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

搜索文档
从矿坑重生到竹业革新 安吉实践解码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09-08 04:52
废弃矿坑生态转型项目 - 深蓝计划项目将300亩废弃矿坑改造为集悬崖咖啡、露营休闲、窑洞参观于一体的户外生态综合体 [2] - 项目采用"三步走"模式:生态修复清理垃圾加固边坡 微改造建设咖啡馆等休闲业态 通过"两入股三收益"分配机制(村民与村集体持股49% 公司持股51% 收益按村集体20%/村民29%/公司51%分配) [3] - 项目两年实现5000万元销售额 带动村集体增收600余万元 单日咖啡销量曾超8000杯创全国纪录 年营收比肩昔日开矿年产值 [2][3] 竹林碳汇产业发展 - 安吉县建立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 形成"资源收储—平台交易—收益返农"闭环 119个行政村的竹林资产均超千万元 [4] - 87万亩毛竹林年碳汇增量达120万吨 碳汇能力是同等面积森林1.5倍 按每吨68元碳价计算年碳汇产值逾2300万元 [4] - 碳汇平台将林户闲散竹林资源打包整合 由专业公司经营交易后利润分给村集体和村民 [4] 竹制品产业链升级 - 安吉鸣竹竹业年产竹牙刷2000万支 所用竹材可替代300吨塑料 产品数月可降解(对比塑料牙刷需数百年) 年产值1000多万元 [5] - 公司儿童竹牙刷在韩国儿童牙刷市场销量第一 产品远销澳大利亚、日本等市场 [5] - 竹产业链从初级竹材竹笋延伸至竹家具、竹地板及创新竹钢(用于高速公路护栏、风车叶片) 竹粉可制作医疗用具和土壤改良剂 [5] 绿色制造实践 - 恒林股份全面引进光伏发电 年发电量约1800万度 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2.8万余吨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6] - 公司推动工艺材料革新 用环保材料替代传统材料降低VOC排放 建立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使单件产品能耗下降约5% [6] - 在瑞士、越南设生产基地 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市场 通过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双轮驱动推进低碳转型 [6]
岳阳林纸:全资子公司中标碳汇合作开发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6:43
项目中标 - 公司全资子公司诚通碳汇经营管理(湖南)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新疆塔城地区农业、林业和草原碳汇资源合作开发项目中标单位 [1] - 项目成交范围包括塔城地区现有林地面积约1763.43万亩、耕地面积约1660.88万亩、草地面积约9469.62万亩的碳汇资源开发工作 [1] - 项目合作年限初步确定为20年 [1]
岳阳林纸(600963.SH):子公司诚通碳汇中标碳汇合作开发项目
格隆汇APP· 2025-09-04 16:36
项目中标 - 全资子公司诚通碳汇成为新疆塔城地区农业、林业和草原碳汇资源合作开发项目中标单位 [1] - 项目成交范围包括林地面积约1,763.43万亩、耕地面积约1,660.88万亩、草地面积约9,469.62万亩的碳汇资源开发 [1] - 实际面积和范围以项目最终审定与核证结果为准 [1]
只靠种树,还救不了森林
虎嗅APP· 2025-09-01 21:53
森林修复现状与挑战 - 全球森林修复进展极不平衡 实际二氧化碳吸收兑现率仅为24% 远低于每年10亿吨的理想预期 [3] - 中国森林覆盖率从不到10%恢复至25%左右 但生态系统质量有待提高 [12] - 许多修复项目过度关注树木数量增长 忽视生态系统质量重建 [3] 修复实践案例 - 高海拔地区修复成本高且周期长 滇西北高山植物年生长仅几厘米 [8] - 云龙天池项目通过社区参与实现生态恢复 村民参与育苗种植养护并获得补贴 [8] - 采用植苗和播撒配方种籽技术 使裸露边坡覆盖一定厚度植被 [10] 技术标准体系 - 国内森林修复标准对生物多样性指标关注不足 现有标准多侧重传统林业指标 [4] - 政策覆盖存在不均衡 67%文件关注生态内容 42%关注林产品供给 精神文化支持效益被忽视 [19] - 关键技术需求如"避免有害林相置换"在政策中几乎未被提及 [19] 资金与人才瓶颈 - 社会组织资金来源有限 主要依赖企业CSR、基金会和政府项目 但资金体量较小 [12] - 基层林场缺乏资金进行森林改造提升 多以满足面积和覆盖率指标为主 [12] - 科研人才缺乏 需要政策支持提高林业从业人员待遇 [20] 生态价值评估 - 人工林生态系统食物资源种类较少 支撑生物多样性能力有限 [14] - 森林修复可贡献显著固碳潜力 到2030年每年可达40亿吨二氧化碳 [15] - 白鼻综合征导致蝙蝠死亡后 受影响地区婴儿死亡率上升7.9% 显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15] 政策建议方向 - 需要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资金机制和技术人员培养渠道 [20] - 政策需回应生物多样性等关键议题 设计配套机制防止规定松绑后被滥用 [20] - 应推动跨学科合作 探索生态补偿和绿色金融机制 让当地居民成为受益者 [21][23]
岳阳林纸碳汇业务有望迎来发展新契机
证券日报· 2025-08-20 19:35
政策利好与碳汇开发 - 生态环境部发布第三批CCER方法学征求意见 为生物质发电等产业链带来政策利好 [2] - 公司全资子公司骏泰科技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完全符合第三批CCER方法学要求 有利于提升发电项目经济性 [2] - 骏泰科技2024年生物质发电量达5.4亿度 成为重要收益增长点和成本节降关键 [2] 技术优势与碳减排 - 骏泰科技生物质发电项目在碳减排核算、技术规范、运营管理等方面达到更高标准 [2] - 通过高效利用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绿色电能 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 项目与CCER方法学完美契合 将在未来碳交易市场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 [2] 国际化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依托碳汇开发领域的技术优势、项目经验和品牌影响力拓展国际合作渠道 [3] - 将在境外开展碳汇项目开发、技术交流、市场对接等业务 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竞争 [3] - 通过境外市场布局提升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推动碳汇技术和标准走向世界 [3]
金融忙“碳”路 山水换新颜
金融时报· 2025-08-19 10:39
竹林碳汇与绿色金融 - 浙江安吉县拥有87万亩毛竹林 每公顷碳汇量达6.6吨[1] - 县级竹林碳汇交易平台为竹农带来年收储收益2800万元[1] - 商业银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聚焦清洁能源与生态保护领域[1] 核电项目金融支持 - 建设银行为三门核电三期工程累计投放贷款超100亿元[2] - 建行向三门核电供应链投放近7亿元贷款支持上下游企业[2] - 金七门核电项目年发电量预计达550亿千瓦时 建行提供3亿元信贷支持[3] 沙漠治理与新能源融合 - 农发行内蒙古分行累计投放24.15亿元贷款支持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4] - 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模式锁定156万亩流沙[4] - 2024年新审批9亿元贷款用于防沙治沙与光伏一体化工程[4] 工业绿色转型 - 美欣达纺织印染技改后预计降低能耗30% 减少废水排放50%[5] - 建行湖州分行为企业提供2亿元转型金融贷授信[6] - 贷款利率与碳强度绩效挂钩 年内转型金融新增信贷超14亿元[6]
深圳多部门联合出台实施意见 明确适用认购 碳汇履责方式
深圳商报· 2025-08-17 07:54
核心观点 - 深圳市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适用认购碳汇履责方式的实施意见(试行)》,旨在通过认购碳汇方式推动生态环境损害替代性修复和赔偿责任履行,提升环境资源案件执法司法水平,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 生态修复原则 - 坚持生态修复优先原则,以原地同质直接修复为首选,无法直接修复时优先选择生态环境等量恢复的替代性修复方式 [2] - 认购碳汇履责方式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后果与"固碳增汇"目标具关联性的案件,避免在生态功能不具对应性时不当适用 [2] 适用范围与方式 - 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认购碳汇可作为生态环境损害的替代性修复方式或修复期间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折抵赔偿方式 [2] - 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刑事案件中,综合考量生态环境修复可能性和认购碳汇实际履行情况,作为悔罪表现和从宽情节依据 [2] 行政执法应用 - 林业管理及执法部门对造成林木毁坏的违法行为,在无法直接恢复时可准许以认购碳汇替代履行"补种树木"等行政修复责任,并明确认购金额测算依据 [2] - 探索将认购碳汇履责方式引入行政执法,结合海洋碳汇(蓝碳)认购实践作出相关衔接安排 [2] 交易与监督机制 - 要求认购和核销碳汇产品在正规碳市场交易平台进行,确保认购对象合规性、真实性及核销结果有效性 [3] - 明确适用该履责方式需接受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 [3]
零碳小岛连世界,国际朋友圈喜扩容
齐鲁晚报· 2025-08-15 05:24
长岛零碳转型实践 - 长岛从高耗能产业转型为国际零碳岛 成为全球岛屿低碳发展范本 [2] - 孙家村清退100多户海参育保苗企业 每年减少电费300多万元和1万多吨煤耗 [3][4] -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布设十余万株海藻 修复2500亩海洋牧场 养护5000亩海域渔业资源 [4] 生态经济效益 - 海藻场固碳效率显著 潮间带每平方米碳汇量187.31克 潮下带达386.63克 [4] - 发展休闲渔业与民宿产业 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 高端民宿旺季日毛利润1.5万元 [4][5] - 建设赶海园 亲海园 海钓场等娱乐项目 开发41套民宿渔家楼 [4] 生物多样性恢复 - 斑海豹种群数量稳定增长 从2022到2025年新增个体及幼体 "常住民"从3-4头增至7头 [6][8] - 东亚江豚数量增加 猛禽资源丰富 包括游隼 红隼等物种 [6][9] - 海藻场为经济鱼类提供栖息环境 推动天然渔业资源恢复 [4] 零碳技术应用 - 全域推行新能源旅游公交 清洁能源供暖 垃圾分类及污水处理 [6] - 绿色微电海水淡化项目日生产50立方米高品质饮用水 [9] - 聚氨酯道路替代传统沥青 每公里减少126吨二氧化碳排放和28吨标准煤能耗 [9] 国际合作与推广 - 发起国际零碳岛屿合作组织 已有41家会员 包括16个国际会员 [10][13] - 在马尔代夫建设零碳示范岛 涵盖微电网 海水淡化 垃圾处理等技术 [11] - 在格林纳达布局光储示范项目 斐济光储一体化智能微网项目8月底开工 [12][13]
财税金融加力 促进发展增“绿”
人民日报· 2025-08-11 05:55
生态补偿机制 - 山东省与河南省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刘庄国控断面水质监测结果为补偿依据,山东省累计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金2.5亿元 [2] - 山东省在省内建立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县际流域横向补偿全覆盖,累计补偿金额达22.29亿元 [3] -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3年累计生态补水5.3亿立方米,2024年接待生态研学人员4万余人、游客超100万人 [2] 绿色保险创新 - 人保财险厦门分公司推出蓝碳交易财产安全险,保障碳汇买方因卖方财产损毁导致的交易风险 [5] - 平安产险落地寒温带碳汇指数保险,中国太保推出碳信息披露责任保险,解决企业碳足迹管理痛点 [6] -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设立50亿元绿色股权投资计划,支持云南水电及风光项目,预计年减排3672万吨二氧化碳 [7] 绿色税制激励 - 海南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光伏年发电量3200万千瓦时,余电上网降低碳排放21%,环保税减免机制引导企业减排 [8]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无形资产按200%摊销),支持国能海南公司开发数字孪生能源管理平台 [10] 绿色债券应用 - 山东宏桥发行6亿元绿色中期票据用于再生铝生产线,生产1吨再生铝能耗仅为原铝5%,节约3.4吨标准煤 [11] - 山东宏桥发行25亿元绿色债券支持云南光伏项目,利率从4.9%降至2.3%,期限延长至5年匹配长周期需求 [12] - 银行间市场累计注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1.37万亿元,带动碳减排2.67亿吨,碳中和债发行超5000亿元 [13] 碳金融工具 - 黄麦岭磷化工以54.5万吨碳排放配额质押获中信银行2000万元贷款,湖北累计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9.41亿元 [15][16] - 广州期货交易所基本完成碳排放权期货合约设计,将为控排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17]
人工养贻贝 还能卖碳汇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39
核心观点 - 大陈岛通过蓝碳交易和智慧平台建设 成功实现海洋碳汇生态价值转化 形成可复制的"技术赋能+机制创新"驱动模式 [1][2] 碳汇资源开发 - 岛上34台风机年均发电超6000万千瓦时 减少4.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满足全岛用电还有富余 [1] - 2023年10月完成浙江省首笔海洋蓝碳(贝类)交易 交易额10.05万元对应2223吨碳汇指标 [1] - 采用"平台核证+公开拍卖"模式替代第三方认证 解决碳交易核算费用高问题 [1] - 2022年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及科研机构系统评估碳汇潜力 编制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方案 [1] 技术平台建设 - 2023年建成海岛"双碳"智慧平台 融合碳汇监测 核算评估 交易等6个模块 [2] - 通过卫星遥感 通量塔 物联网技术实现全时域全空间碳源碳汇态势感知 [2] - 2025年3月发布地方标准《滨海地区碳收支核算规范》 建立企业认购-平台交易-收入反哺闭环机制 [2] 金融创新应用 - 台州市首笔碳汇金融贷款落地 以贻贝作为质押物获得15万元银行授信 [2] - 探索"碳汇+金融"与"碳汇+司法"双轮驱动的生态经济价值转化路径 [2] 收益分配机制 - 碳汇收入40%以上反哺岛上生态保护 制定碳汇收入分配实施方案 [2] - 碳汇资源优势转化为岛民实际收益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模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