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体
icon
搜索文档
昆仑万维单季扭亏毛利率达69.9% 深化全球布局海外收入占超九成
长江商报· 2025-11-04 08: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0.72亿元,同比增长56.1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9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7亿元,同比增长180.13% [1][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8.05亿元,同比增长51.63% [1] - 公司整体毛利率达69.9%,保持在较高水平 [1][2] AI业务发展 - AI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是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公司自2023年初确立“All in AGI与AIGC”战略,全面向人工智能公司转型 [2] - 已构建涵盖AI大模型、AI智能助手、AI音乐、AI视频、AI社交等在内的业务矩阵 [2] - 近期发布或开源多款人工智能模型,包括多模态推理模型Skywork-R1V3.0、多模态统一模型SkyworkUniPic和3D世界生成模型Matrix-3D等 [2] - “天工”大模型迭代至4.0版本,采用MoE架构,参数规模达4000亿,是全球最大的开源MoE模型之一 [4] 全球化战略与海外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业务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58% [1][3] - 海外收入占比达93.3%,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1][3] - 全球月活跃用户稳定在近4亿,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信息分发与元宇宙平台Opera是海外市场重要抓手,通过“AI Feature Drops”计划优化AI功能 [3]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0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分别为5.11亿元、5.96亿元、6.90亿元、9.68亿元、15.43亿元 [3] - 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2.11亿元,同比增长5.83% [3] - 研发投入带来了技术突破,支撑了AI大模型和多元AI业务矩阵的构建 [3][4] 投资业务与其他 - 第三季度投资业务表现显著改善,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 [2] - 参投项目如小马智行、爱奇艺等持续贡献收益 [2]
大模型专题:2025年中国大模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1-04 00:20
大模型行业发展概况 - 大模型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核心与关键引擎,可从应用广度、部署形态和技术路径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包括通用与行业模型、云端与端侧模型、闭源与开源模型 [15][16] - 2024年中国大模型市场规模约294.16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700亿元,行业处于爆发式发展阶段 [26][27] - 多模态融合与智能体演进成为竞争焦点,2024年中国多模态大模型市场规模达156.3亿元,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数字人(占比24%)、游戏(13%)、广告商拍(13%)等 [26][27] - 全球大模型行业正从技术竞速转向生态竞合,中国凭借完备产业链与广阔应用场景稳居全球发展第一梯队,厂商已从技术跟随转向并行乃至部分引领 [18] - 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体系形成"创新驱动、基础强化、场景牵引、安全治理"四位一体格局,2025年《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 [20][21][22][23] 大模型生态新范式与企业竞争力 - CBDG四维生态模型(消费者Consumer、企业Business、设备Device、政府Government)成为中国大模型发展新范式,四者通过深度耦合形成相互作用与赋能的有机整体 [42][43] - 消费者(C端)是应用创新的活力源泉与商业模式验证的试金石,其快速反馈驱动模型迭代 [43] - 企业(B端)是价值创造与落地核心,驱动大模型技术与行业Know-how深度融合,催生面向特定场景的深度解决方案 [43] - 企业竞争力体现在生态构建、技术研发、行业赋能、商业变现、创新拓展五大能力,竞争从技术和产品单点对决转向全方位的体系化竞争 [8] 大模型企业典型案例分析 - 科大讯飞深耕G/B端,2024年央国企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份额居首,2025年Q3中标数量和金额双第一,并通过"机器人超脑"平台布局具身智能 [7][38][39] - 字节跳动依托C端流量与数据飞轮构建生态闭环 [7] - 阿里以夸克转型AI工具集提升用户粘性,实现差异化突围 [7] 大模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向多模态融合、智能体化、具身智能突破,大模型凭借涌现性特征驱动具身智能系统自我进化,成为连接虚拟与物理世界的核心枢纽 [8][36][37] - 产业竞争转向生态协同,价值向应用服务层聚集 [8] - 大模型应用正从试点验证迈向规模化深耕,B端与G端成为价值实现的主阵地,截止到2025年3月中国AI原生应用月活用户已突破2.7亿 [33] - 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000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应用主要集中在机器人(占比约56%)和自动驾驶(占比约44%)两大领域 [35][36]
安永荣获微软合作伙伴智能体创新大赛创新突破奖
搜狐财经· 2025-11-03 18:09
在近日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举办的"合作伙伴企业级智能体创新大赛"活动中,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数据与人工智能团队荣获"创新突破奖"。安 永团队基于微软生态研发的客服反馈分析智能体解决方案,以其AI运营的独特思路、从客户体验出发的亮点设计,从众多微软生态伙伴中脱颖而出,斩 获"创新突破奖"。本次的解决方案是安永通过智能体技术重构企业服务模式、释放数据资产价值的又一标杆实践。 作为全球合作伙伴,安永与微软在中国市场上通力携手,高度配合,为中国商业用户提供优质的技术解决方案。安永在行业趋势、新商业模式和不断发展的 科技应用方面深刻的见解和经验与微软数字技术相结合,可以帮助大中华区商业客户加速数字战略,加速客户实现数字商业世界的蓬勃发展。 未来,安永将持续深化与微软的生态合作,围绕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智能体构建、可信AI等前沿领域展开联合创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持续动能。 客服反馈分析智能体 构建完善的AI治理与运营框架,通过建立标准化流程与合规机制,确保AI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及伦理合规性,为企业AI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比赛现场 创新突破奖 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安永可为企业提供从战略制定到落地的全方位AI咨 ...
“你们尽管做空 OpenAI!”奥特曼霸气喊话,纳德拉亲述微软百亿投资内幕 | 巨头对话
AI科技大本营· 2025-11-03 14:51
聊着育儿经、下注 1.4 万亿、揭秘新协议、规划 AGI……全球最强 AI 搭档的炉边谈话泄露了什么? 出品丨AI 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来 源 | youtu.be/Gnl833wXRz0 今天外网最火的播客,毫无疑问是 Brad Gerstner 的 BG2 频道,能把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和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同时请来,坐 在一起聊一个小时,这事儿本身就挺不简单的。 这两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一个是微软的 CEO,一个是 OpenAI 的 CEO。平时看他们各自的采访,他们俩分开聊,我们都听得多了。 但坐在一起聊,感觉就不一样了。他们是 当今科技界最重要、最复杂、也最被外界议论纷纷的合作关系里的两个核心人物。 难得 同 框对话,说的每一 句话,甚至每一个表情,都值得玩味。 这场信息量爆炸的对话,开场却格外"柔软"。主持人没问什么 AGI、万亿参数模型,而是先关心起了萨姆刚出生的宝宝。不管你在外面掌管着多大的商 业帝国,搅动着多大的技术风云,回到最基本的生活层面,大家面对的喜悦和烦恼,其实都差不多。 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开场,让后面的"硬核"内容显得更加 ...
手机AI助手有新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2:53
自2023年AI大模型竞赛打响以来,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在推出各自的AI助手。但现实是,体验普遍不尽如人意,用户仍在等待 一个真正强大、可信的AI助手。 进入今年秋季旗舰新机发布季,AI助手再次成为厂商们的正面战场。无论是小米、vivo、OPPO、荣耀还是华为,发布会几乎都 把"AI能力"置于C位。这既是营销的关键词,也是下一轮竞争的起点。 从近期密集的新机发布会可以看到,手机AI助手有三种进化趋势值得关注: "其实AI助手的渗透率低于我的预期。"最近,OPPO ColorOS智能助理部总经理万玉龙在接受《晚点 LatePost》采访时说。万余 龙坦言,尤其是从日活比来看(日活用户数/安装用户数),手机AI助手仍落后于DeepSeek、豆包、元宝等独立AI应用。 1、更深的理解力:AI能识别更多屏幕信息,但有的触及隐私边界。监管开始有所关注。 2、更强的行动力:AI开始参与本地生活,能识别餐厅、全平台比价、写点评。 3、更高的互通性:不同AI助手之间有更多交流与协作。 IDC最新数据显示,在第三季度、各家新品发布前,vivo以1180万台出货量、17.3%的市场份额居国内第一;苹果(1080万台) 与华为(10 ...
手机AI助手有新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1:55
记者丨肖潇 编辑丨王俊 "其实AI助手的渗透率低于我的预期。"最近,OPPO ColorOS智能助理部总经理万玉龙在接受 《晚点 LatePost》采访时说。万余龙坦言,尤其是从日活比来看(日活用户数/安装用户 数),手机AI助手仍落后于DeepSeek、豆包、元宝等独立AI应用。 自2023年AI大模型竞赛打响以来,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在推出各自的AI助手。 但现实是,体 验普遍不尽如人意,用户仍在等待一个真正强大、可信的AI助手。 进入今年秋季旗舰新机发布季,AI助手再次成为厂商们的正面战场。无论是小米、vivo、 OPPO、荣耀还是华为,发布会几乎都把"AI能力"置于C位。这既是营销的关键词,也是下一 轮竞争的起点。 从近期密集的新机发布会可以看到,手机AI助手有三种进化趋势值得关注: 1、更深的理解力: AI能识别更多屏幕信息,但有的触及隐私边界。监管开始有所关 注。 2、更强的行动力: AI开始参与本地生活,能识别餐厅、全平台比价、写点评。 3、更高的互通性: 不同AI助手之间有更多交流与协作。 IDC最新数据显示,在第三季度、各家新品发布前,vivo以1180万台出货量、17.3%的市场份 额居国内 ...
晚报 | 11月3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11-02 22:22
明日主题前瞻 1、核燃料 |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对外证实,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打造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近期成功完成钍铀核燃料的首 次转换。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一首次获取钍元素进入熔盐堆运行后的实验数据,更让该堆成为当前全球唯一在运行且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为 熔盐堆核能系统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提供了关键初步验证。 点评: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戴志敏明确目标:以2035年为节点,建成百兆瓦级钍基熔盐堆示范工程并落地应用,加速技术升级与工程转化,为国家开辟 安全可靠的钍基能源发电新路径。作为我国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技术的核心代表,钍基熔盐堆的安全特性尤为突出。不同于多数核反应堆需在高压环境下运 行,它全程在常压状态下工作,从根本上消除了高压爆炸的风险。我国拥有位居世界前列的钍资源储量,且通过钍铀循环技术可生成铀-233,进而通过核裂 变释放巨大能量。由此,钍基熔盐堆成为契合我国资源禀赋的核能发展优选方向。 2、人形机器人 | 据人民网,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火炬传递于11月2日在深圳市莲花山公园启动。人形机器人"夸父"手握1.6kg重的火炬,无需技术人员陪 跑,奔跑步伐稳健、 ...
美股全线跳水,美联储重大政策出炉,6连板股前三季巨亏
搜狐财经· 2025-11-02 02:28
全线跳水,美联储大消息!6连板605178前三季度亏损,公司表示存在快速下跌风险!全球首个甲骨文智能体发布 这标题够乱,信息量也够大,先把最关键的事儿摆明白,再让你往下看会更带劲儿; 美联储在北京时间2025年10月30日凌晨降息并结束缩表,市场瞬间反应剧烈,个股像被抽了腰板一样震荡,时空科技(605178)在10月29日披露前三季度亏 损并提示风险,另一方面10月29日安阳发布了全球首个甲骨文智能体,让老文物也跟着上了AI的风口。 10月30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把联邦基金利率从4.00%~4.25%降到3.75%~4.00%,同时宣布12月1日起结束缩表计划,随后主席鲍威尔在新闻 发布会上说经济仍在温和扩张,数据没有发生大变动; 鲍威尔讲话期间,美股三大指数盘中集体回落转绿,纳斯达克之后又翻红,全场情绪像打了个哈欠一样,最终道指收跌0.16%,纳指涨0.55%,标普500收 平,这场闹剧的节奏很快又被部分修正; 时空科技(605178)在2025年10月29日晚间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主营收入2.15亿元,同比上升5.18%,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1.16亿元,第 三季度单季收入710 ...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为郑州全市领导干部专题授课
搜狐财经· 2025-11-02 00:24
人工智能行业趋势与政府合作 -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受邀为郑州市党政领导干部专题授课 主题为《拥抱智能体推动郑州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1] - 讲座内容涵盖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性意义 大模型与智能体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路径[1] - 阐明了智能体赋能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逻辑框架和人工智能落地中的安全挑战[1] 智能体城市建设 - 郑州市致力于打造智慧高效、治理高效的智能体城市[1] - 目标形成一格管全面、一屏观全域、一网统全局、一线通上下、一键全处理、一融促创新、一制保安全的数智治理格局[1] - 周鸿祎对郑州加快推进智能体城市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1] 政府持续学习机制 - 郑州市每年举办多期全市领导干部"问学前沿"讲堂以把握前沿科技趋势[2] - 2025年第一期讲堂上 郑州市领导干部曾集体学习DeepSeek[2]
郑州再迎“企业家日”,超聚变、UU跑腿等谈最新布局
搜狐财经· 2025-11-01 18:36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程帅星 见习记者 岳炎霖 文 吴瑞森 摄影】11月1日,第三届"郑州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开幕。大河财立方 记者现场看到,明泰铝业董事长刘杰,UU跑腿创始人、董事长乔松涛,中孚实业董事长马文超,白象食品董事长姚忠良等 多位企业家现身开幕式现场,部分企业家围绕AI技术应用、最新研发成果、未来展望等作了分享。 "程序员、客服、创意内容生产者等群体面对AI时最容易焦虑,担心被替代,但我在公司内部讲过很多次,这根本不是问 题。AI能把单一能力的人变成复合能力的人,能让人变得更加强大,应该去拥抱它而不是逃避。"乔松涛说,"对于企业来 说,要把AI当成一个员工,而不是冰冷的工具,要让AI参与共同决策。" 蓝文广说,新一代AI技术正在重构企业的生产方式和业务框架,过去的"活动级智能体"只能完成客服问答、合同生成等单 点任务,而未来的"生态级智能体"将突破企业边界,推动内部资源与上下游生态深度融合,实现跨领域、跨专业的能力协 同。同时,企业日常生产作业将由AI自主决策,并由多智能体共同支撑。 "我们预判以AI为基础的智能体未来将成为业务处理的基本单元,预计2027年,相关企业50%的业务会通过AI完成。单一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