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

搜索文档
帮主郑重盘前策略:美股新高A股跳水,9月19日这几个信号决定下一步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9-19 06:55
市场表现 - 美股道指和纳指创历史新高 A股沪指跌1.15% 创业板指跌1.64% 超4200只个股下跌[1] - 沪指早盘冲高至3899点 午后跌破3870点支撑位 尾盘放量下跌 3800点成为关键多空分水岭[3] - 两市成交额达3.13万亿元 创年内第三高 但主力资金净流出328亿元 北向资金净流出45亿元[3] 资金流向 - 半导体和机器人板块合计吸金超168亿元 中微公司 闻泰科技等硬科技标的获资金加仓[3] - 工业富联单日吸金超150亿元 中芯国际股价创历史新高[3] - 资金从高位股向政策支撑的科技股转移 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大涨但A股中小盘未跟进[3] 板块表现 - 半导体板块逆势走强 受英伟达带动芯片股发力影响[3] - 机器人概念板块表现活跃 市场呈现82%个股下跌但题材股中涨停不少[4] - 首开股份走出12天11板行情 游资在题材股中相当活跃[4] 政策与流动性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但对明年降息预期比市场保守[3] - 央行上周进行6000亿元逆回购操作 净投放400亿元流动性[3] - 华为昇腾芯片 新型储能等政策利好持续释放 硬科技主线逻辑未改变[4] 投资策略 - 短期避免追涨高估值科技股 警惕科创50中市盈率过高品种[4] - 关注早盘半导体板块量能变化及中芯国际等龙头股放量情况[4] - 重点关注3800点支撑位 若能缩量站稳则市场情绪有望稳定[4]
【财经分析】科创板并购重组持续升温 从估值驱动转向产业驱动
新华财经· 2025-09-18 19:50
8月31日,华虹公司披露收购华力微97.5%股权,整合后者3.8万片/月的12英寸产能,解决同业竞争并 提升逻辑与射频工艺协同效应。交易后,华虹公司12英寸产能占比将突破60%。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陆灏川认为,半导体领域密集并购的背后,既有全球行业规律支撑,也有国内产业 发展的现实诉求。放眼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格局集中,背后原因在于研发投入大、技术壁垒高,大公 司通常收购已有一定成熟技术的小公司,快速切入新市场,小公司则将拥有更好的销售渠道。而国内的 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一方面,头部公司借助并购,加速抢占技术高点;另一方面,受海外因 素影响,我国半导体自主可控的覆盖边界不断拓宽,从设备生产、晶圆制造到设计研发,头部公司围绕 上下游"补链强链"、完善产业布局的需求显著增加。 普华永道中国交易服务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吴可表示,境内战略投资者并购的持续升温,是多重积极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2025年初DeepSeek AI的推出,不仅为高科技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动了 整体经济环境的积极变化。此外,香港资本市场的估值回升和IPO市场的恢复,为并购活动提供了良好 的金融环境。同时,一些核心行业A股上市国企 ...
科创板全线大涨,中微公司涨超13%创近5年新高!科创50指数ETF(588870)涨超2%创新高,年内份额增幅领先!中国“硬科技”产业迎黄金发展期
搜狐财经· 2025-09-18 14:18
科创50指数ETF表现 - 科创50指数ETF(588870)最新价报1.42元 盘中一度涨超2% 现涨1.36% 冲击7连涨[1] - 近1周累计上涨8.95% 近1月日均成交1.20亿元[1] - 流动性表现活跃 盘中换手率达18.9% 成交1.01亿元[1] 规模与资金流向 - 近1周规模增长379.91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18[3] - 近1月份额增长1.20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18 年内份额变动率高达72%[4] - 最新资金净流出1256.21万元 但近23个交易日合计"吸金"1.70亿元[4] 成分股表现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强势上涨1.05%[1] - 成分股中微公司盘中涨超13% 拓荆科技上涨5.90% 传音控股上涨3.84% 华海清科和中芯国际等个股跟涨[1] 行业背景与投资机遇 - 外资机构密集调研中国芯片企业 国际资本持续加仓中国资产[4] - 中国"硬科技"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蕴含丰富投资机遇[4] - 平头哥最新研发的AI用PPU芯片主要参数指标超越英伟达A800 与H20相当[4] 机构观点 - 长城证券认为全球AI浪潮催生算力需求指数级提升 国产大模型加速推进带来算力国产自主化空间[4] - 中泰证券指出AI正加速迈进应用落地关键窗口期 建议关注AI算力和AI应用相关标的[5] - 业内人士表示AI为主的大科技行业可能是贯穿本轮牛市的引领板块 渗透性可全行业覆盖[5] 产品特征 - 科创50指数ETF跟踪科创50指数 覆盖科创板50只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龙头股[5] - 综合覆盖电子、医药、电力设备和计算机等新质生产力板块[5] - 管理费率低至0.15% 托管费率低至0.05% 为全市场费率最低档[6]
芯片半导体爆发,科创50拉涨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0:02
芯片半导体板块表现 - 早盘芯片半导体板块大幅领涨 海光信息 龙芯中科 寒武纪 中微公司涨幅居前 [1] - 科创50指数涨超2% 因半导体板块持仓占比达66% [1] 国产AI芯片项目进展 - 中国联通三江源绿电智算中心项目采用多款国产AI芯片 涉及阿里平头哥等多个品牌 [1] - 阿里云已签约1024台设备 配备16384张平头哥算力卡 提供1945P算力 [1] 行业发展趋势 - 芯片半导体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 板块有望获得持续催化 [1] - 科创50指数持仓电子行业占比68.77% 医药生物行业占比9.85% 合计78.62% [1] - 指数成分与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前沿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覆盖半导体 医疗器械 软件开发 光伏设备等硬科技领域 [1] 投资标的 - 科创50ETF(588000)追踪科创50指数 硬科技含量高 [1][2]
2025天津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9:05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存在大量乱码、不连贯文字和无关字符,无法提取有意义的公司或行业信息。文档中出现的"chinanews.com.cn"表明这些内容可能来源于中国新闻网,但具体内容无法辨识。 文档质量评估 - 文档1包含不完整的企业介绍文字片段,但无法识别具体企业名称和业务内容[1] - 文档2包含年代数据(1843年-1995年)和"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展区"字样[2] - 文档3提及"硬科技发展大会"和"数特电机"字样[3] - 文档4和文档5内容过于零碎,无法提取有效信息[4][5] 内容缺失说明 所有文档均缺乏可解读的连贯文字、具体数据、公司名称、行业分析等关键投资研究信息,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闻内容总结和分析。
上交所: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不断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证券日报· 2025-09-18 08:12
统筹推进制度、技术、投资端建设方面,霍瑞戎介绍,制度技术依次就绪,目前各项配套制度规则已全 部发布实施,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已于规则发布当日纳入科创成长层,技术系统改造正加快推进,将如 期上线。全面加强投保服务,政策发布后,会员单位有序组织投资者签署参与科创成长层交易的风险揭 示书,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目前已有475万户投资者开通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市场活水持续涌 入,政策发布后,上交所推动科创创新药ETF等13只ETF上市,截至9月11日,科创板ETF共97只,规模 合计约2800亿元,科创板目前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指数化产品在吸引资金向新质生 产力积聚、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一系列制度改革陆续落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积极拥抱新技术, 发展新质生产力。 霍瑞戎表示,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蓄增长力量。依托科创板,上交所逐步培育起一批具 有"硬科技"底色的产业体系,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速布 局。沪市企业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实体企业研发投入达4326亿元,再创新高,其中科创板 公司研发投入8 ...
外资机构密集调研中国芯片企业 硬科技产业迎黄金发展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7:35
近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芯片板块表现持续活跃,多只个股走出强势行情。数据显示,截至9月17日收市,芯原股份和寒武纪今年以来涨幅分别高达 229.6%、119.15%;瑞芯微、澜起科技、兆易创新等今年以来涨幅均超过70%。其中,中芯国际等龙头股近期创下股价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外资机构对中国芯片企业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进行调研。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17日,唯捷创芯迎来41家外资机构调研,纳芯微、芯原 股份、国芯科技、东芯股份和瑞芯微均迎来20家外资机构调研。以纳芯微为例,在公司8月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中,参会名单中出现了富达、高盛、摩根士丹 利、美银证券、摩根大通等外资巨头的身影。 近期A股芯片板块表现强势,中芯国际等龙头股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外资机构密集调研中国芯片企业,国际资本亦持续加仓中国资产。多家外 资机构表示,中国"硬科技"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蕴含丰富的投资机遇。 除了实地调研,外资机构也在上调对中国核心企业的估值与盈利预测。高盛近日发布研报,将中芯国际H股12个月目标价上调15%至73.1港元,在维持2025 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的同时,上调2028年与2 ...
2025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苏州举行江苏呼唤更多耐心资本
新华日报· 2025-09-18 07:31
科创森林,期待与耐心资本"双向奔赴" 创新,始于科技,成于资本,兴于产业。 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从2008年成立至今,元禾控股的身影始终存在。过去10多年的合作,不仅将 苏州旭创培育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还解决了我国高速光模块行业高度依赖进口产品的情 况,元禾控股也分享到了企业的发展红利。如今,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共同设立产业基金,深度布局 产业链。 创投机构酷爱的打卡地——江苏,正在发力私募股权投资。9月16日,由省委金融办、苏州市政府 联合主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江苏高投协办,元禾控股、省投资基金业 协会、江苏股交中心承办的"投江苏 赢未来"2025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苏州举行,吸引了 全国百余家优秀创投机构参加。在这场推进会上,江苏诚意满满,不仅端出了50个有融资需求的项目, 还首次发布省战新基金管理人矩阵。 万亿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注册在江苏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1203家,全国私募基金管理人管 理的注册在江苏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6565只,基金规模(净资产)1.67万亿元。 万亿资本流向了哪里?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全 ...
外资机构密集调研中国芯片企业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3:28
◎记者 王彭 近期A股芯片板块表现强势,中芯国际等龙头股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外资机构密集调研中 国芯片企业,国际资本亦持续加仓中国资产。多家外资机构表示,中国"硬科技"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 期,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蕴含丰富的投资机遇。 近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芯片板块表现持续活跃,多只个股走出强势行情。Choice数据显示,截至9月 17日收市,芯原股份和寒武纪今年以来涨幅分别高达229.6%、119.15%;瑞芯微、澜起科技、兆易创新 等今年以来涨幅均超过70%。其中,中芯国际等龙头股近期创下股价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外资机构对中国芯片企业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进行调研。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 月17日,唯捷创芯迎来41家外资机构调研,纳芯微、芯原股份、国芯科技、东芯股份和瑞芯微均迎来20 家外资机构调研。以纳芯微为例,在公司8月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中,参会名单中出现了富达、高盛、摩 根士丹利、美银证券、摩根大通等外资巨头的身影。 除了实地调研,外资机构也在上调对中国核心企业的估值与盈利预测。高盛近日发布研报,将中芯国际 H股12个月目标价上调15%至73.1港元,在维持2025年至2027年盈 ...
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不断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证券日报· 2025-09-18 00:04
本报记者 毛艺融 9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上发表致辞时表示,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上 交所持续推进"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落地见效,今年6月份以来进一步围绕科创板"1+6"改革政策,全面加强政策宣 贯,积极推动典型案例落地,系统性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制度、技术、投资端建设方面,霍瑞戎介绍,制度技术依次就绪,目前各项配套制度规则已全部发布实施,存量 32家未盈利企业已于规则发布当日纳入科创成长层,技术系统改造正加快推进,将如期上线。全面加强投保服务,政策发布 后,会员单位有序组织投资者签署参与科创成长层交易的风险揭示书,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目前已有475万户投资者开通 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市场活水持续涌入,政策发布后,上交所推动科创创新药ETF等13只ETF上市,截至9月11日,科创板 ETF共97只,规模合计约2800亿元,科创板目前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指数化产品在吸引资金向新质生产力 积聚、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一系列制度改革陆续落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积极拥抱新技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