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疫苗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知名疫苗巨头突然大幅裁员,股价已跌超90%,超万亿元市值灰飞烟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2 07:23
近日,美国疫苗制造巨头莫德纳(Moderna)宣布,将裁减约10%的员工,以应对疫苗销售下降带来的财务压力。随后,该公司股价应声跳水,连续大 跌。 公司股价已跌超90% CEO:我们尽了一切努力避免影响就业 莫德纳首席执行官Stephane Bancel在致员工的信中表示:"我们尽了一切努力避免影响就业,但今天,重塑我们的运营结构,确保成本结构与业务实际相 匹配,是保持专注和财务纪律的必要举措,同时继续加大对科研的投资,朝着2027年目标迈进。" | | | 随着疫苗销售收入下降,莫德纳正在采取措施削减成本。就在上个月,莫德纳突然宣布,由于全球及日本商业环境发生变化,将取消在日本建设mRNA药 物生产工厂的计划。今年5月,莫德纳表示,到2027年,将把年度运营支出削减约15亿美元。 公司正面临重重危机 仍执着于研发新一代新冠疫苗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除了财务危机,莫得纳还面临的另一挑战——由于美国卫生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对疫苗的批评,导致美国卫生官员在政策上发生 变化。 例如,美国卫生部门已撤销关于儿童和孕妇接种某类疫苗的长期建议,缩小了莫德纳最新版某类疫苗的适用范围,同时终止了该公司开发禽流感疫苗的合 同 ...
中慧生物-B(02627)于7月31日至8月5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3344.26万股H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7:45
招股信息 - 中慧生物-B(02627)于2025年7月31日至8月5日招股,拟全球发售3344.26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 [1] - 每股发售价格区间为12.9-15.5港元,每手200股,预计2025年8月8日在联交所上市 [1] - 假设发售价为14.2港元(中位数),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4.21亿港元 [2]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中国疫苗企业,专注于创新疫苗及采用新技术方法的传统疫苗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 [1] - 产品管线包括两种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其他11种在研疫苗 [1] - 战略目标是替代中国市场的传统疫苗和进口疫苗,并拓展国际市场 [1] 基石投资 - 已与嘉兴鑫扬及华泰资本投资签订基石投资协议,认购总额1300万美元 [2] - 按14.2港元发行价计算,基石投资者将认购711.36万股,占全球发售股份的21.3% [2] - 基石投资占上市后总股本的1.8%(假设发售量调整权未获行使) [2] 资金用途 - 63.6%用于核心产品开发及注册(四价流感疫苗32.4%,狂犬病疫苗31.2%) [3] - 18.1%用于其他在研疫苗开发 [3] - 8.4%用于提升生产及商业化能力 [3] - 4.9%用于技术平台开发升级 [3] - 5.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用途 [3]
中慧生物-B(02627) - 全球发售
2025-07-31 06:21
全球发售信息 - 全球发售股份数目为33,442,600股H股,香港发售3,344,400股,国际发售30,098,200股[7] - 最高发售价为每股H股15.50港元,预期不低于12.90港元[7][9] - 预期定价日为2025年8月6日中午十二时正或之前[9][21] - 香港公开发售2025年7月31日开始,8月5日截止申请[20] - 预期股份2025年8月8日上午九时正开始在联交所买卖[23] 产品情况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有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和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两种核心产品,另有11种在研疫苗[41] - 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2023年、2024年及2025年Q1分别产生收入5220万元、2.596亿元及40万元[47] - 适用于6 - 35月龄人群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预计2025年Q3获NDA批准[44]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预计2025年Q3启动III期临床试验[44] 研发情况 - 自有研发团队86名成员,45.3%拥有博士或硕士学历[61] - 2023 - 2025年3月31日,研发成本分别为2.832亿元、2.056亿元、4650万元[62]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从国家药监局获得九项在研疫苗的IND批准[62] 生产与销售 - 一号生产园区流感、狂犬病、肺炎球菌疫苗设计年产能分别为400万剂、500万剂、1500万剂[65] - 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完成30个省份市场准入程序,被超1100家区县疾控中心选用[68] - 2023 - 2024年估计销售退回率分别为20.3%、24.6%[72] 财务状况 - 2023 - 2024年公司收入从52,168千元增至259,612千元,2024 - 2025年Q1从306千元增至413千元[85] - 公司净亏损从2023年的424.7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258.7百万元[88]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3.06亿降至2024年的1.995亿[95] 未来展望 - 假设发售价14.20港元/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205亿港元[99] - 63.6%用于核心产品开发及注册,18.1%用于其他在研疫苗开发和注册[99]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继续产生净亏损[105]
康华生物(300841) - 300841康华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5
2025-07-25 21:52
控制权变更 - 万可欣生物基于对康华生物主营业务、内在价值及行业前景的认可受让股份,王振滔及奥康集团引入投资者为公司赋能 [2] - 万可欣生物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王振滔、奥康集团、康悦齐明合计持有的 2,846.6638 万股公司股份,王振滔将剩余 1,050.3517 万股公司股份对应的表决权等委托给万可欣生物行使 [2] - 股份转让完成及表决权委托后,万可欣生物拥有公司表决权的比例为 29.9893%,公司控股股东将由王振滔变更为万可欣生物,实际控制人将由王振滔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2] - 本次控制权变更需通过反垄断局经营者集中审查、深交所合规性审核,相关事项正在推进中 [3] 诺如疫苗研发 - 公司与 HilleVax 签署《独家许可协议》,授权其在除中国(含港澳台)以外地区对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及其衍生物进行开发、生产与商业化 [4] - 公司持续重点推进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的国内研发进程,已取得国内临床试验许可,海内外进程均在积极推进中 [4] 狂犬疫苗市场 - 狂犬病是致死性人兽共患病,我国为狂犬病流行国家,2024 年全国狂犬病死亡人数 143 人,暴露后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在我国属于刚性需求 [5] - 我国犬猫数量超 1 亿只,每年约有 4000 万人的狂犬病暴露人群,现阶段暴露后人群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仅为 35%左右,未来提升空间大 [5] - 我国获批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有 3 种细胞基质类型,Vero 细胞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占绝大部分,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对 Vero 细胞狂犬病疫苗补充空间较大 [5] 公司应对策略 - 公司积极应对行业政策调整、市场竞争,利用自身产品口碑及市场渠道优势,结合临床数据打造品牌影响力 [6] - 通过专业化学术推广传递产品使用信息,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深化市场认知度 [7] - 调整营销管理架构,扩充营销团队并加强专业化培训,提升营销及渠道协同作战能力 [7]
三生国健与辉瑞签署的许可协议正式生效;中慧元通更新招股书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07:12
维立志博-B暗盘表现 - 维立志博-B暗盘最高涨幅达134.28%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新药研发 [1] - 目前拥有1款核心产品和13款候选药物,其中6款已进入临床阶段 [1] - 市场对其研发管线表示认可,长期价值取决于新药商业化能力 [1] 恒瑞医药新药进展 - 恒瑞医药子公司获HRS-1893片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2] - HRS-1893片为高选择性心肌肌球蛋白小分子抑制剂 [2] - 拟用于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国内外尚无同类药物上市 [2] - 相关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6067万元 [2] - 若临床试验顺利,有望成为该领域首款药物 [2] 三生国健与辉瑞合作 - 三生国健与辉瑞签署PD-1/VEGF双抗SSGJ-707全球许可协议 [3] - 协议范围包括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 [3] - 期权金和行权金合计不超过1.5亿美元 [3] - 协议有助于加速项目开发与商业化,为营收增长提供新推力 [3] 中慧元通上市进展 - 中慧元通更新港交所招股书 [4]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疫苗研发 [4] - 产品管线包括2种核心产品和11种在研疫苗 [4] - 2018-2021年完成3轮融资,合计9.95亿元 [4] - 投资方包括高特佳、盈科资本、弘晖基金等知名机构 [4] 亿胜生物科技新产品获批 - 亿胜生物科技获多剂量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中国注册及商业化批准 [5] - 产品为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用于治疗干眼症 [5] - 获批产品将丰富干眼症治疗选择,拓展眼科用药市场 [5]
一个月内先发布定增预案后披露减持计划 欧林生物称拟减持股份为控股股东在公司IPO前取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23:27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上海武山计划减持不超过1217.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套现金额或超2亿元(按22.11元/股计算)[1][2] - 减持原因为投资项目退出及资金安排需要,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2] - 实际控制人樊绍文、樊钒及董事陈爱民承诺不参与本次减持,间接持有股份比例分别为47.22%、6.78%和20%[1][2] 定增与市场争议 - 6月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1.75亿元,用于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90亿元)[2] - 定增对象与减持主体无关联,减持股份为IPO前取得且不参与日常经营[2] - 市场争议源于一个月内先后发布定增预案和减持计划[1][2] 股价与财务表现 - 股价年初至今上涨超100%,市值从43亿元增长至90亿元[2]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69%和18.24%,扣非净利润增长230.01%[3] - 2024年一季度营收8749万元(同比+23.6%),归母净利润亏损707万元(同比收窄),扣非净利润亏损1102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2784万元)[3]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主要商业化产品为吸附破伤风疫苗,另有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已上市[3] - 在研管线包括重组金葡菌疫苗(Ⅲ期临床入组5000余例/计划6000例)[3] - 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获澳大利亚I期临床许可,三价/四价流感疫苗获中国临床试验通知书[3]
50亿温州鞋王,突然清仓疫苗生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23:26
交易概况 - 康华生物控股股东王振滔及一致行动人以18.5亿元向上海万可欣生物转让股份,交易分四期付款并涉及经营权转移及董事会改组[1] - 交易包含业绩对赌协议,要求2025-2026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7.28亿元,研发投入不低于2.6亿元,未达标需现金补足[5][6] - 每股定价65元,整体估值85亿元,交易后王振滔持股降至8.08%,奥康集团清仓[18]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核心产品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2024年下降超四成至389.76万支,净利润下滑至4亿元左右[7][9] - 2024年营收14.32亿元(同比-9.23%),归母净利润3.99亿元(同比-21.71%),加权平均ROE为11.64%(同比-3.65%)[10] - 2024年一季度营收仅1.38亿元(同比下滑超五成),净利润2070.86万元(同比下跌超八成),市值缩水至不足百亿[10] 行业竞争与战略调整 - 疫苗市场竞争加剧,Vero细胞疫苗价格优势挤压公司传统产品份额[9] - 公司曾推进六价诺如病毒疫苗等研发,但仅达成一笔2.7亿美元授权交易,无重大突破[11] - 新股东万可欣生物背靠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投资人包括上海医药、君实生物等企业[13] 创始人背景与主业困境 - 王振滔为奥康国际创始人,2002年跨界投资8000万元创立康华生物,2020年上市后市值一度达600亿元[2][7][16] - 奥康国际主业持续亏损,过去三年累计亏损6.83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亏8700万元,市值仅32亿元[24][25] - 王振滔个人股份质押比例极高(奥康国际99.08%,康华生物近90%),曾因违规占用奥康超10亿元被处罚[21][22] 多元化尝试与财富状况 - 王振滔产业涉足房地产、酒店、小额贷款等,2023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其父子财富50亿元[31] - 奥康国际累计分红超20亿元,王振滔个人分红超6亿元,2024年尝试跨界芯片未果[31][32] - 王振滔2023年卸任奥康国际董事长后于2024年7月复职,重新掌舵主业[33]
生物股份:子公司获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临床试验批件
快讯· 2025-07-17 16:36
公司动态 - 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宇保灵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临床试验批件 [1] - 该疫苗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开发 [1] - 金宇保灵为临床试验承担单位 [1] - 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6400万元 [1] 疫苗研发进展 - 非洲猪瘟病毒免疫机制复杂,临床试验存在失败风险 [1] - 需完成临床试验并申报注册后方可上市销售 [1] - 公司将关注后续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一年挣960亿,印钞机都不如它卖力
商业洞察· 2025-07-15 17:56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科兴生物2021至2022年营收超1300亿元,净利润达960亿元,净利率高达73.8% [11][16] - 公司净利润规模超过贵州茅台历史最佳年份的862亿元 [13] - 新冠疫苗业务贡献显著,被描述为"一人三针,针针见钱"的盈利模式 [12] - 账上现金及等价物达103亿美元,近期实施75亿美元清仓式分红 [22][23] 股东结构与控制权争夺 - 主要股东包括尹卫东(11%)、赛富基金(18.87%)、永恩国际(10.33%)等 [28][29] - 当前董事会罢免提案由SAIF Partners发起,拟更换十名董事 [19] - 控制权争夺涉及创始人尹卫东与强新资本李嘉强两派势力 [30][31] - 历史股东纠纷可追溯至2016年回A股计划引发的权力斗争 [65]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史 - 尹卫东从唐山防疫站医生起步,曾研发国内首个甲肝诊断试剂 [36][38][39] - 2001年与潘爱华共同创立北京科兴,技术入股占比24% [43] - 2003年SARS疫情期间快速研发疫苗,获得政府无上限经费支持 [47][56] - 2004年完成疫苗临床试验审批仅用1小时,创行业纪录 [45][48] 资本市场运作 - 2003年登陆美国OTCBB市场,2004年转板美国证券交易所 [62] - 上市过程中通过操作将联合创始人股份稀释至26.9% [63] - 公司自2018年起长期停牌,主要因股东内斗导致 [21] - 历史数据显示2015-2020年累计净利润仅约2亿美元 [27] 行业地位与技术积累 - SARS疫苗研发虽未商用,但奠定技术基础与行业影响力 [54][60] - 新冠疫苗主要供应商地位与早期传染病防控经验存在关联 [61] - 甲肝诊断试剂实现进口替代,价格仅为美国产品的1/20 [39][40] - 公司技术路线被描述为"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早期样本" [40]
微芯片可揭示个体抗体与病毒的“战争”
快讯· 2025-07-15 06:03
技术创新 -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学家团队开发出新型微芯片技术,仅需微量血液样本即可分析个体抗体与病毒的相互作用 [1] - 该技术突破为疫苗研发和抗体发现提供更快速、更清晰的数据支持 [1] -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具备学术权威性 [1] 应用前景 - 微芯片技术可显著提升病毒抗体研究的效率,推动疫苗开发进程 [1] - 微量血液样本需求降低检测门槛,潜在应用场景包括大规模流行病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