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率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突然,暴跌!阿根廷紧急救市!
证券时报· 2025-09-21 12:55
阿根廷央行救市行动 - 阿根廷央行于周三、周四、周五连续三天干预汇市,合计抛售11.1亿美元,其中周三抛售5300万美元,周四抛售3.79亿美元,周五抛售6.78亿美元 [1][3] - 阿根廷经济部长誓言将“动用最后一美元”来捍卫汇率区间 [4] - 面对比索贬值压力,阿根廷政府近期连续出台外汇管制新规,包括对商业银行实施更严格的外汇限制,并禁止券商利用比索融资购买美元 [9][10] 阿根廷比索汇率表现 - 过去一个月,阿根廷比索兑美元累计贬值幅度接近11%,年内累计跌幅高达30.1% [3] - 市场对阿根廷政府维持汇率政策的能力表示怀疑,分析人士称阿根廷比索正面临挤兑 [1][3] 救市行动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 比索崩盘的导火索是一场意外的政治危机,米莱的政党在地方选举中意外惨败,动摇了投资者对其维持自由市场议程能力的信念 [8][9] - 为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笔200亿美元的贷款,阿根廷政府放宽了长期实施的货币管制,这笔贷款构成了阿根廷央行约390亿美元总储备的主体 [4] - 分析认为,为卖出美元而从市场抽走的巨量比索,将对经济活动产生“非常强烈”的冲击,可能导致信贷紧缩与经济收缩 [4] 市场反应与政治背景 - 阿根廷主权债券收益率在两周内飙升了5.5个百分点,较同类美国国债的利差扩大至14.5% [9] - 米莱的旗舰紧缩计划步履维艰,国会批准了增支法案,同时一桩涉及总统胞妹的腐败丑闻拉低了米莱的支持率 [9] - 投资者将密切关注省级选举结果,将其视为衡量选民对米莱休克疗法政策接受度的晴雨表 [9]
徐远:中国不会重蹈日本经济的覆辙!| 两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8 15:40
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不会重蹈日本经济泡沫覆辙 因政策制定者已吸取日本教训并在货币、汇率、地产政策上采取了不同且更审慎的措施 [3][7] - 中国经济发展逻辑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增长 [7]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 - 中国货币政策一直偏紧 与日本当年作为主要大国中最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对比 因此中国资产价格未达到日本当年的程度 [3] - 中国在泡沫初期便采取必要手段抑制房价 未像日本那样任由地产泡沫长大并最终破裂 [3] 汇率政策 - 中国汇率控制得很好 人民币未重蹈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的覆辙 [3] 财政政策有效性 - 积极财政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效果有限 日本中央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达250%到260% 但经济并未起来 [5] - 财政政策对于托底和短期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有效 但关键在于能否带动市场自发活力、促进创新和形成向上循环 [5] - 若财政政策从“铁公基”转向公共服务业和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事项 则其依然会有效 [5]
徐远:中国不会重蹈日本经济的覆辙!| 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9-18 15:30
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不会重蹈日本经济泡沫覆辙 政策制定者已吸取日本教训 在货币 地产及汇率政策上采取了不同路径 [3][7] - 中国经济发展逻辑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 [7] 货币 地产及汇率政策 - 中国在泡沫初期便采取必要手段抑制房价 未像日本那样任由地产泡沫长大并最终破裂 [3] - 中国货币政策一直偏紧且稳健 资产价格未达到日本当年程度 与日本曾是主要大国中最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对比 [3] - 中国汇率控制得很好 人民币未重蹈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的覆辙 [3] 财政政策 - 积极财政政策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效果有限 日本中央政府债务占GDP达250%到260% 但经济并未起来 [5] - 财政政策对托底和短期GDP数据有效 但长期效果在于能否带动市场自发活力 促进创新和形成良性循环 [5] - 若财政政策从“铁公基”转向公共服务业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则依然会有效 [5] 经济发展逻辑转变 - 中国经济逻辑发生根本改变 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增长 [7] - 高质量增长的目标是让高质量从市场中自然生长出来 [7]
花旗:日美投资基金或促使日本动用所持美债
搜狐财经· 2025-09-12 20:51
日本外汇储备动用计划 - 日本可能动用1.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的5500亿美元作为美日关税协议投资基金[1] - 美国国债构成日本外汇储备的核心组成部分[1] 对美国国债市场的影响 - 日本抛售美债可能导致长期美债收益率上升[1] - 美国可能向日本施压要求延长所持美债期限[1] 汇率政策方向 - 政策将持续倾向美元疲软和日元坚挺的方向[1]
海外因素会否影响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政策发力稳增长为稳汇率提供关键支撑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07:38
海外货币政策对我国影响 - 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美联储下半年可能重启降息但节奏不明朗 欧洲央行可能适时降息 日本央行可能温和加息 [1] - 海外货币政策调整不会显著影响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 我国有充分条件坚持"以我为主" 政策松紧取决于国内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情况 [1][2]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 若美联储降息将减轻我国外部压力并提供更大政策操作空间 但最终是否降息仍基于国内经济状况判断 [2] - 若美联储降息延后 我国有降息需求也会及时出手 可通过外汇储备干预、资本流动管理和宏观审慎措施等工具应对汇率压力 [2] 人民币汇率稳定性 - 人民币汇率主要受国内经济基本面牵动 与境内外利差关联性较低 已建立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监管框架 [2] - 监管部门优化汇市调控工具箱 有丰富调控经验完全能防控汇率超调风险 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和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2][3] 稳增长政策支撑 - 宏观政策发力稳增长成为稳汇率最大确定性因素 下半年政策保持稳增长取向 包括财政加力、货币宽松和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3] - 经济基本面形成有效支撑 稳汇率工具会适时出手 人民币汇率韧性将延续 美联储降息节奏变化影响不大 [3][4] 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 美欧货币政策宽松或推动国际资本回流中国 对资本市场发挥支撑作用 但跨境资本流动更趋活跃 短期投机资金流动比例可能上升 [4] - 需密切监控跨境资金流动 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引导 平衡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防范外部冲击风险的关系 [4][5]
李迅雷:下半年增量政策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7-27 17:09
宏观经济与政策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5.3%,下半年政策力度不减以确保全年5%增长目标[1] - 财政政策总量不变但优化存量,重点包括调整预算结构、优化专项债分配、提前下达明年额度[2]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可能通过降准降息、重启国债买卖及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3] - 汇率政策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稳定,预计对其他货币小幅贬值以利好出口[3] 消费促进措施 - 以旧换新政策将扩大至出口转内销商品及服务消费,覆盖中低收入群体[4] - 系统清理不合理消费限制,包括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购车购房政策[4] - 中央层面拟推育儿补贴,各地将出台餐饮文旅消费券政策[4] - 中长期计划结合"十五五"规划推动促消费改革方案[4] 基建与投资方向 - 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下达,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5] - 三季度基建投资有望回暖,重点支持数字经济、AI、低空经济等新领域[5]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配套财政贴息和PSL,精准支持科技、消费、外贸[5] 房地产行业动态 - 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重点推进老旧管线改造和房屋安全升级[6] - 专项债可能用于收购闲置土地和存量商品房转保障房[6] - 增量建设聚焦"好房子"标准和现房销售政策推进[6] 市场治理与就业 - "反内卷"政策强调市场化退出落后产能,维护公平竞争秩序[7] - 毕业季将出台促就业政策,重点扶持服务业发展[7]
货币政策、汇率、促消费……央行回应金融领域热点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7-14 20:22
社会融资与货币供应 - 2025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 [1] - 2025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 [1] -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 [1] 货币政策导向 - 货币政策坚持适度宽松取向,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已全部落地实施 [2] - 下阶段工作重点包括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相匹配 [3] - 结构上聚焦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民营小微等重点领域,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1][3] 科技金融支持 - 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截至2025年5月末相关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是2024年末的1.9倍,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 [4]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截至6月30日已有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4000亿元 [5] - 专门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截至6月30日银行间市场共有27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153.5亿元 [5][6] 信贷政策与“五篇大文章” - 推动出台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引导加大对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信贷投放 [2] - 5月末绿色、科技、普惠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7.4%、12%、11.2%,保持较快增速 [2] - 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形成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效果评估的工作闭环 [2] 人民币汇率与跨境资本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浮动,稳定运行在7.2元下方,国内基本面为汇率稳定提供基础 [7] - 美元指数由年初109上方跌至目前97附近,跌幅达11%,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近期运行在4.4%左右 [7] - 2024年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为2.2%,今年前5个月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约1000亿美元 [8] 金融支持消费 - 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 [9]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精准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 [10] - 发挥信贷主渠道作用,运用再贷款工具加大对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 [9][10]
关于货币政策、中小行激进债券投资、汇率、结构型工具,央行重磅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7-14 17:28
货币政策基调 - 下半年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 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 结构上聚焦科技创新 扩大消费 民营小微等领域 强化政策协同联动 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2] -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 优化中间变量 健全政策沟通机制 [2] 中小银行债券投资 - 中小银行适当增持债券以平滑利润波动在监管允许范围内是合理的 但需保持合理"度" 平衡收益与风险 [3] - 银行买卖债券可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利率高时买入稳定市场 利率低时卖出实现利润 [3] - 央行将加强高风险机构监测 共享信息给监管部门 关注资本充足率及市场风险 丰富风险管理工具 [3] 人民币汇率政策 - 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 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国内经济回稳向好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 [5] - 市场预期美联储下半年降息 中美利差将收窄 国际收支平衡 经常账户顺差占GDP2.2% [5] - 前5个月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约1000亿美元 企业套期保值率和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均达30% [5] - 央行明确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竞争优势 坚持市场决定汇率 保持弹性 防范超调风险 [6]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创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5000亿元额度)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支持"科技板"建设 [7] - 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各3000亿元 合并使用证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 [7] - 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 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7] - 截至5月末科技创新技改贷款签约1.74万亿元 6月末27家机构发行科创债券超150亿元 [8] - 后续工具将突出支持科技创新 提振消费主线 提升经济结构调整效能 [8]
央行邹澜: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快讯· 2025-07-14 15:38
汇率政策立场 - 中国不寻求通过汇率贬值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1] - 人民银行的汇率政策立场是清晰和一贯的 [1] - 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1] 汇率管理措施 - 保持汇率弹性 [1] - 强化预期引导 [1] - 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1] -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1]
欧洲央行管委Rehn:欧洲央行处境不错,但没有理由自满。担心通胀在较长时间内低于目标。不能容忍通胀持续低迷影响市场预期。未承诺遵循特定利率路径。通胀风险具有双向性(上行与下行风险并存)。欧元升值助力央行实现2%通胀目标。欧元确实有机会提升其国际地位。汇率并非政策调控目标。
快讯· 2025-07-02 18:52
欧洲央行政策立场 - 欧洲央行当前处境良好但需避免自满情绪[1] - 通胀长期低于目标水平引发担忧[1] - 央行不容忍持续低通胀扭曲市场预期[1] 通胀与利率路径 - 未设定明确的利率调整路线[1] - 通胀同时存在上行与下行双向风险[1] - 欧元汇率升值有助于推动通胀率向2%目标靠拢[1] 欧元国际地位 - 欧元存在提升全球货币地位的潜在机会[1] - 汇率波动不属于欧洲央行的直接政策调控目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