司较系统披露可持续信息包括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 [3] - 披露内容更翔实99.3%公司披露量化指标超八成企业披露量化指标超过25个 [3] - 62.1%公司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类型65.9%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的57.5%显著提升 [3] 企业治理与实践深化 - 企业逐步从后端披露向前端治理延伸67.3%披露公司搭建治理架构63.9%披露战略信息44.0%制定定量可持续目标 [3] - 指引出台使企业披露更聚焦实质性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关注度大幅上升 [3] - 可持续披露核心是高质量发展企业是坚定行动派国际投资者肯定中国公司做的多说的少 [7][8] 国际接轨与评级表现 - 截至去年底沪深两市三分之一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公司占比由五年前0提升至7.2% [4] - 交易所指引保持与国际主流规则框架一致同时对范围三排放等难点指标预留弹性空间 [6] 未来工作重点 - 证监会将指导交易所以披露指引为依据结合企业需求适时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2026年强制披露后政策评估 [1][6] - 对尚未披露的强制范围公司加强指导目前95%强制披露公司已提前披露报告执行基础良好 [6][7] - 坚持实践导向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培训与监管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的披露 [8]
更具吸引力和包容性———用数据丈量资本市场的量质升级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02:37
资本市场制度变革与结构优化 - 新证券法施行、新“国九条”发布实施、北交所揭牌开市、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1] - 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备,市场功能不断健全,呈现出吸引力与包容性双提升的崭新局面 [1] 注册制改革与政策体系构建 -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自2019年科创板试点,于2023年4月10日推广至全市场,核心是还权于市场,以信息披露为中心 [2] - 2024年4月以来,以新“国九条”为核心的“1+N”政策体系发布实施,系统性重塑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2] - “支持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文件接续推出,为市场注入制度活力 [2] 上市公司结构与质量变化 - “十四五”期间新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0%,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占比已超过50% [3] - 注册制提升包容性,允许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等登陆资本市场 [3] - 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23倍发行市盈率“隐形天花板”被打破,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3] - “十四五”期间共有207家公司平稳退市,优胜劣汰机制加速形成 [3] 市场规模与资金结构 - 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单日成交额先后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 [5] -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6] - 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相比“十三五”增长80%以上 [6] 市场功能与服务实体经济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达到31.6%,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7]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增至当前的24家 [6] - 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到157个,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7] 监管执法与市场生态净化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30% [9] - 今年前8个月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1234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152单,同比分别增长40%、150% [8]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9] 对外开放与国际资本参与 - 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共有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 [3] - 宏观政策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工具,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9]
吴清: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凤凰网· 2025-09-22 15:28
政策与制度基础 - 国务院于去年出台新"国九条"政策 [1] - 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已出台60余项配套规则 [1] -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实现全方位重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