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竞争

搜索文档
刘强东:尊重王兴,不是仇人,酒旅不打价格战,还有大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1:00
企业家关系与竞争理念 - 呼吁民营企业摒弃个人恩怨 聚焦战略和信誉等良性竞争 [1][3] - 强调企业应通过战略 商业模式 价值创造和信誉赢得消费者 [1][3] - 表示尊重美团王兴和莆中 希望企业间保持开放和简单的关系 [1][4] 平台竞争策略 - 支持比拼品质 安全和价格的"向上卷" 反对低端化扒利润的"向下卷" [1][6] - 提倡平台企业自我克制 遵循"三毛五理论"让产业上下游都有生存空间 [6] - 将通过外卖和酒旅业务创新推动行业向上卷 [6] 酒旅业务布局 - 明确表示京东进军酒旅不会打价格战 不会让酒店从业者进一步降低价格 [1][8] - 计划在约两三周后公布全新的酒店发展计划 [1][8] - 认为酒店行业存在巨大痛点 新商业模式将避免服务品质下降和利润空间挤压 [8] 外卖业务进入原因 - 因外卖平台扣点高达25%入局 指出大部分餐饮从业者净利润达不到25% [10] - 高扣点导致食品安全无法保障 幽灵餐厅横行和食品品质下降 [10] - 为所有全职外卖骑手足额缴纳五险一金 行业15年来首次 [8] 自营模式创新 - 七鲜小厨自营模式上线两个月日均订单超1500单 产能全部爆满 [13] - 5公里范围内商家单量暴涨30% 未挤压餐饮从业者收入空间 [13][14] - 计划在全国开设10000家到15000家七鲜小厨覆盖所有区县 [14] 创业历程与业务拓展 - 2004年转型线上模式 明码标价 全正品和开发票 五六年后成最大电脑配件销售商 [16] - 2009年逆势进入家电领域 当时家电毛利率17%-18% 零售商净利润达6% [17] - 2016年成为全国最大家电零售商 并逐步拓展商超 生鲜 家居等品类至行业第一 [17]
“外卖大战” 正酣,刘强东欲邀王兴面谈,期望企业竞争更开放
搜狐财经· 2025-09-16 22:57
公司动态 - 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京东品酒会敬酒环节就外卖市场竞争发声 透露曾试图与美团创始人王兴会面但未能实现[1] - 刘强东呼吁企业间秉持开放态度 以良性竞争促进行业进步[1] - 刘强东强调民营企业间交流应简单直接 面对面沟通有助于化解分歧和共探发展[3] - 刘强东指出竞争应靠战略、商业模式、价值创造和信誉赢得消费者 不应上升为个人恩怨[3] - 刘强东为京东外卖净利润设定红线要求永远不超过5% 旨在约束盈利欲望并将资源投入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提升[4] 行业竞争态势 - 京东与美团在外卖市场多个维度展开较量 包括骑手招募、商家争夺和用户补贴[3] - 京东宣布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承担所有费用 推出百亿补贴和对商家限时免抽佣等措施[3] - 美团凭借长期积累的市场份额、庞大骑手队伍和成熟运营体系应对竞争[3] - 京东曾发布公开信指责竞对平台强迫骑手"二选一"禁止承接京东订单 美团予以否认但引发行业关注[4] - 双方竞争关系可能出现缓和契机 行业关注未来是否通过对话推动健康可持续发展[4]
比亚迪高管重申不拉踩同行原则,倡议避免网络纷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6:38
公司战略与价值观 - 公司专注自身发展且从不主动针对同行 体现其注重防守和不主动攻击的价值观 [1] - 公司高管向粉丝发出倡议避免陷入无谓网络纷争 强调良性竞争推动行业进步 [1] - 公司董事长在股东大会强调不拉踩同行是基本原则 认为恶意贬损会伤害行业生态 [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汽车市场与全球汽车市场容量巨大 能够容纳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1] - 公司提出"只比亚迪成不了中国汽车"的行业认知 强调多元化竞争的必要性 [3][4] - 公司视频内容获得19.6万次观看 显示其行业倡议引发广泛关注 [4]
比亚迪李云飞再提“不拉踩同行”
经济观察网· 2025-08-18 16:01
公司动态 -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通过微博视频向"迪粉"发出倡议 避免陷入无谓的网络纷争 [2] - 公司表示与"咏春"有共同价值观 注重防守 不主动攻击 [2] - 比亚迪强调专注自身发展 不主动针对同行 [2] 行业观点 - 中国汽车市场容量大 全球市场更大 容得下百花齐放 [2] - 良性竞争能推动行业进步 恶意贬损将伤害行业生态 [2]
比亚迪李云飞倡议迪粉避免网络纷争,称不主动针对同行
新浪科技· 2025-08-18 14:17
公司战略与价值观 - 公司高管李云飞强调比亚迪注重防守、不主动攻击同行,专注自身发展 [1] - 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重申不拉踩同行是比亚迪的原则 [1] - 公司倡导"咏春"价值观,认为良性竞争推动行业进步,恶意贬损伤害行业生态 [1] 行业格局与竞争 - 公司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容量大,全球市场更大,能够容纳多个品牌共同发展 [1] - 公司提出"百花齐放,百船出海"的行业发展愿景 [1] 粉丝关系管理 - 公司高管公开呼吁"迪粉"避免陷入无谓网络纷争 [1] - 公司希望粉丝成为"中国品牌向上发展的助推器"而非参与恶意竞争 [1] - 公司多次公开反对"拉踩"行为,表明一贯立场 [1]
比亚迪高管再提“从不拉踩同行”
第一财经· 2025-08-18 12:10
公司战略与行业竞争 -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倡议避免陷入无谓的网络纷争,强调公司专注自身发展,不主动针对同行 [1] - 李云飞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和全球汽车市场足够大,容得下百花齐放,良性竞争推动行业进步,恶意贬损伤害行业生态 [1] -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强调不拉踩同行是公司的原则 [1]
比亚迪高管再提“从不拉踩同行”
新浪财经· 2025-08-18 12:05
公司动态 -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倡议避免陷入无谓的网络纷争,强调公司专注自身发展,不主动针对同行[1] -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强调不拉踩同行是公司的原则[1] 行业观点 - 中国汽车市场和全球汽车市场容量大,能够容纳百花齐放的局面[1] - 良性竞争能推动行业进步,恶意贬损将伤害行业生态[1]
21评论|陆铭:外卖行业呼吁平台良性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5:16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卖行业燃起新一轮的"补贴大战"。淘宝闪购、饿了么、美团、京东外卖等主要平 台为争夺市场份额与用户流量,纷纷祭出巨额补贴策略。平台试图通过大幅提升骑手收入及用户端优惠 力度,在短期内吸引海量用户下单,并吸纳以众包骑手为主体的庞大骑手队伍,以期在竞争中占据优 势。 这场"补贴大战"产生了对外卖订单的刺激,对于拓展外卖渗透率、改变消费习惯,并进一步衍生出服务 到家的模式有其积极意义。例如,数据显示,本轮补贴竞争显著提升了在西部地区(如西北地区)的平 台渗透率,带动了当地外卖单量的快速增长,骑手数量的增幅也更为显著。然而,这种补贴扩张也引发 了市场对于补贴偏向、劳动力市场波动等方面的担忧。行业内外期待平台能积极回应关切,转向更为良 性的竞争模式。 第一,补贴浪潮下,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尤为突出。北京市烹饪协会的问卷调查显示,1/3的受访商户 明确感知平台补贴存在对大型连锁和中小商户的区别对待。 大商家凭借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高效的运营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外卖单量激增的需求,在食材采 购、工作人员调配等环节展现出显著优势。同时,依托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 ...
外卖行业呼吁平台良性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5:09
外卖行业补贴战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卖行业爆发新一轮补贴大战,主要平台通过提升骑手收入和用户优惠争夺市场份额与用户流量 [2] - 补贴战短期内刺激了外卖订单增长,提升了西部地区平台渗透率,但引发了资源分配不均、消费者认知扭曲、就业市场波动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2][4][5] - 平台需转向长期价值导向的良性竞争,平衡商业效率与中小商户权益,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6] 补贴战的积极影响 - 显著提升西部地区外卖渗透率,带动当地单量和骑手数量快速增长 [2] - 改变消费习惯,衍生出服务到家模式,对城市生活方式变革有积极意义 [2][6] 补贴战的负面影响 资源分配不均 - 1/3商户感知平台补贴存在大型连锁与中小商户区别对待 [2] - 大商户凭借供应链和规模优势更易获得补贴,美团等平台已启动中小商户扶持计划,追加投入覆盖超10万家小店 [3] 消费者认知与商户经营 - 长期低价补贴扭曲消费者价格预期,补贴退潮后可能导致需求萎缩 [4] - 订单激增造成商户运营压力,部分为维持低价牺牲品质 [4] 就业市场波动 - 7月美团众包、蜂鸟众包日均骑手数量增幅达百万级,但招聘放松管理要求埋下安全隐患 [4] - 补贴退潮后骑手收入可能下降,闲鱼二手电动车挂牌量激增420%反映市场过热 [4] 资源浪费 - "0元购"等促销导致超负荷运营和餐饮浪费,部分平台强制商家承担非主观原因损失 [5] 行业调整建议 - 平台需从亏损补贴转向提升服务品质、数字化赋能等长期价值 [6] - 流量分配向小商户倾斜,美团通过"零闯红灯"奖励等措施加强骑手安全治理 [6]
海辰储能董事长发内部信:不惹事,也不怕事,已搜集固定谣言源头与传播证据
新浪财经· 2025-08-07 11:33
公司声明与立场 - 公司强烈谴责恶意编造及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 并号召员工共同守护事业 [1][2] - 公司已发表严正声明 全面搜集谣言源头与传播证据 将依法追究造谣者及恶意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1][4] - 公司将为受谣言牵连的员工提供法律支持与关怀 尤其针对遭遇竞业限制滥用及商业秘密恶意指控的人员 [1][4]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创业初期为"三无创业"状态 过去五年专注储能赛道并经历疫情及行业周期挑战 [3] - 公司市场地位逐年攀升 从去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TOP3升至今年上半年电力储能全球TOP2 [3] - 公司拥有4000多项专利 构建技术护城河 并在长时储能领域领先布局 [3]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公司于2022年率先布局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产品研发 2023年底发布该产品 [3] - 基于同一系统架构平台 公司针对2小时场景需求衍生定义出∞Cell 587Ah产品 并于2024年率先发布 [3] - 公司已完成不同时长场景解决方案的全面布局 构建差异化创新的竞争优势 [3] 行业竞争与呼吁 - 公司呼吁各企业恪守竞争自律 摒弃产业霸凌及内卷内耗的狭隘逻辑 [1][4] - 行业应回归良性竞争 共同守护新能源行业的健康生态 [4] - 公司强调行业未来需将精力集中于技术创新突破而非恶意抹黑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