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E估值
icon
搜索文档
“申”挖数据 | 估值水温表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较高,但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重点关注价值 [1][7]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 巴菲特指标为89.18%,处于相对较高区间,高于70%-80%的安全区间 [5][24] - 主要宽基指数PE估值(TTM)历史分位均高于80%,其中中证A100分位高达99.59%,深证成指、沪深300、上证50、上证指数、科创50、北证50分位分别为82.06%、83.66%、87.82%、94.57%、96.95%、97.64% [6] - 全市场PE估值方面,上证指数当前值为16.45,深证成指为30.83,创业板指为41.11,中小100为28.52,上证50为11.77,沪深300为14.11,中证A100为16.61,中证500为33.4,科创50为161.2,中证1000为47.53,北证50为74.92 [28] - 全市场PB估值方面,上证指数当前值为1.49,深证成指为2.69,创业板指为5.3,中小100为2.97,上证50为1.29,沪深300为1.47,中证A100为1.76,中证500为2.28,科创50为6.32,中证1000为2.49,北证50为5.49 [31][32] 行业估值水平 - 食品饮料行业PE估值(TTM)处于近十年8.37%分位水平,PB当前值为3.97,PS当前值为4.27 [1][7][36][40][44] - 农林牧渔行业PE估值(TTM)处于近十年11.44%分位水平,PB当前值为2.57,PS当前值为1.1 [1][7][36][40][44] - 建筑材料、煤炭、传媒、汽车、钢铁、商贸零售、电子、计算机和房地产行业PE估值(TTM)分位水平较高,分别为80.41%、81.12%、81.71%、82.06%、84.86%、87.90%、95.43%、97.35%和99.30% [7] - 多个行业PE估值当前值显示,基础化工为29.44,钢铁为23.15,有色金属为28.06,电子为72.02,家用电器为14.83,纺织服饰为27.6,轻工制造为31.16,医药生物为38.8,公用事业为20.2,交通运输为17.15,房地产为68.54,商贸零售为41.54,社会服务为44.42,综合为54.89,建筑材料为29.72,建筑装饰为12.36,电力设备为43.15,国防军工为85.71,计算机为93.43,传媒为46.47,通信为46.66,银行为6.37,非银金融为14.94,汽车为30.41,机械设备为37.65,煤炭为16.97,石油石化为19.2,环保为27.8,美容护理为39.48 [36][37] 重点关注指数估值 - 中证500指数PE当前值为33.4,PB当前值为2.28 [12][15] - 科创50指数PE当前值为161.2,PB当前值为6.32 [12][15] - 中证1000指数PE当前值为47.53,PB当前值为2.49 [12][15] - 半导体指数PE当前值为122.36 [12] - 中证新能指数PE当前值为52.7,PB当前值为2.98 [12][15] - 北证50指数PE当前值为74.92,PB当前值为5.49 [12][15]
贵州茅台(600519):务实降速,蓄力前行
东莞证券· 2025-10-30 17: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务实降速,主动调整发货速度以缓解渠道压力,为未来发展蓄力 [1][5] - 公司作为白酒行业龙头,后续表现需关注外部需求变化等指标 [5]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309.04亿元,同比增长6.32%;实现归母净利润646.27亿元,同比增长6.25% [5]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98.10亿元,同比增长0.35%;实现归母净利润192.24亿元,同比增长0.48% [5]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0.23个百分点至91.28% [5]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06%和4.54%,同比分别下降1.02个百分点和0.33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50.97%,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5] 分产品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茅台酒营业收入1105.14亿元,同比增长9.28%;系列酒营业收入178.84亿元,同比下降7.78% [5] - 2025年第三季度茅台酒营业收入349.24亿元,同比增长7.26%;系列酒营业收入41.21亿元,同比下降34.02% [5] 分渠道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批发渠道营业收入728.42亿元,同比增长6.29%;直销渠道营业收入555.55亿元,同比增长6.86% [5] - “i茅台”平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126.92亿元,同比下降14.05%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每股收益为72.41元,2026年每股收益为76.74元 [5][6] - 对应2025年市盈率为20倍,2026年市盈率为19倍 [5][6]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906.73亿元,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960.94亿元 [6] 关键数据 - 公司总股本为12.52亿股,流通股本为12.52亿股 [2] - 净资产收益率(TTM)为35.02% [2]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收盘价为1431.90元,总市值为17931.26亿元 [5] - 过去12个月最高价为1626.12元,最低价为1373.10元 [2]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华友钴业“买入”评级,目标价95元
格隆汇APP· 2025-10-20 17:33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39.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11.5%,环比增长3.2% [1] - 第三季度业绩受到2.5亿元汇兑损失影响 [1] 镍业务 - 上半年MHP镍成本为1.2万美元/吨 [1] - 第三季度受硫磺、液碱等辅料涨价影响,成本有所上升 [1] - 预计第三季度单吨利润约为0.3万美元,火法工艺基本盈亏平衡 [1] - 预计2025年镍业务利润贡献为30-35亿元 [1] 钴业务 - 钴价上行目标超过40万元/吨 [1] - 2026年钴业务利润弹性将更为明显 [1] 铜业务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铜产品出货量2万吨,环比微增 [1] - 预计2025年全年铜出货量9万吨,其中自有矿2万吨,加工7万吨 [1] - 预计铜业务全年贡献利润7-8亿元 [1] 三元前驱体业务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超过8万吨 [1]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3万吨,环比增长超过40% [1] - 预计2025年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1万吨,实现同比增长 [1] 估值与评级 - 考虑到镍价仍处于底部,给予2026年20倍市盈率估值 [1] - 目标价为95元,维持买入评级 [1]
“申”挖数据 | 估值水温表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较高,巴菲特指标为87.08%,处于相对较高区间[5][25] - 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行业估值处于历史极低水平,PE(TTM)分位数分别为7.84%和10.96%,值得重点关注[1][7] - 多个宽基指数和行业板块估值处于历史高位,需注意风险[6][7]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 巴菲特指标为87.08%,高于70%-80%的安全区间[5][23][25] - 上海市场上市公司2287家,总市值615,369.35亿元,平均市盈率15.64倍[18] - 深圳市场上市公司2876家,总市值416,680.98亿元,平均市盈率30.66倍[20] 宽基指数估值表现 - 主要宽基指数PE估值分位数均高于80%,其中科创50和中证A100分位数高达99.78%和99.90%[6] - 中证500当前PE为34.45倍,较上期上升1.02%,处于历史83.30%分位[6][11] - 北证50当前PE为71.74倍,较上期下降8.57%[11] - 科创50 PB为6.64倍,较上期大幅上升10.48%[14] 行业估值水平 - 食品饮料行业PE为20.99倍,处于近十年7.84%分位水平,估值极低[7][35] - 农林牧渔行业PE为18.52倍,处于近十年10.96%分位水平[7][35] - 煤炭、汽车、电子、计算机等行业PE分位数超过80%,其中房地产行业分位数高达99.71%[7] - 电子行业PS为3.71,较上期上升7.04%[44] - 电力设备行业PB为3.22,较上期上升6.98%[40]
国泰海通:维持中国船舶租赁(03877)“增持”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2.7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5:40
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净利11.5亿港元同比下降14% 主要受香港国际企业税制改革影响所得税同比增加近1.2亿港元 [2] - 剔除所得税影响后税前利润仅略降5% 盈利稳定性主要来自长期租赁船舶86艘 [2] - 成品油轮合营公司盈利同比减半 新增3艘集装箱船经营租赁收益部分对冲影响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净利预测至22/24/25亿港元 主要考虑所得税影响 [1] - 当前PE估值5.5倍 股息率7.3% 若分红率提升至50%股息率将升至9% [1][4] - 基于行业平均PB估值1.16倍 上调目标价至2.72港元 [1] 业务展望 - 成品油运景气度自2025年以来稳步回升 欧洲进口回暖带动东西向运价上涨 [3] - 炼厂东移趋势持续驱动成品油运需求增长 MR船队有望推动下半年业绩改善 [3] - 全球炼厂东移带来结构性需求红利 成品油轮盈利预计稳中有升 [3] 股东回报 - 2025年中期分红首次由0.03港元/股上调至0.05港元/股 分红率从40%提升 [4] - 未来资本开支回落为分红率提升创造空间 股东回报持续改善可期 [4]
“申”挖数据 | 估值水温表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多个宽基指数和行业板块的估值分位数超过80% 其中房地产行业PE估值处于近十年100%分位水平 显示估值极端偏高 [1][6][7] - 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PE估值分位数分别为12.01%和14.32% 具备相对估值优势 [7] - 巴菲特指标显示A股证券化率达到87.14% 高于70%-80%的安全区间 表明市场整体估值偏贵 [5][24][25] 宽基指数估值表现 - 主要宽基指数PE估值均处于历史较高分位水平:沪深300(85.15%)、上证50(90.79%)、上证指数(97.37%)、北证50(99.39%)、科创50(99.78%)和中证A100(99.92%) [6] - 中证500估值相对较低 PE为34.11倍 处于56.69%分位水平 较上期上升2.32% [14] - 科创50估值最高 PE达184.35倍 虽较上期下降0.72% 但仍处于99.78%的极高历史分位 [14][31] 行业估值分析 - 高估值行业集中在科技和周期板块:计算机(97.82%)、电子(92.84%)、传媒(84.16%)、汽车(81.76%)和煤炭(80.06%)的PE估值分位数均超过80% [7] - 房地产行业PE估值达到66.62倍 处于100%历史分位 较上期大幅上升45.90% [36] - 防御性板块估值相对合理:食品饮料PE为22.08倍(12.01%分位)、农林牧渔PE为19.4倍(14.32%分位) [7][36]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 上海市场平均市盈率15.78倍 总市值62.16万亿元 流通市值58.49万亿元 [21] - 深圳市场平均市盈率30.66倍 总市值41.67万亿元 流通市值36.01万亿元 [22] - 全市场PB估值显示创业板指最高为5.26倍(上升3.34%) 上证50最低为1.29倍(下降1.09%) [30]
整车管家系列:寻找整车估值的锚
长江证券· 2025-09-17 07: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 [13] 核心观点 - 报告旨在量化整车企业估值 建立统一估值框架 [5][8] - 理论PE估值解析解参数为预测期内净利润复合增长率g 预测期n和折现率r 一定折现率下PE随增速定价 [5][9] - 理论PS估值隐含PS=PE*净利率 净利率预期是影响PS估值的核心因素 [5][10] - 成长期车企从亏损转向盈利时应从PS估值转向PE估值 [5][10] - 对于具有远期潜力的业务如Robotaxi或机器人 可单独估值后与主业估值加总 [11] 估值框架推导 - 从DCF原理推导出理论PE估值模型 V=∑(CFt/(1+r)^t)+TV/(1+r)^n [20] - 在假设股权现金流等于净利润 t=0时CF0=1 预测期n内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g 永续期内净利润增速为0的前提下 得到理论静态PE和动态PE解析解 [21][22][23] - 理论PE是g n r的函数 PE=f(g,n,r) [24] - 整车行业一般产业周期为3-5年 取n=5 r=8% g取乘用车指数年化收益率14.49%时 理论静态PE为22.71 理论动态PE为19.84 [9][26] - 理论PE具有四大性质:增速越高估值越高 增长时间越长估值越高 折现率越低估值越高 增速预期降低时估值向成熟股靠拢 [31] 估值敏感性分析 - 成长股理论动态PE对g n r三个参数敏感 当n=5 r=8% g=14.49%时理论动态PE为19.84 [9][32] - 成熟股(未来0%增长)理论动态PE分析显示 当r=8%时理论动态PE为12.50 [9][33] - PEG估值方法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非完全线性 理论动态PE所计算PEG落在0.78-2.82范围 [35][36] - 以n=5为例 在折现率8%情况下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与理论PE呈正相关关系 [39] - 折现率改变会使估值曲线上下移动 折现率越低任意增速水平上理论动态PE都更高 [40][41] 整车PE估值应用 - 丰田汽车作为成熟车企代表 过去十年净利润CAGR为5.9% 假设g=5.9% n=5 r=8% 理论动态PE为15.14 [43] - 特斯拉除汽车业务外还有储能 FSD Robotaxi 机器人等业务 对各业务板块单独估值后加总得理论动态PE为154.60 [9][48] - 特斯拉理论估值拆解显示:汽车业务g=20% PE=23.42 储能业务g=8% PE=16.96 FSD业务g=22% PE=28.72 Robotaxi业务g=17% PE=70.72 机器人业务g=4% PE=14.78 [48] 整车PS估值分析 - PS估值隐含PS=PE*净利率 核心影响因素是营收增速预期和规模效应后净利率预期 [10][52] - 理想 小鹏 零跑三家新势力车企单车均价差异明显:理想28.86-33.99万元/辆 小鹏21.38-22.24万元/辆 零跑5.54-11.62万元/辆 [54][57] - 假设理想 小鹏 零跑净利率预期分别为5-10% 5-7% 2-5% 则历史理论动态PS运行区间分别为1.99-3.98倍 1.56-2.19倍 0.74-1.84倍 与实际动态PS基本拟合 [10][58] 估值转换过程 - 理想汽车于2023年实现全年盈利 在2023年2月27日前为PS估值阶段 实际动态PS在2-5区间波动 理论动态PS对应5-10%利润率预期 [73][76] - 2023年2月27日后进入PE估值阶段 实际动态PE从高位逐步下降至50倍以下 理论动态PE能基本拟合市场实际定价趋势 [82][85] - 特斯拉于2020年实现年度盈利 在2020年1月29日前为PS估值阶段 实际动态PS在1-4区间波动 [91][93] - PE估值阶段特斯拉估值波动较大 因市场除汽车业务外还给予多个业务板块潜力定价 [96] 当前时点估值对比 - 已盈利车企理论动态PE与实际动态PE对比:比亚迪19.04 vs 18.72 吉利汽车15.20 vs 11.61 长城汽车15.93 vs 15.33 上汽集团50.56 vs 21.88 赛力斯22.87 vs 21.25 江淮汽车113.60 vs 323.55 长安汽车16.36 vs 17.24 理想汽车19.94 vs 19.39 [106] - 未盈利车企理论动态PS与实际动态PS对比:小鹏汽车1.42-1.99 vs 1.86(基于5-7%利润率预期) 零跑汽车0.58-1.46 vs 1.28(基于2-5%利润率预期) [106]
“申”挖数据 | 估值水温表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 A股巴菲特指标为87.14%,处于相对较高区间,高于70%-80%的安全区间 [5][25] - 上海市场总市值621,551.02亿元,流通市值584,862.53亿元,平均市盈率15.78倍 [21] - 深圳市场总市值416,680.98亿元,流通市值360,088.48亿元,平均市盈率30.66倍 [22] 宽基指数估值分位 - 沪深300 PE估值分位85.15%,上证50分位90.79%,上证指数分位97.37% [6] - 北证50 PE估值分位99.39%,科创50分位99.78%,中证A100分位99.92% [6] - 中证500 PE估值34.11,较上期上升2.32%,处于56.69分位 [14][31] - 科创50 PE估值184.35,较上期下降0.72%,处于190.32分位 [14][31] - 中证1000 PE估值46.99,较上期上升0.26%,处于101.10分位 [14][31] 行业PE估值分位 - 食品饮料行业PE估值分位12.01%,农林牧渔分位14.32%,处于历史低位 [7][36] - 煤炭行业PE分位80.06%,汽车81.76%,钢铁82.81%,传媒84.16% [1][7] - 商贸零售PE分位90.11%,电子92.84%,计算机97.82%,房地产100.00% [1][7] - 房地产行业PE估值66.62,较上期大幅上升45.90% [36] - 国防军工PE估值86.27,较上期下降8.89%,计算机93.16下降7.40% [36] 指数估值变动 - 中证新能PE估值50.69,较上期上升7.36%,PB估值2.67上升8.20% [14][15] - 半导体PE估值129.72下降2.45%,PB估值6.82下降1.88% [14][15] - 创业板指PE估值42.32上升3.18%,PB估值5.26上升3.34% [30][31] - 北证50 PB估值5.47上升2.12%,PE估值78.47上升2.03% [15][32] 行业PB/PS估值 - 银行业PB估值0.55下降5.17%,非银金融PB估值1.38下降5.48% [40][41] - 电力设备PB估值3.01上升8.66%,公用事业PB估值1.67上升7.74% [40][41] - 食品饮料PS估值4.43上升0.14%,房地产PS估值0.67上升6.62% [44][45] - 石油石化PS估值0.56下降0.19%,银行业PS估值2.72下降0.59% [45]
“申”挖数据 | 估值水温表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 A股巴菲特指标为87.14%,处于相对较高区间,高于70%-80%的安全区间 [5][24][25] - 上海市场总市值621,551.02亿元,流通市值584,862.53亿元,平均市盈率15.78倍 [21] - 深圳市场总市值416,680.98亿元,流通市值360,088.48亿元,平均市盈率30.658倍 [22] 宽基指数估值分位 - 沪深300、上证50、上证指数、北证50、科创50和中证A100的PE估值分别处于近十年85.15%、90.79%、97.37%、99.39%、99.78%和99.92%分位水平 [6] - 中证500 PE估值34.11,处于近十年56.69%分位,较上期上升2.32% [14][31] - 科创50 PE估值184.35,处于近十年99.78%分位,较上期下降0.72% [14][31] - 中证1000 PE估值46.99,处于近十年101.10%分位,较上期上升0.26% [14][31] 行业估值分位(PE-TTM) - 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PE估值分别处于近十年12.01%和14.32%分位水平,显著低于历史均值 [7] - 煤炭、汽车、钢铁、传媒、商贸零售、电子、计算机和房地产PE估值分别处于近十年80.06%、81.76%、82.81%、84.16%、90.11%、92.84%、97.82%和100%分位水平 [1][7] - 房地产行业PE估值66.62,较上期大幅上升45.90% [36] - 国防军工PE估值86.27,较上期下降8.89% [36] - 计算机PE估值93.16,较上期下降7.40% [36] 行业估值分位(PB) - 银行PB估值0.55,处于近十年低分位,较上期下降5.17% [40][41] - 非银金融PB估值1.38,较上期下降5.48% [40][41] - 电力设备PB估值3.01,较上期上升8.66% [40] - 煤炭PB估值1.35,较上期上升1.91% [41] 行业估值分位(PS) - 房地产PS估值0.67,较上期上升6.62% [44] - 电力设备PS估值2.13,较上期上升7.31% [44] - 非银金融PS估值2.24,较上期下降5.50% [45] - 石油石化PS估值0.56,较上期下降0.19% [45]
“申”挖数据 | 估值水温表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 当前A股巴菲特指标为83.15%,处于相对较高区间,略高于70%-80%的安全区间[6][22] - 上证50、上证指数、北证50、中证A100和科创50的PE估值(TTM)分别处于历史85.14%、86.99%、95.00%、98.35%和99.63%分位水平,估值分位显著偏高[7] - 全市场PE估值中,创业板指、中证1000、半导体行业分别较上期上涨7.70%、6.80%、7.62%,增速居前[27] 行业估值分化特征 - 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PE估值(TTM)处于近十年6.98%和8.81%分位水平,为全市场最低[8] - 建筑材料、传媒、钢铁等7个行业PE估值分位超过80%,其中房地产(99.96%)和计算机(98.07%)接近历史峰值[8] - PB估值方面,电子(↑8.85%)、有色金属(↑9.70%)、国防军工(↑6.05%)涨幅显著,银行(0.6倍)和非银金融(1.45倍)处于低位[38] 重点指数动态变化 - 科创50指数PE达147.13倍,较上期增长2.63%,PB为5.04倍(↑5.32%),均处于历史高位[14][15] - 中证500与中证1000指数PE分别上涨4.37%和6.80%,PB涨幅达5.00%和6.71%,中小盘股估值扩张明显[14][15] - 北证50指数PE(68.57倍)和PB(5.11倍)分别较上期提升3.33%和3.28%,估值修复持续[14][15] 特殊行业估值表现 - 煤炭行业PE(13.31倍)和PB(1.23倍)分别较上期上涨2.78%和2.50%,但分位水平仍低于历史中值[34][38] - 电子行业PS估值达3倍,较上期增长8.68%,增速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42] - 社会服务行业PE(44.12倍)和PB(3.03倍)分别较上期下降1.21%和2.88%,出现估值回调[34][38]