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提升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这条“短线”高铁,为何“砸锅卖铁也要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23:22
杭衢高铁建设进展 - 杭衢高铁于2020年5月全线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12月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目前进入试运行阶段[3][5] - 线路正线全长约13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6座车站,桥隧比达78.7%,总投资约236.3亿元[5][6] - 通车后杭州到衢州通行时间将从约1小时缩短至40分钟左右,到上海时间从2个多小时变为90分钟[5] 杭衢高铁战略意义 - 该线路是浙江省加强对安徽、江西、福建等省份辐射开放的关键通道,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向中部地区延伸的重要跳板[6] - 作为国内首条采用"PPP+EPC"模式运作的高速铁路,由社会资本方主导投资和工程总承包建设[6] - 未来需争取与沪昆铁路、九景衢铁路互通以服务更广客源,并力争成为高铁城际化运营试点优化运力资源[7] 数字经济发展目标 - 广东省计划到2027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8] - 目标打造3个万亿级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8]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突破6万家,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8] 职业技能与养老服务 - 苏州市未来两年计划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8万人次,高技能人才9万人次[9] - 山东省计划到2029年年底前,城镇社区建设不低于35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1] - 河南省将在全省分批次培育高品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对入选试点给予省级财政资金支持[10] 消费环境与毕业生就业 - 中国拟确定15个城市纳入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14][15] - 202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270万人,同比增加48万人[13] - 商务部将推动二手车出口由"规模增长"迈向"价值增长",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丰富多元产品[12]
第七届苏州技能英才周启动
苏州日报· 2025-11-20 08:29
第七届苏州技能英才周启动仪式昨天(11月19日)举行。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一级巡视 员王晓君,江苏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陈静,苏州市副市长查颖冬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发布了"技能照亮前程"苏州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苏州市人社局分别与京东 集团、小米集团签约,并为特级技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授证,为江苏省高水平技工院校、江苏 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授牌。 苏州市自2013年起率先举办技能英才周,每两年一届。本届技能英才周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 重点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技能状元大赛、校企合作洽谈等活动。 ...
提升职业技能 四川三年将培训150万人次以上 锁定制造业数字经济等十大领域
四川日报· 2025-10-27 08:27
根据《方案》,到2027年底,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更加匹配、技能培训生态更加健康多元、技 能价值实现路径更加畅通,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技能人才支撑。"紧扣产业发展和行业所需,是 此次培训的特点之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先进制造业和低空经济两大领域为 例,先进制造业方面将聚焦智能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物制造、 新一代通信技术等前沿领域,面向钢铁、石化等传统制造业整合升级,每年组织开展培训5万人次以 上。低空经济领域方面,将立足四川西部航空航天产业高地、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战略定位,聚焦成都、 自贡、绵阳重点产业集群的技术迭代需求,开展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低空空域运行管理、飞行操作和 服务保障等领域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每年培训5000人次以上。 ●聚焦智能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每年培训5万人次以上 ●以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群体为重点,实施百万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通过3年时间,全省统筹开展市场化和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根据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厅等24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四川省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 简称《方 ...
政策点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体会
财通证券· 2025-10-24 11:4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3日召开,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系统布局七大发展目标[2] - “十五五”规划旨在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夯实根基[2]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十五五”期间将推动制造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并布局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兴赛道[2]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实体经济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2] - 投资建议关注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绿色低碳工艺、脑机接口等赛道具备核心技术与产业链整合优势的龙头企业[2] 对外开放与贸易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制度型与自主开放,拓展贸易和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2] - 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未来将加快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本地化生产与产业协作[2]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本地化生产和产业协作的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的龙头企业[2] 就业与民生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2%左右,但青年群体(16-24岁)失业率持续高企,达17.7%[2] - “十五五”期间将着力扩大制造业、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岗位供给,完善青年实习见习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2] - 投资建议聚焦教育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及数字就业服务等领域的平台型或专业化企业[2] 风险提示 - 政策进展不及预期、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技术商业化进程遇阻等风险[2]
陕西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取得阶段性成效
陕西日报· 2025-10-23 08:35
就业与收入核心数据 - 1月至9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7.77万人,同比增加0.55万人 [1]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和6% [1] 稳就业政策举措 - 实施支持促进就业提质扩容7个方面政策举措 [1] - 通过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40.39亿元 [1] - 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41亿元、扩岗补助1632万元 [1] 就业创业公共服务 - 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788个、零工市场112个 [2] -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83亿元,扶持创业6416人,带动就业3.13万人 [2] - 组织创业培训1.48万人 [2] 职业技能培训 - 开展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25.93万人次 [2] - 重点围绕制造业、数字技能、新职业等领域提升技能 [2] 重点群体就业支持 - 全省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达220.62万人 [3] - 其中省外务工56.98万人、乡村公益岗位安置19.94万人、就业帮扶车间吸纳2.39万人 [3]
广东推进院校、企业深度协同 产教评融通照亮就业之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9-28 08:29
产教融合政策与模式 - 广东省四部门印发《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旨在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为劳动者提供全周期就业服务[1] - 广东省提出《"技能照亮前程人才赋能产业"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2025—2027年)》,计划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类证书持有者150万人次以上[5] - 企业出岗位、标准、师傅,学校出学生、教师、资源,政府出政策、服务、管理,形成协同机制[5] 院校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 - 广州市技师学院推行"微专业"课程改革,采用"主专业+辅修模块"路径,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各产业系每年递增1-2个新专业[2] - 学院将汽车交通类专业向飞行器方向转变,通过竞赛、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融合实现提前布局[2] - 企业导师教授服装3D设计等课程,学生设计被采用可获得奖学金,接触行业最新技术与企业要求[1] 企业主导的订单式培养与实训 - 广东鼓励企业拿出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学生学徒培养,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实训环节[3] - 广州工控集团旗下孚能科技设立"订单班",学生在产教评一体化培训中锻炼技能并获得职业技能资质[3] - 希音公司建立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和共享实训基地,培训还原真实服装质检场景,学员可快速上岗[3] 技能竞赛与职业发展通道 - 广东支持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培,将企业岗位标准融入竞赛标准[4] - 参赛选手通过备战大赛学习编程等新技能,提升实操能力,为灯光设计师、调光师等岗位打下基础[4] - 竞赛直通渠道打破学历、资历限制,助力职业发展跃升[4] 生态链建设规模与成效 - 广东已遴选171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吸引比亚迪、格力、小鹏汽车、库卡等制造业企业成为链主企业[5] - 库卡机器人实训现场开展产教评一体化试点培训,100多名首期学员学习机器人编程、系统运维等课程,考核合格可签订跟岗实习协议实现"无缝"上岗[3] - 共同建设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构建"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培训模式[5]
免费!电商运营培训助力技能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9-19 02:25
培训概况 - 为期三天半的免费培训旨在提升个体工商户及求职者的电子商务运营能力 [1] - 课程内容涵盖短视频拍摄与剪辑、账号运营、AI应用等热门领域 [1] - 课程设置紧凑合理,兼顾理论与实践,力求使学员短时间内掌握电商运营核心技能 [1] 培训实施与反响 - 9月17日由师市人社局主办、启航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承办的电商运营培训班开班,吸引大量学员咨询和注册 [3] - 学员反馈培训内容实用,老师手把手教授短视频拍摄与剪辑及账号运营推广 [4] - 培训学校校长表示开展培训旨在助力个体工商户紧跟电商发展潮流,拓展销售市场,推动经营转型升级 [4] 培训目标与意义 - 电商经济已成为推动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力量 [4] - 师市人社局通过公益培训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帮助群体适应新业态、掌握新技能 [4] - 培训班不仅教授技术操作,还注重培养学员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其自主创业或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4] 未来计划 - 师市计划将电商培训模式拓展至更多新兴领域,如跨境电商运营、直播带货实战、数字营销策划等 [5] - 计划形成多元化、系统化的职业技能提升体系 [5]
【咸阳】开展“技能照亮前程”行动
陕西日报· 2025-09-16 06:59
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咸阳市启动“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实施期限为当前至2027年底 [1] - 行动旨在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劳动者技能就业和技能成才 [1] 具体培训目标与规模 - 行动期间将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万人次以上 [1] - 每年培养养老、托育、家政、照护等康养领域技能人才2000人次以上 [1] - 每年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化培训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300人次以上 [1] - 新培育高技能人才3000人次以上 [1] 制度与支持措施 - 推进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推动职业学校毕业生“人人持证” [1] - 将定期公布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清单并细化差异化就业补助补贴政策 [1] - 支持培训品牌建设,推动技能强企工作,广泛开展各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1]
精准投喂“技能包” 结业即上岗 全国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512万人次
央视新闻· 2025-08-09 10:52
职业技能培训规模与成效 - 上半年全国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512万人次 [1][4] - 新增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85.1万人次 其中技师及以上13.3万人次 [4] - 江西通过线上线下平台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65万人次 [13] 重点培训领域与行业需求 - 国家聚焦先进制造 数字经济 低空经济 交通运输 农业农村 生活服务等领域发布专项培训文件 [2] - 养老护理员培训需求显著 河南漯河上半年培训700多名养老护理员 持证学员就业方向包括医院护工 养老机构及入户陪护 [31] - 江苏南通海门区投入100多万元财政预算用于育婴员 养老护理员等紧缺工种培训 上半年参训人数同比增长30%以上 [40][41] 培训模式创新与就业联动 - 江西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模式 促进技能增收 [16] - 贵州毕节开展"订单式"培训 学员结业后直接上岗 已培训200多人 [43] - 河南养老护理培训采用"两近"原则 培训地点与就业地点就近 解决用工与就业双重需求 [33] 典型案例与学员反馈 - 江西萍乡计算机装配调试培训班通过企业真实场景实操提升学员岗位适应力 [5][7] - 贵州育婴培训班学员何绍平通过培训掌握科学育儿技能 获得托育中心稳定工作 [45] - 江苏全职妈妈俞海燕通过免费家政师 育婴师连续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36][38]
冲一波夜校,“打工人”也要偷偷逆袭
中国青年报· 2025-07-17 10:56
青年夜校现象 - 北京上海等城市年轻人跨省跨区上夜校趋势明显 利用夜校技能提升工作效率 开辟副业或获得新就业机会 [2] - 夜校课程分为体验探索类和系统深度学习类 价格区间从五六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显著低于专业培训机构 [3][4] - 社交平台分享夜校经历形成传播效应 如"快乐和技能打包带走""打工人逆袭"等标签吸引更多学员 [4] 课程内容与结构 - 课程设计聚焦实用技能 包括互联网营销 粤语 AI应用 无人机操作 工业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4][6][7][9] - 采用小班教学(4-6人) 注重实操 如AI课程每节课仅讲解2-3个知识点 70%时间用于手把手指导 [6] - 设置初级/进阶/高阶分级体系 学员可反向提出开课需求 形成动态课程更新机制 [9][10] 学员画像与需求 - 主要学员包括待业青年 在职转岗者 新就业群体(外卖/快递员) 哺乳期宝妈等 [4][9] - 60%以上学员为跨区域上课 部分单程通勤时间达2小时 深圳某AI课程实际到课人数超报名人数140% [6][8] - 实用技能类课程报名"秒光" 学员中职业转型需求占多数 副业增收需求同比增长显著 [10] 教学成果转化 - 学员成功案例包括:直播话术优化使带货转化率提升 粤语听力突破改善职场融入 AI工具将设计初稿周期从2月缩短至2小时 [4][5][7] - 学员组建学习小组持续输出成果 如AI视频小组保持日更2条 粉丝量稳步增长 [6] - 技能认证衔接明显 如无人机课程学员后续考取执照 工业设计学员转向机器人领域 [7] 商业模式与社会价值 - 社区公益模式降低门槛 深圳龙华区课程完全免费 覆盖低收入群体学习需求 [6][9] - 形成"学习-实践-就业"闭环 约15%学员结业后转为夜校工作人员或讲师 [4][9] - 解决新职业技能断层问题 如骑手通过无人机课程储备"飞手"技能应对行业变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