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效应

搜索文档
如何客观评估卖老股的估值
虎嗅· 2025-07-04 14:3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超越S曲线,作者:李刚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IPO节奏放缓,卖老股变成退出的一种重要手段。但老股应该按照什么估值卖,打几折,很多投资人在 面临这一问题时总是很纠结,不知道该如何定价。 实践过程中,卖老股的定价在卖方机构内部经常会遇到下面一些常见问题。 但对于退出人员来说,往往在市场找不到按照高价的买家。这个时候,市场愿意买的价格和投资经理愿 意卖的价格存在一定的差距,交易往往就难以达成。 遇到这种问题,我一般不太会强行地去说服投资经理接受某个价格,而是反问他"如果你是买家,你愿 意什么价格买入这家公司?"你愿意买入的这个价格,大差不差就是别人愿意买的价格。 不能你愿意8块钱买,一定要卖给别人10块钱。不能将市场买家当傻子。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如果我 愿意8块钱买,那我就按照7块、7.5卖,你总要让买家有赚钱的机会,要让买家有占了点便宜的感觉。 二、国资LP觉得卖的折扣太低了 现在有很多基金,LP也是投委,有一定的投票权,甚至否决权。尤其是一些国资LP,既希望要尽快退 出,又希望卖的价格要高。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好不容易在市场谈了个买家,投资经理也同意了,拿到 LP那去一沟通,LP说你这个折 ...
都说牛市来了,要不要把债基换成权益类基金?
天天基金网· 2025-07-03 19:35
1.牛市不等于赚钱,而且大概率会亏钱 以下文章来源于巴蜀养基场 ,作者九思基哥 巴蜀养基场 . 做好的理财经理教育,成为公募基金财富管理领域赋能的领先品牌,目前已服务280+金融机构和 100,000+理财经理。提供降费降佣背景下的行业各项解决方案(咨询、辅导、培训、基金产品测评、营 销策划等服务)基哥 18608036474(V信同号) "如果大家都觉得是牛市,很可能你买入就被套"了。 因为,市场是中性的: 的确上半年A股是很躁动的,人最怕的是同样都在投资基金,为什么别人收益超过20%,而自己投 资债基收益还不到2%。 该不该把债基全部换成权益类产品呢? 先给我出的答案:不该。 为什么 想想为什么现在亏损得厉害,因为在市场狂飙猛进的时候,买得太多。 现在市场虽然没有达到之前热度,但是有些板块明显过热,波动是加大了的。 破除熊市思维,是让我们不要"先入为主",受"锚定效应"影响,过于保守,而错失赚取超额收益机 会 不要天天盼望牛市,是让我们"留一份清醒",因为牛市是滞后指标,是提前播种的人收获的时候, 而不是此前没有布局此刻慌不择路,很容易"高位站岗" 如果要投资,还是得关注一下板块估值和投资性价比 2.债基 ...
A股已刷新了年内高点!给正在观望中投资者的三个实用性的建议
雪球· 2025-06-30 16:23
核心观点 - A股刷新年内高点至3462点,部分投资者因锚定效应踏空本轮行情 [2] - 投资应关注资产未来价值而非买入成本,需克服锚定效应心理误区 [2][4] - 当前A股处于牛市初期,估值、情绪面、政策面均支持市场走强 [8][9] 锚定效应分析 - 锚定效应指决策时过度依赖初始信息(如买入价),导致非理性行为:不愿止损或过早止盈 [4] - 熊市心理阴影强化锚定效应,投资者从多头转为空头,错失反弹机会 [5][6] - 典型表现包括"保本出"行为,导致踏空牛市初期行情 [4][7] 市场基本面分析 - 估值优势:A股处历史低位,相比美股、欧股性价比极高 [8] - 情绪反转:市场已充分定价悲观预期,情绪修复时机显现 [8] - 政策支持:政府明确推动股市上涨,债券收益率低位改善资金环境 [9] 投资策略建议 - 破除熊市思维:对比2008/2018/2020年底部,当前市场更具吸引力 [12] - 分批建仓:初始配置10%-20%资金,逢回调加仓,避免追高 [13] - 均衡配置:股债结合(指数增强基金+高股息资产+债券基金),分散风险 [14] 资产配置方法论 - 资产分散:股票、债券、商品等多资产组合 [16][17] - 市场分散:跨国内/国际市场布局 [17] - 时间分散:通过定投平滑择时风险 [17]
投资中最大的捷径:读一下《证券分析》升级版
点拾投资· 2025-06-27 21:01
《证券分析》书籍推荐 - 《证券分析》是价值投资的"圣经",长期位居华尔街畅销书前十,新版简体中文版更新15万字并邀请多位价值投资大佬撰写导读 [1][2] - 格雷厄姆在书中清晰区分投资与投机:投资者仅关注资产内在价值因素,投机者则关注市场因素和价格因素 [8][9] - 书中提出"安全边际"公理式定义:以显著低于企业内涵价值的价格买入,内涵价值测算需保持审慎保守 [10] 价值投资核心理念 - 投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错误方法会导致投入大量无效时间并亏损 [6][7] - 格雷厄姆首创现金流折现模型进行资产定价,纠正将价值投资简单等同于逆向投资的误区 [10] - 巴菲特证实格雷厄姆方法论的有效性,指出多数战胜市场者均来自格雷厄姆和多德体系 [11] 新版书籍升级内容 - 赛思·卡拉曼担任主编,结合行为金融学理论补充"锚定效应"等心理学内容 [13][14] - 新增陈光明、张磊等中国投资者导读,验证价值投资在中国市场的适用性 [15] - 全书扩展至110万字,通过实战案例强化方法论的可操作性 [16] 投资方法论特性 - 价值投资需完全聚焦企业内在价值变化,忽略短期收购、管理层诉求等非核心因素 [9][10] - 格雷厄姆体系提供可量化的投资标准,如安全边际测算和现金流分析框架 [10][11] - 方法论经90年市场检验仍有效,证明其非幸存者偏差而具普适性 [11][16]
中信建投|大消费联合电话会议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家电、电子产品周边、IP玩具、快递物流、乳品 - **公司**:美的、海尔、格力、海信、TCL电子、罗马仕、捷安特、绿联、安克、泡泡玛特、迪士尼、三丽鸥、叠纸心意、米哈游、乐高、Jellycat、顺丰控股、顺丰同城、中通、圆通、申通、伊利、新乳业、夏进、白帝、双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家电行业 - **财政补贴**:官方明确补贴金额继续下放,2025年上半年已使用约1600多亿元,下半年还有1300多亿元逐步下放,前期家电板块因担忧国补股价下跌,但资金仍会持续支持[2] - **白电市场竞争格局**:2025年美的采取激进价格策略提升市场份额,线上和线下份额同比显著提升,海尔和格力等头部公司整体份额也有所提升,部分二线品牌份额流失,行业格局重回龙头,一线品牌更稳健,格力利润增长预计优于收入增长,美的线下竞争程度低对利润率影响不大[3][4] - **黑电市场发展趋势**:电视机产品结构升级明显,大尺寸化和Mini LED化趋势显著,2025年1 - 5月电视机行业均价增长超十个百分点,头部公司均价提升,利润率提升明显优于收入端增长,海信海外去库存周期结束,国内外市场进入改善过程,黑电表现好于白电[5] 电子产品周边行业 - **跨境电商产品安全问题**:罗马仕充电宝起火引发关注,该品类因锂电池温控有安全隐患,部分品牌积极召回,充电宝品类相对分散但集中度高于充电线领域,CR5约为30%,全球市场规模约300亿美元,行业集中度提升或部分企业退出将为头部企业提供提升空间[6] - **信任度和价格锚定效应**: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周边质量和安全性要求高,倾向选择价格较高的品牌产品,苹果不再附赠充电线形成价格锚定效应,提升行业集中度,绿联、安克增长态势强劲[7] IP玩具行业 - **618期间表现**:2025年618期间表现亮眼,5月淘宝、天猫潮玩动漫周边品类同比增长31%,盲盒、手办周边等品类增长超70%,截至6月12日6个商家销售额突破亿元,近百个商家销售额突破千万,16款单品销售额破千万,最高单品GMV达7000万,超2400家淘系潮玩类店铺销售额同比三位数增长[8] - **突出IP和店铺**:淘系玩具IP成交榜前二十名有泡泡玛特、迪士尼、三丽鸥等,8个中国IP占主导,全周期成交榜前十名有泡泡玛特、叠纸心意、米哈游等,畅销产品以手办玩具、毛绒玩具及马口铁徽章为主,乐高、上海迪士尼乐园及Jellycat等品牌也表现突出[9][10] - **快速增长原因**:需求端Z世代成长带动二次元人群基数及消费能力提升,对情绪价值需求增加推动消费崛起;供给端上游国产IP内容丰富度提升,中游厂商提供优质供给,如布鲁可通过积木人创新概念降低成本、提高标准化程度、实现角色形象还原[11] 快递物流行业 - **618期间数据表现**:2025年618期间数据相对稳定,6月1号和18号当周表现不错,平峰时保持10% - 15%增长,24周揽收和派送量约39亿件,同比增速约17 - 18%,5月行业增速回落至20%以下,顺丰同比增速达31%,头部公司增速好于尾部,公司间市占率变化显著,总部策略转向回收部分终端加盟商价格政策推动抢量[12] - **价格竞争情况**:2025年1 - 5月价格竞争分化,申通价格降幅小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保持高增速,其他尾部公司增速不如往年,产能利用率未达预期,全国整体价格环比小幅下降,激烈竞争主要在华北地区,义乌等生产基地增速慢,市场份额被北方产量区分流[13] - **成本优化趋势及关注公司**:核心资源要素成本处于低位,科技技术应用催化运营成本端持续优化,直营物流企业压降资源供应商端成本更易实现利润释放,推荐关注顺丰控股和顺丰同城,加盟制快递企业关注现金流,中通和圆通长期值得持有,申通有望成为阿里快递策略调整最大受益方[14] 乳品行业 - **奶价及需求变化**:2025年四五月到现在,上游奶价处于阶段性平台或慢下滑时期,同比增速逐渐收缩,去化与奶粉需求基本共振,关键看下半年需求能否支撑奶价触底回升,目前奶牛存栏量低于2019年水平,奶源缺口逐渐收缩,预计中秋旺季及冬季消费回升阶段奶价和需求有望企稳[15][16] - **销售额表现及结构性机会**:二季度以来乳品行业销售额中高个位数下滑,常温液态奶市场疲软,高端、超高端产品较好,头部企业低温白奶及低温酸奶表现优于常温产品,下游餐饮、茶饮以及山姆等渠道定制化产品表现突出,乳品深加工比例约为1:8,对上游利用效率提升帮助显著,重点关注伊利和新乳业[17] - **伊利市场表现**:二季度终端动销下滑,但液态奶市场有望中低个位数增长,低温产品正增长,优酸乳新品带动增长,生育补贴政策节省渠道费用,全年双位数增长目标可期,一季度冷饮清仓后夏季旺季转正增长,加大深加工布局,具有成本优势,下半年奶价趋稳需求提升,深加工布局有优势,估值性价比高[18][19][20] - **新乳业表现**:二季度低温产品双位数增长,常温产品正增长,二季度有望中高个位数增长,重点产品芭乐酸奶具备爆品潜力,线上月销已突破1000万,产能补充完成有望突破2000万以上月销,低温酸奶毛利率基本在40%以上,礼品奶有望双位数以上增长[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夏进在山姆会员店每月销售绝味食品超600万,2025年与库迪咖啡合作,开拓低温赛道及重点市场,常温奶在常温白奶带动下增长,华东地区白帝、双丰等低温产品较多的公司表现优异,夏进、广西增速稍弱但整体有回升[22] - 乳制品产业链整体呈现积极态势,各公司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合作开拓新赛道以及提升产能等措施,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和回升[23]
打破锚定效应 获得消费与投资的自由
天天基金网· 2025-06-17 20:14
以下文章来源于睿远FUND ,作者小睿 睿远FUND . 睿远基金官方订阅号,第一时间发布睿远基金动态、分享优质基金及投资内容,做持有人长期利益最大 化的价值投资实践者。 当站在盲盒贩卖机前,盯着琳琅满目的款式,心里盘算着 " 再抽一次,说不定就是隐藏款 "—— 这一 刻,我们的消费决策或许正被 锚定效应 牢牢支配。 商家精心设计的 " 概率游戏 " ,让消费者以 59 元的价格为参照,却忽略了实际的不确定性。 同样的心理机制也影响着投资市场:有人被历史高点束缚,认为 " 跌这么多一定会反弹 " ;有人则锚 定在历史低点,面对优质标的的上涨趋势,却始终等待 " 回到更低价 " ,结果错失长期机会。 锚定效应, 让我们用过去的数字来定义未来的价值,它像一副有色眼镜,扭曲我们对风险和机会的判 断。 什么是锚定效应 锚定心理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 支配 ,就像沉入海 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影响人类的决策方向。 这一概念,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心理学家卡尼曼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在 思考与决策的过程中常常 过分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以至产生认知的偏差 ,学界后来 ...
618大促观察:策略革新、生态重构与长期主义
搜狐财经· 2025-06-17 00:46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ID:Retail-Finance 电商未来十年的胜负手,在于能否以"规则真诚度+场景创新力+价值稀缺性"构建"非你不可"的选择逻辑,让"被持续选择"成为比GMV更重要 的增长坐标系。 作者:喻博雅 编辑:鹤翔 无论是爆火的"谷子"文创还是全球顶流LABUBU,再到几乎将自己做成了奢侈品的老铺黄金,当代年轻人正用真金白银为情绪体验疯狂买单。而这些自 带溢价光环的爆款,亦用市场表现证明:消费零售远远没有外界想的那么差。 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首战告捷的潮玩行业在淘天平台已有6个商家破亿、近百商家破千万,16款单品销售额破千万,超2400家潮玩类店铺实现同比三 位数增长,乐高、泡泡玛特、Jellycat等"老面孔"凭借创意设计与情感共鸣强势领跑。 热潮席卷的远不止潮玩赛道。 618开售后,数据证明,天猫取消了满减,改用立减叠券这种更简单的方式,即便618的节奏拉长,全行业消费热情可能反而更加高涨:"亿元俱乐部"持续 扩容、大牌美妆预售即售罄、数码家电"国补效应"持续、高端轻奢与"它经济"登上风口…… 研究机构"易观数字商业"指出,今年618第一周期各平台的销售额均同比增长,淘宝天猫在份额较 ...
谈判后遗症来袭,小散又要被动背锅?
搜狐财经· 2025-06-12 19:06
市场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中美贸易谈判的官方声明描绘出一片祥和景象,但真相往往藏在细节中。昨晚老川的社交媒体发文,再次上演了熟悉的 戏码——他宣称自己"赢麻了",可当我们剥开华丽辞藻,看到的却是赤裸裸的数字游戏。GJD的护盘动作,绝非无的放矢,而是基于对市场流动性的精准把 控。今天,我将从三方面层层解析这场谈判的真相,帮助你用金融学视角看清本质。 一、中美谈判的真相:数据还原老川的障眼法 市场反弹的喜悦背后,隐藏着老川的惯用伎俩。他宣称谈判"大获全胜",却刻意混淆了关税计算的时间线——将自己第一任期的旧账纳入,却忽略我们的历 史数据。这种手法,在金融学中称为"选择性披露",本质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假象。GJD的出手护盘,正是对这种风险的预判。从昨天警告到今日行动, 数据表明机构资金已提前布局,防止空头借机兴风作浪。为什么在"利好"消息下GJD还要干预?答案在流动性数据中:如果谈判真如表面那般顺利,市场不 会出现板块轮动的分化。这提醒我们,金融市场的真相从不靠主观臆断,而是靠数据还原。就像下图中展示的美国债务数据,它揭示了老川的真实动机—— 一切为了债务化解。散户常被情绪左右,一跌就慌、一涨就狂,但机构却 ...
银行股与泡泡玛特:传统稳健与新经济爆发的投资逻辑解析
雪球· 2025-06-04 15:52
银行股上涨的底层逻辑与投资逻辑 -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股息率显著高于无风险利率 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73% 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达5.08% 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加速增配 2025年一季度中央汇金通过ETF增持银行股超10亿份 平安人寿加仓招商银行H股至11% [3] - 政策红利与风险缓释推动银行股表现 央行2025年5月降准0.5个百分点缓解净息差压力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和房企"白名单"融资政策降低资产质量担忧 监管推动公募基金"被动化+低波化" 银行股在沪深300等核心指数中权重较高 形成增量资金支撑 [4] - 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空间明确 市净率仅0.69倍 较历史均值折价30%以上 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达4.5% 盈利稳定性与估值性价比双优 若经济复苏预期强化 银行股有望从"防御"转向"进攻" [5] 泡泡玛特上涨的底层逻辑与投资逻辑 - Z世代消费趋势推动泡泡玛特业绩爆发 2025年一季度海外营收同比激增475%-480% 占总营收近四成 核心IP Labubu系列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30亿元 同比增7倍 限量款在二手市场溢价超10倍 成为Z世代"社交货币" [7] - 全球化布局与供应链优势显著 海外直营店单店年营收达国内1.5倍 2025年规划海外门店数增长80% 越南工厂投产使成本降低10% 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极 摩根士丹利预计三年内海外营收将突破200亿元 [8] - 资本市场给予"软实力"溢价 泡泡玛特市值已超越三丽鸥 登顶亚洲角色经济榜首 股价自2023年低点累计涨幅超22倍 反映资本市场对"文化出海"与"情绪价值消费"的认可 [9] 后市比较:银行股 vs 泡泡玛特 - 短期银行股更具投资价值 受益于政策红利、险资配置需求及估值修复逻辑 上涨动能充足 具备"抗跌"属性 经济复苏预期升温 银行资产质量改善 2024年不良率1.62% 政策托底下短期回调空间有限 [11] - 中长期泡泡玛特成长潜力突出 凭借IP创新与全球化扩张 有望成为"中国版迪士尼" 若Labubu等IP持续迭代 海外市场渗透率提升 盈利空间可进一步打开 但需警惕Z世代消费偏好易变及海外扩张受阻风险 [12]
卡游,把卡牌做成了“印钞机”
格隆汇· 2025-05-28 10:44
作者/南楠 编辑/薛向 出品/壹览商业 随着卡游二度冲刺港股IPO,招股书再次公开。2024年,其营收突破100亿元,其中81.5%来自集换式卡牌,毛利率高达71.3%。 卡游为卡牌消费设定了看似严格的年龄限制——仅面向8岁以上用户销售,8到18岁须在家长同意或陪同下购买。但在小卖部、文具店、便利店这些实际售卡 场景中,这套规则往往流于形式,执行弹性几乎"全靠自觉"。 图源:卡游有限公司招股书 从渠道布局看,这台"印钞机"的核心部件不在工厂,而是遍布全国、扎根于校园周边与商圈过道的销售终端中。 卡游招股书显示,2024年92.5%的收入来自经销渠道,直营渠道占比为7.5%。《壹览商业》实地探访发现,在多家小卖部、便利店、文具店的显眼位置,卡 牌以"看得见、摸得着、随手可得"的方式售卖,悄然契合未成年人的日常消费动线,强化了即时决策与冲动购买的可能性。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 | --- | --- | --- | --- | | 2022年 | 2023年 | | 2024年 | | | (人民幣 | | (人民幣 | (人民幣 | | | 百萬元) | (%) | 百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