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高端化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近况
数说新能源· 2025-09-18 17:26
高端化与海外市场表现 - 高端品牌销量占比达7.2%且连续五个月维持在6.5%以上高位 预计高端车型利润表现优异 [1] - 海外销量稳定在月度8-9万台水平 全球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欧洲市场虽受季节性和政策影响但整体超越特斯拉 [1] - 匈牙利工厂投产、海外配套增加及中国零部件产业链落地欧洲将显著提升欧洲市场竞争力 [1] - 混动车型在欧洲市场竞争力突出 纯电动车关税问题改善后出口销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1] 旗下品牌表现 - 腾势品牌8月销量达10300台 其中腾势D9作为30万以上MPV车型凭借高性价比和强产品力获得良好口碑 贡献稳定业绩 [2] - 比亚迪N9等大型SUV车型进入稳态更新阶段 有望进一步提升城市规模效应 [2] 方程豹品牌发展 - 销量持续上升及新款车型交付推动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3] - 新款车型钛7凭借性价比和越野能力优势有望进一步促进销量增长 [3] 行业动态 - 储能市场增长速率高于动力电池市场 [11]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兼顾性能与成本平衡 [7] - 东南亚市场成为新能源汽车出海重点发力区域 [7]
2026款腾势N9“上桌”,比亚迪全球化“冲高”能否按下加速键
环球网· 2025-09-18 13:16
产品与技术亮点 - 腾势N9三款配置售价38 98万至44 98万元 集易三方平台 云辇-A智能车身控制系统 天神之眼B激光雷达等前沿技术于一身 [1] - 腾势N9在高速避让测试中创下210km/h世界纪录 搭载插混专用2 0T高效发动机与EHS电混系统 实现近千匹马力输出 百公里加速仅需3 9秒 [3] - 第四季度OTA升级后CLTC纯电续航达230km 综合续航突破1330km 通过雨雪内八字模式在湿滑路面实现不打滑 [3] - 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经认证降低87%晕车发生率 云辇-A系统与路面预瞄2 0实现毫秒级响应 [3] - 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激光版实现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 易三方泊车可自主完成跨层停车 智能座舱接入大疆 倍轻松等32类智能设备 [4] 市场表现与高端化突破 - 2025年上半年腾势品牌均价突破42万元 较2024年提升18% D9车型六月销量达9848辆 夺得MPV全市场月销冠军并实现六连冠 [4] - 方程豹品牌18个月达成10万台交付 用户量接近15万 [4] - 2025年1-8月35万元以上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62万辆 同比增长83% 渗透率由21%提升至34% [6] - N9用6周达成盈亏点5000辆 全年目标5万辆 月销破5000即被视为爆款 [6] 全球化进程与海外拓展 - 上半年海外市场销量超47万辆 同比增长130% 已超2024年全年销量总和 产品覆盖全球6大洲110余个国家和地区 [4] - 7月在欧洲市场销量猛增超过两倍 市场份额超越特斯拉 特斯拉同期注册量8837辆同比下降超四成且连续7个月下滑 [5] - 在匈牙利建立研发中心 将智能化与电气化技术反向输出欧洲 筹划建立兆瓦级闪充网络 [5] - 在巴西建设海外最大整车制造基地 整合电池 电机 电控三大核心部件本地化制造 预计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5] 研发投入与行业影响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达309亿元 同比增长53% 智驾团队规模超5000人 [7] - 天神之眼有望近两年下放到10万元级车型 形成技术降维打击 [7] - 仰望U9在德国以472 41km/h最高时速打破全球量产电动车速度纪录 [7] - 高端化布局成为股东交流重点话题 公司明确高端化是必须打赢的硬仗 [7]
国产高端新能源品牌发布百万级豪华SUV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5:24
产品发布与定位 - 仰望U8L鼎世版正式上市 定位全尺寸行政豪华SUV 售价128万元起 将于9月底开启交付 [2] - 新车在U8基础上进行347项升级 搭载40个智能高精传感器 实现360度全方位信息收集 [2] - 采用全行业首个全铝大车架 100%铝材 关键部位使用7系航空铝材 按全球超五星安全标准打造 [2] 技术特性与创新 - 配备易四方 云辇-P+ 全铝大车架等极致技术 重构全尺寸行政豪华SUV新标杆 [2] - 具备原地掉头 浮水脱困等黑科技功能 [2] - 使用汽车行业量产最大尺寸金属型一体式低压铸造机 [2] 市场表现与品牌发展 - 仰望U8自2023年9月上市以来稳居国内百万豪车市场销量前列 [2] - 仰望品牌累计销量已突破1万台 [3] - U8L鼎世版上市进一步补充产品系列 为高端化打开新的细分市场切入口 [3]
仰望U8L上市,128万元起售,入局百万级行政豪华SUV阵营
雷峰网· 2025-09-15 17:34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仰望U8L鼎世版定位超高端豪华行政级SUV 售价128万元起 于9月底开启交付 [2] - 车型主打商务接待及高端家庭市场 车身尺寸较U8增加81mm车长和200mm轴距 达5400/2049/1921mm 轴距3250mm 比林肯领航员等传统豪车更大 [25][30] - 比亚迪仰望品牌累计销量突破1万台 成为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国产百万级汽车品牌 [34] 技术架构与性能表现 - 采用易四方四电机驱动架构和云辇-P智能液压系统 马力达1200匹 零百加速3.5秒 最大功率880kw [4][20] - 搭载eTCS 2.0牵引力控制系统 冰雪路面防滑性提升明显 配备主动后轮转向系统实现5.45米最小转弯半径 [21][25] - 采用全铝大车架结构 关键部位使用7系航空铝材 成本增加近3倍 配备长纤维碳陶刹车盘提升高速行驶安全性 [18][25] 智能驾驶与安全配置 - 配备40颗传感器构建360°监控网络 搭载天神之眼A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采用三激光雷达方案 [4] - 标配远近红外夜视系统 探测距离300米 支持恶劣天气视野辅助 [6] - 舱内配置14个安全气囊 二排座椅搭载主动回位功能 预紧限力安全带事故时快速收紧 [17][18] 续航与能源管理 - 电池容量49.5kWh 纯电续航200km CLTC综合续航1160km 增程模式综合能耗1.2L/100km [18] - 支持800V高压快充 10分钟补能300km 车顶太阳能板年发电量支持2000km续航 [20] 豪华配置与用户体验 - 采用3nm座舱芯片 信息处理能力较4nm芯片翻倍 支持隔空手势控制和连续对话 [15] - 配备全场景智能感光隐私车窗 九层结构紫外线隔绝率99.9% 等效SPF130防晒效果 [9][11] - 二排搭载双独立零重力航空座椅 乘员舱空间较同级百万SUV大10% [32] 设计语言与品牌元素 - 前脸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鼎器 左右各99颗菱形灯珠组成鼎字轮廓 车标采用24K真金24道工艺制成 [26] - 提供5种车身配色 包括2款专属配色 取消外挂备胎设计强化行政商务定位 [28]
全新P7上市热销,但销量已经不是小鹏的最大问题
36氪· 2025-08-31 00:34
全新小鹏P7上市表现 - 全新小鹏P7于8月27日上市 共推出四款车型 起售价21.98万元[1] - 开售7分钟订单突破1万辆[1] - 全新P7是P7和P7i的升级款 在造型设计、底盘性能和车内空间上有进步[2] 产品改进与配置升级 - 改进车内空间 二排靠背座椅角度达30度 后备箱容积升级至575L 副驾驶可选装零重力座椅 全车33处储物空间[4] - 底盘融合AI智能 全系标配双腔空气弹簧与DCC智能阻尼 前窄后宽鸳鸯胎[5] - 搭载自研800V XPower电驱系统 四驱性能版电机功率最大达437kW[5] - 配置包括5C超充AI电池、Brembo四活塞卡钳、三颗自研图灵芯片(算力2250 TOPS)、87英寸AR-HUD、三轴灵动屏和20寸轮毂[7] - 24小时耐力测试成绩3961km 超过小米YU7的3944km[7] 销量表现与市场定位 - 小鹏汽车上半年交付19.72万辆新车 超过2023年全年交付量[1] - 7月交付36717辆 环比增长6%[10] - 全新P7目标进入纯电轿车销量前三名 当前同级车型中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领先 P7+月销超7000辆位居第三[9] - 第一代P7在2021年贡献小鹏汽车总销量的62% 2022年3月销量超9000辆[2] 公司财务与盈利目标 - 小鹏汽车最紧要目标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1] - 2024年上半年汽车销售收入312.5亿元 同比增长152.8%[12] - 上半年单车平均售价15.85万元 同比下降33.3%(2023年同期为23.76万元)[12] - 汽车毛利率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12] 产品结构与价格策略 - 销量增长主要由MONA系列、G7和P7系列带动[1] - MONA M03截至7月交付15万辆 连续11个月交付破万 1月贡献过半月销量 补贴后最低售价不足10万元[13] - 2025款G6和G9起售价低于前代车型[15] - 旗舰车型G9和X9在高端市场表现沉寂 前7个月X9交付不足1万辆 不及2023年全年的四分之一[15] - 公司在售7款车型中5款为2024年上市[10] 未来产品规划 - 2026-2027年将是产品大年 新产品将覆盖1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不同价位 包含全尺寸SUV[17] - 2024年是改款大年 将完成主要在售车型改款[7]
谁在重新定义豪华车?赛力斯盈利背后的品牌向上之路
格隆汇· 2025-08-30 00:00
核心观点 - 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4.02亿元,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研发投入51.98亿元(同比增长154.9%),体现高端化战略成效和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1][2][4] - 公司通过问界系列产品(累计交付超75万辆)打破国产汽车价格天花板,问界M9(累计交付超22万辆)成为50万级豪华车市场销冠,问界M8(累计交付超7万辆)蝉联40万级销量冠军 [2][6][8] - 技术驱动(魔方平台、超级增程系统、智能安全体系)和供应链协同(华为、宁德时代等合作)构建核心竞争力,支撑品牌溢价和可持续盈利模型 [15][16][17][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24.02亿元,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4.8%) [1][4] - 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8.93%(同比增加3.89个百分点),高于小鹏(16.51%)和零跑(不足15%)等竞争对手 [9] - 研发投入51.98亿元(同比增长154.9%),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1][18] 产品与市场 - 问界系列覆盖20万至60万元价格区间,问界M8开放预订一周订单突破58000台,问界M9 2025款上市64天大定订单达6万台 [6] - 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6086辆(创历史新高),高端车型占比提升优化产品结构 [8] - 品牌净推荐值(NPS)行业领先,问界M9的NPS达85.2(车型总榜第一) [23] 技术优势 - 魔方技术平台实现超增、纯电、超混三种动力兼容,降低研发成本和周期 [15] - 超级增程系统最高热效率44.8%(一升油发3.65度电),获麦肯锡报告认可 [16] - 智能安全体系涵盖生命保护、车身防护、健康呵护、隐私守护四大领域 [17] 供应链与合作 - 与华为深度合作,集成宁德时代等世界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数量从300家压缩至100家 [24] - "厂中厂"模式(如宁德时代、文灿集团入驻)实现零部件直达装配车间,指令响应仅需20分钟 [24]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成功站稳高端市场 [12] - 券商普遍给予"买入"评级,华创证券目标价184.93元(较当前股价有40%上升空间) [26] - 公司被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高端化标杆,推动行业从"规模优先"转向"价值优先" [27]
电厂 | 全新P7上市热销,但销量已经不是小鹏的最大问题
新浪财经· 2025-08-29 18:21
全新小鹏P7产品特点 - 全新小鹏P7共推出四款车型 起售价21.98万元 较初代22.99万元降幅有限但配置更丰富[1][9] - 开售7分钟订单突破1万辆 市场反响热烈[1] - 重点改进车内空间 二排靠背座椅角度达30度 后备箱容积升级至575L 配备33处储物空间[6] - 性能表现突出 全系标配双腔空气弹簧与DCC智能阻尼 四驱性能版电机功率最大437kW[6] - 通过24小时耐力测试 成绩3961km 超越小米YU7的3944km[8] - 配备5C超充AI电池 Brembo四活塞卡钳 三颗自研图灵芯片有效算力2250 TOPS[9] 公司销量表现 - 上半年交付19.72万辆新车 超过去年全年交付量[1] - 7月交付36717辆 环比增长6% 连续9个月月交付超3万辆[1][12] - 前7个月累计交付23.39万辆 月均交付33415辆[12] - 目标9月起月交付量稳健超过4万辆 为第四季度盈利奠定基础[14] 产品结构挑战 - 销量增长主要依靠MONA系列 G7和P7系列 旗舰车型G9 X9在高端市场表现沉寂[1][17] - MONA M03截至7月交付15万辆 连续11个月交付破万 1月贡献过半月销量[15] - 小鹏X9前7个月交付不足1万辆 不及去年全年四分之一[17] - 单车平均售价从去年同期23.76万元降至15.85万元 同比降幅33.3%[1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汽车销售收入312.5亿元 同比增长152.8%[14] - 汽车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6.6个百分点[14] - 改款车型如G6 G9起售价低于前代 通过配置优化和SKU简化实现毛利率提升[17] 战略规划 - 今年为改款大年 将完成G6 G9 P7和增程版X9等主要在售车型改款[9] - 2026-2027年为产品大年 新产品将覆盖10万至200万不同价位 包含全尺寸SUV[19] - 全新P7目标进入纯电轿车销量前三 当前同级产品中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领先 P7+月销超7000辆位居第三[11]
新一代中国豪华旗舰开启预售,极氪9X彰显自主品牌道路自信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9 14:29
8月29日,2025成都车展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车展上,多款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型成为关注焦点。作为全球首款搭载900伏混动系统的全尺寸 SUV,极氪9X在车展首日公布了预售价格,价格区间为47.99万~56.99万元。令人瞩目的是,发布会结束仅一小时,该车型订单量便突破42667辆。 这一市场反响,不仅显示出消费者对国产高端品牌在原创设计、技术实力与豪华体验方面的认可,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重新定 义高端市场的价值标准。 突破价格壁垒,自主品牌跻身豪华主战场 回顾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50万元价格曾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将自主品牌与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车企区隔开来。更高端的百万级市场, 则长期被保时捷、路虎、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占据。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深入,中国汽车品牌迎来了进军高端市场的关键窗口。 极氪品牌自推出以来,持续推动国产汽车向上突破。其首款旗舰MPV极氪009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多次夺得40万元以上豪华MPV销量冠军。而极氪 009光辉版更在百万级四座超豪华细分市场拿下接近50%的占有率,显示出中国品牌在这一原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 基于极氪009所积 ...
吉利用比亚迪的方式打比亚迪
虎嗅· 2025-08-15 15:59
核心观点 - 吉利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达72.51万辆 同比增长47% 市占率攀升至11.44% 与比亚迪差距缩小至18个百分点以内 公司上调全年销量目标至300万辆 并计划通过性价比策略、高端化布局、海外市场拓展及智驾技术升级实现对比亚迪的潜在反超 [1][2][3][4][6] 销量与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销量140.9万辆 同比增长47% 营收1502.8亿元 同比增长27% 单车利润从3453元提升至4724元 [1] - 新能源车销量中银河品牌占比超七成 达54.84万辆 同比增长232% [2] - 年度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上半年完成率46.97% [4] 产品与市场策略 - 银河品牌通过L7、L6、E8等车型全面对标比亚迪 主打电混市场 采用"高配低价"策略 例如银河A7顶配版较比亚迪秦L DM-i低2.2万元 [3][4][5] - 新车型星愿定价6.98万-9.88万元 侵蚀比亚迪海鸥/海豚市场份额 下半年计划推出银河M9、星耀6等车型 [5][6] 高端化布局 - 极氪品牌上半年销量90,740辆 同比增长14.5% 但增速放缓 计划通过9月起X、007、001等车型改款 聚焦智驾与三电系统升级 [7] - 极氪与领克整合后研发及销管费用率双降 但需提升高端产品利润率以应对比亚迪汉等车型降价冲击 [7] 海外市场拓展 - 上半年出口量18.4万辆 同比下滑8% 主因组织架构调整及产品短缺 [9] - 对比比亚迪1-7月海外销量55.03万辆 同比增长130% 海外单车利润约3万元(国内5倍) [9] - 计划下半年进入巴西、英国等市场 极氪拓展至瑞士、丹麦等欧洲地区 [9] 智能化技术 - 整合极氪智驾团队(1300人)、吉利研究院智驾中心(1000人)及smart团队 成立千里智驾公司 以补足智驾短板 [10][11] - 智驾技术升级为下半年竞争关键 需在智能化赛道追赶头部企业 [10][11]
长城的“35岁深蹲”要靠纯电救赎吗?
36氪· 2025-07-21 17: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23.67亿元 同比增长1.03% [1][23][25] - 净利润63.37亿元 同比下降10.21% [1][23][25] - 扣非净利润35.82亿元 同比下降36.38% [25] - 基本每股收益0.74元/股 同比下降10.84% [25] 纯电战略调整 - 欧拉品牌更换总经理 吕文斌全面负责品牌运营 [5][7] - 成立"闪电项目"小组 计划Q4推出闪电猫性能版并重启芭蕾猫GT [8] - 启动"蜂巢直营计划" 首批50家直营店布局一二线核心商圈 [8] - 2025款欧拉好猫上市 续航提升至430km并升级智能座舱 [8] - 下半年将推出两款全球车型 研发投入10亿元 [10] 产品结构分析 - 欧拉是长城唯一大规模量产纯电品牌 但定位10万元以下低端市场 [12] - 哈弗/坦克/魏牌/长城炮均以混动或燃油车为主 高端纯电存在空白 [12] - 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32.22万辆 仅占集团总销量26.1% [14] - 燃油车仍是核心利润来源 哈弗品牌2024年销售70.71万辆 [14] 市场竞争环境 - A0级纯电车市场快速增长 2025年1-6月批发销量69.11万台同比增69% [13] - 新势力品牌陆续盈利 理想稳定盈利/问界零跑实现季度盈利 [26] - 纯电明星车型涌现 小米SU7领跑新势力/小米YU7上市3分钟订单20万 [26] 历史盈利策略 - 2024年单车利润1.03万元 高于比亚迪0.94万元和吉利0.55万元 [16] - 公司坚持毛利率20%红线 曾因亏损停产黑猫白猫车型 [19] - 黑猫白猫单台车亏损1.3万元 年亏损达26亿元 [19] 战略转型举措 - 设立2026年新能源业务净利率转正目标 纳入高管KPI [28] - 成立欧拉高端化事业部 直接向董事长汇报 [28] - 2024年研发支出92.8亿元 技术人员占比27.5% [28] - 渠道端尝试直营模式 2024年5月在一线商圈开设33家直营店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