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行
搜索文档
赛事重塑湾区时空版图——来自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报道
中国经济网· 2025-11-16 07:12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升级 -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至珠海、澳门的车程大大缩短,旅客通关时间在30秒内完成[2] -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后,跨境客流已超1亿人次,日均开行跨境列车增至190列,最短发车间隔压缩至5分钟[6] - 深中通道使深圳与中山之间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到30分钟,物流成本降低20%,并推动“深中通办”事项增至700多项[7] 通关便利化与政策创新 - 十五运会期间实现“无感通关”,运动员凭借“人脸识别+手环定位”技术流畅完成跨境赛程[1] - 香港为访港旅客开通全程容貌识别通关,全程仅需约7秒,并在4个指定口岸设立16条专用通道[3] - “粤车南下”和“港车北上”政策优化,预计惠及超过10万辆符合资格车辆,海关备案手续实现无纸化[3] 多式联运与智慧出行发展 - 香港国际机场建造首个24小时全自动化转机停车场,设有1800个自动化停车位,并已在大湾区布局32个城市候机楼[4] - 广深城际铁路时速从16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广深港高铁优化“公交化”运营服务,助力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形成[5] - 前10个月黄埔大桥等5条跨江跨海通道车流总量达1.37亿车次,其中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在10月7日车流量同比增幅分别达55.97%和27.03%[7] 未来产业与科技应用场景 - 广汽集团多旋翼飞行汽车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量产,复合翼飞行汽车目标在2027年于2至3座城市推出示范运行方案,以构建“大湾区40分钟生活圈”[8] - 广州将依托亿航智能、文远知行、广汽埃安等企业,在南沙、番禺等区域加快未来出行场景落地,打造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9] - 全运会作为“超级场景”,推动自动驾驶、低空出行等技术从“赛事应用”向“城市服务”转化[8]
赛事重塑湾区时空版图 ——来自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报道
经济日报· 2025-11-16 06:42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 - 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运会,通过“无感通关”等技术实现运动员在港珠澳大桥上骑行2遍、6次无间断通过三地口岸的跨境赛事体验[1] - 赛事推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道,通关时间缩短至30秒内,并实现代表团“团进团出”、持票观众“绿色通道”一证通关等效率突破[2] - 香港为赛事在4个指定口岸设立16条专用通道,首次为访港旅客开通全程容貌识别通关,全程仅需约7秒[3] 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与便利化举措 - “粤车南下”政策允许广州、珠海等4市居民便捷自驾赴港,“港车北上”政策优化后预计惠及超过10万辆符合资格车辆[3] - 香港国际机场建造首个24小时全自动化转机停车场,设1800个自动化停车位,并已在大湾区布局32个城市候机楼[4] - 广深港高铁日均开行跨境列车增至190列,最短发车间隔压缩至5分钟,跨境客流已超1亿人次[6] - 今年前10个月5条跨江跨海通道车流总量达1.37亿车次,其中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在10月7日车流量同比增幅分别达55.97%和27.03%[7] 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应用 - 全运会作为“超级场景”测试广汽集团飞行汽车技术,多旋翼飞行汽车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量产,复合翼飞行汽车目标2027年在2至3座城市推出示范运行[8] - 广州依托亿航智能、文远知行等企业优势,加快在南沙、番禺等区域开展未来出行场景落地,打造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9] - 深中通道使深圳与中山车程从2小时缩短到30分钟,物流成本降低20%,推动“深中通办”事项增至700多项[7] 区域经济融合与消费新趋势 - 交通“硬连通”催生“为一场赛,赴一座城”消费潮流,广东推出23条“全运+”城市主题旅游线路和“赛事+景区”套餐[5] - 广深城际铁路时速从16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广深港高铁优化“公交化”运营,助力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形成[5][6] - “湾区通”主题全国交通一卡通支持在粤港澳三地及全国其他330座城市无缝刷卡乘车,实现“一卡畅行粤港澳”[2]
广汽冯兴亚与宁德时代曾毓群试驾埃安UT super,称其表现远超预期
新浪科技· 2025-11-13 14:25
合作与产品亮点 - 广汽集团董事长与宁德时代董事长及京东三方共创埃安UT super车型并进行了试驾 [1] - 试驾评价认为车辆在底盘质感、车内空间及静音表现方面远超预期 [1] - 产品核心亮点包括99秒极速换电技术、500公里长续航能力以及华为云车机系统 [1] 战略合作模式 - 合作模式结合了广汽集团的智能制造能力、宁德时代的尖端电池技术以及京东的生态渠道优势 [1] - 该模式被公司高层认为是未来出行的新答案 [1]
在进博会看未来出行多元场景
新华网· 2025-11-10 09:25
电动汽车与电池技术 -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 [4] - 电池技术相关数据包括360K和120等 [4] - 蓝图航空可能与电动航空技术相关 [4] 汽车制造与零部件 - 提及多家汽车制造商,包括丰田(TOYOTA)、本田(HONDA)和米其林(MICHELIN) [3][4] - 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如TCab Tech [3] - 出现与车辆规格相关的数字,如110 C和89 4 [4] 航空与电动飞行器 - 明确提及电动飞机(Electric Aircraft)领域 [5] - 出现“超长续航”和“雕塑水域飞行”等与航空相关的描述性词汇 [4][5] - 蓝图航空被提及 [4] 房地产与交通 - 文章包含房地产(Real Property)相关部分 [2] - 出现交通(Mob Tr)相关的内容 [2] - 包含数字514,可能与房地产或交通数据相关 [2]
跨国巨头“加码”投资中国 进博“全勤生”坚定在华发展信心
央视网· 2025-11-06 12:19
进博会汽车展区主题与定位 - 展区以“出行,无限可能”为主题,展示智慧化、安全性与可持续性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1] - 展区是全球汽车科技的“展示窗”和跨国车企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的“纽带” [9] - 展区展出无人驾驶电动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自动驾驶、未来出行新成果 [9] 跨国车企在华战略与投资 - 丰田汽车宣布在上海独资建厂,新设公司预计于2027年投产 [3] - 丰田汽车表示此举标志着公司对中国市场前景的看好及长期投入的决心 [5] - 丰田汽车看好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成熟产业链、物流网络、人才储备和技术力量 [5] - 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奥迪品牌正全力在华推进品牌史上最大规模产品布局 [7] - 奥迪全球CEO指出中国特别是上海在创新方面展现出强大生态和“中国速度” [7] 跨国车企参展亮点与本土化成果 - 丰田汽车连续八届参展,带来一系列本地化产品技术研发成果及与中国伙伴的合作成果应用 [3] - 奥迪在进博会展示两款纯电动车型,展示其加速在华电动化转型的最新成果 [7] - 跨国汽车公司希望通过进博会平台分享中国消费市场红利,在电动化、智能网联等方面与中国同行加强合作交流 [11]
东丽签约韩国现代,聚焦未来出行碳纤维技术
DT新材料· 2025-10-28 22:21
合作概述 - 日本东丽与现代汽车集团于10月27日签约,共同开发未来移动出行所需的先进材料和零部件,并探索技术创新与制定行业新标准[2] - 合作始于2024年4月,双方签署战略协议共同开发用于提升电动汽车性能与安全性的碳纤维增强塑料等先进材料,经过一年多交流取得首个实质性成果[3] 合作内容与分工 - 合作涵盖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的研发、生产到商业化全价值链,开发对象包括高性能车辆、月球探测车及机器人等特殊用途交通工具[2] - 现代汽车集团负责先进材料与零部件的整车级设计、性能评估及适用性验证[2] - 东丽集团凭借碳纤维技术优势,通过其全球子公司网络专注于中间材料及模压产品的开发与生产[2] 产能保障 - 韩国东丽先进材料公司正在庆北龟尾建设第四条碳纤维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将从目前的4700吨提升至8000吨,为合作项目提供产能保障[2] 碳材料应用领域 - 应用端包括汽车工业、航空航天(低空经济)、风电叶片、氢储运、回收领域用碳材料制品;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导电散热、催化吸附领域[5] - 材料端包括碳纤维、预制体、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碳(陶)复合材料等;硅碳、硬碳、电容炭、多孔炭、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5]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航空航天eVTOL、压力容器、制动系统、锂电/钠电、光伏热场、风电叶片[6] 行业活动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展览会(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arbon Materials Conference & Exposition)将举行[8] - 会议议题涵盖新能源碳材料(如多孔炭/硬碳)、金刚石全场景应用、战略前沿(如航空航天)、绿色转型(如汽车工业)等[9]
近百位未来出行领军人物齐聚进博会,2025未来出行·全球发展论坛议题全剧透
金投网· 2025-10-27 08:20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旨在以科技创新驱动、场景应用牵引,构建人工智能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机制,促进AI在交通运输领域普及应用[1] - 政策目标为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愿景,并通过加大关键技术供给、加速创新场景赋能、加强核心要素保障、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等方面加快AI规模化创新应用[1] - 低空经济、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航空航天等新兴战略性产业被确认为构建未来出行蓝图的关键领域[1] 论坛核心信息 - 2025进博会"未来出行·全球发展"论坛定于11月7日13:30-18:00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2.1号馆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行业交流区举办[3][4] - 论坛聚焦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智慧出行等未来出行产业成果及发展趋势[1] - 论坛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蓝鲸新闻、进博会参展商联盟汽车创新发展专委会、进博会参展商联盟智慧出行及新能源专委会主办,智通财经协办[2] 主要议题与讨论方向 - 议题方向一为低空经济,涵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从无人机到载人的低空应用场景探索、地方竞逐构建低空产业生态[3] - 议题方向二为智能驾驶,涵盖大模型等新一代AI技术赋能自动驾驶、车路云协同的"单车智能+车路协同"发展路径、中国方案在全球市场的推广潜力[3] - 圆桌讨论将聚焦全球未来出行新秩序的敏捷监管框架、不同背景玩家(传统车企、科技巨头、航空企业、初创公司)的投资风向与战略布局、未来出行产业链重构机会与新增长点[3] 参与企业与行业影响 - 近百名行业领军人物参会,参展及参会企业包括天翎科、御风未来、沃兰特、丰田、梅赛德斯-奔驰、大众汽车集团、通用汽车、宝马、日产、捷豹路虎、特斯拉、沃尔沃、巴西航空、小鹏汽车、小鹏汇天、商汤绝影、速腾聚创、哈啰出行、如祺出行等[3] - 论坛将汇集学界、业界代表及领军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未来出行产业发展趋势[1]
九号品牌携手代言人易烊千玺 微电影《记忆奇旅2》多平台同步上映
环球网· 2025-10-20 17:27
品牌营销活动 - 九号品牌推出科幻微电影《记忆奇旅2:最后上传》并由其全球代言人易烊千玺领衔主演 [1] - 该影片是“记忆奇旅”系列的全新篇章,旨在品牌在“未来出行”命题下进行深度表达 [1] - 公司在全国30个城市通过九友会开展微电影连映观影活动,邀请3000多名用户进入万达等院线体验 [5] 品牌理念与定位 - 品牌核心不止于产品,更在于精神共鸣,通过持续创新的产品与内容探索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点 [5] - 公司使命是“简化人和物的移动,让生活更加便捷和有趣”,价值信仰是“以用户为中心” [6] - 品牌认为未来出行不是单一的答案,而是在效率、自由、个性与科技之间的平衡与选择 [3] 产品与技术愿景 - 影片中“凌波胶囊舱”与“九号微电影概念车”分别象征“科技与效率”与“个性与自由”,承载对未来出行的哲学思考 [3] - 公司从平衡车、电动滑板车到智能电动车、全地形车,不断探索物理出行维度及意识漫游的升维 [5] - 品牌用科技让生活更便捷,用想象让出行更有温度,认为智能出行不仅是到达远方,更是让人在路途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5]
9月29日至10月12日展会活动预告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10:13
展会活动概览 - 全国会展活动处于“金九银十”年度黄金档期,各地大型展会密集举办,聚焦产业前沿、文化旅游和拉动消费 [1] 电池行业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工业博览会规划面积达3万平方米,汇聚全品类电池及其相关原辅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龙头企业 [1] - 博览会将邀请储能、船舶、航空航天、无人机、机器人、家用电器、特种工程车辆、电动工具等行业机构及企业交流展示 [1] 五金行业 - 2025中国国际五金展(CIHS)旨在促进五金行业全球贸易发展,推动产业合作与创新,提供一站式采购商贸平台 [2] - 本届展会面积为12万平米,参展企业2800余家,被誉为中国五金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2] 手办模型行业 - Wonder Festival 2025上海国际手办模型展为国内手办模型领域风向标,1984年初创,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 [3] 医疗器械行业 - 2025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CMEF)始创于1979年,每年举办春秋两届,本届以“创新科技 智领未来”为主题 [4][5] - 展会面积约18000平米,参展商及品牌达436家,涵盖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医用耗材等全产业链产品技术 [5] 文化旅游活动 - 2025年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以“京彩世界奇妙夜”为主题,依托世界公园微缩景观设计七大主题展区 [6] - 活动通过70组大型彩灯、6万余件彩灯挂件打造180个创意光影点,构建占地25万平方米沉浸式灯光艺术世界,横跨多个节庆周期 [6] 音像艺术行业 - 2025国际音像艺术作品博览会规划面积超1.5万平方米,吸引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64家知名音像厂牌参展 [7] - 博览会涵盖音像特展、科技体验、发烧试听等全链条环节,以专业性扩容提质打造行业标杆 [7] 汽车行业 - 2025深圳国际汽车展览会定位“汽车嘉年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姊妹展”,是深圳下半年规模最大国际车展 [8] - 展会拥有8万平米室内展览空间,汇聚上百个汽车品牌,展出千款油电车型,展示智能网联及未来出行成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