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保险

搜索文档
平安产险:预估2020-2030年绿色交通领域保费约2万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9-13 11:20
行业研究报告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正成为绿色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和制度型基础设施 通过产品创新 数据驱动定价和全流程风险管理服务主动赋能绿色交通转型[3] - 预估2020至2030年绿色交通领域保费规模约为2万亿元[3] - 保险角色与风险形态同步升级 不仅需要提供风险保障 更需要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助力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4] 新能源汽车发展数据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20年不足500万辆跃升至2024年3140万辆 全球占比超过60%[4] - 新能源车险保费从2015年34亿元增至2023年1001亿元[4] - 保险深度由0.2%提升至11.5%[4] 低空经济保险发展 - 无人机保险保费规模从2015年不足亿元增至2024年7亿元[3][4] - 年复合增速达15%[3] 轨道交通保险保障 - 轨道交通工程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逾万亿元[3][4] 保险功能升级 - 保险功能从单一赔付转向"风险识别—过程管控—智能理赔"全周期服务[5] - 平安产险在长沙地铁4号线应用PS-InSAR卫星遥感监测毫米级沉降[5] - 在山东等地区部署"信号灯"和减速带等设施 推动试点路段行人事故下降[5] 公司产品创新 - 平安产险创新产品包括森林碳汇指数保险 智能辅助驾驶责任险 低空领域政府救助保险和电池衰减补偿责任保险[5] - 公司致力于为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5]
保险业如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8:52
文章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通过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和投资引导等多维度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4][5][7] - 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通过战略规划、科技应用及产品服务创新 在绿色保险领域提供超12万亿元风险保障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7][8][10] - 公司深度参与广东省巨灾保险制度 累计提供107亿元台风强降雨风险保障 并运用鹰眼系统提升灾害预警准确率至70% [10][11][12] - 在服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 公司通过绿色农险、古树保护及美丽圩镇建设等措施 提供157亿元农业风险保障并种植近3万棵树 [13][14] 绿色保险政策与定义 - 绿色保险定义扩展至环境资源保护、绿色产业运行及绿色生活消费 包含负债端保险产品与资产端绿色投资 [5] - 2022年原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 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出台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5][6] - 绿色保险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需求 [6] 行业发展方向 - 加强绿色保险专属产品创新与差异化费率体系建设 [7] - 强化风险减量管理服务 通过防灾防损预警降低事故发生率 [7] - 完善绿色投资体系以支持绿色产业融资需求 [7] -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经营全流程 [7] 公司战略与组织架构 - 将绿色金融列为重点战略 2025年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并由一把手挂帅 [7] - 设立绿色金融专营部门 从承保理赔服务全流程支持创新 [7] 科技赋能与气候变化应对 - 自主搭建鹰眼系统DRS3.0 集成AI与卫星遥感技术 实现72小时灾害预警 准确率超70% [8][11] - 2025年上半年为广东省18.2万家企业发送1163万条自然灾害预警 [12] - 2016年以来累计提供107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支付赔款超11亿元 [10]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在绿色交通领域推出人工智能责任保险和充电桩综合保险解决方案 [8] - 在绿色建筑领域开发绿色建筑性能保险 [8] - 在能源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 创新开发碳捕集损失、电池能效衰减等产品 [9] - 开发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和IDI风险地图管理系统 助力社会治理 [9] 绿色农业与生态保护 - 2024年承保绿色农险覆盖1715个客户 提供157亿元风险保障 支付赔款382万元 [13] - 落地全省首单森林种苗收入保险 提供60万元风险保障 [13] - 搭建古树名木智慧管理平台 为16082棵古树提供2.66亿元风险保障 [13][14] - 开展82场植树活动累计种植近3万棵树 并向乡村协会捐赠1100万元专项基金 [14] 日常经营低碳转型 - 电子保单覆盖车险与非车险业务 实现无纸化服务 [10] - 通过"绿色出行计划"鼓励低碳出行 2024年1.7万车主参与 减少10.6万kg碳排放 [10]
广东金融大讲堂|保险业如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18:12
绿色保险定义与政策背景 - 绿色保险内涵从传统气候环境类产品扩展至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领域 包括负债端保险产品服务和资产端绿色产业投资[2][3] - 2022年11月原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统一定义绿色保险 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重点任务[3] 行业发展方向 - 加强绿色保险产品创新研发 构建差异化费率体系应对绿色低碳转型风险[4] - 强化绿色保险风险减量管理服务能力 利用风险管理优势提供防灾防损预警服务[4] - 完善绿色投资体系建设 重点支持绿色产业和企业融资需求[4] -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经营全流程 倡导绿色工作和生活方式[5] 公司战略举措 - 将绿色金融列为重点战略规划 2025年成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并设立绿色金融专营部门[6] - 2024年为市场主体提供绿色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超12万亿元 赔款超28亿元[6] - 通过"保险+科技"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自主搭建鹰眼系统DRS3.0应用于城市防灾体系[7] 产品与服务创新 - 绿色交通领域开发人工智能责任保险和充电桩保险综合解决方案[7] - 绿色建筑领域开发绿色建筑性能保险 能源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及碳捕集损失等创新产品[7] - 安全生产方面打造信息化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提供事故预警[8] - 开发IDI风险地图管理系统实现住宅工程质量风险全流程管理[8] 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 - 2024年承保绿色农险覆盖超1715个客户 提供超157亿元风险保障 支出赔款超382万元[12] - 在清远落地全省首单森林种苗收入保险提供60万元风险保障[12] - 搭建古树名木智慧管理平台 2025年3月在清远落地全国首个集成化守护平台[12] - 捐赠1100万元专项基金开展82场植树活动种植近30000棵树[13] - 为全省16082棵古树名木提供总保额超2.66亿元的风险保障[13] 科技赋能与灾害应对 - 鹰眼系统3.0集成AI大数据等技术 构建全链条风控体系 覆盖十余种灾害类型[11] - 实现提前72小时灾害预警 准确率超70% 分辨率达1km*1km[11] - 2025年上半年为广东省18.2万家企业发送1163万条自然灾害预警[11] - 2016年以来累计提供台风和强降雨风险保障107亿元 支付经济补偿超11亿元[9][10] 绿色经营与低碳倡导 - 电子保单覆盖车险非车险业务 提供80余类在线无纸化服务[9] - 2024年通过"绿色出行计划"吸引1.7万车主参与 停驶天数总和超30万天 减少10.6万kg碳排放[9]
保险业交出稳中有进“周年答卷”
金融时报· 2025-09-04 16:41
核心观点 - 新"国十条"政策实施一周年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在资产规模、保费收入、赔付支出等核心指标实现稳步增长 服务民生保障和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 并通过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动能 [1][2][12] 行业整体表现 - 保险业总资产达39.22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9.2% [2] - 资金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4% [2] - 原保费收入3.74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其中人身险公司2.77万亿元增5.4% 财产险公司9645亿元增5.1% [2] - 赔款与给付支出1.3万亿元 同比增长9% 增速快于保费增长 [2] 民生保障服务 - 巨灾保险为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风险保障 覆盖20多个省份试点 [3] - 2025年汛期支付极端强降雨灾害赔款20.5亿元 [3] - 商业健康险2024年赔付支出4052亿元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余额超2.5万亿元 [4] - "沪惠保"累计赔付超22亿元 单人最高赔付超300万元 [4] - "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达615.9万人 累计赔付近38万人次 [4] - 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9亿人 累计筹资超千亿元 支出逾850亿元 [5] -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达329只 [5] - 中国人寿积累商业保险年金责任准备金近4万亿元 [5] - 中国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 [5] 实体经济服务 - 中国人保2025年上半年为科技活动提供保险保障近24万亿元 [6] -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设立鸿鹄基金总规模925亿元 [6] - 人保财险绿色保险风险保障126.35万亿元 同比增长23.9% [7] - 太保产险绿色保险保费收入占比超30% 同比增速13.03% [7] - 新华保险服务实体经济投资余额突破1.21万亿元 [8] - "五篇大文章"投资余额近1500亿元 同比增长54% [8] 行业深化改革 - 2025年上半年新推分红险产品259款 占寿险新产品总量33% [11] - 太平人寿长险首年期缴保费中分红险占比87.1% 新单长险分红险占比91.3% [11] -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数量从2019年2642家降至2024年2539家 [11] - 吉林省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销62家 机构总数较年初下降11.7% [11] - 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10]
中国财险(02328):承保盈利提升,龙头优势夯实
国信证券· 2025-08-27 23:1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44.55亿元,同比增长32.3% [1] - 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市场份额33.5%居行业首位 [1] - 承保利润130.15亿元,同比增长44.6% [2] - 总投资收益172.60亿元,同比增长26.6%,总投资收益率(未年化)2.6%,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3]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55/1.67/1.77元/股,对应P/B为1.33/1.28/1.23x [4][5][9] 业务发展 - 车险业务保费收入1,440.65亿元,同比增长3.4%,家自车业务占比提升至73.4% [2] - 非车险业务中意健险服务收入增长25.1%,企财险增长4.3% [2] - 综合成本率94.8%,同比优化1.4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71.8%(下降1.7pt)、综合费用率23.0%(下降3.1pt) [3] - 车险COR下降2.2pt至94.2%,费用率大幅优化4.1pt [3] - 非车险中意健险COR上升1.9pt至101.8%,农险和责任险COR均优化 [3] 投资策略 - 权益资产占比提升至26.1%,投资收益贡献大幅增长 [3] - 调整债券结构,将部分信用债转为利率债并拉长久期,把握利率高点加大配置 [3] - 适当提升杠杆率实现较好收益 [1] 战略布局 - 深化科技金融、绿色保险、普惠金融领域布局 [4] - 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优化风控模型和运营效率 [4] - 衔接国家医保改革,拓展文旅、互联网等领域业务 [2] - 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推进小微企业保险覆盖率 [2]
人保财险: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2.3%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7 18:52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市场份额33.5% [1] - 保险服务收入2490.4亿元,同比增长5.6% [1] - 承保利润130.15亿元,同比增长44.6%,综合成本率94.8%,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1] - 总投资收益172.6亿元,同比增长26.6%,净利润244.55亿元,同比增长32.3% [1] - 净资产收益率(未年化)9.0%,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1] - 总资产8046.05亿元,较年初增长3.4%,净资产2810.61亿元,较年初增长7.8% [1]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35.4%,较年初上升2.8个百分点 [1] 业务规模与客户覆盖 - 为1.29亿个人客户和455.35万团体客户提供风险保障,承担保险责任金额1649.95万亿元 [1] - 科技保险承保高新技术企业12.71万家 [2] - 社保业务服务参保群众7.94亿人次,地方性巨灾保险覆盖23个省、127个地市,保障人口4.43亿人 [2] - 长期护理险覆盖16个省(区、市)、50个地市,试点城市参与率65.3%,承保人数8100万人次 [2] 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展 - 创新推出专利密集型产品责任险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生产内容侵权责任险 [2] - 探索建立绿色保险费率调节机制,为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提供风险保障6834亿元 [2] - 承保新能源汽车数量同比增长36.8% [2] - 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44万亿元,承保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3.37亿亩 [2] - 优化网络安全保险定价模型 [2]
2025年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
13个精算师· 2025-08-25 18:09
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 - 排行榜涵盖173家保险公司 市场价值总额达88202.23亿元[3][8] - 采用保险公司定价模型(ICPM) 基于40多个显著性变量进行动态非线性一般均衡定价[9] - 榜单数据基准日为2025年7月31日 未披露2024年报的公司未纳入研究[12] 头部企业市场价值表现 - 阳光集团以744.49亿元位列第19位 阳光人寿以737.53亿元紧随其后[4] - 国寿财险以725.65亿元排名第21位 中华财险以415.45亿元位列第22位[4] - 平安养老以406.86亿元排名第23位 中华保险集团以400.02亿元位列第24位[4] 中游企业市场价值分布 - 中信保诚以379.38亿元位列第25位 大地财险以352.16亿元排名第26位[4] - 中再财再以343.41亿元位列第27位 中英人寿以341.35亿元排名第28位[4] - 华泰集团以339.79亿元位列第29位 民生人寿以338.18亿元排名第30位[4] 尾部企业市场价值情况 - 瑞再企商以9.45亿元排名第161位 海峡金桥以8.28亿元位列第162位[7] - 合众财险以8.23亿元排名第163位 建信财险以8.14亿元位列第164位[7] - 安盛环球再保险以2.07亿元位列榜单末位 市场价值最低[8] 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 头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提升运营效率[11][13] - 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风险评估与定价 推动个性化产品定制[13] - 线上化服务模式普及 提升客户购买及理赔便捷性[13] 健康险与养老险市场发展 - 人口老龄化加速推动健康险/养老险市场快速增长[14] - 健康险领域重疾险/医疗险持续升级 长期护理险等新险种受关注[14] - 养老险领域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社区等多元化服务模式涌现[14] 监管环境变化影响 - 偿付能力监管强化 产品开发销售行为规范 信息披露要求加强[15] - 头部企业凭借合规优势更好适应监管要求 实现稳健发展[15] - 监管政策促进行业整合优化 提升整体竞争力[15] 绿色保险新兴领域 - 绿色保险作为支持环保的金融工具逐渐受到关注[16] - 环境污染责任险/可再生能源险等产品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6] - 绿色保险有助于优化业务结构 拓展新业务领域[16] 排行榜应用场景 - 为二级市场投资及一级市场投资入股提供参考[18] - 用于增资/IPO/并购定价/换股对价等资本运作场景[18] - 辅助股东/董事会评估管理层经营业绩[18] - 为高校研究机构提供行业研究基础数据[18]
打好“十四五”收官战:泰康在线以保险守护民生,用科技赋能未来
财富在线· 2025-08-25 11:18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民生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 形成良性循环 为经济注入活力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协同进步 [1] - 公司秉持让保险更安心 更便捷 更实惠的理念 提升风险保障能力 拓宽民生服务覆盖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 - 公司以科技驱动创新 以产品铸就保障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1] 产品服务与民生保障 - 公司提出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理念 引领带病体保险市场发展 为各类人群提供保险保障 [2] - 针对高发单病种构建覆盖疾病全周期的带病体保险产品体系 推出粉红卫士 蝴蝶卫士 松青卫士等好效保系列产品 [2] - 通过链接医疗资源 药品供应与支付环节 打造医 药 险协同发展生态样板 [2] - 为新市民群体定制普惠保险方案 截至2024年底已为60万名新市民提供保险服务 赔付金额累计超3亿元 [3] - 新市民群体规模近3亿 占全国人口超过20% 包括建筑工人 外卖骑手 网约车司机等 [3] 实体经济服务与绿色转型 - 公司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服务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4] - 创新推出泰乐保系列企业综合保障险 覆盖九小场所火灾 爆炸 顾客伤害等经营风险 [4] - 截至2024年底为全国8000余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近百亿风险保障 赔付金额达170余万元 [4] - 健全绿色保险服务 参与环保 清洁能源 基础设施升级等绿色产业发展 提供风险保障超2千万件 [4] - 2025年8月上线车险好投保平台 缓解新能源车主投保难 投保贵问题 [4]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累计投入超20亿元用于科技研发 申请专利技术超400项 [6] - 构建覆盖保险全链条的数字化运营与服务能力 自主研发全流程免人工AI审核模型和医疗数字理赔模式 [6] - 承保核保自动化率高达99.98% 单日最高处理保单量超过5000万笔 [6] - 车险理赔业务全年线上结案率突破30% 自动核赔率与线上案件自动核损率分别达到50%和57% [6] 风险管控与社会治理 - 打造覆盖业务全链条的反欺诈防护网 自研反欺诈管理平台累计减损超3800万元 [7] - 构建事前防御 事中应急 事后守护的全周期风险减量服务体系 [7] - 十四五期间累计发送预警短信超295万条 受理相关报案超8500件 结案赔付金额近1.07亿元 [7]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发挥保险+科技 保险+服务优势 提升保险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 [8] - 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以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8]
中华保险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
新华网· 2025-08-12 14:15
品牌价值表现 - 中华保险入选2023年中国品牌500强第239名 较2022年上升6名 [1] - 品牌价值达423.61亿元 较2022年提升57.93亿元 [1] 公司战略定位 - 全国唯一以"中华"冠名的国有控股保险集团公司 [3] - 坚守服务国家、服务三农、服务民生的初心使命 [3] - 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3] 国家战略服务 - 为航天、电力、铁路等大国重器提供保险支持 [4] - 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战略 支持新发展格局构建 [4] - 绿色保险为低碳行业提供风险保障超8500亿元 [4] - 直接投资绿色低碳行业12.7亿元 [4] 农业保险业务 - 农业保险先行者 深耕农险市场37年 [5] - 设立近3000个分支机构和6800多个乡村保险服务站 [5] - 2022年保障覆盖4.2亿亩耕地森林和7.3亿头畜禽 [5] - 为1783万次农户提供4806亿元风险保障 [5] - 开发高标准农田质量保证保险等创新产品 [5] - 2022年支付防灾减损费1.4亿元 [5] 普惠金融服务 - 推进"农业保险+信贷直通车"项目 [5] - 实施90多个智慧县域普惠金融项目 [5] - 试点"活体抵押+保险保障+银行授信"模式 [5] 数字化转型 - 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 [6] - 2022年优质家用车续保率达66.2% [6] - 实施数字农险工程 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 [6] - 创建种植业空天地一体化承保理赔模式 [6] - 首创海洋牧场保险 [6] - 创建养殖保险保处联动威海模式 [6] 社会责任履行 - 打造中华情·保险美等公益品牌 [7] - 2022年派驻158名干部全脱产驻村帮扶 [7] - 开发扶贫保等产品 为300多万边缘脱贫户提供近5000亿元保障 [7] - 在7省区17地市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保险 [7] - 重点帮扶县各险种保额达7100亿元 惠及65万户次 [7]
“数字中华”加强科技赋能,特色险种提升多元保障,中华财险深入推进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14:14
绿色保险产品创新 - 首创大熊猫养殖保险产品 为388只熊猫提供超4亿元风险保障 [2] - 推出森林碳汇价值保险 在四川为6.7万亩碳汇林提供613.23万元保障 在山东为28万亩公益林提供1680万元保障 [4] - 开发古树名木综合保险 在泰安为16800株古树提供2.45亿元保障 在眉山为16棵古树提供64万元保障 [6] - 创新海洋牧场巨灾保险 采用指数型专属产品设计 支持风灾与高温灾害组合承保 [7] - 推出环境污染责任险 在河北累计承保企业6166家 保额达59.36亿元 [6] - 开发新能源汽车专属条款 将充电期间纳入保障范围 [6]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建设 - 与阿里云战略合作构建新一代核心系统 完成数十个业务系统分布式改造 [8] - 实施"数字农险"工程 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承保理赔 [8] - 在广东推出"智慧农业稻田好管家"项目 对1.5万亩水稻田进行遥感监测 [9] - 开发"保险云鱼塘"项目 通过5G物联网技术实现水质监测与病害预警 [9] - 在湖南开展10万亩松材线虫病无人机普查 [9] - 在四川建立牦牛养殖溯源体系 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慧大数据平台 [10] 生态保护与碳中和实践 - 通过大熊猫保险为119只熊猫提供66次出行保障 [2] - 认养大熊猫"华宝" 深化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合作 [3] - 碳汇保险赔款可用于灾后救助与森林资源培育 [4] - 在高原地区通过科技手段缓解草畜平衡矛盾 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10] - 绿色保险产品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低碳转型 [1][10]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农险业务规模稳居全国第二 [8] - 作为全国唯一"中华"冠名国有控股财险公司 [1] - 绿色保险兼顾风险管控与资金配置功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