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损失
搜索文档
中伟股份(300919):2025年三季报点评:Q3业绩符合预期,三元景气度提升可期
东吴证券· 2025-11-02 11:4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伟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尽管受汇兑损失影响业绩环比微降,但扣除汇兑影响后净利润环比增长7% [8]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333亿元,同比增长10.4%,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降16% [8]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12亿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11% [8]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2.6%,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3个百分点 [8] 出货量与业务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三元前驱体及四钴合计出货量6.4万吨,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12%,其中四钴出货0.9万吨,环比大幅提升50% [8]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三元及四钴总出货量17.6万吨,预计全年合计出货25万吨,同比增长23% [8] - 展望2026年,预计公司出货量有望增长15%左右至28-29万吨,其中四钴贡献3.5-4万吨 [8]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单吨利润保持在0.6-0.65万元/吨 [8] 各业务板块进展 - 磷酸铁业务: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4.3万吨,环比增长5%,当季亏损0.2亿元,环比略减亏,预计第四季度有望扭亏为盈 [8] - 镍冶炼业务: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4万吨(权益2.4万吨),全年权益出货量预计贡献9.5万吨,2026年权益出货量预计增长至12万吨 [8] - 资源自供:预计2026年公司有望自供权益3万吨金属镍,自供比例达25%以上,有望增厚利润2-3亿元 [8] 财务与资本状况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费用9.4亿元,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14%,费用率7.9% [8]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7.4亿元,同比下降53%,环比下降46% [8] - 2025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32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第三季度资本开支15亿元,同比增长2%,环比大幅增长200% [8] - 2025年第三季度末存货为111亿元,较年初增长13.4%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20亿元、26.1亿元(原预期为17.2亿元、20.2亿元、2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30%、30% [8]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7倍、21倍、16倍 [1][8] - 基于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大前驱体厂商且镍自供率持续提升,给予2026年30倍市盈率估值,目标价64元 [8]
东吴证券给予通润装备“买入”评级:汇兑损失叠加海外项目延迟致Q3业绩环降,全年有望持续高增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17
评级与目标价 - 东吴证券给予通润装备买入评级 目标价格为27元 [1] 公司运营与财务表现 - 电芯供应紧张导致海外部分项目确认收入延迟 出货量环比略有下滑 [1] - 汇率波动导致财务费用环比增长明显 [1] - 合同负债大幅提升 印证需求旺盛 [1]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华友钴业“买入”评级,目标价95元
格隆汇APP· 2025-10-20 17:33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39.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11.5%,环比增长3.2% [1] - 第三季度业绩受到2.5亿元汇兑损失影响 [1] 镍业务 - 上半年MHP镍成本为1.2万美元/吨 [1] - 第三季度受硫磺、液碱等辅料涨价影响,成本有所上升 [1] - 预计第三季度单吨利润约为0.3万美元,火法工艺基本盈亏平衡 [1] - 预计2025年镍业务利润贡献为30-35亿元 [1] 钴业务 - 钴价上行目标超过40万元/吨 [1] - 2026年钴业务利润弹性将更为明显 [1] 铜业务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铜产品出货量2万吨,环比微增 [1] - 预计2025年全年铜出货量9万吨,其中自有矿2万吨,加工7万吨 [1] - 预计铜业务全年贡献利润7-8亿元 [1] 三元前驱体业务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超过8万吨 [1]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3万吨,环比增长超过40% [1] - 预计2025年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1万吨,实现同比增长 [1] 估值与评级 - 考虑到镍价仍处于底部,给予2026年20倍市盈率估值 [1] - 目标价为95元,维持买入评级 [1]
中信证券史上最强中报暗流涌动:罚单大户、衍生品巨亏147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8-29 19: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 [1] - 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0%,创历史最佳中期业绩 [1] 现金流量变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3.47亿元,同比下滑18.93%,净流入减少70.85亿元 [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去年同期-428.97亿元转为正流入318.12亿元 [3] 公允价值与衍生工具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5.21亿元,同比下降149.67% [1][4]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47.20亿元,对业绩形成显著拖累 [1][2] 汇兑损失与境外业务 - 汇兑收益-18.23亿元,同比下降221.52% [2][4] - 境外业务收入69.12亿元(同比增长13.57%),但汇兑损失占境外收入比例达26.38% [2] - 境外业务利润率同比下降5.36个百分点至59.42% [2] 金融资产与负债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496.21亿元至7404.83亿元,对利润产生372.05亿元正影响 [2] - 其他债权投资减少233.27亿元至569.16亿元 [2] - 交易性金融负债增加74.22亿元至1318.08亿元,对利润产生48.74亿元负影响 [2] 监管合规问题 - 2025年上半年共收到8张监管罚单,涉及投行业务违规、分支机构不合规及员工违规操作 [4] - 投行业务违规案例包括辉芒微电子IPO核查不足、再融资项目违规等,导致公司及6名保代受罚 [4][5] - 分支机构因从业人员提供测评答案、返还业绩奖励等违规行为被责令改正 [5]
碧桂园上半年业绩预亏 公司表态将确保现金流安全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业绩亏损预期 - 公司预计2023年上半年录得未经审核净亏损 对比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19.1亿元及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49.1亿元[1] - 亏损主因包括房地产销售下行导致结转毛利率下降 物业项目减值增加 以及美元升值造成预期净汇兑损失[1] - 具体拆解为三点:低毛利项目进入结转周期 尾盘项目量价平衡影响毛利 存货大额减值计提 以及汇兑损失[1] 历史业绩与行业背景 - 2022年公司归属股东净亏损60.5亿元 剔除公允价值变动及汇兑影响后核心净利润约26.12亿元[2] - 行业层面A股52家房企中31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 亏损面较大[3] - 低毛利率项目结算及灵活销售策略为行业普遍亏损原因 存货减值计提自2022年以来持续普遍[3] 经营与财务对策 - 公司承诺优先保交付及保民生 同时确保现金流安全[2] - 对策包括压降经营支出 加快回款 拓展融资渠道 优化债务偿还安排 并寻求政府及监管机构支持[2] - 上半年销售额1678.8亿元居行业第5 拿地金额58亿元排第21 新增货值150亿元排第32[2] 交付与行业地位 - 上半年已完成27.8万套房屋交付 全年目标70万套 交付量稳居行业第一[2] - 销售表现排名靠前 但拿地及新增货值排名回落至行业中后段[2]
亿仕登控股公布中期业绩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28.6万新元 同比减少66%
智通财经· 2025-08-11 19:57
公司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约2.13亿新元,同比增长22%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128.6万新元,同比减少66% [1] - 每股基本盈利0.29新分 [1] - 剔除未变现汇兑损失影响后,核心股东利润同比增长35.1% [2] 收入驱动因素 - 工业自动化业务占总收入84.7%,同比增长6.4% [2] - 按固定汇率计算工业自动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4% [2] - 可再生能源业务占总收入15.3%,同比增长7.9% [2] - 印度尼西亚三座运营中小型水电站贡献540万新元收入 [2] - 两座在建小型水电站确认建设收入2710万新元 [2] 业务发展 - 两座在建水电站预计2026年投运 [2] - 投运后总装机容量将提升81.3%至44.6兆瓦 [2] 财务影响 -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380万新元下降至130万新元 [2] - 下降主因是应收及应付款项重估产生320万新元未变现汇兑损失 [2]
积水化学二季度利润创新高
中国化工报· 2025-08-06 10:36
财务表现 - 2025年4月至6月营业利润达212亿日元 同比增长5%创历史新高[1] - 当期销售额达3051亿日元 同比增长2%但净利润仅131亿日元同比下降45%[1] - 受日元升值影响公司汇兑损失达32亿日元 投资证券出售收益同比回落[1] 业务部门表现 - 住宅业务得益于公寓大楼和翻新工程等高端产品强劲销售 实现历史最高利润[1] - 高性能塑料业务因汽车市场低迷导致汽车材料销售额下滑[1] - 医疗业务利润因日本和美国对传染病检测试剂盒需求下降而出现下滑[1] 战略规划与展望 - 公司维持截至2026年3月全财年盈利预测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影响微乎其微[1] - 正扩大美国汽车用中间膜基地产能 计划于下半年投入运营[1]
SHIMANO净利润预减60%,中国自行车销售减速
日经中文网· 2025-07-31 16:00
公司业绩预测 - 2025财年合并净利润预计同比减少60%至305亿日元 较4月预测下调333亿日元 [1] - 2025财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2%至4600亿日元 较原预测下调100亿日元 [1] - 营业利润预计同比下降29%至460亿日元 较原预测下调240亿日元 [1] - 1-6月汇兑损失达216亿日元 已直接计入全年预测 [1] 中国市场影响 - 中国自行车零部件销售额同比下降40% 因自行车热潮减退 [1] - 中国整车制造商未能准确预估市场规模 导致库存过剩需时间消化 [1] - 中国是仅次于欧洲的主要市场 2023年起公路自行车热潮推动需求 [1] 成本压力 - 马来西亚2月提高最低工资对大型工厂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2] - 新加坡等东南亚工厂面临生产成本上升 因当地货币对日元升值 [2] - 美国关税政策若定为15% 公司认为属于可调整应对范围 [2] 汇率影响 - 亚洲货币和日元对美元贬值导致汇兑损失 [1] - 汇率波动直接影响全年利润预测 [1]
港股异动 | 航空股延续跌势 美国关税威胁刺激国际油价上涨 汇率变动亦将影响航司利润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1:48
航空股股价表现 - 中国国航跌4.51%至5.29港元 首都机场跌3.15%至3.07港元 南方航空跌2.43%至3.62港元 东方航空跌2.74%至2.84港元 [1] 油价上涨原因 - 美国将从8月1日起对印度商品征收25%关税 并警告可能因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实施额外惩罚 [1] - 美国新制裁打击伊朗石油运输网络 进一步限制全球供应 导致风险溢价上升 [1] 油价上涨对航空业影响 - 燃油成本为航空公司第一大成本 油价快速上升会触发更高标准燃油附加费 [1] - 成本转嫁会对需求产生挤出效应 航司盈利持续恶化概率高 [1] 汇率变动对航空业影响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2113元 较周二跌305点 [1] - 航空公司购买租赁飞机及航油主要使用外币支付 外币负债敞口显著放大 [1] - 汇率贬值会带来巨额汇兑损失 严重影响航司当期利润 [1]
海航2024年业绩转亏“大变脸”,负债率高居不下,汇兑损失拖后腿
新浪财经· 2025-05-13 18:0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海航控股净亏损9.21亿元 业绩由盈转亏 是四家民营航司中唯一未能保持盈利的航空公司 [2] -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净利3.11亿元 主要受益于民航市场复苏 运力投放扩大及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 [1] - 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5.91亿元 但全年录得202.47亿元大额亏损 主要受疫情冲击影响 [1] 亏损原因分析 - 2024年亏损主要受国际航线未完全恢复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油价高位运行及汇率波动影响 [4] - 汇兑损失对业绩影响重大 2024年确认财务汇兑损失13.68亿元 剔除汇兑损失后净利润预计为正值 [4][7] - 2023年上半年录得净亏损16.09亿元 其中汇兑损失26.25亿元 剔除汇兑因素后已实现盈利 [4] 汇率风险暴露 - 公司外币金融负债规模巨大 截至2024年末美元项目折算人民币达648.47亿元 其中长期借款190.19亿元 [5][6] - 租赁飞机比例高达75% 显著高于三大航56%-62%的水平 租赁合同多以美元结算导致刚性外币支出庞大 [5]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1% 将导致利润变动6.05亿元 敏感度远高于三大航1.78-2.89亿元的水平 [7] 资产负债结构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达98.91% 2025年一季度末为98.75% 负债率持续高企 [7] - 公司表示经营现金流可覆盖债务还本付息需求 将通过业务发展和权益融资等方式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9] 机队结构优化 - 宽体机数量持续减少 从2019年90架降至2024年69架 占比从22.16%降至19.82% [10] - 通过提前退租和出售方式优化宽体机 2023年提前终止2架A350租约 2025年计划处置9架B787-8飞机 [10] 国际航线拓展 - 2024年新开22条国际航线 累计运营57条国际地区航线 周航班量180班恢复至2019年89%水平 [11] - 截至2025年1月中旬 国际航线周航班量已100%恢复至2019年水平 预计年底将达到130%水平 [12] - 利用海南自贸港第五航权和第七航权政策 开拓国际航线 并为全球航司提供维修保障等配套服务 [1] 区域市场策略 - 重点布局二三线洲际市场 国际航线在二三线城市广泛开展 可获得当地政府国际航线补贴 [12] - 海口市政府对国际航线提供三年培育期补贴 双通道机型补贴标准较单通道机型上浮50% [12] - 2024年5月开通海口直飞伦敦航线 已搭建辐射美洲 欧洲 大洋洲 亚洲的国际航线网络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